书城童书太空宇航知识篇(六)
10513100000006

第6章 天之骄子——宇航员(5)

代偿服试验:在低压舱内进行,把舱抽成相当于20000米高空的气压,被试者穿上代偿服在舱内呆1小时,测定低压下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也叫低压耐力试验。

火箭冲击力耐力试验检查:把候选者放在人用离心机内,其中座椅倾斜成各种不同的角度,以测定超重耐力。

高温试验检查:被检查者在温度55℃的高温舱内停留两个小时,以测定其心脏和身体对高温环境的应激耐力水平。

平衡和震动试验检查:这是在转动的椅子上加震动的实验装置进行的检查。被检者坐在同时沿着两个轴旋转的座椅上,用蒙上眼睛和不蒙眼2种方式进行试验,转动时伴有震动或没有震动。要求被检者推动操纵杆以维持座椅平衡,以测定其抗角加速度及震动的耐力及平衡能力。

噪音试验:这项检查是在噪声室内进行的,把候选者送人模拟各种不同频率的噪声室中,测定其对噪声的敏感性及抗噪音耐力。

隔绝试验:把被检者送人一个特制的黑暗隔音室里,停留3小时,测定对异常环境和沉静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抗孤独耐力。

再次进行心理方面测试与检查:测试目的有二,一是测定个性和动机倾向,二是测试智力与特殊能力倾向。方法是由测试者设计不同的图表和问题,任被选者解答和评论,看其个人爱好及动机情况。例如看图作业,或让被检者根据已作好的566个倾向性问题,作自我记录,根据已作好的225对自我叙述的话题,作出个人爱好预测等等,以测定其个人个性及动机倾向。又例如利用类比方法测试其个人智力能力等等。

通过上述各项特殊检查和医学检查,最后从这32名候选者当中定出7名合格者。1959年4月2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宜布为美水星号飞船正式宇航员,当选者中有海军3名、空军3名、海军陆战队1名。这7名当选者有美国第1次乘水星飞船飞行者谢泼德和美国第1个进入太空者格伦。

美国水星号飞船发射之后,第2个载人航天器型号,即双于星座飞船宇航员的选拔,于1962年4月开始。选拔标准及条件与首批选拔基本相同,只是在身高上稍放宽(水星号是不超过1.8米,而双于星座要求不超过1.83米),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这是考虑到长期飞行任务。对象仍是空勤人员,最后选出的9名宇航员中有2名民航飞行员,其它是空军。美国第3批选拔是在1963年进行的,共选出14名宇航员。也是从飞行员中选出的,其中有2名民航飞行员。从第4批选拔开始,考虑到美国第3个载人航天器型号,即阿波罗号飞船将有科学探险任务,所以选拔对象扩大以科学家、医学博士和工程师。除飞行技术不作主要选拔条件外,其它条件基本同前3批,在学术水平上要求至少是自然科学、医学或工程学博士学位,并且富于创造性,仍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15(10名报名者中最后选拔出6个,除1名军人外,有1名医生、1名地质学家、3名物理学家。美国在1966年又从空军中选出19名宇航员,为第5批选拔。在1967年8月又进行第6批选拔,这是第2次选拔科学家宇航员,这次从500名志愿者中选出11名,全是非军人。第7批选拔是从空军中选出7名。

美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第8批航天人员的选拔,从这次开始到第11次选拔,在身体素质要求上完全按着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制定的医学标准Ⅰ、Ⅱ、Ⅲ级执行。除在空勤飞行员中选拔部分宇航员以补充不断淘汰的美国在职宇航员(包括飞行专家)外,重点是从非军人科学家中选拔,并扩大到妇女、美国少数民族和国际宇航员。第8批共选出35名航天人员,其中有任务专家20名,航天驾驶员15名。在35名中有妇女6名,黑人3名,东方人1名。这次申请人数超过8000人,是历次选拔中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第9批选拔是1980年7月间进行的,在近3000名报名者当中选出19名宇航员,其中有2名妇女。第10批选拔是在1984年7月进行的,在近5000名报名者中选出17名宇航员,其中有3名妇女。第11批选拔是在1965年7月进行的,共选出13名宇航员,其中航天驾驶员6名,飞行任务专家7名(包括2名妇女)。这次选拔之后,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官员说,以后将不在特定时间里发出招收宇航员的通报,而是由志愿成为航天人员者自己随时提出申请,NASA则每年选拔一次,选拔人数取决于当时的航天计划和在职宇航员的辞职与退伍情况。因1986年1月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机毁人亡事故,航天计划向后推迟,选拔宇航员的活动也相对停止。美国针对他研制与发展的另一种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进行了不同乘员的选拔。从已经进入太空的实际情况看,一架航天飞机最多乘员为8名,其中有指令长1名、驾驶员1名、任务专家3名、载荷专家3名。载荷专家是非职业性宇航员,只是随航天飞机进人太空的乘员之一;对载荷专家的选拔另有一套政策和程序。美国航空航天局载荷专家服务处,专门负责办理乘美国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的一切事务,其选拔的组织工作由其下属约翰逊航天中心负责。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其它国家的专家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都要经过这个组织选拔。被选人的载荷专家作为“机组成员”列入航天飞机的飞行计划。载荷专家的实验项目纳入航天飞机的实验计划。

美国从1978年以后,就筹划进行载荷专家的选拔工作。其身体素质标准按NASAⅢ级医学标准执行。此外还有特殊要求,如要求能讲流利的英语,这显然是指其它非英语国家的人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在个人既往史方面着重强调:①没有干扰穿戴或使用飞行装备的身体异常或畸形;②没有精神病或恐惧飞行的历史;③没有药物或饮酒嗜好;④没有发育不全、不稳定或个人不协诃的迹象。有如下各类疾病现象者不够选拔资格:①呼吸道疾患和慢性鼻窦感染;②活动性或复发性哮喘;③贫血;④糖尿病;⑤急性或明显的慢性关节炎;⑥丧失劳动力的背痛等。

美国载荷专家的选拔程序与宇航员的选拔有些不同。初选由“主顾”,或者称为“载荷主顾”负责,这是指载荷和执行载荷任务的载荷专家的主办单位和派出公司或组织,也包括已乘美国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国家。“主顾”单位或派出载荷专家的所在国负责组织初选,在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协议的情况下,可利用它们的专用设施选拔。“载荷主顾”进行的选拔工作也从各项医学检查开始,按NASAⅢ级医学标准,将合格者的选拔检查记录交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由他们进行医学评定。再将评定为合格者集中送往航空航天局所属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有关特殊环境因素耐力检查,再次检查的合格者才能成为预备性载荷专家。之后按统一要求准备乘某个载人航天器,按发射时间,提前一年进行训练。

航天飞机的发射成功给普通人进入太空创造了条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81年开始就发出信息和做选拔普通人进入太空的准备工作。1984年正式选拔时,已有几万人提出申请报告,其中有1700多名新闻工作者、记者、编辑、摄影师,有近万名大中小学教师、甚至包括儿童,还有著名演员、导演、电影明星、作家、乃至美国国会议员。一些外国人也提出了申请。

对这些申请人的选拔标准,在身体素质上仍然是以NASA医学Ⅲ级为主要根据,但对其它方面要求不高。初选这一道关较难,要经过心理、生理和社会学方面的筛选。为扩大美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影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几名候选人先进行飞行前的必要训练,其中有国会参议员杰克·加恩、女中学教师巴巴拉·摩根和麦考利夫。经医学评定和其它综合性试验认为合格者可备案编队,按飞行计划和需要再进行训练中选拔。1965年4月美国国会参议员杰克·加恩乘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和一位太空“游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说,加恩进入太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他作为国会的观察员,上天实地考察航天飞机是如何完成各项任务的;二是以普通游客身份上天旅游,探索一下“平民”遨游太空的可能性。加恩在太空飞行7天,虽然发生些航天不适应症,也叫航天运动病,但总的说是安全返回。第二位进入太空的“游客”是沙特阿拉伯国亲王苏丹·萨·沙特,从报导上看,他是代表“阿盟”观察在航天飞机上发射阿拉伯卫星2号,拍摄一些照片,但实际是一个“太空游客”。28岁的苏丹·萨·沙特在太空飞行中受本国同胞委托还观测了“新月”活动。第三位要进入太空的是女教师麦考利夫,这是个任务比较单纯的“太空游客”,目的是显示一下真正的平民进入太空。按计划她将在太空进行讲课,对她的学生和全美中学生讲解在太空的体会,直接传到地面。这位年仅37岁、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是从近万名候选人中选出的佼佼者,不幸随同她乘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0秒后,一声巨响,沉人大西洋底。这一悲剧震动了全世界。不过事后民意测验表明,申请进入太空的人,很少有退出申请的。最典型的代表是麦考利夫的代替者女教师巴巴拉·摩根。(她同麦考利夫一起选上和一起受航天训练,是麦考利夫的替补者,她表示要迎接新挑战,继续到太空中旅行,去完成麦考利夫未完成的使命。)

法国宇航员的选拔方法与特点

法国选拔宇航员是在1980年进行的,这是执行法苏空间合作计划的一个部分,选拔标准要求很高,与美苏首批宇航员选拔条件相似。选拔对象基本上是以法国空军飞行员为主,也扩大到由民间团体报名申请,程序也是先从申请者的个人档案中选拔。由413名申请者筛选出193名为选拔对象。选拔分外阶段进行,首先是身体及医学检查性选拔,检查项目及方式基本与美苏两国相似。第2部分是心理学选拔,在这方面法国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能完成驾驶飞船的任务,而且还能进行高水平的科学实验;能在封闭、严酷和隔绝的环境中生活,坚持和忍受在新环境下长期艰苦训练;能在远离祖国、受不同文化、语言影响的情况下不出现异常行为等等。经过心理学方面测试与谈话把应选者从100多名减少到32名,其中有8名妇女。最后进行特殊因素耐力及医学试验选拔,只有5名当选,成为法国首批宇航员在国内接受航天训练。在飞行前18个月(即1981年初)将其中两名宇航员送往前苏联接受训练。这两名是法国空军少校驾驶员博德里和空军中校克雷蒂安。后者经前苏联训练,成为1982年6月发射的联盟T—6号飞船的乘员,在太空生活7天并与载人轨道站礼炮7号对接后做科学实验。

法国从1985年开始,又进行一次新的航天人员选拔活动。这次的标准与上次不同,主要以载荷专家的要求和条件为主,对象除训练有素的飞机驾驶员外,还重点在科学家中选拔。原打算选10名预备宇航员,其中5名科学实验专家和5名工程师。经过严格的程序,只选出7名合格者,都是男性,女性在这次申请中占总人数的10%,都未选中。这批预备宇航员和首批选中的宇航员一起将参加如下载人航天活动:长期飞行是与前苏联合作,乘前苏联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短期飞行将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第一批选中、尔后到前苏联受训的博德里已在1985年6月乘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在欧洲航天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也将有法国宇航员计划参加科学实验活动,除此法国宇航员还要在自己研制的小型航天飞机“海尔海斯”上承担驾驶和科学实验任务。看来法国选出的航天人员将会在不同型号的载人航天器中大显身手。

日本航天人员的选拔方法与特点

日本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酝酿选拔航天人员,1983年度正式开始征集人选。首次选拔的目的是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做科学实验及观测活动,因此它是选拔载荷专家。最终要选出3~4人去美国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