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方一
【主治】疏风散寒,辛温解表。风寒感冒轻症。
【组成】葱白7根,生姜3片,茶叶3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加红糖1汤匙,用开水冲泡1小碗,趁热服下。
方二
【主治】解表散寒温中。风寒感冒伴呕吐、纳差、腹泻等。
【组成】全葱30克,淡豆豉20克,黄酒50克。
【用法】先用水1碗煮淡豆豉10分钟左右,再将葱切成段放入煮约5分钟,最后将黄酒加入,立即倒出药汤,趁热服下,出汗后避免受凉。
方三
【主治】发汗解表退热。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者。
【组成】胡桃仁、葱白、生姜各25克,茶叶15克。
【用法】胡桃仁、葱白、生姜共捣烂,和茶叶同放锅内,加水1碗半左右,煎煮,去渣,趁热服汤。
【附注】服药后立即卧床,盖衣被发汗,全身微汗即愈,出汗后避风。
方四
【主治】辛温解表。主治风寒感冒初起、鼻塞、咳嗽较剧者。
【组成】去皮生大蒜瓣适量。
【用法】将生大蒜1瓣含在口内,片刻即分泌出唾液,留蒜吞液,反复多次至大蒜无味时,吐掉大蒜,再含1瓣新大蒜,如此反复应用数瓣大蒜。
方五
【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症见恶寒、无汗、头痛、身痛不适者。
【组成】荆芥、苏叶各10克,茶叶5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
【用法】生姜切成薄片,与荆芥、苏叶、茶叶以文火同煎15分钟,滤出药汁加红糖,红糖溶解后趁热服下,每日2次。
【附注】咳嗽痰多者加陈皮10克。
方六
【主治】疏风解表,通络止痛。感冒而头痛、全身疼痛较著者。
【组成】羌活6克,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黄芩6克,甘草3克,葱白3根,生姜3片,红枣3枚。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支气管炎
方一
【主治】清热化痰润肺。用于热性咳嗽。
【组成】生萝卜汁30克,生荸荠汁60克,白糖15克。
【用法】上两药加在一起,隔水煨温,加白糖15克服下。
方二
【主治】疏风清热止咳。用于外感咳嗽。
【组成】枇杷叶、杏仁、紫苏叶各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清热润肺。用于阴虚久咳。
【组成】鲜百部适量。
【用法】鲜百部捣碎取自然汁,加白蜜等量,文火熬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
【附注】主治久咳不已。
方四
【主治】发汗解表,化痰止咳,风寒咳嗽。
【组成】萝卜1个,蜂蜜30克,胡椒5粒,麻黄少许。
【用法】萝卜切片,胡椒打碎,和麻黄同放碗内,加入蜂蜜,蒸半小时,趁热服。
方五
【主治】温补脾胃,祛湿化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组成】白术、苍术、干姜、附子、肉桂、炙甘草、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各适量。
【用法】研末水丸如黄豆大,每次30~40丸,每日3次或水煎服。
支气管哮喘
方一
【主治】定喘。用于哮喘发作期。
【组成】洋金花0.3克或适量。
【用法】将洋金花烘干,切成烟丝形,卷成香烟状,点燃代烟吸入,不可过量。
方二
【主治】祛痰平喘。用于哮喘发作时痰涌气逆之证。
【组成】皂荚15克,白芥子30克。
【用法】皂荚煎汤,浸白芥子12小时后,取白芥子焙干,每次1~1.5克,每日3次。
方三
【主治】理气化痰。用于哮喘胸胁胀痛。
【组成】贝母30克,香附60克。
【用法】香附30克生用,30克炒用。加贝母共研为末,饭后用茶水调服6克,每日3次。
方四
【主治】用于酒哮。
【组成】白矾30克,杏仁250克。
【用法】将白矾研碎,与杏仁同熬,白矾溶化将干取出,摊新瓦上露一夜,放砂锅内炒干,每晚饭后细嚼杏仁10~15粒。
方五
【主治】用于哮喘缓解期。
【组成】癞蛤蟆1只,白胡椒、半夏、陈皮各10克。
【用法】将癞蛤蟆除去头和内脏,腹内放入白胡椒、半夏、陈皮,用湿泥包裹牢固,放入火中烧至药焦,去泥,将药研为细末,每次吞服3~10克,每日3次。
方六
【主治】预防哮喘发作。
【组成】胡椒1粒,鸡蛋1个。
【用法】先将胡椒捣碎,再用适量鸡蛋清拌匀,贴敷涌泉穴。
肺脓肿
方一
【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痈的各阶段。
【组成】野荞麦根250克(干)。
【用法】野荞麦根洗净晒干,剪去须根切碎。用瓦罐盛药,加清水(或黄酒)1.25克,罐口用竹箬密封。放入锅内隔水文火蒸煮3小时。最后得净汁1千克,加防腐剂备用,成人每次服30~40克,1日3次,小儿酌减,一般病例用水剂,若发热,臭痰排不出去或排不尽,经久不愈,服用酒剂(即加黄酒所制者)。
【附注】入汤剂煎服效果较差。
方二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肺脓肿溃脓期。
【组成】丝瓜藤汁若干。
【用法】取夏秋季生长正茂盛时之丝瓜藤1枝,折去藤尖一小段,流出汁水,用小瓶接取,一夜得藤汁若干(可数根藤同时取汁)饮服,1日可服用2~3次。
方三
【主治】解毒,消炎。主治肺痈。
【组成】紫皮大蒜50克,醋100克。
【用法】大蒜去皮,放醋内煎10分钟左右,饭后服用,每日2次。
方四
【主治】祛痰排脓。用于肺脓肿已溃、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坐不得卧者。
【组成】皂角400克,大枣若干,蜜适量。
【用法】皂角刮皮,炙酥研末,用蜜调均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1.5克,大枣5枚劈开,煎浓汁送服药丸,早中晚各服1次。
咯血、咳血
方一
【主治】清热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咯血。
【组成】退血草15克(鲜者加倍),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浓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用于咯血、咳血。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大蒜去皮捣碎,分敷于双侧涌泉穴上,约20分钟即可止血。
【附注】涌泉穴位于脚心稍前,对刺激较为敏感。
方三
【主治】清热散结,敛肺止血。主治肺结核、肺癌咳血,眼底出血。
【组成】夏枯草30克,白芨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方四
【主治】化淤止血。主治长期小量咯血而有血淤者。
【组成】参三七6克,血余炭6克,花蕊石(煅)24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4次服。2日服完。
方五
【主治】清热凉血,散淤止血。主治咳血。
【组成】鲜大蓟适量。
【用法】捣汁加糖调服。
方六
【主治】收剑止血。用于咯血、咳血。
【组成】白芨粉3克,生鸡蛋1个。
【用法】将鸡蛋打破去壳,和白粉调匀,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3日。
高血压
方一
【主治】平肝清热,育阴潜阳。高血压(Ⅰ期)。
【组成】龙胆草20克,葛根30克,臭梧桐30克,珍珠母30克,枸杞15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丹参15克,夜交藤20克,车前子15克。
【用法】珍珠母先煎,煎沸15分钟,余药再入煎15分钟,取药汁400克,每日2次服。
方二
【主治】清热化痰,健脾和中。高血压(Ⅱ期),体型肥胖者。
【组成】全瓜蒌30克,竹茹10克,僵蚕10克,薏苡仁20克,白术10克,车前子15克,莴苣子15克。
【用法】煎取药汁400克,分2次服。
方三
【主治】滋补肝肾,养阴清热。高血压病(Ⅱ期),年老体弱者。
【组成】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鳖甲15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地骨皮10克。
【用法】鳖甲先煎20分钟后余药入煎15分钟,取药汁400克,每日分2次服。
【附注】若面潮红、心烦、口苦、舌红苔黄偏阴虚者,去菟丝子加龟板、黄芩、黄柏;若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胖嫩偏阳虚者,加肉桂、干姜。
方四
【主治】育阴潜阳,健脾化浊。高血压(Ⅲ期)、高血压肾病蛋白尿。
【组成】天麻15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枸杞10克,薏苡仁20克,扁豆20克,萆薢10克,泽泻10克,金樱子10克。
【用法】煎汤取药汁400克,每日分2次服。
【附注】高血压伴浮肿、少尿、肾功能损害者,去金樱子,加黄芪、冬瓜皮、防己、车前子。
方五
【主治】平肝息风,疏风散邪。用于眩晕呕恶,站立不稳。
【组成】天麻9克,钩藤9克,羌活12克,板蓝根12克,蒲公英12克,川芎9克,竹茹6克,橘皮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冠心病
方一
【主治】活血化淤,疏肝理气。心绞痛伴有高血压者。
【组成】丹参30克,降香10克,参三七3克,夏枯草30克,川芎10克,玄胡10克,白芍10克。
【用法】煎成药液450克,分3次服,参三七研粉冲服。
方二
【主治】芳香化浊,行气止痛。主治心绞痛伴高血脂者。
【组成】薤白10克,苏合香3克,川芎10克,瓜蒌15克,茵陈30克,山楂30克。
【用法】苏合香单冲服,余药煎成药液400克,分2次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主治心绞痛。
【组成】当归12克,赤芍9克,川芎12克,桃仁9克,红花12克,玄胡9克,枳壳9克,丹参15克,全瓜蒌20克,参三七12克(另泡)。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附注】胸痛甚者加降香10克,郁金10克,玄胡10克。内闭外脱者可急用人参12克,附子6克,肉桂6克。痰浊盛者加薤白9克,半夏9克。
方四
【主治】活血祛淤,通络止痛,用于胸痹。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蒲黄9克,五灵脂9克,土鳖虫6克,地龙9克,赤芍12克,川芎9克,桑寄生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附注】失眠或夜睡不宁者,去赤芍、地龙,加酸枣仁24克,知母9克;气虚者去五灵脂、赤芍,加党参30克;阴虚者去地龙、赤芍,加制附子12克,桂枝9克;关节无肿痛者,去桑寄生。
方五
【主治】益气养心,活血化淤。主治心肌梗塞恢复期。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肉苁蓉15克,参三七2克。
【用法】前六味,煎药液400克,每日早晚分服,参三七冲服,连服30日。
【附注】心悸、失眠者加龙骨、柏子仁;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者加龙胆草、知母、桃仁;脘闷腹胀、四肢不温者加白术、干姜、麦芽。
风湿性心脏病
方一
【主治】清热祛湿,活血化淤。用于风心(风湿活动)湿热偏盛型。
【组成】银花30克,连翘15克,穿心莲15克,云苓10克,秦艽15克,防己15克,鸡血藤20克,泽兰10克。
【用法】加水800克,煎成药汁450克,每日分3次服。
方二
【主治】散寒祛湿,活血化淤。主治风心(风湿活动)寒湿偏盛型。
【组成】独活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五加皮10克,牛膝1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
【用法】煎成药液400克,每日分2次服。
【附注】如肌肉关节痛甚者,痛有定处,得热痛减,局部皮肤不红者,可加制川乌、制草乌、海风藤;心悸、气喘者加龙骨、杏仁、麻黄、甘草。
方三
【主治】活血化淤,宣肺利水。用于风心(非活动性)伴心功能不全。
【组成】桑皮15克,葶苈子10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白术10克,云茯苓15克,防己10克,冬瓜皮15克。
【用法】煎成药液400克,每日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若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口唇青紫者,可加五加皮、桂枝、地龙、丹参。具有改善功能、控制心衰的作用。
病毒性心肌炎
方一
【主治】清热化湿,益气养阴。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组成】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云苓10克,太子参1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莲心6克。
【用法】煎汤取汁400克,每日分2次服,小儿剂量减半。若见发热、心悸、气喘、舌红苔少者加用银花、连翘、石膏;咳嗽甚者加杏仁、桔梗、前胡。
方二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组成】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葱白4根。
【用法】龙骨、牡蛎先煎20分钟,余药再入煎10分钟,取汁400克,每日分2次服。
【附注】本方适用于素体阳虚、感受风寒者,若畏寒发热,咳嗽吐白痰,神疲心悸,舌淡紫,苔白者加防风、生姜、桔梗、白芥子。
方三(活血通络汤)
【主治】活血化淤,理气通络。病毒性心肌炎。
【组成】丹参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佛手10克,青皮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5个。
【用法】煎汁400克,每日分2次服。
【附注】本方适用于心肌后遗症者。若见心悸、气短、纳差、乏力、便溏,加党参、白术、山药、五味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一
【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胃脘胀痛为主,伴有情志不畅者。
【组成】小茴香根20克,辣萝卜子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日为1个疗程。
方二
【主治】温中散寒,益气止痛。适用虚寒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其胃脘部疼痛喜温按,伴四肢欠温者。
【组成】鲜鲫鱼500克,生姜250克,大葱250克。
【用法】鲫鱼去鳞不去腮及内脏;生姜去皮切片;大葱去须。共纳入砂锅中,加水2千克,文火煎煮,直至鱼肉稀烂。去鱼骨刺及姜渣,分2次温热服下,每日服半剂。每隔10日服1剂,连服3剂可取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