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17800000006

第6章 鼻部

治酒渣鼻方

【组成】麻黄、麻黄根各100克。

【用法】以头生酒2.5千克,重汤煮三炷香,露一宿。早晚各饮三五杯。至三五日出脓成疮,十余日脓尽,脓尽则红色退,先黄后白而愈。

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妙方

【用法】将硫磺、百部、蛇床子、桃仁各20克,苦参、白花蛇舌草各30克,黄芩15克,用800毫升水煎至100毫升,过滤,再将四环素3克,灭滴灵2.4克打粉纳入,储瓶备用。用时摇匀,用棉签沾涂患处,1日数次。

治鼻痔方

【主治】鼻痔生于鼻内,形如石榴子,渐大而下垂,令人气不通畅。

【组成】辛夷30克,黄芩、桅子、麦门冬、百合、知母、石膏各5克,升麻15克,甘草25克,枇把叶3片。

【用法】以水二碗,煮取一碗,食后服。外用硇砂5克,轻粉雄黄各15克,龙脑25克,为细末,用草梗咬毛,蘸点痔上,每日5~7次,渐化为水。

治鼻窒塞不通方

【组成】白芷、当归、芎、细辛、辛夷、通草、桂心、薰草各15克。

【用法】八味以苦酒渍一宿,用猪膏1千克煎之,以白芷色黄为度。膏成去滓。取少许点鼻中,或绵裹内鼻中,瘥止。

鼻准红赤

方一

食盐研细,每早擦牙,噙水漱口,吐入手中洗面,月余自愈。

方二

白果嚼融,和甜酒糟,夜敷日洗,甚效。

方三

玉蓉粉搽之极效。

方四

荞麦面烧灰存性,研细,麻油敷之。

方五

雄黄,硫磺各25克,水粉10克,用头生乳汁调搽,不过3~5次,即愈。

治鼻窦炎(鼻渊)妙方

【组成】当归60克,金银花、生地黄、玄参各30克,苍耳子12克,辛荑、川贝母、炒山栀各10克,白芷、甘草各6克,柴胡、细辛各3克。

【主治】急、慢性鼻窦炎。症见:头痛鼻塞,不识香臭,鼻流黄稠涕或脓涕。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1剂。

藕汁治鼻流血妙方

【用法】将鲜藕连藕节一起捣烂,再用干净纱布包住挤取藕汁。鼻流血时将藕汁滴入2~3滴后流血即止,如感到鼻腔干燥,再用少许甘油涂上即可。

外治鼻渊妙方

【组成】芙蓉叶、香白芷、辛荑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片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临证时先用药棉将患鼻腔内涕液拭干净后,再取鼻渊散适量用药器吹入患鼻腔内(或用鼻吸入),每日3次,每次吹2~3下。

治酒渣鼻(酒糟鼻、红鼻子)小秘方

方一

轻粉6克,杏仁12克,硫磺12克,先将轻粉研细,再加杏仁同研,后和硫磺细粉,用手指蘸药末摩擦患处。

方二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葛根、花粉、连壳、丹皮、防风各3克,薄荷、轻粉、枯矾、白矾各2克,煅石膏6克,黄丹4克,共研为细末,麻油调和搽患处。

方三

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乳汁调搽患处。

方四

白矾、硫磺、乳香各等分,共研为细末,用茄子汁或津唾调和搽患处。

方五

食盐调和津唾搽患处。

方六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酒炒黄芩、丹皮、红花、桑皮各3克,生甘草1克,生姜2片,水煎调五灵脂末3克,饭后服。

方七

荆芥穗4克,防风、杏仁、白僵蚕、白蒺藜、甘草各1克,黄芩6克,茶叶少许,水煎服。

辛荑花散塞鼻治鼻窦炎

【组成】辛荑花15克,白芷、苍耳子各10克,桂枝5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每日晚饭后取药末1克,一寸见方双纱布2块,将药末分包成2个药球,以棉纱扎紧,并留线头一寸左右,先塞1个药球于剧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1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1药球塞入对侧鼻孔。一般5日左右即见好转。10日为1个疗程,轻者2疗程可愈,重者亦可减轻诸症。

葱治急、慢性鼻炎妙方

【用法】急、慢性鼻炎:用火葱葱白洗净捣汁,涂抹鼻唇间即通。小儿伤风鼻塞,甚至不能吸奶,也可将葱汁涂抹鼻唇间。

治鼻血妙方

方一

左鼻孔出血,用线扎右手中指头;右鼻孔出血,用线扎左手中指头;两鼻孔同时出血,用线扎两手中指头。线要扎紧,血止后即去掉。

方二

用手蘸冷水拍打病人的前额和后颈部。

方三

适量头发烧灰,吹入鼻腔内。

鼻流清涕不止

【用法】生花生适量入锅内,令本人亲手拌炒,炒之数之即愈,神效。

治鼻多清涕方

【组成】细辛、蜀椒、干姜、芎、吴茱萸、皂荚(去皮尖)、附子各150克,猪膏650克。

【用法】先将各药浸苦酒中一宿,次以猪脂煎之,候附子色黄为止,膏成去滓。俟凝,以绵裹少许,导鼻中,并摩顶。

各项鼻病

【用法】凡鼻渊,鼻痔,鼻中肉块,鼻塞,鼻疮等症,用辛夷花苞去赤肉毛子,用芭蕉水煎泡一夜,焙干为末,加麝香,葱白蘸入鼻孔,数次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