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回款博弈术
10697000000021

第21章 常规手段也可以轻松收款(4)

经过警方的调查取证才知道:这位“老黄的爱人”只不过是老黄雇去讨债的而已。结果,老黄不但没有拿到回款,还被警方带走了……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老黄为了收回欠款,便雇用了一个中年妇女干扰对方的正常办公,指望着能够吓倒对方,乖乖掏钱出来。结果反倒自食其果。

由此可见,要顺利收款,还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捣乱、撒泼等方式是不能达成所愿的。

在催款过程中,有几种催款手段会触及到法律或法规,如果采用了这几种方法,触犯了法律将得不偿失,所以每一个销售人员都应当坚决避免。

(1)利用金钱诱惑帮助实现催款目的。这种情况很多,催款人员为了达到让债务人尽快履行债务的目的,以给债务人或者给其他有关人员一笔好处费、信息费等为手段,刺激他们尽力尽快地帮着催讨、清偿债务。还有的讨债人员在讨债过程中对有关人员请客送礼,甚至出钱请他们出国旅游,以此促使债务人尽快履行债务。这些做法被一些人冠之以舍芝麻而得西瓜,殊不知这种讨债方法已违反国家的财经纪律,有的甚至已构成经济犯罪。

(2)利用色情手段达到催款目的。当前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高明的手段,还美其名曰“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许多组织、催款人为了达到催款目的,动员说服、金钱诱惑甚至高压强制一些靓丽、开放的女性对债务人进行色情勾引、诱惑,拖债务人下水,然后以此要挟债务人清偿债务。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败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即使催款人达到了目的,实现了自己的权益,但是一旦被查出,催款人将受到惩处。

(3)恐吓、绑架、打人等暴力行为催款。这些就是现在社会上流传的所谓“黑吃黑”的办法。这种办法有时确实能产生效果,但是,讨债人员采取这些手段本身就是违法的,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一旦出现这种讨债行为,不管结果如何,不管讨债人员是否讨回了欠款,法律都会制裁讨债人员。所以,讨债人员尽管对债务人故意欠债、赖债十分不满,深恶痛绝,也不能采取这种过火行为。

(4)有些催款人专门选派一些能吵能闹、撒泼的中年妇女到债务人大本营大吵大闹。因为在日常经验当中,人们对泼妇总是畏惧三分的,这种办法虽然谈不上什么违法犯法,可如果撒泼的妇女在又哭又吵又闹的过程中恶语伤人,债务人也就有了借口将泼妇赶走,最终难以达到催款的目的。

以上几种非常手段在催款实际过程当中往往能起到一些特殊作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债务人都自认为欠债不还没有道理,从而对讨催款的侵权、违法行为一味纵容,而不敢依靠法律、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尽管如此,我们坚决反对催款人员采取上述违法犯法、违反道德准则,以及危害社会治安的手段达到讨债目的。

场合不同,催款手段也不一样

人们都认为欠债还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之事,倘若欠债的人久拖不还,甚至存心赖账,那么催款人登门讨债也就是合情合理之举。这种观念完全正确,不过,人们由此而传统地认为讨债的场合或者说讨债的地点只有一个——债务人的“门”内,即债务人所在地却稍显片面。在多数讨债实例当中,讨债人或催款人经常是登上债务人的“门”讨债。其实,不论从理论上讲,还是在人们的讨债经验当中,讨债的场合都不仅仅只是债务人所在地一个地方。催款人或讨债人既可以走出去登门讨债,也可以请进来有礼节地催债,而一个具有扎实知识和丰富经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公关能力的讨债人员,还可以在各种场合从容不迫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完成自己的讨债任务。

某纺织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万强因为传奇创业史成为当地一位威望很高、有头有脸的人物。2007年,该公司和外地一服装厂签订一批价值30万元的布料的合同,约定服装厂分期付款给纺织公司。纺织公司按合同把布料发给了服装厂,可是却迟迟没有见到服装厂的付款。对一个私营企业来说,30万元足以让企业垮台,所以万强就派人去催款,可是一直没有效果。

原来,2008年这家服装厂正处于换届阶段,两届领导人谁也不想去还这笔欠款。万强得知后,决定亲自出面。2008年“五一”是这家厂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新领导上任的好日子,服装厂要举行盛大的庆典。在庆典大会上,万强迈步上前直向新厂长道喜:“恭喜恭喜,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我是你们厂的一个合作企业的职工,今天代表我们厂前来向您以及你们厂道喜了。”万强是出了名的大嗓门,他这一道喜,很多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他和新厂长身上。新厂长还没有明白这个人是怎么出现在这儿的,万强又开始说话了:“厂长,你们厂发展前景真是一片光明啊。我们厂就不一样了,现在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我们厂长和我说了,今天是您新厂长上任的日子,他说您这个厂长是一个知大理的人,一上任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今天看到厂长这么有精气神,我就知道,厂长一定是个爽快人。”全场的人都在看着万强和这位新厂长。其实这位新厂长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管理厂里的业务,当然知道这笔欠款。他看到万强的这一举动,知道这个人不好惹,并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有说:“我也刚上任,很多事我也不是很清楚,一会儿我们再谈。”可万强不吃这一套,他又说:“我记得半年前你们厂给我们的交货单上面写的厂长就是您啊,还是您亲自签的名呢。”厂长知道这样下去只会让人看热闹,况且这里还有好多自己的客户,所以只有悄悄地把会计找来,给了万强一张30万元的支票,当场把万强厂的欠款还清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有效地利用场合,对回款的催收有着多么大的作用!一些特殊或者关键场合对于成功催收回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销售人员都可以借助哪些关键场合去催款呢?在这些场合中,销售人员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去催收呢?

一般来说,对销售人员催款比较有利的场合包括:约请对方催收、聚会上催收和喜庆场合催收等。在催款时,销售人员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实现轻松回款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场合不同,巧施催款的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所以,在催款之前,销售人员就应清楚地知道各种场合催款的技巧和利弊。只有这样,销售人员才能及时发现机会并“对症下药”,施展手段“迫使”客户就范。不然,轻则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自取其辱;重则惹恼对方,致使催款目标泡汤。

(1)约请对方催收

所谓请进来的策略,就是催款人在自己的大本营向债务人实施催款行为。它非常适用于这种拖欠欠款的情形——债务人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期限还债,他们一般不会害怕与催款人见面,不会躲避催款人,甚至有的还会主动拜会催款人,向催款人说明情况,争取得到催款人的理解和同情,争取得到债权人同意、缓期履行债务的允诺。

采用请进来的策略,最关键的是“请”的方式和“请”的时间,只要债权人请的方式巧妙、请的时间恰当,债务人通常会愉快地接受邀请,而债权人则能顺利地达到催款的目的。需要提醒催款人的是,不要等到债务人不还债的时候才想办法去向对方追讨。为此,在债务合同的期限快到之时,债权人就要把债务人请进自己的大本营,暗示对方要遵守债务合同的约定、按时清偿到期债务。

从我们所接触的催款实例来看,一些聪明精干的催款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达到催款的目的。更有一些老练的催款人在债务合同快到期限之际,邀请债务人到府上商谈另一笔生意,或者表示极大的兴趣准备和债务人再合作一次(当然其前提自然是要债务人先将快到期限的债务了结),有利可图,任何一个债务人都会乐意合作。这样催款人便会很轻松地达到索要债务的目的。

另外,催款人务必认识到,他和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领导谁、谁管理谁的问题。因此催款人在采用请进来的策略时,务必友好地以“前来参加联谊会、讨论会、交易会”等名义邀请债务人。而直接通知债务人“务必于什么时间”到催款人府上“就有关债务问题进行磋商”,势必在债务人心理上造成一种逆反、对抗情绪,导致对方拒绝合作。

(2)不期而遇催收

为了躲避债务纠缠,许多债务人经常在外“出差”,致使催款人很难找到他。遇到这种情况,催款人并非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只要催款人知难而上,善于创造并及时抓住机会,总会达到催款目的。所谓“机会”,就是怎样寻找债务人,又怎样在不期而遇的场合缠住对方催要欠款。

不期而遇的场合很多,比如在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或者在一些公众场所、社交场合。这时,催款人切忌感情冲动而引出一些过激言辞和过火行为。首先是要沉着、稳重、冷静,对债务人应当像久别的朋友意外相遇那样热情、有礼貌。等债务人在你的感染之下摆脱窘境后,再有礼有节、绵里藏针地向债务人讲明自己对债务清偿的要求。债务人假如对催款人不断哀求,或者动之以情、欺哄瞒骗,催款人务必记住一点:债务人不答应立即履行债务,你就一直同他纠缠下去,直到他答应立即履行债务为止。

另外,还有一种表面上是不期而遇,实际上则是有意相会“邂逅”。这就是催款人经过调查、知道了债务人的去向,然后跟踪而至。一般说来,债务人单纯为躲债而出去观光旅游的不多,特别是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大多是既躲债又开展业务。因此假如催款人跟踪而至,且缠住不放,势必对他的业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形下,“不期而遇”的催款方式往往会产生奇效。

(3)各种聚会上催收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处在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中。催款人或者债务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商业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必然要求人们以各种各样的社交、聚会来加以维持。如果催款人在其他场合找不到债务人,或者见到了但没有机会实施催款行为,那么催款人就可以利用各种聚会、社交场合向债务人实施催款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催款人在这样的场合实施催款行为,更要做到有礼有节,因为催款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要求,将会决定他是否被参加聚会的人接受。如果催款人举止粗鲁、出言不逊,很容易遭到人们的拒绝和谴责,从而在催款时不会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可以说,在聚会和社交场合催款要求催款人具备出色的公关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4)喜庆场合催收

在经济生活中,一旦债权债务关系产生,那么催款人就要密切注意债务人的重大行动。只有这样,催款人才能抓住时机实施催讨债务的行为。特别是当债务人遇到重大喜事时,催款人在这种喜庆场合抓住时机索要欠款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比如当债务人举行隆重的庆典(如公司周年庆、新产品下线、销售业绩庆祝)时,催款人前去贺喜,可以把握住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向债务人提醒或催讨债务。债务人心情高兴之时常常都会有“慷慨之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催款人不要怀有敌意或抱着捣乱的态度出席债务人的喜庆活动,因为这很容易引起债务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僵化甚至恶化,那么债务合同就会更加难以履行。

(5)不幸场合催收

在债务人遭受不幸的情况下催要欠款是指,法人债务也即企业或经济实体遭受不幸时,催款人应当怎样实施催款行为。

一般来说,企业遭受不幸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淹没、台风袭击等;二是人为灾害,比如火灾、人为重大机器事故等,以及因管理不善或因政策、市场变化等导致企业倒闭。不管哪一种情况,企业遭受不幸都会直接影响催款人的利益是否能够实现。而且,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凡是债务人遭受不幸,催款人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自己的权利是否将遭受损失及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在债务人遭受不幸的场合下,催款人应当正确分析造成不幸的原因以及不幸所带来的后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催款目的。

当然,如果债务人确实已无起死回生的能力和机会,那么催款人也要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保障自己的利益不遭受更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催款人是趁火打劫或是落井下石,催款人有权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损失。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会出现催款人趁债务人家中发生不幸之时上门催款的,虽然用这种办法也能达到催款的目的,但是与我们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要求毕竟矛盾,而且这也可能引起债务人极端对立的情绪产生,从而使讨债更加艰难,甚至发生过火行为危害社会秩序,因此不宜多用。

总之,无论在哪种场合下催款,关键问题是催款人把握好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催款的场合,同时在具体的场合又能善于制造机会、善于把握时机实施催款行为。只有如此,才会成功实现催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