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语学习成功之路
10970500000039

第39章 翻译的道理(6)

Backbone 指山脊,山之轮廓,而被stark来形容,则有其样子雄伟,动人,嶙峋,壮观等意思。我们讲过,遇到英语中的特别名字,你可以根据对其猜测来的发音,找中国字里发音贴近、意思端正和吉利的翻译,所以Mulraugh 可以翻译成“毛拉夫”。Folded体现出渐进过程。原文sprayed by本身就是种形容说法,说雾气由阳光喷洒,这里在中文中使用“照裹”很不错,因为说“照”平淡而不美,说“喷”中文中的逻辑就有了问题,阳光不能“喷洒”雾气。当然词典里是不会这样标注的。 Over it all有“对这一切”的意思。原文尽管只有promises这个词,但句子整体表达了“希望”,“给予”,“承诺”,“美好生活的憧憬”等很宽的含义。 Tongues的英文意思是:"manner or quality of utterance with respect to tone or sound,the sense of what is expressed,or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表达的性质或方式,指对声音、语气、表达意味或说话者意愿等方面)。”词典往往列出词汇的“那方面”意思,那现在我们根据本具体语言环境,把上面这个定义收缩精确和简单化一下,可以是这样:manner of saying about it。就是说,阳光,雾霭,色彩,高山和夜色等这一切,及其壮观美丽的变化,对女主人公而言,都可认为是一种“发声”,一种“告诉”,一种“表白”,一种“呈现”。女主人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使她看到了大自然赋予她的希望。整段英文的情绪感染力要通过翻译者漂亮的中文展现,才能被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使中文读者贴近原文映象,并被其感染。

(3)"Did you ever go into the big mountains back there?"

The old eyes grew fixed,and their light turned inward on the years that were living in Gitano's head.

"Once,when I was a little boy.I went with my father."

"Way back,clear into the mountains?"

“你去过远处那大山里边吗?”

那双老眼变得凝滞起来,但眼光并没有看什么,而是随着基塔侬自己的思维,搜寻着岁月往事。

“去过一次,那时我还小,是跟我爸去的。”

“老远老远,一直到了大里边?”

ever 是at any time的意思,“有没有”,“曾经否”的意思。它也有“到底如何”等加强语气的意味。由于这层意思往往中文上下文能够表示出来,所以这些“有没有”,“曾经否”,“到底如何”等中文字眼不见得总要翻译出来。Back there 在一起有“后边那边”的意思,但前后左右是相对的,所以它可以表示成“那边”,“远处”,“远处那边”,“后面”,甚至“前面”等。grew fixed,眼睛要是“固定不动”了,那当然或者是盯着什么使劲看,或者是发呆没看什么等,你要根据上下文判断。这里的grew 就是个动词,后接fixed,表示“运作成为”,或者说是运作至fixed 的状态。类似的结构如:turned red(变红了),getting angry(生气了)等。their light turned inward,眼光向里窝,那是做什么哪,当然是不看什么而是思索什么。而on告诉了我们那眼光落在了哪里,是“向里”而落到了老人头脑中那些年月上。Old eyes表明这是位老人。而有人看不出Gitano是个人名。看出来的,我们讲过,你要找中国字翻译出来。Way 的意思是“all the way”,意思是“程度从头至尾”,“一直”,“完全”等。back 这里有“向后”的意思,但我说过前后是相对的,你看怎么翻译好就怎么翻译。way back可不是“回来的路上”,这是你犯了“以为词汇是你学过的意思”的错误。way back它俩构成了一个整体,意思是“老远老远”,“远至最远”,“到了最端”,“径直”,“横贯”等。Clear 这里的意思竟然与way 一样:all the way。毫无疑问,肯定有许多人自然而又非要把clear认定成“清楚”的意思,这要么是“背单词”的可怕后果(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好好再回头看看“词汇的困惑”一章),要么还是犯了“以为词汇是自己学过的意思”的错误。有了clear的一次重复,我们知道提问人很好奇地想知道“你们到了最深处,大里头,最那边?”而中文的“大里边”十分贴切地表达了way back和clear的意思,其程度与英文词汇很吻合,比“最里边”要更严密生动。因为在这个语言环境中,虽然“内在逻辑”包括“来到高大群山的最最尽头、甚至再往前一步都不能走了的地方”的可能性意思,但“到达那一带”的意思也包括。换句话说,“大里边”有“充分远或者最最远”的意思,而不仅仅是“最最远。”而“最里边”只有“最最远”的意思。而原文的意思当然是“充分远或最最远”。

这段英文对不少学习者来说,几乎没有生词,至少看上去很简单。这等同于假定你把所有这里的英文词“背”得都熟悉到家了,而且我还让你查词典,那你怎么还不会?认为“不背生词怎么能学好英语”的人请在这里好好想想哪里有问题,如果你得了零分更得想想。英文到这个程度,能翻译出“你,我,他,去,爸爸,山”等,是不给分的。所以我可以说许多人实际上对此段根本就不理解,对此段的翻译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得到的是零分!别忘了我说过英文就是你对其懂得和不懂得两种状态,没有“基本懂得”和“大致懂得”的中间态。

(4)The Gift Outright

Robert Frost

The land was ours before we were the land's.

She was our land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Before we were her people.She was ours

In Massachusetts,in Virginia,

But we were England's,still colonials,

Possessing what we still were unpossessed by,

Possessed by what we now no more possessed.

Something we were withholding made us weak

Until we found out that it was ourselves

We were withholding from our land of living,

And forthwith found salvation in surrender.

Such as we were we gave ourselves outright

(The deed of gift was many deeds of war)

To the land vaguely realizing westward,

But still unstoried,artless,unenhanced,

Such as she was,such as she would become.

完全的礼物

罗博特.弗罗斯特

在我们属于她之前她就属于我们,

在她拥有我们的百多年前我们便拥有了她,这片土地。

不管是在麻塞诸塞还是在弗吉尼亚她都是我们的,

但我们却是英国人的,尚未独立,

拥有着还不曾真的拥有,

被现在不被拥有的所统治。

什么东西让我们缩手缩脚使得我们软弱无为,

直到我们发现那便是我们自己。

而一旦我们毅然决然全身奉献,

顷刻我们便解脱了自己。

这就是我们,我们彻头彻尾把自己给予,

(那给予所获是诸多战争的洗礼)

给予自己于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她的西部我们还所知不多,

有待我们去拓垦,去开发,去描绘。

这便是这块土地,这便是她的故事。

标题中的outright既可当副词也可当形容词,意思也不是一个,那怎么办呢?一个好办法是先把它搁置而看上下文,这里就是看诗的内容,然后就当容易确定outright的意思了。

作者我们当然要了解,那如果该人对你生疏你不查找资料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所以还是要查。极其简单的说本作者是美国的大诗人,他在近九十岁高龄时候被给予特殊荣誉在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仪式上诵吟这首诗。许多人知道在那个场合肯尼迪做了极其着名的就职讲演,但不知道此诗。知道作者其人有助对诗歌的初步认识,而要非常漂亮得翻译它,你很可能需要回头再对其人与创作背景重新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或研究。

头三行应当好理解,到第四行出现了专有名词Massachusetts和Virginia,专有名词你要认清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或是其它什么,而且要好点地翻译成中国名字,但如果它已经有约定成俗的中文翻译法就可照样翻译。可如这个名词对你是生词,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约定成俗的中文说法呢,当然还是只能查资料或查词典。到这里我们心中有了疑问,诗歌开始指的是什么人和什么地方呢。接着我们遇到了colonials 这个词,通常你见过它的意思会是殖民地上的人的意思,是被殖民者所统治的人,那你如果把它翻译成殖民地人就会有些问题。世界历史的进程,许多政治模式是早年的列强到已经有人的地方去统治那里的人们,后来当地人不愿意受统治或压迫就起来和外来的统治者斗争,很多是通过长期或血腥的战争,最后当地人获得了胜利,把统治者赶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而独立,从而世界上诞生了一个新国家。所以殖民地人通常指当地人,殖民主义者是前去统治而后被殖民地人打败了的外来人。但如你知晓或对本诗歌的背景有所研究,你会知道北美州这块地方本有当地人生存在那里,后来欧洲列强发现并且向这里移民,并且以和平或非和平手段挤占、抢夺属于被称之为“土着印地安人”的当地人的土地家园并时而屠杀这些人;列强之间也争斗和开战。而后来美国由战而胜独立了,在其土地上成立了新国家美国,但胜利者并非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着印地安人”,他们后来在这个新国家里被赶入一块块划定的“保留地”。美国独立前的战争或称独立战争,主要是一伙英国白种人打另一伙英国白种人的战争。粗线条的故事可谓是:一些从英国自愿来或被英国政府指派来,本为寻求包括宗教自由在内的新生活,或为英国政府“开拓”、“占领”或“管理”这块地方的人,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有点舒服了,也就天高皇帝远,不想再服从在欧洲的自己原来的主子英国政府了,特别是不愿意同样向主子交税却没有英国本土臣民同样的政治权利,然后就与其矛盾激化不可调和而对其“反叛”开了战,最后胜利了。也即以“叛国”开始并且战胜了自己原政府的这些英国人把自己现在所在的也自己说了算的原本是属于当地人的地域叫美国,把自己起名叫美国人。所以美国的这场独立战争也可以说是发生在海外的一场英国内战,打赢了的一方脱离了出去。

所以诗歌中colonials的意思,以“尚未独立的人们”来表达,是种相当准确和贴切的翻译法。

Possessing what we still were unpossessed by,

Possessed by what we now no more possessed.

这两行有点绕嘴,但你要知道作者就是要这个劲。一个翻译方式上的好办法是你原文挺“绕”而“没打开”,我译文也相应得给你对应成这样。这里原文有表示被动的说法,而表示被动只是表示主动的反向说法,意思并没有变化,比如:

I possess you.等于You are possessed by me.

You possessed it.等于It was possessed by you.

A possessed B.等于B was possessed by A.

从语法上来讲,possess是个动词,那谁是这个动词的主语呢,是we,是colonials。

从而原文这两诗句意思是我们拥有什么东西,但那东西实际上我们还没拥有;而我们被人家所拥有,而现在不再被拥有了,也既情况变了,不是这样了。那么根据上下文,作为这些还属于英国(we were England"s)却开始“反叛”的英国人,也就是独立前的美国人,他们自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拥有这块家园;而那时“拥有”或统治、管理,支使他们的英国主子,现在当然没这些权利了,现在你是你英国,我们是我们美国。

接下来是:

Something we were withholding made us weak

Until we found out that it was ourselves

We were withholding from our land of 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