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武则天
1097400000004

第4章 曙色微明

天边曙色微明,被送回房的武则天惊魂未定,她第一次领教太宗的厉害,果然名不虚传。一想到自己还是笼中小鸟、皇上手中偶尔的玩物,就有些绝望。

她独自披衣到宫中花园徜徉,清冷的晨风使她不停地哆嗦,园中落满了败叶,一幅秋后肃杀的图画。武氏想了想自己的命运,心境逐渐悲凉起来。这时她听到了一阵若有若无的读书声,念诗的声音在早晨的寂静中浮现出来。花园的梅树后面,武则天看见一个瘦削的身影。单薄地在风中逡动。这时,李治也看见了她。

晋王李治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皇子看上去弱不禁风,象个潦倒的书生。每天早上他都有早起的习惯,用他那单薄枯涩的嗓音在花园里朗诵诗歌。今天,他是第一次发现武才人也有逛花园的习惯。

他们问候了一下。接着他们议论了一下花园的景色,看得出来晋王有些局促不安,这个胆小谨慎的人大约觉得和父亲的妃子单独呆得太久是一个危险的事,但武氏摄人心魄的眼神和艳丽的美色使他心猿意马,他觉得眼前的美人和花园让他想起诗中才子遇佳人的情境,他被这种情境迷住了。

晋王,昨夜里皇上幸我了。武则天说,皇上正为立太子的事烦恼呢。

哦。李治敏感地噤住声。武则天知道他已经被这句话抓住了。武则天又说,我劝皇上立晋王为太子。李治听了急忙说,这怎么行,你怎么能这么说。武则天笑起来了。皇上把我骂了一顿。

李治的诗集掉到了地上。他好象十分惊慌。武则天代他拾起诗简,塞进李治怀里时,触及了他的胸膛,她几乎感受到年轻皇子雷鸣般的心跳。

为什么太宗不杀武则天,这是一个谜,这个谜已经隐藏了几十年了。我觉得祖母将这段经历叙述得过于简单了,她们似乎在隐藏什么。我问祖母:为什么太宗没杀你?祖母说,为什么他要杀我呢?我难道比别人该杀吗?我说,祖母,你顶撞了太宗。

祖母不置可否地笑了。我感到在祖母的叙述中有一个漏洞,她似乎在巧妙地把她的受宠和遭遇李治联系起来,使她从先帝才人变成高宗皇后过渡得自然些,据我查阅史料,太宗是一个头脑极其冷静的皇帝,他明知武则天刚认识就骗他,为什么还会留下她,更有秘记说唐三世后有女主代有天下,而这女人恰恰姓武。

我问:那时候说,唐三世后有武姓女主天下,说的是你吗?

你说呢?孩子。武则天注视着我。

我想,就是你。我说。

为什么就是我?祖母炯炯有神地看着我。

因为……因为……我突然感到困难了,后来我说,因为事实已经是这样了。

祖母大笑起来,但我听得出其中悲怆的成分。她摇摇头,对我说,孩子,你说对了,事情已经成就,我的确主宰了大唐的天下,但本来也许不是这样的,也许正是有了这一句话,才把我逼上这条路的,相信吗?孩子。

我听不懂你讲的。

有时候,一句话会注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只是为了躲避,有一天,我就躲到皇帝的宝座上来了,最后又躲到了这里。

你在躲避什么呢?

恐惧。祖母凑过来,清晰地说出了这两个字。

现在,她在帐帷边,他在帐帷那边。李治侍候父皇榻前,心不在焉。帐帷背后那个人让年轻的太子坐立不安、芒刺在背。每每趁着接汤药之机,两人拉一回手,无言之中,太子心跳如雷鸣。太子给父皇喂药时竟魂不守舍,掼翻了药碗。太宗睁开了眼睛:皇儿有什么心事?

在帐帷的那一边武则天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心里逐渐开朗,有了一种隐约的盼望。从太子意乱神迷的情态中,她觉得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武则天走出去帮太子收拾摔碎的碗碟时,听见太宗又在复述那一句话:我听见了马蹄声,有人打马朝这边来了。

打马来的人是太史令李淳风,他有要事禀报。太监领着他疾步穿过含风殿,来到太宗榻前,李淳风看见太宗的精神显得异常的好,不象一个病人。太宗对他说,我早就听到了你的马蹄声,虽然我病在床上,但我的耳朵比兔子还灵。

李淳风禀报说,臣看见太白星不断地出现,占卜的结果是女主昌盛,要出现女王了。图谶秘记也记着说,唐三世后,有女主武氏代有天下。妖孽入宫了,皇上之后,大唐江山有危险。

太宗听了半晌不吱声。你说那将要出现的女人姓什么?

姓武。

大家的目光一齐转向正在收拾碗碟的武则天。后来太宗吃吃地笑起来了。李淳风说,妖孽入宫,大唐灭亡的征兆已经出现了,天象也在告警,妖星在天,人事也在告警,洛水洪水泛滥。

太宗不笑了。太史令,你来就专门为了给我报告这个消息吗?太宗对李淳风说,如果我相信你的话,我该怎么办呢?把姓武的人都杀了吗?

臣不知。李淳风说,陛下英明,陛下决断好了。

入夜。太宗要武才人同榻,由于病弱,太宗已经很久没有近女色了。武则天觉得太宗身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一种夹杂着中药煎剂气味、狐臭、汗味的气息,还有一种冷冰冰的铁锈的咸腥。太宗用手抬起她的脸,说,让我看看你象不象要篡位的人。武则天脸色苍白。太宗笑着说,怎么看你都象个女贼。

武则天不停地流泪,不哭,也不说话。太宗说,你怎么一直流泪呢?武则天还是一直地流泪,她的泪水打湿了枕头,又洒在太宗的衣襟上。你不要流泪了。太宗说,你这样不吱声一直流泪算什么呢?弄得那么可怜干嘛。

把我杀了吧。武则天说,太史令明摆着要你杀我,我一死谢天下得了。

算了吧,我没说要杀你。太宗说。

皇上万岁之后,我还不照样成刀下鬼。武则天抱住太宗说,我是妖星,妖孽入宫了。  太宗笑起来,去摸武则天身上。武则天拦住他的手说,医官吩咐皇上阴盛阳亏,不能再近女色了,怎么忘记了呢。太宗手已经探到她身体里面去了。管他!他说。我把天下姓武的都杀了,只留你一个人。

那皇上就成为暴君了。

第二天,太史令李淳风再次来到含风殿。他对太宗说,听说陛下要杀尽武姓之人。太宗说,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李淳风说,图笈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妖孽正在皇上的身边。太宗原了皱了皱眉。李淳风说,里巷之中都在传武媚的歌谣了。

太宗把武则天从帐帷后叫出来,李淳风看见武才人时,有点尴尬。太宗说,你看这个人象个篡国的人吗?她手无缚鸡之力。

李淳风低首叩请:臣以为万不可杀尽武姓之人,以免满城冤鬼。

太宗一摆手:行呵,就照这样办吧,别的事我自有主张。

李淳风退下后,只剩下太宗和武氏两个人。武氏说,皇上是不给臣妾一条生路喽。太宗说,不是我想杀你。武氏眼泪又流下来了。臣妾犯下了什么罪?武氏说,没犯罪怎么要拿我死罪呢?太宗说,什么不好姓,干嘛姓武呢,又生了个女儿身,你命不好。武氏跪下来了,说,皇上一定要我死吗?太宗叹了口气,说,太史令是有名的占星家,他不会说错话的,我是相信你还是相信他呢?武氏无言以对,只是哭。空气显得极其沉闷,连太宗都觉得刚才这场对话显得过于残酷了。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救你自己,这事就过去。武氏哭出声来了:臣妾生死随君,反正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

武则天仿佛重新回到十几年前逃宫时的一幕,从猎场到皇宫之间的短暂路途中,她九死一生。今天她好象又回到了当时的情境,她必须脱离那正在逼近的死亡。这一天从上午直到傍晚,她都魂不守舍,仿佛连空气中都流荡着死味。太宗大部分时间在沉睡,偶尔睁开眼打量她时,武氏觉得皇上的目光很异样,不象在看一个活人,倒象在打量一具尸体。到了垂暮之时,武则天好象已经闻到了从自己身上发出的类似铁锈和白蜡的尸臭。

暮色锁紧含风殿时,武则天捣完了今天的最后一帖药,按照太医的吩咐,她用特制的瓦钵煎好了它。当她把黑色的汤药端到太宗榻前时,太宗犹豫地看着汤药,不肯下嘴。武氏说,陛下以为这汤药有毒吗?那我替陛下喝了罢。太宗阻止了她,将汤药一饮而尽。武氏绝望地说,我真盼望替陛下生这一场病,要死就死妾身好了。

太宗说,看你的样子,怎么象女鬼呢。

陛下万岁之后,臣妾请恩准出家。武则天说,到承福寺度余生,只为陛下念经求福好了。

……太宗没吱声,后来笑起来了:一个尼姑总不至于灭唐吧。他同意了武氏的请求,并赐黄金百斤给承福寺。你就到承福寺当个住持吧。太宗说,我喜欢听你念经的声音。

武氏脑袋里响了一下,知道自己又躲过了一场灾祸。她成功了。

夜里太宗病情突然加重,全身颤抖,口里发出呓语。太医在榻前起了三个火炉,太宗还是叫冷,他身上盖了两床棉被。太医问说,陛下是否近女色,这是亏阳之状。武则天说没有,这些日子皇上都在静养。

太宗已基本上处于昏迷状态,太子治心慌意乱地在榻前走来走去,毫无主张。武则天提醒太子速速通知大臣来,让太宗利用回光返照的时间交待后事。于是差人快马飞报,从长安来的太尉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赶到含风殿时,太宗已经醒了过来,而且精神特别好。但太医已经从皇上渐渐扩散的瞳仁中看出他的时光已微乎其微了。

皇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跪在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