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风流少年江湖行
1111800000261

第261章 尽收失地 [VIP]

陶雅在京城听到前方的战绩,喜形于色。

丫鬟秀英道:“小姐,高天好威风啊,年纪轻轻,却身兼数职。既是正龙帮的帮主,又是武林盟主,还是朝廷的兵马大元帅呢。这样难得的大英雄谁不喜欢啊?”

陶雅瞪了她一眼,呸道:“你说什么呢?真不害臊!”

秀英羞答答地道:“我是替小姐高兴嘛。小姐,听说包清宇也在军中呢,他还与高天是亲戚呢。这两人都不错,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陶雅登时被这话给问住了,正沉吟间,忽见一个少女疾步而入,焦急地道:“亏你还坐得住!高天已经还俗了,还当上了什么兵马大元帅!咱们快去找他,帮他一把吧。”

陶雅问:“高天领军作战,咱们能帮上他什么?”

陶乐道:“怎么能帮不上呢?上次他落在混世四魔的手中,还是我把他给救出来的呢。”

说她是傻孩子一点也没有屈了她,直到现在,她还对自己的胡闹而沾沾自喜呢!殊不知,就因为她的那次搭救,才引出了一连串的事端。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陶雅竟然被她说动了。也许是跟这个傻孩子一沾上边,即使不是傻孩子,也会变成缺心眼的吧?

去明专心杀敌,追亡逐北,势如破竹,捷报频传;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全歼了蛮军,挥师杀回了京城。

反贼孙本正四面楚歌,势单力薄,一役而败。

其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无须赘述。可是,这对傻姐妹的头脑发热、举动出格,却留下了后患!

去明凯旋而归,百姓夹道欢迎,万人空巷。

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神采飞扬,众人指指点点,交口称赞。

不料,一个人却偷偷地藏在了暗处,脸上堆聚着极深的仇恨,用眼光斜视着他,伺机出手!

猛然大叫一声,飞身而起,举剑向他刺去。

去明应变迅速,侧身避过,喝道:“你想干什么?”

那人愤恨地道:“我想杀了你!天下的男人都是薄情郎,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戴小姐对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何尝放在心上?最终因你而死,你却威风之极!你的良心何在?”

去明低声道:“小僧也很难过……”

屈秀美不依不饶,斥责道:“人已经死了,你难过有什么用?戴小姐真傻,竟然会对你动了真情!”

去明道:“是小僧对不起她!如今小僧的心愿已了,小僧马上就会重返尘罩寺,闭门思过,再也不问世事了。”

佛法真谛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心中,他决心功成身退,献身佛门,把佛法发扬光大,度世人脱离苦厄。

皇上犒赏三军,封赏优渥,把相国府也赐给了去明。众姐妹在府中摆筵庆贺,喜气洋洋,惟独不见去明的踪影。

林瑞淑知其必有反常之举,心情格外沉重。

赵秀梅奇怪地道:“林姐姐,大喜之日,大家都有说有笑的,惟独你不高兴。你在想什么呢?”

她茫然地道:“天哥就要离开咱们了,咱们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赵秀梅惊愕地道:“你说什么?天哥他到底怎么了?”她的声音这样大,登时惊动了众姐妹,都过来询问。

林瑞淑道:“天哥要出家了,这回再也拉不回来了!”

孙白在旁边听见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抬步就往外走。

在一间静室里,居中摆放着戴亚仙的灵位。去明一个人肃然而坐,专心念佛,久久地沉浸在对她的哀悼之中。

的确,她对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又何尝放在了心上?

一直以来,她对自己都是面冷心热,一次又一次地袒护他;如果没有她的袒护,他早就死很多次啦。她为了他,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她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出于对他极深的爱。他的心里岂能不清楚?

可是他只不过是一个薄情郎而已,最终害得她自杀身亡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孤独地活在世上!他怎能不对她怀有深深的愧疚和思念之情呢!

是啊!陪她一起死有什么不好吗?这不正是她所希望的吗?他把她的心伤得那么深,难道就不应该有所补偿吗?她在临死之前,还带着深深的怨恨!

突然,咣当一声,门被一脚踢开了。

孙白直闯进来,一把夺过灵位,一下子就摔在了地上;痛斥道:“你这个人真是不知好歹!戴亚仙差点没把你给杀死,你还想她干什么?”

去明默默地捡起灵位,冷酷地道:“你出去,不要烦我!”

孙白道:“你竟敢撵我走?我问你,你到底还有没有一点脸皮?你已经被逐出寺门了,真的还想回尘罩寺当和尚?”

去明冷冷地道:“你真的不走?那我走!”捧着戴亚仙的灵位,就往外走去,把她撇在了房里。

孙白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愣怔了半晌,猛地推翻桌子,大骂道:“高天,你竟敢这样对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跺脚冲了出去。

很快,去明就尝到了厉害,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代价!

一名太监飞马传旨,令去明火速进宫见驾。去明不知何事,不敢耽搁,匆忙进宫;走进大殿,只见皇上背对着他,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去明小心地道:“小僧叩见万岁。”

皇上半晌不语,猛地一回身,喝斥道:“都是你干的好事!朕决不轻饶!你还不快随朕来!”径直向门外走去,似乎全身都散发着冲天怒气。

去明知道大事不好了,只得小心跟随,忍不住低声问:“万岁,不知小僧犯了什么过错?”

皇上喝道:“高天,难道你到现在还不知罪吗?”

去明惶急地道:“万岁明察,小僧实不知所犯何罪!”心中暗想:真是伴君如伴虎,不知道什么地方把皇上给得罪了!

皇上愤愤地道:“你在军中养了许多女眷,乱我军纪,岂不是死罪一条?你还敢说没罪?”

去明暗暗叫苦,猜想一定是陶雅和陶乐的事儿败露了!

当初姐妹俩冒冒失失地去军营找他,说什么都要留下来,赶也赶不走,闹得沸反盈天的,怎么能瞒得过皇上!更何况,当时还有女儿园的姐妹在军中,看来自己这次真的是难脱其咎了!

去明辩解道:“小僧确实收留了许多姑娘在军中,但是那并不是小僧有意触犯军纪,而是她们欲要报效祖国,所以才在军中服役的。她们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戎装上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果真如此?这么说来,她们反而是朕的功臣了?朕岂不是需要另眼相看了?你可知道,有人参你一本,说你仗势欺人,忘恩负义!”

“万岁,小僧一向谨慎,实不敢有丝毫的劣迹。”

“哼,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朕先问你,你是不是对朕心怀不满?”

“万岁何出此言?小僧万万不敢!”

“那你为何既不受朕的封,也不领朕的赏?”

“小僧是出家人,自然无需官职和财物。”

“你为朕奔波劳碌,攘外安内,终于平定了天下。如今天下一统,你却不想帮朕治理国家,是何道理?”

“皇上容禀,小僧立志证得人生的究竟,现在是实现小僧宿愿的时候了!万望皇上成全!”

“难道你非要出家不可?”皇上怒形于色。

“小僧主意已定,万难更改!”

“哼!你想证得人生的究竟?你不觉得这个问题太深奥、太玄妙了吗?它不是明明白白的答案,而是宇宙的终极。从古至今就有许多人在求证,可是又有几人能够证得?你即使证得了,又能怎么样?你又何必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皇上出言相责,口气越来越严厉。

“是我佛拯救了小僧的生命,小僧惟有在这一生中,弘扬佛法,度人度己,方能无愧于心!”

“你在深山里修行,如何度人?你是不是想报答无尘的救命之恩,所以才准备出家的?朕要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决不在于脱离现实和实际,而在于积极地做一些有益于国民的好事。和尚整天吃斋念佛,到底是为了什么?究其因,只不过是想用现实人生努力的成果,作为死后灵魂超脱的资本!难道人生就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

皇上一语破的,令去明大为汗颜。

皇上又继续进逼道:“你是不是知道现在有人状告于你,所以就想出家逃避罪责?哼,朕决不会徇私枉法的!”

去明急道:“小僧绝不敢逃避罪责!万岁,不知是何人陷害小僧?请皇上秉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