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255

第255章 :新官上任

辽东的飞雪,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拨掉鲜卑人的槐度部落后,穿越大漠的行程相当顺利,既没有遇到鲜卑人,也没有遇到乌桓人,连马匪也没有碰到,周永带着大队人马,大摇大摆地就到了辽东地界。

鲜卑人的拓槐部落算是彻底的完了,五十万多匹战马、二百多万头牛羊,还有五万多鲜卑女人、二万多鲜卑男子,连同他们所有的财产,都被周永带回了辽东郡。唯一的遗憾是若大一个草场,自己不能去占据,白白地便宜了其他的鲜卑部落。

“太守大人,现在你组建一支骑兵已经绰绰有余,还有这么多战马你打算怎么办?”

眼看就要到辽东城了,张世平、苏双连忙打马赶上前来。望着成群成群高大的鲜卑战马,张世平、苏双看得眼花缭乱。他们贩了半辈子的马,也没有见过如此众多的战马,心中不由得十分感慨。苏双跑到周永身边,朝周永拱手言道。

“肯定是卖了它们啊,我们要这么多马匹有什么用?卖了这些马匹,还可以凑集一些钱财供养来郡兵和战马。”

“太守大人,如果一次有这么多马匹进入中原内地,肯定会让马匹价格大跌,而现在我们的手中马匹数量最多。如果价格暴跌,受损失最大的还是我们啊。”

苏双真是有经济头脑,他们以前往中原内地贩马,一次也就几百匹马,而且贩马的商人也不多,基本维持了马匹价格的稳定。如果突然把这些马匹投入到中原内地,势必引起内地马匹价格震动。

“哦……苏双大哥说得有道理,如果供大于求,我们将得不偿失。不知苏双大哥有什么良策?”

“太守大人,利用这些鲜卑奴隶,我们可以在辽东群办几个养马场,先把这些马匹养起来,然而慢慢地往中原内地贩运。如何?”

进入辽东郡之后,周永就发现辽东郡甚至比涿郡还要荒凉,差不多快赶上上谷郡了。不用苏双提醒,周永也准备办几个养殖场。不仅仅是养马、养牛、养羊,还要屯田呢,那些鲜卑女人正好可以用得着。

“苏双大哥说得对,我们不仅要办养马场,我还准备招募流民,开荒屯田。我想请张世平、苏双两位大哥专门来负责屯田,两位大哥以为如何?”

“多谢太守大人。我们两个当为太守大人开荒屯田,养马牧羊,为太守大人效犬马之劳。”

看来张世平、苏双早有此意,逢此乱世,谁不希望借机崛起?他们可是亲眼见过周永手下将领们的武力,跟着这批人,还不得弄个一官半职。如果立了功,说不定还能封妻荫子、光宗耀。

“很好。安顿下来以后,你们马上挑选地方屯田。另外,我派高搏、余德、藏戒三人来和你们一起管理屯田兵。至于卖马,我决定只卖乌桓公马到中原内地去,禁止鲜卑马和乌桓母马注入中原内地。”

“哦……”

张世平、苏双的眼睛一眨,立即明白了周永的意思,两个人不由得从心底里佩服。他们贩了这么多年的马,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两个人双手拱拳,朝着周永深深一拜。

“太守大人高见。”

……

辽东郡是幽州较大的一个郡,下辖十一个县,约七万户,四十万人,郡府设在襄平县。辽东郡东邻乐浪郡,北接玄菟郡和高句丽,西邻辽东属国,南面黄海。境内土地辽阔,人烟稀少,时常受到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的侵袭和骚扰。

当周永一行人来到襄平县境的时候,颜良、文丑早就带着先期到达的周虎、周豹、何仪、何曼、茹明、茹亮、樊荣、樊茂等人远远地来迎接周永。他们早已经接到探马的消息,远远地出来迎接周永。

“太守大人,辽东郡的郡丞大人、长史大人和十一个县的县令大人、士族豪门都在离城十里的接客亭等候。”

“哦,好吧,让所有的士兵和奴隶就地扎营,将领们随我进城,我们去见见辽东的官吏和士绅们。”

听得颜良报告,周永笑了笑。对于这样的场景他倒是有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礼节复杂到什么程度。他安排张世平、苏双负责照看鲜卑奴隶和女人,便带着手下的兄弟们便往城里赶去。

接官亭,顾名思义就是迎接官吏的地方,一般离城十里路左右,在官道边上修建有一座亭子,还有几个石磴石桌。官吏们的迎来送往,从这个地方开始,也从这个地方结束。

“太守大人到……”

等周永赶到接官亭的时候,接官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官吏和乡绅。随着礼仪官的一声吆喝,那些官吏和乡绅们便跪了一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齐声唱了起来。

“叩见太守大人。”

忽然间,周永楞了一下,一种别样的感觉涌上心头。望着辽东郡的官吏和乡绅,他稍微等了一会,这才跳下马来,健步走到他们的跟前,伸手扶起了跪在前面的官吏。

“各位请起。周永初来辽东,还望各位官员和乡绅同心协力,保辽东一方平安。”

等官吏和乡绅们站了起来,周永以为见面的仪式已经结束了,正准备上前与大家寒暄几句,联络联络感情,这时站在队伍前面的两个中年人上前一步,再次跪倒在地。

“辽东郡丞高季叩见太守大人。”

“辽东长史孙汝叩见太守大人。”

“都起来吧。”

周永连忙上前,把他们两人扶了起来。只见这两个人倒真象是一文一武,那郡丞高季个子不高,身子瘦弱,典型的书生模样,一双不大的眼睛显得精明、深沉。而那长史孙汝则肩宽体壮,身形魁梧,一看就是个武夫,一对大大的眼睛又黑又亮。

“本官不在辽东,辛苦两位了。不过,以后还得有劳两位哟。”

不知不觉之间,周永也拿起了官架子。他看了看高季和孙汝,似乎还觉得满意。不管将来怎么样,他是没有多少时间来亲自处理辽东郡的军、政事务的,只要这两个人靠得住,辽东郡的军、政事务就由他们负责了。

“太守大人,这是辽东郡兵领军都伯于泰、盛枫。”

“领军都伯于泰叩见太守大人。”

“领军都伯盛枫叩见太守大人。”

“都起来吧。”

又是两个魁梧的将领,周永不由得欣喜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辽东郡地处边垂,常年与胡人和蛮夷交战,郡兵将领要是没有一点本事,恐怕早就被胡人或者蛮夷杀掉了。

“太守大人,入冬以来,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已经先后十九次侵扰辽东各县,造成百姓死亡一千多人,粮食、牛羊损失无数。颜良、文丑和各位将领虽然多次追击,可是效果甚微。”

“哦……”

一边往辽东城走,那长史孙汝一边向周永通报辽东郡的防务情况。听说颜良、文丑等人竟然把这些乌桓人、鲜卑人无可奈何,周永倒是有点吃惊。以他们的武功,那些胡人似乎不是对手。

“太守大人,那些胡人和蛮夷犹如马贼一般,到处流窜,抢了就跑,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乌桓人和鲜卑人,他们多是越过玄菟郡和辽东属国而来,甚至就是玄菟郡和辽东属国境内的乌桓人和鲜卑人。他们的郡兵力量较弱,拿那些胡人毫无办法。”

“原来是这样。”

辽东属国就是由辽东郡和辽西郡划分的几个县而组成,和玄菟郡一样,境内安置了大量内迁的乌桓人和鲜卑人。然而,这些乌桓人和鲜卑人并没有完全归顺,一有机会,他们就恢复了野狼的本性。

“这事好办,下次再有胡人侵扰,我当亲自追击。谁要是敢到我辽东郡来撒野,看我不灭了他的全族。”

周永冷冷说道,嘴角还挂着丝丝的嘲笑。就是这些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不来惹他,他还想上门找茬呢,现在他们竟然打上门来,这不是找死吗?周永的心里又激动起来,看着身后数不清的战马和牛羊,似乎还有些期待。

而那郡丞高季和长史孙汝却吓了一大跳,当他们看到周永身边的将领和他身后的鲜卑人奴隶的时候,他们似乎明白了。不由得在心里告诫自己,这个太守大人不寻常,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还是少惹他的为好。

……

作为辽东郡的太守大人,这还是周永第一次坐在太守大堂之上,望着堂上辽东郡的文武官员,周永有一种想笑的感觉。然而,他还是一个自控力相当好的人,非常严肃地开始了他的辽东太守工作。

如今辽东郡各县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的抢劫,各县的县兵仅仅只能守护县城的城墙,根本无力出城追击。二是今年中原内地欠收,大批流民涌进幽州,辽东郡也来了不下万人。

“各位县令大人,对于中原内地来的流民,我计划组建一支屯田兵,并任命张世平、苏双为屯田兵的军候,专门召集、收留这些流民,分别在十一个县里让他们开荒屯田。各个县里要拿出粮食,确保他们不被饿死。”

“太守大人,各县的粮食都是朝廷的赋税,如果随便动用,恐怕朝廷会降罪的。”

襄平县的县令钟召,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听到周永说要动用官粮,连忙上前一步说道。他也看出这太守大人太过年青,也许真不知道朝廷法度,他似乎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周永一下。

“我当然知道不能随便动用朝廷的官粮,可是现在大批流民眼看就要饿死,我们能放任这管吗?郡丞大人,请你马上以辽东太守的名义身朝廷告急,请示紧急动用朝廷官粮,防止流民饿死。”

周永并没有把刘宏的朝廷放在眼里,老百姓的生死才是他最关心的。况且明年开年就要暴发黄巾起义,汉室江山就要摇摇欲坠,想那刘宏也没有心思来管自己动用了他的朝廷官粮。

“至于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的侵袭和骚扰,我计划组建上支强大的骑兵,消灭一切敢于到辽东郡来抢劫的强盗。”

“现在我命令将周家山庄的乡勇编为辽东骑兵第一屯,周虎为领军都伯,周豹为护军都伯;将杨家山庄的乡勇编为第二屯,茹明为领军都伯,茹亮为护军都伯;陈家山庄的乡勇为第三屯,何仪为领军都伯,何曼为护军都伯;膺子嘴寨的兄弟为第四屯,刘辟为领军都伯,龚都为护军都伯;许家山庄的乡勇为第五屯,许仁为领军都伯,许定为护军都伯;樊家山寨的乡勇为第六屯,樊荣为领军都伯,樊茂为护军都伯;盘岭山寨的兄弟为第七屯,章共为领军都伯,乐武为护军都伯;云峰山寨的兄弟们为第八屯,陈仓为领军都伯,刘枝为护军都伯;渔阳马帮的兄弟们为第九屯,黄国为领军都伯,张权为护军都伯,上谷马帮的兄弟为第十屯,王英为领军都伯,王杰为护军都伯;辽东郡兵为第十一屯,于泰为领军都伯,盛枫为护军都伯。”

“护军都伯就是监军,他的职责主要是教化士兵,参与主将的军事谋划、为军人录勋、节度诸军,必要是统兵作战。”

“在各屯领军都伯、护军都伯之上,任命张飞、典韦、许褚、潘凤、俞涉、颜良、文丑、赵云、藏霸、郭彤、霍浪、费鸿、梁鸣为军候。同时任命吴懿、吴班、洪恩、洪林、刘石、刘山为都伯,随太守中军帐前听令。”

周永第一次升堂,就这么一口气任命了一大批将领,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军队正规化,让这些兄弟有个官职在身,就会把他们牢牢地拴在自己的战车上,一个也别想跑了。

按照汉朝的军队建制,军队的基本建制为营、部、曲、屯,屯以下为百人队,十人队,其中屯的主官为都伯,曲的主官为军候,部的主官为司马,营的主官为校尉。当然,各个时期也有变化,主官称呼也有不同,人数也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