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326

第326章 :张灵之功

周永的大帐里,周永一个人正在翻看黄巾军将领名单,田畴领着张半仙走了进来。周永急忙站了起来,紧走几步迎上前来,不等张半仙行礼,朝着张半仙深深地施了一礼。

“张先生辛苦了。”

张半仙可能没有想到,周永会如此郑重地向他深施一礼,一时之间他不由得有些恐慌,他此时可没有一点架子,被周永深深的一礼吓得不轻,连忙跪倒在地,朝着周永拜了三拜。

“太守大人如此大礼,叫我如何承受的起?真是折刹小人也。”

“张先生劳苦功高,避免了多少生命涂炭,而此功又不能彰显于世,实在是委屈了张先生,理当受此大礼。”

周永伸手扶起了张半仙,然后对田畴使了个眼色,心领神会的田畴点点头,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在周永和张半仙闲聊的时候,大营外面传来一阵零乱的脚步声。

田畴带着几个士兵走了进来,那几个士兵抬着一个箱子,走进来放在地上,发出了一声闷响,看样子分量不轻。周永摆摆手,那几个士兵退了出去,田畴走上前来,轻轻地揭开箱盖。

“金子!”

张半仙吓了一跳,微微惊叹了一声。实事求是地说,张半仙并不是财迷,不过见到这么多金子还是有些惊奇,眼睛里也充满了疑惑,不知道太守大人又在搞什么名堂。

一箱满满的金子,在昏暗的帐篷内闪闪发亮,一瞬间,帐篷里显得亮堂了许多。张半仙脸上的表情变化也是很有趣,开始是淡然,后来是疑惑,看见箱子被打开,眼睛瞬间睁大了起来,盯着满箱的金子,眼睛一眨都不眨。

“张先生,这次能够全部活捉彭脱、黄邵黄巾军,你可是立下了大功。这一千两金子,算是我们幽州官军的一点谢意,还望笑纳。”

张半仙仿佛突然醒悟过来,怔怔地看着周永。当时他自告奋勇地设计,说过事成后周永聘为军师的,并没有提到钱财,一来他有心投靠周永,二来他也同情黄巾军,能为黄巾军找一条生路也是他的意愿。现在周永拿出了这么多金子,张半仙倒是有些心酸。

“太守大人这是要赶我走吗?”

张半仙就是阳翟的一个算命先生,数年漂泊,历经沧桑,对功名利禄已经看得十分淡然。这次出马帮忙周永,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对幽州骑兵的主帅和将领们有了认识,使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竟然产生了一种大展抱负的冲动。

然而周永竟然拿出了这么贵重的奖赏,这明显就是把自己当了外人。一千两黄金,相当于一万两白银,一千万钱,够他几辈人吃喝的了。他虽然很想要金子,也需要金子,可是他现在更想要的是那光辉的前程。

对于一个文士来说,选择一个英明的主人,辅佐他建立不朽功勋,一展他胸中才华,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甚至成为后人景仰的贤士,那才是他最大的人生理想。

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又有敏锐的政治眼光的张半仙来说,他早就看到了大汉皇朝的末日。然而他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虽然他有眼光,可是他既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社会变迁而无能为力。

他也曾经想过去寻找一位明主来辅佐,可是那些有身分、有地位的名士们哪里瞧得上一位算命先生?而他又不愿意去辅佐那些黄巾军头领们,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一个有战略眼光的领袖人物。

这次偶然遇到周永,使他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周永并没有因为他是个算命先生而瞧不起他,反而非常尊重他,让他感到遇到了明主。而周永军队的武力更是让他兴奋,他觉得自己似乎等来了机会。

然而,现在周永拿出了这么多黄金,这不是明摆着要打发自己走吗?张半仙的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那刚刚涌现出来的雄心壮志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他仰天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唉……”

周永马上就听出了张半仙的话外之意,也看到了张半仙的心酸表情,心中不由得为之一动。对于人才,他向来是求之若渴,来者不拒,怎么会有意赶张半仙走呢?只是不明白张半仙的心思而已,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张先生误会了,这箱黄金,只是对这次全部俘虏彭脱、黄邵的奖赏。另外,我十分敬重张半仙的才华,还想请张先生为我们幽州官军出谋划策,不知张先生肯屈就否?”

张半仙的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也没有了平时的矜持,他望了望那箱黄金,留恋地看了一眼那黄灿灿的金光,毅然决然地回过头来,赶紧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朝着周永深深施了一礼。

“愿为太守大人效力。”

“好好好,以后就有劳张先生了。”

周永连忙扶起张半仙,再次恭恭敬敬地向张半仙施了一礼,算是拜张半仙为军师了。虽然张半仙不是什么名人,但是他确实是个人才。历史的舞台有限,有的人得到了展现的机会,而有的人却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走,我们到黄巾军大营去看看。”

……

汝南城南门外十里处,就是彭脱和黄邵的大营。由于彭脱和黄邵听从张半仙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之计,逃跑时连大营也没有撤掉,现在正好用来安置黄巾军俘虏,成了名符其实的黄巾俘虏营。

夏日的阳光直射在黄巾大营里,不过没有了往日里的威风,而是温和地注视着汝南的原野。天上飘着一块块的白云,地上伴随着一阵阵的轻风,黄巾大营倒也凉爽的很。

被俘虏的黄巾军士兵们全部在各自的帐篷里休息,三三两两地在议论着即将开始的远征,还有对幽州生活的憧憬。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就要开赴幽州,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他们倒是不必为自己的家人担心,豫州的最高长官王允王大人派出的官吏正在统计他们的家人名单,并向他们保证,他们的家人将在豫州乡勇的保护下,紧随其后陆续抵达幽州。

周永在各位兄弟和军师们的陪同下,正在营区里巡视了黄巾军俘虏。看到黄巾军士兵们情绪还算稳定,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清爽。周永的心里也很高兴,笑着对彭脱、黄邵说道。

“彭脱兄弟、黄邵兄弟,黄巾军士兵们马上就要开赴幽州了,你们两人是愿意领着他们到幽州屯田呢,还是愿意跟着我们在外面征战?”

自从彭脱和黄邵碰到幽州骑兵,他们两人对幽州骑兵就充满了疑惑,现在两人终于明白,这周永其实就是想拯救黄巾军将士,为黄巾军兄弟们寻求一条生路。两人相视一眼,双双叩首。

“我们兄弟也算是明白了,这黄巾造反确实没有出路。我们愿意跟随太守大人征战四方,同时也规劝其他黄巾兄弟迷途知返,减少些伤亡。”

“呵呵……”

周永上前一步,连忙扶起彭脱和黄邵,在他们两人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掌。还真别说,这两个家伙也是身形魁伟,膀大腰圆,结实得就象两座铁塔,真是不可多得的冲锋陷阵的武将。

“好的,你们两人去从这十五万黄巾军士兵中挑选二千五百多个精锐士兵,组成一个骑兵屯,跟着我们征战吧。”

“遵命。”

等待彭脱、黄邵转身走了,周永把何仪、何曼兄弟叫了过来。望着他们兄弟俩,周永不由得有些歉意,去年的时候,兄弟俩就想娶媳妇,可是跟着自己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能给他们兄弟俩找个老婆。

“两位兄弟,你们带上一个骑兵屯和汝南郡的三万乡勇,把这十五万黄巾军俘虏及其粮草、财物押送到代郡去,让他们在代郡开荒屯田,或者放牧牛羊。记住,你们一定要与代郡太守王解大人搞好关系,尊重王解大人。对于胡人不要客气,谁敢惹你们,要坚决予以还击。”

“遵命!”何仪、何曼齐声答道。

听王允说,代郡只有十二万人口,且有半数的鲜卑人,因此王解大人在代郡也是非常郁闷。代郡的汉人主要从事农业,而鲜卑人全部是放牧,居无定所,不仅不交一钱税赋,反而还到处抢劫,常年与官府对抗。

而现在一下子来了近二十万人口,且全部是青壮汉子,将会彻底的解决代郡的人口结构问题。只是来了这么多汉人,肯定会激化汉人与鲜卑人的矛盾,冲突一定不可避免。

“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荀、荀攸先生。”

……

由于朝廷将荀、荀攸列入了黄巾逆贼的名单之中,因此周永把荀、荀攸全家仍然安置在黄巾军大营里,此时的黄巾军已经由幽州骑兵控制着,荀、荀攸倒也安全。

可是荀、荀攸的心情却十分的沮丧,自己一家已经被朝廷宣布为逆贼,而朝廷对于叛逆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一旦幽州官军将自己一家人移交给朝廷官军,荀、荀攸肯定是死路一条,能不能保住家人还要看皇上的开恩不开恩了。

当周永带着众位将领和军师来到荀、荀攸帐篷里的时候,荀家人似乎感到末日来临了,胆小的女人们已经开始哭了起来,就连一向沉着的荀、荀攸也有些心虚了。

“见过太守大人。”

荀、荀攸两人急步上前,跪倒在周永的面前。半个月前,周永去请他们叔侄,然而被他们拒绝了。仅仅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周永又带着他的兄弟们来了,真是世道无常啊。

“荀先生、荀攸先生,两位快快请起。”

周永扶起荀、荀攸,请他们坐下说话,可是荀、荀攸哪里敢坐,两个人脸色沉重,心中百感交集,可是能求的人只有周永,两人又朝周永深深施了一礼,荀攸上前说道。

“久闻太守大人是仁义之人,如今荀、荀攸陷入贼营,实乃荀、荀攸之罪,当杀当剐听大人之便,还望太守大人罪不及家人,放荀家人一条生路,荀、荀攸如地下有知,亦当感恩不尽。”

“唉……”

周永仰天长叹一声,平白地让荀、荀攸及他们的家人受到这场惊吓,心中也有些不忍。虽然此计只是张半仙一人设计、一人实施,可是周永心中还是有些愧疚。

“荀先生、荀攸先生请放心,这么多的黄巾军将领我都接纳了,怎么会把两位先生交给朝廷官军?我们兄弟还是真心想请两位先生为我们出谋划策,不知两位先生肯屈就否?”

荀、荀攸两人这才看到了周永身后的彭脱、黄邵、张半仙,两个人不由得怒中从头起,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要不是这几个家伙,自己怎么会落得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而现在他们投降了事,却将自己陷入了不忠不义的境地。

“多谢太守大人救我们荀家于水火,只是我们现在已经是待罪之身,太守大人不怕朝廷怪罪?”

“荀先生、荀攸先生,你们多虑了。朝廷曾大赦天下,唯张角不赦。你们两位又何罪之有,如何不能赦免?”

荀、荀攸现在也明白,如果不跟着周永,恐怕他们哪里也去不成,只要他们走出这黄巾军大营,就会有官府来抓捕他们。两个人对视一眼,朝着周永跪了下来。

“荀愿为太守大人效力。”

“荀攸愿为太守大人效力。”

望着跪倒在地的荀、荀攸,周永不免有些心酸。历史上的荀、荀攸可是非常忠于大汉朝廷的,虽然他们辅佐曹操,可是那也是为了复兴大汉,而当曹操想要封为魏王时,荀不惜自杀身死。现在经过如此变故,想必他们再也不会愚忠于那没落的朝廷了吧。

“两位先生请起。”周永把荀、荀攸扶了起来,心中略微有些不安,朝他们笑了笑,郑重地说道:“两位先生,在朝廷没有赦免你们以前,我想请你们两位和家人就留在大营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