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391

第391章 :车骑将军

汉灵帝刘宏刚刚用过午膳,正坐在寝宫的火炉旁边,听着大太监张让、宋典等人说话解闷,无意之间,就提到了冀州战事。汉灵帝刘宏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这周永接任冀州刺史已经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那些大臣们可是提过好几次了,说那周永只知骑兵,不懂步战,再过些时日,如果还无建树,朕就是想用他,也保不住了。那周永可是你们两人推荐的,你们两人可得催着点。”

“皇上说得是,奴仆们即刻就叫人去催他。只是这大臣们也是无事找事,周永上任不就才一个月吗?就是调动冀州兵马,怎么也得十天半月嘛。”

听得皇上对周永也有不满的意思,张让连忙陪着笑脸,小心地辩道。心里却对那些大臣们恨得牙痒痒,皇甫嵩一去几个月,也没见他们催促,这周永刚刚接任,他们就说三道四,不就是因为周永是张让他们推荐的吗?

“是啊,皇上,这些大臣们是就人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事。周永新任冀州刺史,必然整顿冀州军务,假以时日,周永定然不负皇上重托。”

宋典可是亲自到过冀州,当面宣读的皇上任命周永为冀州刺史的圣旨,那周永也给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过,肯定会拿下张宝的。他相信周永不会拿他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的。

“但愿周永不负朕的信任。”

听到两个心腹太监如是说,汉灵帝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不由得露出了些许笑容。朝廷中的三大名将先后败给了黄巾军,卢植、皇甫嵩还是待罪之身,现在不用周永,又能用谁呢?

汉灵帝刘宏还真是头疼不已,凉州、幽州两地报急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搞得他焦头乱额。本以为只要剿灭了黄巾军,天下太平,自己就可以过几年舒服日子,没曾想,内忧还没覆灭,外患又接踵而来。而自己想要加点田税,却又遭到不少人反对。

“皇上,乐安太守陆康上疏反对加税,说什么昔鲁宣税而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援引亡国的例子,来比喻圣明的皇帝,犯了亵渎皇上的大不敬的罪过。”

张让眯着他那三角小眼,把乐安太守陆康的奏章双手欲递给汉灵帝刘宏。谁知汉灵帝刘宏正在火头上,他一把抓过奏章,看都没有看,顺手就扔在地上,恼火地吼到。

“着廷尉捉拿陆康来洛阳问罪。”

站在旁边的宋典连忙捡起了扔在地上的奏章,朝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便跑出去传话。这些天汉灵帝刘宏脾气不大好,谁也不敢多说话,生怕他一怒之下,把火气发到自己头上。

“该死的蛮夷,欺我大汉无人矣。这些边地官吏,不思剿灭蛮夷,一个劲的奏报朝廷,要他们何用?”

“皇上说得是,这些边地官吏,只会报忧。朝廷刚刚剿灭黄巾,哪里有钱再去剿灭蛮夷?”

张让也不敢逆着汉灵帝刘宏,只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要是在平常,他肯定又要推荐自己的人带兵前去进剿。可是现在他也不想趟这趟浑水,朝廷国库确实空了,想在全国加税,刚刚实行,反对的奏章都飞来了。

“皇上,幽州上谷郡太守王敬、代郡太守王解再三上奏朝廷,塞外鲜卑人尽起骑兵三万,在上谷郡、代郡等地烧杀抢掠,而他们境内的鲜卑人也群起响应。官府的汉人只能据城自守,城外财物、粮草俱被劫掠一空。而幽州刺史刘虞一味与鲜卑人求和,对鲜卑人的进攻无动于衷,他们泣血求告,朝廷派兵增援,以解上谷、代郡之围。”

汉灵帝刘宏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刘虞毕竟是汉室宗亲,并且他与鲜卑人、乌桓人讲和也是得到自己同意的。只是没有想到,那些豺狼一样的胡人竟然丝毫不讲信用,收了礼物,还是照抢不误。

“你们说说,谁能领兵平定西凉羌人和北部鲜卑、乌桓?”

“皇上,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可召大将军入宫。”

张让是决定不多言了,马上就想到了大将军何进。其实在他的心里,他同时也想到了冀州周永,可是眼看着周永正在剿灭张宝,皇上为这事还真着急呢。

“即刻宣大将军何进进宫。”

汉灵帝刘宏看了看张让、宋典等人,搞不明白他们今天怎么谦虚了,他摆摆手,立即就命令小太监去传何进进宫。

……

“冀州大捷啦……”

“冀州大捷啦……”

“冀州大捷啦……”

突然,仿佛是在皇宫的大门口,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高呼,并且一声接着一声,那喊声在整个皇宫里久久的回荡。紧接着,就有一大群太监,跟在三个士兵的后面,朝着皇宫内跑来。

“谁在大声喧哗?”

隐隐约约地,汉灵帝刘宏也没有听清皇宫里究竟在喊些什么,不由得有些恼火。他瞪了一眼旁边的小太监,脸上已经布满了怒火,正要发作,可是那声音却越来越近。

“冀州大捷啦……”

汉灵帝刘宏终于听清了,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肥胖的身躯晃了几晃,才被张让、宋典扶住。没想到,汉灵帝刘宏猛然摔开他们的手,迈开大步朝着宫外跑去。刚刚站到寝宫门口,就见一大群太监簇拥着三个士兵跑了过来。

“皇上,冀州大捷啦……”

猛然间,汉灵帝刘宏只觉得一阵目眩。这胜利的喜悦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他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亏得张让、宋典及时地扶住了他,才使得他定下神来,摆出了皇帝的威仪。

“皇上,冀州大捷啦,黄巾贼首张宝已被斩杀,二十五万黄巾军拟向皇上投降。这是张宝的人头,这是投降将领严政等人的降书。”

“善、善、善!”

汉灵帝刘宏心情大悦,真想放声大笑,可是皇上的威仪让他只能忍着,只得一连说了三个善字,摆了摆手,跑上去几个小太监,接过了三个士兵手中的大包裹和严政的降书。

那几个小太监又跑到汉灵帝刘宏身边,把大包裹放在地上。汉灵帝刘宏点了点头,一个小太监上前解开那个大包裹,里面果然是个木匣子,那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木盒子,里面赫然装着一颗人头。

“这就是张宝?”

“回皇上,这就是张宝。”

汉灵帝刘宏厌恶地皱了皱眉头,用手捂住了鼻子,虽然天气很冷,那人头还是有了很大的臭味。不过他还是认真地看了一眼木匣子里的人头,然后挥了挥手,让那小太监把木匣子关上了。

“列袓列宗啊,犯上作乱的逆贼终于剿灭了,你们放心吧。”

汉灵帝刘宏上前几步,站在雪地里,抬头望着茫茫的苍天,大声告慰着他的先袓们。他仰头朝天,任凭雪花飘落在他的脸上,很久很久,他的脸庞上流下一道道水流,也不知是他的泪水,还是融化的雪水。

“把张宝的人头挂到城墙上,示众三个月。即刻传喻天下,黄巾逆贼全部剿灭了。”

汉灵帝刘宏挥了挥手,那送信的士兵和小太监们离去了。然而皇宫里却没有安静下来,太监们、宫女们迅速的忙碌起来,人们的脸上笑逐颜开,就象是准备过节一样,开始在皇宫里张灯结彩。

“皇上,外面雪大,还是回寝宫里去吧。”

张让、宋典可是一直紧跟在汉灵帝刘宏的身边,见外面的雪花越来越大,张让不由得上前劝道。汉灵帝刘宏怔怔地站了一会,才低下头,张让这才看清,汉灵帝刘宏此时已是泪流满面,他没有理睬张让等人,转身朝寝宫走去。

……

大将军何进被紧急召进宫来,在街上就听到了冀州大捷的喜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可是大将军,剿灭黄巾军的总指挥,黄巾军都已经剿灭了,他还不知道,怎么着也说不过去呀,一见到皇上,连忙跪倒在地。

“恭喜皇上,冀州大捷,天下太平矣。”

“呵呵,总算是太平了。”

汉灵帝刘宏此时才从伤感中回过神来,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情也是大好。快一年了,被这个张角搅得不能安生,现在总算是好了,可以痛痛快快地享乐享乐了。

“皇上,还是看看严政等人的降书吧,看他们说些什么?”

何进虽然心中也很兴奋,但是他还是记着大事,连忙提醒汉灵帝刘宏。这时汉灵帝刘宏方才想起,那严政等人还有降书,连忙打开。谁知不看便罢,一看心中又是火起。

“这个严政,就算是斩杀张宝有功,也只是将功抵过,怎么还敢妄提条件?”

张让连忙把严政的降书接了过来,仅仅用眼睛一扫,他就明白了这决不是严政的意思。想那严政刚刚斩杀了张宝,就算是让他到一地为官,张宝的那些铁杆手下会放过他吗?这肯定又是周永,借严政之名,找皇上要地方安置俘虏。

“皇上,这严政妄提条件,着实可恶。不过张宝的手下黄巾军士兵有二十五万之多,既然已经投降,也不能杀了,如果把他们放了,恐怕大多会上山为贼。既不能杀,又不能放,还是周永的那个方法管用,不如给个地方让他们去开荒种田的好,免得再起祸端。”

虽然明明知道是周永的主意,张让也不能明说,只能在心里暗叹,这周永真是贪心啊。不过这二十五万黄巾军虽然宣布投降,可是他们还没有放下武器,而且还得到了周永的支持,一旦他们闹将起来,那将不可收拾啊。

“不能开这个头。严政斩杀张宝有功,不追究他也就罢了。如果他还敢提条件,那就命令周永剿灭他。”

何进接过严政的降书,看过后也是满脸的怒火。一个乱臣贼子,竟然还敢跟朝廷提条件,置朝廷威仪何在?如果朝廷同意了,那以后的贼寇们还不得跟着效法吗?

“那要是依着何大将军,该如何处置这些黄巾军士兵?”

张让冷冷地笑了笑,反问何进。何进只是一时气愤,根本就没有考虑如何安置俘虏的问题。朝廷历来对于俘虏都是一杀了之,从来就没有管这么多。就因为出了个周永,才有了安置俘虏的问题。

“还是交给周永处理吧。冀州那么大,哪里不能安置二十五万俘虏呢?”

“不行!”

没等何进说完,汉灵帝刘宏挥手打断了何进的话。这可把何进吓了一大跳,皇上可从来没有如此果断地反对过自己,他抬起头来,刚好看到汉灵帝刘宏严厉的眼神,不由得打了寒颤,只听到刘宏冷冷地说道。

“冀州离洛阳太近,让这些黄巾余孽呆在身边总不放心,还是让他们到幽州去吧。”

二十五万黄巾余孽,确实太可怕了,既然不能杀了,还是让他们越远越好。何进点了点头,正想说话,汉灵帝刘宏突然扔给他一堆奏章,原来都是幽州、凉州两地的报急奏章。

汉灵帝刘宏甚至没有等他看完,急切的问道。“大将军,可有什么良策?”

一大堆的奏章看得他头昏脑涨。他本来只是个杀猪的料,让他看这些文邹邹的奏章,差点要了他的老命。不过,对于平定两地的外寇,他早就有了主意。见汉灵帝发问,连忙跪下奏道。

“皇上,西凉董卓,久居边地,在羌人中颇有威信,可命董卓□□西羌。冀州周永,骑兵精悍,且黄巾俘虏皆在幽州,可命周永□□鲜卑、乌桓。”

汉灵帝刘宏对于他的建议并没有立即点头,这两个人在他的心里已经思量了好久,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对这两个人却总有些放心不下。然而,他确实也找不出其他的将领来。他犹豫了一会,不得不点了点头。

“传旨:周永剿灭黄巾有功,封为车骑将军,领幽州刺史,即刻起兵平定鲜卑、乌桓叛乱。董卓复为东中郎将,领凉州刺史,即刻起兵平定羌人叛乱。刘虞回朝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