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00

第400章 :二成田税

“纭

刘灿将手中的水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猛地发出一声暴响,把门外侍候的丫环、仆人们吓得浑身发抖。两个近身服侍的丫环壮着胆子推门进来,刘灿脸色铁青地站在哪里,冲着两个丫环吼道。

“快去找肖越先生,让他马上来见我。”

那两个丫头连大气都不敢出,连忙低着头、弯下腰,躬身退出门去。老爷的脾气她们可是清楚的很,盛怒之下就是把她们打死也是有可能的。

不一会,一个瘦弱的青年文士就随着丫环走了进来,朝着刘灿深深地施了一礼:“肖越见过老爷。”

“看看吧,广阳郡太守府刚刚派人送来的。”刘灿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两块绵帛,没好气地说道。

肖越拿起桌上的绵帛,匆匆一扫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他似乎才回过神来:“老爷,这个刺史大人确实不一般。真不知道,他这些主意是怎么想起来的。”

“你就别在这里夸他了,还是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吧。”刘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打断了肖越的话。他现在心里烦躁的很,最恨地就是那个刺史大人了。听到肖越还夸他,心中越发地恼火。

肖越当然知道老爷为什么发火,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地说道:“老爷,你不用着急啊。虽然你有十三万亩土地,可是你刚好有十三个儿子,你马上把土地分给他们不就行了?这样一来,你只需交二成的税,你一家可就有十三个监察御史,就有十三票啊。”

“谁稀罕当那个监察御史?我现在没有交二成的田税,不也一样享有特权?凭什么这刺史大人一来,我们就得多交一成的税?”刘灿气呼呼地瞪了肖越一眼,好象是肖越让他多交了税。

肖越心里清楚,这些年来,刘灿连一成的税也没有交齐过,不管哪个太守大人来广阳,都与他打得火热,还只有这个江立有些反常,现在又来了个反常的周永,怎么叫刘灿不发火?

“老爷,这刺史大人征收田税也是正当名份。况且他还身为车骑将军,正带兵平定乌桓、鲜卑叛乱。别说是二成田税,就是四成、八成他也敢收。毕竟,为朝廷平定叛乱才是头等大事。”

在战争状态下,别说是按成收税,他就是把你的家全部抢了,也没有人为你申冤。就算你是士族,他也不会手下留情,碰到那些仇视士族的带兵将领,他甚至找个理由连你的全家都给你灭了。

“照他这样搞,如果我将土地分给了十三个儿子,他们将来再将土地分给他们的儿子,到了重孙子手里,一家恐怕连一千亩田也没有了,岂不是要变成穷人了?而那些家里仅仅几千亩田的小地主也成了监察御史,与我们平起平坐,这成何体统?”

刘灿越想越气,不由得大声说道。象他这样的豪强地主,平日里并不把一般的中、小地主放在眼里,甚至连与他们同桌吃饭都以为耻,现在却要与他们一道去当什么监察御史,他想想就觉得恼火。

“老爷,这刺史大人恐怕就是这个意思。现如今士族强大,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吏多为士族子弟,连皇上都很忌讳。刺史大人采用这种办法,要不了多久,就能把现有的士族瓦解,而培养出一批新的士族。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变成士族,而士族不思进取就会变成普通人,因此,这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士族。我甚至在想,这会不会是皇上授意的?”

肖越一口气说完,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一丝酸楚。他本是一个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没有做官的门路,只好给财主们当门客。如果刺史大人的办法开始实行,他也没有一千亩地,还是不能进入士族行列。

刘灿却皱起了眉头,他这才发现,不管是不是皇上授意的,这个刺史大人都不好惹。然而,他也不是好惹的,这些士族、豪门可都骄横的很,要是周永在这里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行,这幽州可是咱们的地盘,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在这里乱来。”

“老爷,你可别与那幽州刺史来硬的,他手下的骑兵可是强悍啊,听说增援宁县的骑兵就有好几万,不仅赶跑了大漠里的乌桓人,而且横扫上谷,令乌桓人、鲜卑人闻风丧胆。他不仅有强悍的骑兵,还有一百多万黄巾军俘虏呢。只要他一声令下,恐怕会将幽州翻个底朝天。”肖越皱了皱眉头,小心提醒道。虽然刘灿家也有几百家丁,恐怕在强大的幽州骑兵面前不堪一击。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虽然我们的粮食不断地涨价,可是那些黄巾军俘虏根本不买粮食,我们也没有挣多少钱。现如今再交二成田税,我们亏了血本了。”刘灿真的有些恼火了,想起来就有些肉痛,气哼哼地说道。

“老爷,据我分析,这刺史大人的队伍太过庞大,他们的给养、装备将是个大困难。那些黄巾军俘虏去年在中原确实抢了不少的粮食,然而今年他们刚刚开荒的生地,又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就算他们明年还按二成收税,也养不活一百多万俘虏。所以老爷,我们还是要联合其他的士族、乡绅,一面继续让粮食价格往上涨,一面把粮食收回来,让街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少。让他们买不起、买不到粮食,不出今年冬天,他们就会受不了的,如果发生了士兵逃亡,他就是不想走也得走。”

肖越的脸上露出一丝狞笑,对着刘灿慢慢地说道。刺史大人的政策虽然好,可是肖越连一千亩田也买不起,自己还是跟着刘灿喝口汤吧。要是按照刺史大人的办法搞下去,那些只有几千亩田的中、小地主,哪个还请得起门客?他恐怕连口汤也喝不到了。

刘灿想想也对,先忍一忍再说:“你说得对,不能跟他硬来,就在粮食上做文章,让他们饿死、冻死在幽州。我马上把土地分给十三个儿子,让他们分家立业去吧,反正将来也要分给他们,省得我天天看到他们烦。只要这刺史大人走了,他这一套肯定就会作废,我的十三个儿子谁敢不听老子的?”

……

茹明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选择了一片叫着枫树岭的山岭。这天他来了周永的帐篷,向周永报告了基地的情况。听完茹明的汇报,周永觉得比较满意,就叫上秦怡、秦瑶,一起到茹明选择的基地去看看。

能跟着周永一起出去,令秦怡、秦瑶非常高兴,虽然周永和她们俩天天在一起,可是一直没有和周永单独在一起过。两人打扮的漂漂亮亮,一路上说说笑笑别提有多么美了。

茹明选择的枫树岭在广阳北边的上谷山脉里边的一个地方,进山后还要走一百多里,到处都是大山,几乎没有路,只有顺着一条峡谷,坐小船进入,还是一个猎人引茹明进山的。方园百里内人烟稀少,仅仅有几个猎户住在这里,离广阳有二百多里地,到第二天的时候,才到达选定的地方。

周永用一天的时间把周围的情况看了一遍,觉得确实是个保密的好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峡谷从中间穿过,有几条溪流汇入峡谷,把这里分成了若干个独立的空间,由峡谷把这些究竟串联起来。

峡谷里有水,但是水位不深,仅能容小船通过。周永查看后决定在下游筑坝,形成一个山区湖泊,这样既可以提高水位,提高航运能力,也可以控制船只进入,将这里与世隔绝,确实是一举两得。

他下定决心后,就把有关的图纸交给茹明,吩咐道:“你带着骑兵屯驻守在这里,一百里以内的人统统迁走,设置三道警戒线,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进山,违者格杀无论。”

他回过头来,对秦怡、秦瑶说道:“你们马上用雕鹰传信,一是让周全、周易兄弟俩赶快从辽东过来,让他们来这里给我办厂。二是让张灵军师赶快送一万乌桓、鲜卑奴隶来,我正等着他们来给我干活呢。”

周全、周易兄弟俩就是周蓉的两个弟弟,他们一直在辽东太守府当管家。由于办厂太过机密,周永连将领和军师都准备瞒着,因此,不管是保卫的,还是管理的,都只能用周家大院的人手。

在回广阳的路上,周永和秦怡、秦瑶一路走,一路说笑。突然看到传令兵跑了过来,向周永说道:“报……,前面有一个广阳的财主想见将军大人,说是有要事报告。”

“哦……请他过来。”不管怎么说,周永也不想得罪这些乡绅、地主。他朝秦怡、秦瑶摆了摆手,几个人翻身下马,站在路边等候。

不一会,亲兵就带过来一个笑眯眯的胖子,大约五、六十岁了,虽然是大冷的天,可是他的额头似乎还冒着热气。他紧走几步跑上前来,恭敬地拜倒在地:“蓟县卢杰见过将军大人,见过两位夫人。”

“起来吧。”见他这么大年纪,周永连忙上去搀扶,等那卢杰站了起来,周永微笑着说道:“不知卢老爷有何要事?”

“回将军大人,自黄巾降俘进入幽州,幽州的粮食价格就不断地上涨。我以前不知就里,也跟着涨了一些。可前些日子将军大人进入幽州之后,就有人上门来相邀一起涨价,这才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在下确是有些害怕了,特来见将军大人,早日防范才好。”

“哦……能告诉我是谁在相邀涨价吗?”周永有些奇怪了,没想到这粮食涨价竟然还是联合行动。

“当然可以,他就是广阳豪门刘灿。他派他的门客四下里相邀,让大家都跟着涨价。”卢杰朝周永拱了拱手,肯定地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周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都是这个刘灿搞得鬼,他冲卢杰笑了笑:“卢老爷,依你看,这刘灿究竟是想多赚点钱呢,还是有其他什么企图?”

“这……”卢杰犹豫了一会,象是下了大决心似的说道:“将军大人,那刘灿乃广阳大户,向来与官府甚好。可是听说新来的广阳太守江立大人一直没有去拜访他,他便有意与江立大人为难。”

“哦……事情就这么简单?”周永似乎不相信地摇了摇头,见卢杰也答不出什么来,也不再追问,便想起另一件事来“卢老爷,刚刚公布的田税征收命令、监察御史聘请命令你看过了吗?”

“回将军大人,我已经看过了。”卢杰笑了笑,冲周永拱了拱手:“不瞒将军大人,我虽然有几万亩地,可是与那些豪门士族相比差远了,平日里那些豪门士族根本看不上我们。按照大人的法令,如今我们都成了监察御史,何乐而不为?我决定将土地分给几个儿子,让他们自己干去吧,我准备休息了。”

“呵呵……你年纪不大嘛,怎么能休息呢?”周永笑了笑,觉得这个卢杰还不错。

“六十了,该歇歇了。”卢杰摇了摇头,自己笑了起来:“将军大人,象我们这种人家,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只有三百多个佃户,也养不起很多家丁,乌桓人经常来抢劫,我们也无能为力。有了将军大人的骑兵,我们就安全多了。所以我准备捐给幽州骑兵二十万斤粮食,表示一下我的心意。”

“真是太感谢卢老爷了。”周永高兴地笑了,他猛然想起一个主意,对卢杰说道:“卢老爷,幽州骑兵平定乌桓、鲜卑叛乱,确实需要大量粮草。有人相邀你不卖粮,你能不能发个公开倡议,号召所有的乡绅、士族为幽州骑兵捐粮,鼓励他们平定乌桓人、鲜卑人的叛乱,为幽州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

卢杰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说道:“行,我可以联合几家乡绅、士族,一起发个公开倡议,号召大家为幽州骑兵捐粮。具体数额嘛,就按每亩田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