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04

第404章 :都在策划

周永刚刚从大山里回到广阳城,广阳郡太守江立就找上门来。他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一走进周永的帐篷,江立便急切地说道:“将军大人,你回来的真是太好了,我正有急事找你。”

“哦……什么事情这么急迫?”看到江立风风火火的样子,周永不由得笑了笑。一个多月没见,这江立倒是清瘦了许多,看来最近这征收税赋确实把他忙的够呛。

“将军大人,我们在征收税赋的过程中,发现有大批乡民原来为了躲避朝廷税赋,把自己的土地献给士族、豪门,依附在士族、豪门的家里,成为他们的佃户。如今分布了新的征收办法,那些土地较少的农户,由于不需要交纳田税,他们再依附在士族、豪门家里没有任何好处,便纷纷要求收回自己的土地,不再依附于士族、豪门。可是那些士族、豪门以种种理由刁难,拒绝归还他们土地。所以我准备以广阳太守的名义,强令士族、豪门归还他们土地。”

江立说得这种情况周永当然清楚,士族、豪门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不少的百姓依附于他们,成了他们的佃户。而且这些人还不在朝廷的田税征收范围之中,大大减少了朝廷的征税土地和人口。

周永立即想到,江立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为朝廷增加了征税土地和人口,实际上也是一次佃户解放运动,把这些依附于士族、豪门的百姓重新解放出来。然而这样做,等于再一次得罪了那些士族、豪门,这划得来吗?周永想了想,对江立说道: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皇上肯定会支持的。不过我建议你做得更彻底一些,对于那些原来就没有土地,依附于士族、豪门的佃户,也应该朝廷登记,虽然他们没有土地不能交田税,但是他们可以服劳役。尽管他们继续租种士族、豪门的土地,但是他们也是皇上的子民,而不是士族、豪门的家奴。我们这么做,那些士族、豪门肯定会攻击我们的,因此我们只是在广阳试试,看情况再说。”

“将军大人说得是,我这就去发通告。”看到周永支持自己,江立信心更大了。田税和劳役,这是朝廷强行摊派的,以前全部压在自耕农的身上,如果有那些佃农分担一些,自耕农就轻多了。他立即站了起来,发他的通告去了。

……

送走广阳太守江立大人,周永把费鸿、梁鸣二人找来。自从平定了黄巾,周永也没有派他们去上谷、代郡,因此他们两个人确实有些无聊。见周永找他们两人,以为又要派他们出征了,高高兴兴地跑了过来。

“将军大人,我们可是憋坏了,该让我们去活动活动了。”

“呵呵……确实要让你们活动活动。”

周永笑了起来,欣慰地看着他们俩。这两个专门干暗活的土匪,与普通的将领不同,他们冲锋陷阵差一些,可是干暗活可是好手。从当初认识他们,周永就很欣赏他们的本领,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两位兄弟,你们去年斥侯干的很好,我很高兴。不过,干斥侯这活确实屈了才。我有一个大事想交给你们,不知你们敢不敢接。”

“什么大事不敢接?就是让我们去冲锋陷阵,我们从来也没有皱一下眉头。”

听说有大事,费鸿立即说道。虽然他们不象其他将领们那般魁梧,可是他们的武功也是不凡,就是冲锋陷阵也从来没有犹豫过。不然的话,周永不会把他们俩也升为司马。

“呵呵……你们看我们现在有多少强悍的将领,冲锋陷阵还轮不到你们。不过,这件事非比寻常,比冲锋陷阵还要重要。”

“哦……请将军大人吩咐。”

看着费鸿、梁鸣急切的样子,周永满意地点了点头。通过一年的考验,费鸿、梁鸣对自己还真是挺忠心的,武功高强,聪明灵活,确实是自己干这种事的最好人选。他笑了笑,朝费鸿、梁鸣说了起来。

“我准备成立一个情报机构,这个情报机构就由你们两人负责。你们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先在全国的每一个郡,以后是每一个县物色若干个情报人员,让他们开客栈、酒店、赌场、妓院等等。除了赚钱,重要的就是收集情报,掌握每个郡的动态。注意,挑选的人员要互相不认识,你们只是在幕后指挥,将情报反馈给我,你们的总部就设在广阳。”

“将军大人,物色人员、收集情报都不难,只是如何把这些情报送回来呢?天下这么大,象益州、交州、凉州等地,来回一趟,就是骑上快马,还不得一、二个月?再说,天天有那么多快马往幽州跑,还不得引起人家怀疑?”

费鸿、梁鸣立即明白了,这确实是大事,而且还是天大的事。作为干暗活的土匪,他们当然懂得收集情报,并知道送情报也要秘密。只是天下太大了,等情报送回来,也是一个月以后了,那情报还有用吗?

“你们怎么忘记了,我们有雕鹰啊,又快又安全。但是雕鹰的数量还不多,只能在每个郡设立一个通讯点。注意,除了你们两人和通讯人员,其他情报人员都不能知道送信办法,要重点保护好雕鹰和通讯人员。为了保险起见,你们两人立即起草一个情报工作条例,交给我看后,按照工作条例来实行。”

“遵命!”对于这种地下工作,费鸿、梁鸣可是非常的熟悉,也是他们最愿意干的。两个人欣然地接受了命令,高高兴兴地走了。

……

“老爷,老爷,广阳太守江立又发通告了。”肖越大声喊叫着,完全顾不了平日里的斯文样子,象一阵风一样的朝前跑着,那些仆人们也不敢拦着,任由他冲进了刘灿的书房。

刘灿这些天心中不舒服,天天在书房里看书,哪儿也没心思去。见肖越气喘吁吁地跑了起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然而,当他接过肖越手中的通告里,眉头已经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这个该死的江立,这是成心跟我们士族、豪门作对啊。这回我们再也不能容忍了,我们要联络朝廷大臣,把江立赶走。”

“可是老爷,根据朝廷传出来的消息,好象皇上也挺支持削弱士族、豪门的,如果仅仅为了这事,我们是搬不倒江立的。”

自从上次征收田税开始,幽州的士族、豪门都与朝廷有大臣们联络过多次,然而传回来的消息却是皇上答应让周永在幽州试试。肖越敏锐地感觉到,似乎皇上更乐意看到周永与士族、豪门互相争斗,不管谁输谁赢,最大的赢家将是皇上。

“那我们就这么让他们欺负?长此以往,我们还有活路吗?”刘灿不满地瞪了肖越一眼,气呼呼地说道。

“老爷,对付这江立,我倒是有个主意。”肖越阴阴地笑了笑,两只眼睛里闪出一丝寒光。

“嗯……快说,你有什么主意?”刘灿神色一动,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爷,据我所知,广阳郡这次征收田税,土地面前在一千亩以上的有一千多户,刺史大人在广阳郡发出了一千二百多个监察御史聘请证书。按照刺史大人公布的命令,监察御史有罢免郡、县两级官吏的权力。老爷,你可以联络那些财主们,倡议大家以广阳太守江立能力不足、办事不力为名,提出罢免江立。到时候,只要超过一半的监察御史同意了你的倡议,他江立就得灰溜溜地滚蛋。”

上次广阳乡绅卢杰提议捐粮,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也让肖越看到了民意的作用。肖越立即想到,只有刘灿提出倡议,那些对江立有气的乡绅肯定会同意的,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赶走江立了。

“说得好!”刘灿两手击掌,兴奋地站了起来。他一直痛恨这个监察御史,现在突然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江立这么干,触动了所有乡绅们的利益,大家肯定会支持把他赶走:“马上起草一分倡议,然后分头游说各位乡绅,让他们在上面签字。只要超过了半数,我看他江立还好意思在广阳干下去。”

……

张半仙带领着平定上谷郡、代郡的乌桓、鲜卑叛乱的骑兵凯旋归来,周永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同时向朝廷奏报了平定叛乱的捷报。

在庆功酒宴上,张飞望着周永,不解地问道:“将军大人,这次抓到的乌桓、鲜卑俘虏都变成了哑巴奴隶,可为什么那一万多乌桓骑兵要让他们参加我们的幽州骑兵?”

不仅仅是这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将领们抬起头来,看着周永。

收容这一万多个乌桓骑兵,周永是有目地的。既可以丰富汉民族的基因,也可以为以后平定其他地方的乌桓、鲜卑作准备。而这些目的,大家不一定理解。周永想了想,笑着说道:

“这些乌桓人为平定两郡叛乱是立了大功的,我们当然要区别对待。同时,我也希望学习他们的兵器——弓箭和弯刀。但是,我们要注意同化、融和他们,把他们分散开来,分配到每一个十人队,要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大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面上象是理解了周永的意思。其实历代朝廷都在征服、同化、融和这些大漠游牧民族,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周永尝试着另一种方式,看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将军大人,自从上谷郡、代郡的乌桓人、鲜卑人叛乱以来,玄菟郡的太守郑平、乐浪郡的太守章文、辽国属国都尉杜山多次上报,他们也遭到了高句丽人、秽貊人、三韩人、乌桓人、鲜卑人的侵扰。现在两郡叛乱已经平息,是不是该挥师东进,平定这些地区的侵扰去了?”

刚刚从两郡前线回来,张半仙一刻也坐不住,立即想到了幽州东部各郡的侵扰。张半仙也是为周永着想,这么多精兵强将如果闲置不用,也是一种浪费。特别是那些乌桓人,总不能就这么养着他们吧。

周永当然明白张半仙的意思,其实他自己也很着急。他现在手下的将士越来越多,如果全部屯田,整个幽州的经济也不会繁荣,唯有以战养战,才能带动和刺激幽州经济的发展。

“张灵先生说得是,不解决这些内忧外患,我们总是不能安心发展的。然而刚刚平息两郡叛乱,将士疲惫不堪,且屯田兵正在春耕春播,也不能随意抽调。因此,我们现在要进行战争准备。”

“从现在起,将骑兵屯升格为骑兵大队,每个骑兵大队配备领军军侯、护军军侯、参军军侯各一名,每个骑兵大队定额为一万五千多人,骑兵大队将是最基本的建制、作战单位。为了准备幽州东部四郡的平叛,我计划派出一只队伍进入辽东,整合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辽东属国的骑兵和郡兵,在年底时平定这四郡的乌桓人、鲜卑人。各位将军有谁愿往?”

“我愿意!”

“我愿意!”

“我愿意!”

一时之间,大家纷纷站了起来。通过这次平定上谷郡、代郡叛乱,大家尝到了甜头,原来平叛还大有可为。因此一听说要到辽东四郡去平叛,大家的兴趣空前高涨。

周永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很好!就以关羽、张飞为主将,以荀、荀攸为军师,以郭彤、霍浪、赵云、藏霸为副将,带领四个骑兵队,加上辽东四队,准备平定辽东四郡的叛乱。”

“遵命!”

被点到名的几个将领立即站了起来,齐声答道,眉宇间充满了欣喜。特别是张飞,已经咧开大嘴笑了。荀、荀攸也理解周永的用意,他们躲远一点,也免得朝廷惦记,连忙走上前来朝周永深深地拜了一拜。

周永继续说道:“我在辽东的时候,曾经安排两个人在沓氏县为我打造大船,招募水手,他们叫着黄波、黄涛。龚林、龚易,我想派你们到辽东郡去,征集当地的渔民,以黄波、黄涛为将领,以你们俩为军师,组建一支海上水军,准备将来平定乐浪,攻打三韩。”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