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32

第432章 :口服心服

连续几天的阴雨,小雨唰唰地下着,细密的雨丝在天地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却使得县城的道路更加泥泞。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让这大山中的县城异常的沉闷。

周永和张半仙、颜良、文丑身着便衣,在赵弘、韩忠的陪同下,正在镂方县的街道上闲逛着。

街上的行人有点多,绝大多数都是一对一对的,手里提着花花绿绿的布料。从他们那自豪的神情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屯田兵,而他们身边的女人全部都是秽貊女子。很明显,这些刚刚分到媳妇的屯田兵,正带着自己的女人在街上购买衣物。

镂方县位于乐浪郡的中部,方圆几百里,几乎全部是大山,连个进山的道路也没有,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镂方县的秽貊人也不多,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足五万人。

赵弘、韩忠带着他们的骑兵大队进入镂方县后,镂方县的秽貊人几乎全部上了降表,愿意臣服大汉官军,赵弘、韩忠根本就没有动用武力,很轻易地就控制了镂方县全境。

这也难怪,镂方县虽然很大,但是却有大、小三十多个部落,平均每个部落不到二千人。在强大的汉军官兵面前,他们很明智地选择了恭顺和合作,是唯一一个和平平定的县。

按照周永的指示,赵弘、韩忠与那些秽貊人相处的还算和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那些秽貊人首领的帮助下,赵弘、韩忠将屯田兵派到每个秽貊人的定居点,完全控制了秽貊人。

镂方县的和平平定,使得周永看到了和平征服、同化秽貊人的可能。为大汉民族的长久之计,武力征服与和平同化都应该同步进行。因此,他把镂方县做为典型,向其他各县推广。

然而,突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却让镂方县的和平同化受到了挑战。那天,几个屯田兵在镂方县的街上闲逛,无意中与几个秽貊人相撞,随即发生了争吵。虽然言语不通,却互相吼叫着,在街上大吵大闹。

不过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是谁先撞了谁?吵着吵着,就动起了手。那些秽貊人非常野蛮,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子就捅了上去,结果,那几个屯田兵来不及反抗,就命丧镂方县的街头。

“出人命了!”

所有的人都在奔走相告,大多数秽貊人开始紧张,害怕汉人军队报复,也有少数秽貊人幸灾乐祸,煽动仇视汉人军队。就连那个秽貊人首领也不见了,他们也纷纷躲了起来,秽貊人与汉军的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周永就是为这事到镂方县来的,他不愿意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树起来的和平同化的典型被这件突发事件破坏了。他一到镂方县,就颁布了命令,只追究那几个杀人的秽貊人,不追究其他任何人。

将军大人亲自来镂方县,又颁布了不追究其他人的命令,这才让镂方县的局势缓和下来。商铺重新开业,那些秽貊部落首领陆续回到县城,镂方街头才又恢复了宁静。

“将军大人!将军大人!”突然,正在逛街的一个屯田兵认出了周永,大声喊了起来。而他身边的屯田兵也认出了周永,各自拉着身边的秽貊女人,一起围了上来。

颜良、文丑一看,急忙护在周永身边,如临大敌一般,紧盯着大街上的行人,手已经摸到了刀柄之上,随时就准备抽出来战斗。

“不用紧张,都是自己人。”周永早就看出,他们只是些屯田兵而已,身边并没有带着武器。而仅有的几个秽貊人躲得远远的,显然他们不知道,街上的几个大汉是何许人也。

“见过将军大人。”那几个屯田兵急忙跪了下来,还连忙把他们那不知所措的秽貊媳妇也拉下身来跪着。一时之间,街上跪倒了一大片。

“都起来,都起来。”周永微微笑着,朝大家抬了抬手。等那个带着的屯田兵站了起来,他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将军大人,我叫张顺,是屯田兵的百人长。这是我媳妇张英,是我给她取的汉人名字。”那带队的屯田兵拉了拉他身旁的秽貊女人,大声回答。

“呵呵……”周永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己下达的取汉名、说汉话、识汉字的命令已经开始生效了:“这名字取得不错,你读过书吗?”

“报告将军大人,书倒是读过两年,实在是读不下去,就回家种田了。”张顺摇了摇头,笑嘻嘻地说道。

“哦……为什么读不下去呢?”闲着也是闲着,周永也想与普通的屯田兵聊聊天,便笑着问道。

“唉……不知是我太笨,还是这字太难。我读了两年,也没有认得二百个字,连写封书信都不会。我老爹一看,就觉得我不是读书的料,就让我回家种田了。”张顺有些不好意思了,尴尬地笑了笑。

“原来是这样。”听完张顺的话,周永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接着问道:“我们现在要秽貊人说汉话、取汉名、识汉字,你教你媳妇了吗?”

“当然教了。她现在已经取了汉名,可以说些日常汉话,就是那些汉字,在她眼里就象天书一样,一个字她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张顺看了看她媳妇,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不仅要多教教她,还要教其他的秽貊人哟。”周永已经没有心思聊天,他朝那些屯田兵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们逛街去吧,我们要回去了。”

……

“张先生,你刚才也听到了吧。这取汉名倒是简单,说汉话也不是太难,可是这要秽貊人识汉字,恐怕难道不小。我们汉人读了两年书,也没有认得二百个汉字,秽貊人得多少年啊?”周永连逛街的兴趣也没有了,一连往回走,一边对张半仙说道。

“将军大人,读书识字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汉人识字的就不多,将军大人又何必强求普通的秽貊人、扶余人也识汉字呢?只要他们的首领能够识汉字就行了。”在张半仙的眼里,读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对于周永让普通人识字似乎没有必要。

“张先生,武力征服只能一地一时,文化征服才能千秋万代,我们就是要让这些秽貊人口服心服!秦始皇刚刚消灭六国,立即下令全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就是为了一统天下。虽然秦王朝很快灭亡了,可是一个统一的大汉民族却形成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甚至有自己的语言。要是没有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在东方的这块大地上,不知道会演变出多少民族、多少国家。

据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嬴政让手下人在秦王宫殿里,挂起一幅大字——剑,秦王嬴政对将士们说:这个“剑”字有二十八种书写方法,征讨六国,是为了把这些种类繁杂的文字统一成一种写法,由此英雄成就了其一代伟业。

“我们让扶余人、秽貊人说汉话、取汉名、认汉字,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政令方便,而是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就是汉人。如果只是让他们的首领认同,一旦朝廷衰弱,那些有野心的首领就会蠢蠢欲动,带动族人反叛,给大汉民族带来灾难。”

自古以来,有很多部落先后臣服于大汉民族,可是在大汉衰弱、或者内乱的时候,他们便凶恶地扑上来,狠狠地咬上一口,给大汉民族带来深深的伤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部族没有被最终同化,对大汉民族没有认同感。

“将军大人说得是。”张半仙虽然无法体会周永所说的那种历史沧桑,但是他却赞同秦始皇的策略。不过,他也心存顾虑:“只是我们的汉字实在是太难了,我读了那么多年书,还有很多汉字不认识。要想在扶余人、秽貊人中推行汉字,得派多少老师,用多长时间,花多少费用啊!”

对于这一点,周永深有同感。他也受过高等教育,不认识的字也非常之多,特别是到了三国时代,那些隶书更象是天书,大多数他都不认识。一直到现在,他要书写命令、信件,都还要别人代劳。

周永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中国的文字,对于大众,除了身份、经济这些限制之外,却还要加上一条高门坎——难。但是这条门坎,倘不费十来年工夫,就不容易跨过。

“颜良、文丑,你们两人也读过书,你们能够认识多少字?”周永回过头来,笑着问道。

“不瞒将军大人,我书读得不好,具体认识多少字没有数过,仅仅只能看得懂大人的命令。”颜良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道。

“呵呵……我也是,将军大人印得那些书,我都看不全,好多字不认识。”文丑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憨厚地笑了起来。

“赵弘、韩忠,你们两个呢?”周永心里越以郁闷,又向赵弘、韩忠问道。

“报告将军大人,我没读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赵弘更不好意思了,脸也红了起来。

“报告将军大人,我也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得。”韩忠低下了头,不敢看周永一眼。

这真是汉字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

不管怎么说,颜良、文丑、赵弘、韩忠等人也是大汉民族的□□,可是他们却对大汉的文字如此陌生。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字,不能被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所掌握,甚至连这个民族的统治者也不能很好的运用,那这个文字确实是妨碍了民族的发展。

“你们不必尴尬,我虽然读了很多年书,可是好多汉字我也不认识。这至少说明一点,我们的汉字太难了,难认、难记、难写,妨碍了我们掌握和运用汉字。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却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去认识和理解这些复杂的汉字。”

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因为汉字之难,使得读书识字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而那些学有所成的读书人往往是好了疮疤忘了痛,明明自己花了好大功夫才学得汉字,知道其中的甘苦,但是一旦自己掌握了汉字以后就把汉字说得多么好,不再去想那些还未掌握汉字的人的苦衷。更有甚者,有些人掌握了繁难的汉字,就自以为高人一等,表现出一种优越感。

这些读书人读书的目的绝大多数就是为了做官,只知诵读孔孟经典,通过所谓十年寒窗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这么些老古董。或者玩弄一些精美的文字游戏,文学事业倒是空前发达。

然而,并没有多少读书人去研究、探索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就连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自己鼓捣出来的,只是有术而无学,也没有读书人的什么事!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桥梁却始终没有桥梁学,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却始终没有创立过建筑学。而且中医目前的处境也还是这样的。有时能够治好病,却无法从人的生理与药理、病理层面上去作出解释。

想到后人的识字之难,周永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秦始皇借助帝王的权力可以统一文字,自己为什么不能借助现在的强势推广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标点符号、常用汉字、□□数字?至少,可以在自己占领的地区推广。

“张先生,我有一套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常用汉字,简单易学,既可以给汉字注音,也可以当文字使用。同时,还可以配上标点符号和小写数字,这样对于取汉名、说汉话、认汉字就方便多了。”

“哦……”张半仙大吃一惊,这个时候的人们还不懂得,他连忙问道:“什么是汉语拼音文字方案?”

“等我写出来,你就明白了。”周永笑了笑,看来自己得马上出一本书,办一期学习班,先让军师、将士们学会拼音汉字和常用汉字,再让他们传授给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