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64

第464章 :东濊三宝

连晴了半个月,风雪再一次降临东北地区。呼啸的北风吹得天昏地暗,鹅毛大雪铺天盖地。仅仅一天的时间,所有的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一望无际的茫茫雪原之上,一条苍凉的山谷之中,一串长长的小黑点蜿蜒的向前缓缓移动。凛咧的北风裹卷着漫天的雪花吹打着士兵们的脸庞,列列战旗迎风招展,厚厚地积雪在他们的脚下无尽的呻吟。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足有十万人之多。可这么多人在一起前进的队伍,却没有多少喧哗,反而是非常整齐,非常安稳的向前行进着。以至于让这支庞大地军队看似行进的缓慢。实际上,这支队伍的前进速度,远远要超过一些行脚的商队。

在周永的归顺命令发出之后,第一个表示归顺的就是东濊人。这个位于高句丽东北边的部族曾经象高句丽一样强大,同属于玄菟郡。可是经不起高句丽人的一再侵扰,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归属了高句丽。

与其他部族不同,面对高句丽人的步步进逼,东濊人是退无可退。她的东面就是北海,并面就是沮沃人,除了向高句丽人臣服,他们似乎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因此,现在的东濊人实际上已经成了高句丽的藩属之国,眼看着就要被高句丽吞并。

当东濊人接到周永的归顺命令的时候,东濊人的二十四个部落首领几乎是一致同意向大汉朝廷归顺。终究是向别人臣服,人人都会选择向超级大国臣服,而不会向地区大国臣服。

东濊和高句丽同为大汉的臣属部落,只要东濊向大汉归顺,成为大汉的臣属部落,那他们就可以成为和高句丽他们平等部族,高句丽也就不敢再欺负他们了。即使是高句丽还敢欺负他们,他们也可请求大汉朝廷帮他们对付高句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大汉足够强大!

东濊之所以归顺大汉,就是看到幽州官军正在攻打高句丽,正是他们摆脱高句丽的大好机会。如果大汉官军打败了高句丽,他们就是有功的部落,至少他们暂时没有了高句丽这个地区大国的威协。就是汉军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是继续作高句丽的藩属罢了。

这也是东濊人利用大汉官军的权宜之计,他们在反抗高句丽人的几百年来,那也是嗜血好斗,而且他们的人口还有五十万之众,他们也是不会真心归顺大汉朝廷的。他们的小算盘就是,大汉朝廷那么大,是没有精力来管他们这个小小的东濊部族的,只要大汉官军打垮了高句丽人,他们就可以成地区大国了。

“将军大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有些担忧,已经憋在心里很久了,早就想请教将军大人,不知将军大人能不能教我?”正在行军的时候,张半仙跑到周永的身边,拍了拍身上的积雪,笑着说道。

“呵呵……还有什么事情让堂堂的张半仙担忧的?”看着张半仙一脸虔诚的样子,周永不由得笑了起来。说实话,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张半仙异常精明,一点也不比那些出身豪门士族的士子们差。

张半仙却一点笑容也没有,正色说道:“将军大人,自从我们大军进入扶余、乐浪以后,先后征服了扶余人、秽貊人、三韩人、萨斡人、沮沃人。可是我们每征服一个地方,将军大人总是把他们的部落首领全部留在原地,既给他们保留土地,还让他们担任监察御史。”

刚好一阵风雪吹过,张半仙抹了抹脸上的飞雪,接着说道:“我记得将军大人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学习以往朝廷的做法,不仅要征服他们,而且还要同化他们。可是这些部落首领影响很大,尽管他们不再是首领,可是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号召力的。任何朝廷都有起有落,一旦朝廷有乱,将军大人就不怕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人叛乱?”

“你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你想过没有,中原地区并没有部落首领、或者部落首领的后人,可是为什么还是叛乱不止呢?”张角还创造了一个太平道,而张举、张纯、韩遂、马腾等等叛乱则是什么名目也没有,不也一样闹得朝廷不得安宁?

说到这个问题,周永想到了历史上的教训,他整理了一个思路,郑重地说道:“民众之所以叛乱,无非是天灾人祸所逼,再加上有个人野心者的煽动。对于天灾我们无能为力,可是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事的制度,尽量杜绝人祸,不让有个人野心者有机可趁。”

“我之所以为部落首领保留部分土地,就是因为我们还要征服其他的部落,如果我们把他们杀了,势必会引起其他部落首领的恐惧,促使他们拼命抵抗,增加我们征服的难度。”

周永也曾经想过,把他们送到广阳软禁起来,可是部落首领太多,软禁成本过高。再说,你就是软禁了他们,可是他们还有兄弟、儿子,同样有号召力,你总不能把他的整个家族都软禁起来吧。

“就是把他们留在部落里,他们叛乱的机会也不大。一是我们留有强大的驻军,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二是只给了他们少量土地,没有了经济基础,他们就没有叛乱的实力。三是不断地抽走他们的青壮,他们没有了叛乱的军队。四是派去了很多屯田兵,这是掺沙子的办法,有效地遏止了他们的叛乱。五是鼓励异族通婚,限制同族通婚,下一代人就没有什么部族区别了。六是在这些部落里培养一大批汉人地主,扩大汉人的影响。七是我将奖励一批有功的部落将士,让他们成为新的监察御史,分散部落首领的影响力。八是让他们说汉话、认汉字、取汉名,促进他们对大汉的认同感。如果有了这些措施,还是发生了叛乱,也能很快□□下去。”

张半仙听得茅塞顿开,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没有想到啊,将军大人考虑的这么周到。如果按照将军大人的这种办法,三、五十年之后,恐怕没有什么部族之分了。”

……

“报……将军大人,前方十里处,东濊人部落首领尹东带领三千多东濊步卒等在山口,说是要拜见将军大人。”进入东濊人的地界之后,周永的大军受到了东濊人异乎寻常的欢迎,没想到,部落首领亲自来迎接了。

“走,我们迎上去。”周永朝张半仙挥了挥手,策马向前奔去。一路之上,碰到的都是东濊人的笑脸,周永甚至有些得意了,这东濊人如此心向大汉,倒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啊。

“见过将军大人。”一个高大、魁梧的精壮汉子从马上跳了下来,紧跑几步来到周永的马前,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朝着周永“咚咚咚”地连叩了三个响头,以至于头上粘满了积雪。

周永连忙跳下马来,伸手将尹东拉了起来。好家伙,又是一条大汉,几乎和周永一般高大。周永亲热地拍了拍尹东的肩膀,心中不由得暗叹,好结实的家伙!“呵呵……好一个大将之材!”

“谢谢将军大人夸奖。”尹东双手抱拳,朝周永拱了拱手,瞄了一眼周永身后的汉军骑兵,不由得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好威武的大汉官军,这可是我见过的最精锐的骑兵。”

“呵呵……”对于尹东的夸赞,周永也不知道该不该谦虚,只得轻轻地笑了笑。眼睛向后看去,只见三千多东濊青壮排列在山口,便岔开了话题:“这就是你征集的青壮?”

“回将军大人,我的部落有三万多人,这是我征集的三千多青壮,他们都经历过阵战,都是不怕死的好汉。”尹东骄傲地昂起了头,自豪地说道:“我也经历过大小数十战,愿意跟随将军大人征伐高句丽。”

周永心中一惊,他并没有想让这些部落首领跟着征战,仅仅只是想要他们的士兵而已。他可不想让这些首领立下战功,甚至学会汉军作战的技巧。可是面对热情的尹东,他该怎么拒绝呢?

“啊……你们的长枪好长啊!”周永立即发现了东濊人那超乎寻常的长枪,立即转移话题,朝着东濊人青壮走了过去,从一个士兵手中拿过长枪,几乎吓了一跳:“天啊……这长枪起码有三丈长吧。”

“将军大人好眼力!”尹东已经跟了上来,也从士兵手里拿过一根长枪,用一只手举了起来,自豪地笑着说道:“这长枪杆长三丈,刃长二尺,是我们东濊人的独门兵器!”

“这么长的长枪,上阵的时候方便吗?”周永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笑了笑。这种长枪对付骑兵倒是合适,反正是同归于尽。可是对付步卒,要是刺不到对方,就只能听任别人斩杀了,就是刺倒对方,一时之间也拔不出来呀。

“我们东濊人讲究的就是集团冲锋,在气势上压倒敌人,杀一个够本,杀二个赚一个。”尹东神气地昂着头,充满自信地说道:“长枪是我们进攻的兵器,我们每人还有一把长刀,一旦长枪失手,我们就用长刀作战。”

周永点了点头,理解了东濊人的战术。想象一下,一排排端着超长大枪的东濊士兵冲过来,其声势是何等地壮观!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会心惊胆颤,不敢正面交锋。

然而,这超长大枪的缺陷也是致命的。除了不灵活之外,由于大枪是双手兵器,不可能提着盾牌保护自己,又没有完好的盔甲,在弓箭手面前,这些长枪兵无疑就成了活靶子。

就是正面冲锋,碰到敌方士兵有盾牌保护,倒如汉军的钢盾,超长大枪的威力将不复存在,而且还会成为累赘。长枪、长矛发展了几千年,经过无数次的战争的验证,长枪并不是越长越好。

在冷兵器时代,最理想的士兵配置还是大刀和盾牌,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士兵一手持盾、一手拿刀,进可攻,退可守,再配上一身盔甲,连敌人的箭矢也可以防备。

“走吧,我们向东濊王城进发。”周永把长枪还给那个东濊士兵,挥了挥手,不再与尹东讨论他们的长枪。既然他们喜欢,就让他们用吧,反正周永一时之间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新的兵器。

尹东非常兴奋,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汉军的将领,跳上自己的战马,大手往前一挥,三千多东濊士兵调过头来,扛着他们的超长大枪,兴致勃勃地跟着汉军向南进发。

“啊……这是什么马?”突然之间,周永看到了更为稀奇的一幕。原来,东濊人用来驮运装备、粮草的战马,竟然高不过三尺,长不过四尺,估计也就一百多斤,可是他们身上驮着的货物起码有一千多斤。

尹东立即跑了过来,自豪地说道:“将军大人,这是矮马,又叫着果下马,乘之可于果树下行。虽然它重不过一百五十斤,可是能驮运一千五百斤的货物。它性勤劳,不惜力、健行且善走山路、滑坡,是我们东濊人运送货物的主要工具。”

天啊,这可是稀世珍宝!上天对自己还真是不薄。周永连忙跳下马来,走到一匹果下马的身边,不由得一阵心酸。看着这不足一米的矮马,背上竟然驮着山一样高的粮食,周永恨不得煽尹东几巴掌。

“我们东濊人有三大宝,长枪、檀弓、果下马。”尹东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周永的愤怒,反而洋洋得意地说道:“将军大人,你看我们士兵们背着的弓箭,那就是有名的檀弓。”

周永早就注意到了东濊士兵身上背着的弓箭制作精良,只是没想到那是什么名弓、宝弓。自己有了精钢制作的长刀、强弩,什么长枪、大刀、弓箭他也不稀奇了。

不过这个果下马,那才是真正的宝贝,决不能让它灭绝了,仅仅成为一堆化石。他甚至在想,这次就是攻不下高句丽,也要想办法把东濊牢牢地控制在手里,在高句丽人的后方,埋下一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