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69

第469章 :火烧敌营

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津岭群山,呼啸的寒风席卷着山峰上的积雪在山林间肆虐,发出一阵阵撕裂人心的呼号。一棵苍劲的青松顽强地从断崖边伸出头来,在咧咧寒风中傲然挺立。

断崖下的密林里,几个猎人伫立在雪地里,抬头望着三十多丈高的悬崖,脸色非常的凝重。不过,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四处搜索着,寻找着可以利用的地方。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百多个汉军士兵。不过他们都是猎人打扮,盔甲外面罩着麻布衣服,身上背着乐浪郡猎人专用的弓箭,每个人还背着满满一壶箭矢。远远看去,他们就是一群猎人。

田畴仰看着悬崖,只觉得一阵目眩,三十多丈高的悬崖,直上直下的,在最上面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远远的看过去,就像是老鹰的嘴巴。想要从这里爬上去,鹰子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攀爬者的身体必须悬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专业的攀岩高手,恐怕根本没有挑战的胆量。

“徐老大爷,上得去吗?”田畴看了看身边的老猎人,担心地问道。

进攻高句丽的战役,南线的颜良、文丑进展得一直不太顺利,虽然突破了津江,拖住了十多万的高句丽大军,使得高句丽人困守的津江头流山一线动弹不得,可是双方僵持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高句丽人的十多万大军,沿着津江北岸的津岭山脉头流山依山扎营,扼守住了从南方进入高句丽的通道,就象是一道长城横挡在颜良、文丑的面前。虽然他们也发起了几次进攻,可是高句丽人居高临下,给汉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这些天来,田畴一直在寻找津江一带的猎人,希望找到突破高句丽人防线的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几个熟悉津岭的汉人。田畴是一个热爱山川、河流的人,亲自带着这些猎人偷偷地翻过津岭,来到了高句丽人的后方。

田畴所称的徐老大爷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猎人,倒是攀爬过很多悬崖,可是望着这么险峻的山峰,心中还是有点发怵。可是被田畴这么大的军官尊称为徐老大爷,要是说自己爬不上去,面子上也下不来。“这个地方叫鹰子嘴,谁也没有爬上去来。不过,我看山崖上也有几个落脚的地方,倒是可以试试。”

“那太好了。”田畴听说徐老大爷可以试试,立即高兴地点了点头:“徐老大爷,高句丽人就是仗着这里是个悬崖,在后山根本没有派人巡逻,你现在就可以爬,上去后丢下绳子,其他人就可以上去了。”

徐老大爷点了点头,对大家作了个安静的手势,自己背好了绳索,率先上前,顺着悬崖峭壁往上爬。悬崖都是石头,很多突出棱起的地方。徐老大爷就是依靠缠着破布的双手,抓在这些岩石的突出点,慢慢的在悬崖上攀登着。

如果遇到没有突出的地方,徐老大爷就用自己的铁迁子挺入岩石之中,作为支点。这种铁迁子不但锋利,而且非常结实,那是徐老大爷经常攀崖用的,经过多次的试验,铁迁子可以将他整个人挂起来。

田畴等人在下面看的有点心惊肉跳,悬崖实在太陡峭了,他们在下面只能看到徐老大爷的背影,这样几乎是悬空的动作,他们简直连想都不敢想,而且还没有到达上面最危险的地方。

那些汉军士兵们也是看的目瞪口呆,敬佩不已。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置信,原来人的双手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竟然能用双手爬上这样的悬崖峭壁。他们也是汉军士兵中的佼佼者,可是没有一个人有胆量跟着徐老大爷上去。

“啪!”

突然间,徐老大爷左手的石头断裂,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右荡漾,只有右手抓在岩石上。山风吹荡,徐老大爷就像个蝙蝠,随风起舞,美丽而诡异。断裂的石头掉下来,刚好砸在了一个田畴的脑门上,结果还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就已经有人挂彩了。田畴又是担心又是焦虑,却并不关心自己的伤势,眼睛还愣愣的盯着上面的徐老大爷。

其余的汉军士兵们也是吓得面无人色,差点叫出声来,随即马上条件反射的紧紧地压住自己的嘴巴,他们觉得自己的心都好像跳出来了,喉咙干涩的可怕。只看到在一百多双眼睛的密切注视下,身体悬空的徐老大爷,左手抽出咬在嘴巴里的铁迁子,狠狠的插入岩石之中,右手单手抠着石块,居然慢慢的又将身体拉了起来,左手重新搭上了岩石,继续缓缓地往上攀登。

下面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背后全部都是冷汗,竟然比徐老大爷还紧张。田畴这时候才有时间处理脑门上的鲜血,而其他人也是这时候才现田畴已经是血流如注,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负伤的。田畴随便用一块布条扎住伤口,继续仰起头来,关注着上面的徐老大爷。

这时候,徐老大爷的身体全部悬空了,仅仅是依靠着铁迁子的移动,一寸一寸的将身体不断的向上挪动。从下面看上去,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徐老大爷到底是怎么动作的,他们看不清楚,也推断不出来,只是感觉如果徐老大爷这时候失手掉下来的话,绝对会摔得粉身碎骨的,没有一块完整的骨头。

汉军士兵虽然精锐,但是有这样的本事,又有这样勇气的,绝对没有,也难怪高句丽人对后山不设防。

足足大半个时辰以后,徐老大爷终于消失在悬崖的突出处,下面的人都仰头望着,自内心的期待徐老大爷可千万不要再有失手的时候。这种看不到人的感觉,居然比刚才看到徐老大爷失手还紧张,时间也过得特别的慢,空气仿佛都凝结了。忽然间,悉悉簌簌声音传来,打碎了所有人的紧张,原来是绳子放下来了,徐老大爷已经成功地到达了顶部。

田畴等人大喜过望,急忙按照原来的计划,将绳梯用绳子绑好,让徐老大爷拉了上去。徐老大爷在悬崖顶部将绳梯固定好,用力拉了拉绳索,表示大家可以上去了。

汉军士兵们互相看了看,有一个士兵走了出来,率先借助绳梯往上攀登,绳梯摇摇晃晃的,下面的人努力拉住它,希望将它固定,可是效果并不好,那个士兵多次在半空旋转,撞击在悬崖上,石块不停的掉落,出非常轻微的声音。

就算有绳梯的帮助,那个士兵还是觉得有相当的难度,在空中挣扎了半响,好不容易,终于上到了悬崖顶部,看到徐老大爷正站在那里,密切的注意着高句丽人大营的动静。

果然,大家推测的没错,高句丽人对汉军绝对是有戒心的。高句丽人的大营,就在山峰的南面,站在山峰上一览无余,下面的高句丽人大营里,有非常密集的巡逻队,帐篷一个连着一个。在面对汉军的山坡上,还有强大的床弩。

那个士兵回到悬崖边上,朝田畴伸出拳头,向着南边挥了挥。这是事先约好的信号,如果可以埋伏,并且能够攻击高句丽人的大营,就让全体士兵上去。如果不行,就只好放弃。

田畴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叫过来三个传令兵,低沉的说道:“你们马上回去通知颜良、文丑两位大人,让他们做好进攻准备,我们今晚亥时动手,以火光为号,等我们发射火箭燃烧高句丽人帐篷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进攻。”

“遵命!”那三个传令兵和两个猎人走了,顺着来路再偷偷的摸回去。高句丽人防备的再严密,几个人还是可以悄悄地翻过山去的。

高句丽人肯定会有所准备的,对持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应该也能猜测到汉军可能会有所行动,不过,他们万万不会想到,汉军会在他们的身后爬上悬崖,并从悬崖上进攻他们的大营。

汉军士兵们一个接一个的顺着绳索源源不断的攀爬上来,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出现的问题当然不少,幸好大体上还算安然无恙,等全部人都上来以后,已经用了两个多时辰,最后上来的是田畴。

徐老大爷看了看天色,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天就要完全黑下来了,便把绳索和绳梯精心地收了起来,背在自己的身上,那可是他的宝贝,看得比他的孙子还重,说不定还要用呢。

“呵呵,这里真是个好地方!”田畴上来之后,观看了一下高句丽人的大营,立即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好好睡一觉,等天黑以后再行动。”

“那边有个山洞!”就在这时,负责搜索的士兵跑了过来,小声对田畴说道:“山洞大得很,藏下一百多人没有一点问题。只不过那洞口离地面有一丈多高,非常陡峭。”

“走!过去看看。”田畴摆了摆手,大家一起来到洞口,果然看到洞口前面还有一小段的悬崖,大概有一丈高,也是直上直下的,他们必须从这块悬崖上下去,才能到达洞口。

“上!”田畴想都没想,立即下达了命令。这么高的悬崖都爬上来了,难道还在乎这么点峭壁?“大家进洞以后,把布条绑在箭矢上,浸在火油里,晚上要用的。”

这一次再也不用徐老大爷率先爬上去了,汉军士兵们搭着人梯就互相帮助着爬进了山洞口。细心的徐老大爷留在最后,仔细地清理了汉军士兵们留在山上的脚印,谁知道高句丽人会不会突然上来巡逻呢?

山洞里,大家吃了几块同饼,又吃了几口积雪,然后开始绑布条。每人一百支箭,没一会就绑好了,放在火油壶里,就躺在山洞里睡着了。也许大家爬山太累了,没一会都进入了梦乡。就连洞口放哨的几个汉军士兵,开始的时候还强睁着眼睛,后来实在是熬不住,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快起来!快起来!亥时到了!”就在大家沉睡的时候,唯有徐老大爷一个人清醒。亥时一到,他就把大家叫了起来。连田畴也不好意思,本该他自己掌握好时辰的,没想到他自己也睡着了。

汉军士兵们纷纷从山洞口溜了下来,落在厚厚的积雪里,几乎没有发出声响。他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带有布条的火箭,悄悄地向山边摸去。虽然已是亥时,可是高句丽人的大营里却插着火把,大概是怕汉军偷袭吧,把大营照得清清楚楚。

田畴看了看汉军大营的方向,心里默默念叨着:“但愿颜良、文丑两位大人已经得到消息,准备好了。要不然,尽管我们能把高句丽人的大营点着,没有人袭击高句丽人的大营,我们也是白烧一会。搞不好,高句丽人还会冲上山来,我们可就无处可逃了!”

寒风呼呼地吹着,高句丽人的大旗哗哗作响,大营笼罩着夜色之中,十万多人马,连营十几里,帐篷一个挨着一个,高句丽人的粮草、辎重,全部集中在大营西边。为防汉兵偷袭,大营的四周,高句丽人挖掘了深深的壕沟,安扎了高高的栅栏,要想攻破营寨,代价相当惨重。

虽然已是深夜,然而高句丽人的巡逻兵还是在大营里川流不息,大营的四周,还有上千的哨兵在游弋。高句丽人的警惕性非常之高,除了那些游动的哨兵,还有不少的暗哨,密切监视着汉军的一举一动。

“散开,射箭!”田畴眼睛一闭,下达了命令。成败在此一举,不管结果如何,也只能赌一把了。颜良、文丑,该我做的,我已经做好了,现在就看你们的了。

汉军士兵们的火箭腾空而起,划破了津岭的夜空,在茫茫夜空中划出一道乎优美的轨迹,就象是一颗颗从天而降的流星,带着燃烧的火苗,朝着高句丽人的大帐飞去。

浓浓的夜幕终于被撕开,高句丽人的大营终于燃烧起来,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天际。站在山上望过去,整个天空仿佛也跟着燃烧起来,还有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哀嚎声,连山上的汉军士兵们也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