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97

第497章 :刘虞督战

中平六年的二月,洛阳城里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新上任的左将军皇甫嵩趁着王国叛军疲惫撤退之际,在前将军董卓不听号令的情况下,独自率军进击,大获全胜,斩杀一万多人。

那王国的队伍包围、进攻陈仓几个月之久,却没能攻下陈仓城,早已经疲惫不堪。等到皇甫嵩到任后,也许是迫于皇甫嵩的威名,王国不战自退,带领残兵败将仓惶逃跑。

皇甫嵩决定立即起兵追击,可是却遭到了董卓的阻拦:“万万不可,兵法有云,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如今王国不战而退,必有蹊跷。我们要是贸然追击,恐遭王国的埋伏。”

然而,皇甫嵩却不同意董卓的话,他说:“不然,以前我们不进攻,是躲避他们的锐气;现在发动进攻,是等到他们士气已经低落。我们现在所攻击的是疲惫之师,而不是归众,王国的部队正要逃走,已无斗志,并不是穷寇。”

由于董卓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带兵追击王国,皇甫嵩只得带着自己的队伍独自追击王国。结果和皇甫嵩料到的一样,王国的队伍不堪一击,皇甫嵩大获全胜。

而董卓因为误判敌情,死搬着兵法上的教条,贻误了消灭敌人、建功立业的良机。他因此而受到朝廷的训斥,自己更是大为羞惭恼恨,从此与皇甫嵩结下仇恨。

韩遂等人共同废掉王国的首领地位,胁迫前信都县令、汉阳人阎忠担任首领,统率各部。阎忠病死,韩遂等人逐渐争权夺利,继而互相攻杀,于是西凉的叛军势力逐渐衰弱。

……

此时的太尉刘虞,刚刚凑集齐三百万石粮草,就等来了奉命前来押运粮草的吴懿、吴班所带的骑兵大队。刘虞把粮草交给他们兄弟俩之后,就匆匆踏上了前往幽州的路途。

一路之上,大批大批流离失所的难民们依然纷纷往幽州流浪,他们只是想要活着,难民中都在流传,到了幽州就有一口饭吃,因为这几年来,跑到幽州的流民都没有回来。

面对成群结队的流民,刘虞只是不断地皱着眉头,他甚至没有停下来多看一眼。他的心里只有江山社稷,他急着与乌桓人议和,尽快地平定张举、张纯的叛乱,至于这些百姓的死活,他并没有在意。

在这些高贵的皇室宗亲们看来,百姓的死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刘家的江山。只要能够保住他们的江山社稷,死一些百姓又算得了什么,关健是皇位不能落到他人的手上。

而张举、张纯叛乱,竟然敢于自称天子,那可是十恶不赦的首罪。只要是能够剿灭叛逆,那怕是让百姓们饿着肚子,也要送给乌桓人三百万石粮草,以换取丘力居的退兵,以便剿灭张举、张纯。

刚刚进入幽州,他就碰到了前来迎接的辛评、辛毗兄弟俩。作为中原人的辛评、辛毗,在幽州大地上整整生活了四年,干猛的狂风吹皱了他们脸上的皮肤,但却使他们的身影显得更为高大,那文弱的身体几年来都长出了一身肌肉。

“见过太尉大人。”辛评、辛毗等人见刘虞他们赶了过来,连忙策马上前,在马上向刘虞拱了拱手。“下官幽州从事辛评、辛毗奉将军大人周永之命,在此恭迎太尉大人。”

“走吧!”然而刘虞的脸色却不大好看,他望了望辛评、辛毗身后的队伍,眉头皱得更紧了。刘虞摆了摆手,也没有等辛评、辛毗回过身来,径直往前赶去,让辛评、辛毗闹了个没趣。

周永带着几个主要的军师和将领,出城十里迎接太尉刘虞。虽然他不喜欢刘虞,但是他也要给足刘虞的面子。尽管他只是来督战的,周永也不想他给自己找麻烦。远远地看着刘虞的队伍,周永不由得在心里嘀咕:难道这真是天意?

历史上的刘虞,也是在中平六年的二月来到幽州,同样是为了平定张举、张纯的叛乱。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刘虞是以幽州牧的身份来的,平定张举、张纯叛乱之后就升为太尉。而现在他则是直接以太尉的身份来的,并且还是来督战的。

他不敢肯定,刘虞会在幽州待多长时间。他甚至在想,要是汉灵帝刘宏死了,刘虞还待在幽州,自己该怎么办。难道自己也要象公孙瓒那样,最后把他杀了?

“忍一忍吧,最多也就半年时间!”周永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安慰自己。好在他只是来督战,并不会干涉幽州的政务。现在幽州上上下下都是自己的人,就是他有什么想法,恐怕在幽州也行不开。

“见过太尉大人!”周永一行人站在地上,朝刘虞拱了拱手,异口同声地喊道。由于周永站在最前面,他没有下跪,幽州的大小官吏们跟在他的身后,在见到刘虞时,谁也没有行跪拜大礼。

“罢了,走吧!”刘虞的脸上明显有些不悦,他连马也没有下,只是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目前正是平定张举、张纯叛乱的关健时刻,这些迎来送往的礼节还是免了。”

……

“将军大人,如今已到中平六年二月,幽州官军对于剿灭张举、张纯叛乱,作了哪些部署?”刚刚来到周永的车骑将军府,还没等众人坐下,刘虞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太尉大人,张举、张纯叛乱,平之易如反掌,所虑者乃丘力居之乌桓铁骑矣。如果我们贸然起兵攻城,丘力居必率骑兵突袭,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前后受攻,则大军危矣、幽州危矣。要想剿灭张举、张纯叛乱,首先要消灭丘力居的乌桓骑兵。没有了丘力居的乌桓骑兵的帮助,那张举、张纯不战自溃矣。”

眼看着刘虞满脸的不高兴,口气也不善,周永也是满肚子的火,他不得不透露出自己的战略意图。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秘密,就连丘力居也知道,如果乌桓人的铁骑待在右北平郡,谁也不可能平定张举、张纯的叛乱。

“你们不必为乌桓大人丘力居担心,只管放心攻打张举、张纯罢了。我立即派人去与丘力居大人和谈,这些化外胡人,只要付给他一些好处,示之以恩、喻之于理,他们就会臣服于朝廷的。等待和谈成功,你们就开始攻打张举、张纯。”

这就是刘虞一贯的做法,只要这些蛮夷不高兴了,带着骑兵南下来抢劫,刘虞总是与他们和谈,送给他们一些财物,也不追究他们抢劫的财物、杀害的人民,这事也就过去了。当他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刘虞再与他们和谈,反正杀害的也不是他的家人,抢劫的也不是他的财物,就是送给蛮夷的,也是百姓上交的田税。如此周而复始,连那些蛮夷也非常感激刘虞大人。

“太尉大人,丘力居带着乌桓铁骑参加叛乱、屠杀汉民、抢劫财物,真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如果朝廷纵容乌桓人作乱,恐怕幽州将永无宁日!”

文弱如辛评者,也不禁有些气愤,难道就为了自生安稳,任由这些胡人为非作歹?与他们比起来,那张举、张纯无疑是两个大善人,他们除了抢劫财物、杀害官吏,却没有杀害百姓,更应该奖励。

“你懂什么!对于这些蛮夷,我们就是要示之以恩,喻之于理,让皇上的恩德布于四方,天下归心矣。”刘虞恶狠狠地瞪了辛评一眼,严厉地训斥道。“你们只管出兵平定张举、张纯的叛乱,与丘力居的和谈我来负责。”

刘虞倒是对他的和谈很有信心,他也没有忌讳在坐的幽州官吏,当着他们的面就说起了他的和谈大计。他这样做也是有目的的,也是想上大家知道,他刘虞正在为平定叛乱呕心沥血。

“将军大人,你身受皇恩,当思剿灭张举、张纯叛乱,报效皇上。如今张举、张纯屯兵肥如、令支两城,不知将军大人何日可破贼军,平定叛乱?”

刘虞可比皇上还急,他是真的忠于他们刘家的天下,尽管汉室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他还是极力的修补着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眼看着周永和他手下的将领们似乎并不着急,他便开始催促周永出兵了。

“太尉大人,此次平定张举、张纯叛乱,我们起兵十几万,且全是骑兵,耗资巨大,仅靠幽州税赋和屯田收入实难承受。我们已经上奉了朝廷,可是朝廷只是拨给了三百万石粮草用于议和,那我们的军饷呢?你也知道,这一个骑兵之耗费相当于十个步兵之耗费,还望太尉大人尽快拨给粮草和兵饷。”

既然你有钱送给外族人,我们也找你要粮草和兵饷。十几万骑兵,那可不是个小数目,恐怕你举朝廷之力,也支撑不了多久。周永倒是想看看,你这个太尉大人是如何凑集粮草和兵饷的。

“这……”刘虞没有料到,周永会突然提起粮草。刚刚周永同意和谈,他正高兴,却不料周永话峰一转,提起了粮草,他不禁有些为难。当着幽州官吏的面,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点点头。“将军大人放心,我来上奏皇上,为你们幽州骑兵凑集五十万石粮草。”

“五十万石?”周永冷冷地问道,一股凉气涌上心头。自己在给皇上的奏章中,曾经要求拿这三百万石粮草作军饷,带领幽州骑兵迎战乌桓人,可是朝廷宁愿与乌桓人议和,而对于自己的军队则只给五十万石!这样的朝廷要是不亡,那真是没有天理了。

在坐的众位军师、将领也是一脸的愤慨,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堂堂的大汉朝廷,为了与乌桓人和谈竟然舍得三百万石粮草,也不愿意把这三百万石粮草拿出来生幽州骑兵与乌桓人一战。

“五十万石确实少了些,可是你们也要理解朝廷的难处。今年黄河泛滥,有七个郡国颗粒无收,朝廷的税赋减少了许多。就是这三百万石粮草,我也是费了很大的气力,才凑集到的。至于你们的五十万石,我会尽快想办法帮你们凑集的。”

刘虞的神情也很复杂,心事难以言表。毕竟在官场这么多年了,对官场的弯弯道道心里明朗得很。他刘虞是皇室人员,做事都非常小心谨慎。要地位他是皇室宗亲,谁敢对他无礼,要威望给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谁叫他生在皇家,俗话说得好‘无情帝王家’。

如今刘虞也捞了个仁厚之名,不争权夺利,不结党营私。皇上放心,大臣放心。这场功名可有可无,对他都没有太大影响。他确实是想以和平的方式与这些外族人相处,只可惜这些外族人实在是太贪心了,辜负了刘虞的一片苦心,也把他们自己带到了灭种的境地。

“很好。只有太尉大人与乌桓人和谈成功,丘力居退出右北平郡,我们即刻攻打张举、张纯。”

周永表面上很恭敬地说着,心中却是无比的恼怒。这刘虞自我标榜清官能吏、勤正爱民、仁能洽下、忠以卫国,实际则是沽名钓誉。对内的叛乱是坚决□□、毫不留情,对外的侵略则是示之以恩、喻之于理,典型的汉奸理论。

当着众人的面,周永并没有顺从刘虞即刻出兵的命令,他就是要让大家看一看,刘虞是怎么指挥平叛的。不管告诉皇上有没有机会知道,以后战局的发展,皇上肯定会过问的。

“将军大人,那张举、张纯占据着肥如、令支,且这两座城池城墙高大,你们却只有骑兵,如何攻得下来?”

刘虞虽然是个文官,不懂得带兵打仗,可是他也懂得骑兵是攻不下城墙的。大漠上的游牧骑兵虽然厉害,可是他们也只能在城外抢劫。正因为有城墙的保护,才使得幽州能在游牧骑兵的攻击下生存下来。

“太尉大人请放心,只要你与丘力居议和成功,乌桓人退出右北平郡,我保证在三个月内剿灭张举、张纯的叛乱。”周永看了看刘虞,肯定地说道。他心里清楚的很,跟着张举、张纯叛乱的都是些流民,只要周永的大军一到,恐怕他们就会不战自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