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522

第522章 :冀州攻略

火热的太阳烘烤着冀州大地,田野里的庄稼懒洋洋地垂下了脑袋。由于黑山军的不断骚扰,沿五行山一带的郡、县大多数土地都已荒芜,少有的几块庄稼也长的稀稀落落。

烈日之下,有几个农夫执着地在田间忙碌着,耕耘着他们最后的希望。他们的脸上布满忧愁,望着那纤弱的庄稼无声地叹气。毫无疑问,今年又是一个灾荒的年景,老百姓很难填饱自己的肚子。只有那一群群的麻雀,无忧无虑地田野里欢唱。

“唉……五年了,没想到冀州越来越破败了!”

田丰长叹一声,不由得闭上了眼睛。五年前,他还是冀州的一个小小的县令,由于连年灾荒,终于暴发了黄巾之乱。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眼前已是一片荒芜。

“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硬是逼得老百姓没有活路啊。”

沮授无力地摇了摇头,心情异常的郁闷。冀州本是富饶之地,历来都是全国粮仓,却由于朝廷的横征暴敛,□□们的********,如今却是灾民遍地、盗寇四起,以至于黑山军肆意横行。

接到周永的命令,田丰、沮授就带着郭彤、霍浪和高升、姜震、严政、卢通、任其、钱林的三个骑兵大队赶往安平郡。五年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回到家乡,可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心中的喜悦飞得无影无踪。

时值盛夏,本应是庄稼生长茂盛的季节,可是冀州田野里的高梁却象几根香棒子插在地里,而野草却疯狂地生长,差不多与高梁一般地高矮。真不知道,到秋天的时候,他们是该收获高梁呢,还是收获草籽。

……

周永的大营就建在安平郡的信都城外,安平郡是黑山军活动的边缘区域,却是冀州的中心地带,周永的大军驻扎在安平郡,一方面是为了对付黑山军,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控制冀州。

洛阳政局稳定以后,周永就根据何太后的命令,带兵来到了信都。其实无需何太后发话,周永也准备离开河内郡,他可不想干预洛阳的朝政。是死是活,由他们自己折腾去吧!他只是把张半仙、费鸿、梁鸣留在洛阳,随时掌握朝局的动态。

下午的时候,田丰、沮授带领的大军终于赶到了信都大营,宽敞的大营也一下子显得拥挤地上起来。很长时间了,安平郡的百姓们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骑兵,不少的大人、孩子都跑来看热闹。

太阳快要落山了,那些围观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意离去。看着这些淳朴的乡亲,周永立即吩咐伙房,多蒸些馒头,自己和田丰、沮授带着小队指挥官以上的将领出去分发给那些围观的百姓。

周永身为骠骑将军,亲自为百姓分发馒头,倒让那些乡亲们不知所措,有些年纪大的乡亲们甚至哭了起来。乡亲们虽然很饿,可是都不舍得把馒头吃了,竟然捧着馒头奔走相告。

一时之间,周永的馒头竟然轰动了冀州。自古以来,只有官府欺压百姓,官民之间水火不容。如今周永只是一个小小的亲民动作,立即赢得了冀州民心,甚至连五行山里的黑山军也深受感动。

晚餐的时候,周永也和士兵们一起,端着盘子到伙房领取自己的一份晚餐。为了给辽东联队三个大队的骑兵接风,今天晚上不论官兵,每人一碗酒,一碗肉,四个馒头。

周永端着自己的晚餐,和士兵们说说笑笑的来到一棵大树下,坐在地上吃了起来。不一会,田丰、沮授、郭彤、霍浪等人也端着盘子围了上来,甚至有些士兵也来到附近坐下。

“郭彤、霍浪,你们跟我聊聊,现在辽东联队的战况如何?游牧联队组建的如何?”

周永喝了一口酒,笑着问郭彤、霍浪。虽然身处冀州,可是周永还是放不下大漠里的战事。而组建游牧联队,不仅仅是为了征服大漠上的游牧民族,更是为了征服大漠,让汉民族真正地成为大漠上的主人。

“将军大人,随着丘力居灭亡的消息传到大漠,鲜卑人就开始坐不住了,特别是北鲜卑人,已经有不少部落南下,与辽东联队抢夺乌桓部落手的女人和牛羊,甚至与我们发生了战斗。大漠上的战斗与我们在中原、或者在高句丽大大的不同。我们没有坚固的城池、或基地,敌人也没有行踪,我们双方就象是在草原上捉迷藏,寻找敌人薄弱的地方,然后再狠狠地一击。由于我们要保护游牧大队,兵力相当分散,对于鲜卑人的侵扰还真是防不胜防。”

“我们辽东联队组建的野狼谷游牧联队,现在已经有十二个游牧大队。乌桓人是一个崇拜强者的民族,他们现在对我们大汉骑兵不敢有丝毫反抗,而且他们也没有反抗的力量。乌桓人中有不少的汉人奴隶,他们都是以前被乌桓人抓去的,现在成为我们游牧联队的骨干。但是那些刚刚进入大漠的流民,还有张举、张纯的叛军俘虏,却不大习惯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可能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郭彤放下碗筷,郑重地说了起来。为了不让周永分心,其实他把鲜卑人的侵扰说得轻了许多。进入大漠的辽东联队,由于要保护那些到处游牧的牧民,分布的范围很广,穷于应付鲜卑人的不断侵扰。

“将军大人,与其被动防守,还不如主动出击。要想彻底解决大漠问题,只有消灭鲜卑人这一条路可走。我们能不能征服大漠,不仅仅是我们能不能适应大漠上的生活,也不是修建几个城堡就能解决的,更主要的是我们的骑兵有没有在大漠上作战的能力,能不能消灭这些游牧部落。”

周永欣赏地点了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郭彤、霍浪从一个山寨里的土匪,成长为一个高级将领,不仅仅是凭借武力,而且还具有了战略眼光,看来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鲜卑人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家门口有一只恶狼在转悠。但是,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中原,对待鲜卑人我们只能采取守势了。特别是我们刚刚进入大漠,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在大漠上边游牧,边战斗,也许能真正地征服大漠。”

“将军大人,平定黑山军虽然重要,但是我们的大漠定牧计划也放松不得啊,那可是直接关系着我们幽州的稳定、甚至繁荣。有张灵先生出谋划策,还用得着我和沮授先生吗?”

田丰一边听周永和郭彤说话,一边喝酒吃菜,见他们停了下来,便开口说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张半仙跟随周永参谋军事,他不理解为什么让他和沮授也来冀州。

“呵呵……我让你们来冀州,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平定黑山军,而是为了整个冀州。”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消灭黑山军,确实用不着田丰、沮授,但是周永的眼光瞄着整个冀州。熟悉历史的他,可不想冀州落在袁绍的手里,而要想与袁绍争夺冀州,田丰和沮授就是最好的人选。

冀州可不同于幽州,士族的力量非常强大。周永作为一个外来人,又不是士族,更没有朝廷的旨意,是很难在冀州立足脚的。而田丰、沮授本身就是冀州的士族,在冀州的官声也很好,由他们掌控冀州,就会很快得到冀州士族的认同。

“啊……为了整个冀州?”

不仅田丰、沮授大吃一惊,那些将领们更是莫名其妙,纷纷惊讶地望着周永。他们来冀州只是为了消灭黑山军,而冀州也不是扶余、三韩、高句丽,难道平定了黑山军,将军大人还想占据冀州不成?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这次南下,帮助朝廷诛杀了蹇硕,稳定了朝局。可谁知大权在握的大将军何进,竟然疯狂报复,逼死了骠骑将军董重和汉灵帝的母亲董皇后!他这样做,必将很快失去民心,引起天下公愤,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历史顽强地重演,让周永的心里很不舒服。何进要除掉董重,周永可以理解,可是逼死董皇后,周永难以接受。不管是战场上的拼杀,还是朝廷上的争夺,都不应该祸及女人!

“天下大乱在即,但是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保一方平安。我们这次到冀州平定黑山军,是奉朝廷的圣旨而来,而且我们大军所需的粮草、军械、装备、军饷都将由冀州提供。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平定黑山军,而且还要维护冀州的稳定,保证我们的供给。”

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周永是不会说出自己想争霸冀州的想法的,而是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正是因为何太后的小气,给了周永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可以拿着朝廷的圣旨,找冀州所有的郡国凑集军费。

“冀州本是天下粮仓,却因为□□横行,导致贼蔻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在平定黑山军的同时,还要保护冀州的百姓。我这次调你们来冀州,就是因为你们是冀州人,熟悉黑山军,所以这次冀州平叛就由田丰、沮授、郭彤、霍浪四人负责。同时利用田丰、沮授先生的声望,联络冀州的士族,共同维护冀州的稳定。”

“将军大人,冀州的黑山军有百万之众,纵横于五行山脉的峡谷之中,且山民痛恨官府,多有叛乱之心。要想平定黑山军,没有三年五载恐怕不能成功。朝廷北军围剿多年而无建树,不得不封黑山军首领张燕为平难中郎将。现在将军大人贸然接下这个重任,如果拖得时间过长,恐怕朝廷将会怪罪将军大人。”

田丰说得一点也不错,黑山军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黑山位于五行山脉的南端,山脉高峰迭起,海拔多在两千公尺以上。山脉东边为冀州平原,西边为并州高原,南部则是河内郡,跨过黄河就是洛阳。冀州至并州的陉道多分布在五行山脉之间,这为黑山军各部的相互联络和战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几乎是在黄巾起义的同时,黑山军的主要首领张牛角、张燕就已经聚众起事,只不过规模较小,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就在周永平定黄巾,带走冀州的郡国兵之后,黑山军迅速壮大起来。而到现在,黑山军已达万百之众,几乎控制了冀州的中山、常山、赵国,并州的上党等郡,成为了朝廷的心腹之患。

历史上的袁绍虽然控制了冀州,可是一直没有平定黑山军。正是因为袁绍与黑山军、公孙瓒的争斗,使得袁绍无力顾及曹操在黄河以南的崛起,最后败于曹操。

“平定黑山军,不能象平定乐浪、三韩、高句丽那样血腥,黑山军将士毕竟是我们大汉子民。我们要采取军事围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大兵压境,威协黑山军的生存,一方面争取民心,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黑山军。”

黑山军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大大小小的三十几股人马,其中大股的有三、五万人,小股的只有七、八千人,他们各自为政,首领都是相互推举和各部拥奉的。张燕虽然被推为黑山军的大首领,可是他并不能指挥所有的黑山军。

“至于你们担心朝廷怪罪,那就更没有必要了。象何进这种搞法,要不了三、五个月,朝廷必将大乱。到时候,你们就是想让朝廷怪罪,恐怕你们也找不到朝廷到哪里去了?”

“啊……将军大人,会有哪么严重吗?”

所有的都大吃一惊,田丰更是目瞪口呆。在汉朝的历史上,外戚专权常常发生,甚至出现过王莽篡国。只是象他们这种从小受正统的儒家经典教育的士族子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

“不管朝廷如何变化,我们只是专心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大汉民族、大汉百姓的事情我们就做,不利于大汉民族、大汉百姓的事情我们就不做。”

从现在开始,周永就要向他们灌输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目标是为了大汉民族、大汉百姓,而不是为一家一姓的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改朝换代常常发生,但是大汉民族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