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575

第575章 :剿匪之策

中元3190年,也就是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祸害,致使冀州、北州、青州、兖州、豫州、荆州、凉州等地粮食欠收,灾民遍地,盗贼丛生。百姓不但流离失所,而且还饱受饥饿之苦,惨不忍睹。

由于关东州郡同时起兵,各地军政长官齐聚于酸枣,致使各地防守空虚。一时之间,各地黄巾再起,拥兵反叛,聚众揭竿者,不可胜数,小者成千,大者上万,或杀□□污吏,或占山割地为王,或流为盗贼寇匪,而且愈演愈烈,大有燎原之势。

自从周永的幽州骑兵进入冀州之后,黑山军就一直躲藏在五行山中,轻易不敢与周永的幽州骑兵交锋。周永虽然数度公开招降黑山军,可是以张燕为首的黑山军却置若罔闻。而周永的骑兵也不利于在山区作战,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由于朝廷□□,官军忙于□□董卓,张燕等人也以为周永的目标在洛阳,觉得自己的威胁已除,就开始跃跃欲试。特别是粮食欠收,五行山区所产粮食根本不够黑山军食用,黑山军便开始冒险出山。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在五行山周边丘陵地带活动,攻打丘陵地带的地主、豪门,并逐步朝平原地带过度,最后发展到攻城拔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致使百姓逃亡,土地荒芜。

驻防在五行山沿线的幽州骑兵虽然不断地出击,可是黑山军却与幽州骑兵玩起了游击战术。他们从不与幽州骑兵正面作战,只要幽州骑兵一出动,他们就逃回五行山,而等幽州骑兵一走,他们再下山抢劫。

这些黑山军大大小小几十股,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黑山、黄龙、左校、郭大贤、陈林、于氐根、张白骑、刘山、丈八、平汉、大洪、司隶、雷公、浮云、张燕、李大目、白绕、畦固、罗市、王当、杨风等等等等,人数已有一百多万,严重威协着冀州、并州的安宁。

各地报警的急报如雪片一般地飞来,几乎让周永应接不暇。周永深切地感到,脱胎于黄巾军的黑山军,已经吸取了黄巾军失败的教训,他们不再固守、或攻打一城一地,而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完全成了一群流寇。

周永非常清楚,原来历史上的黑山军,就是趁着中原大乱,在诸侯之间周旋,活跃于冀州、并州十多里,严重地影响了袁绍统一中国北方,导致袁绍无力顾及中原,坐视曹操一步步壮大,最后败在曹操手里。

而周永如果不想悲剧重演,就必需尽快地解决黑山军问题,赶在曹操统一中原之前统一中国北方。可是现在黑山军成了流寇,更加增加了剿灭他们的难度,有什么办法把他们赶出五行山呢?

“将军大人,华歆先生带着韩融、陈纪等几位先生来了。”

就在这时,貂婵走了进来,微微向周永笑了笑,轻声地说道。貂婵成了周永的亲兵之后,当然就露出了她那如花似月的容貌,周永毫不客气地收为已有,成了周永随身的侍从。

“哦……我们快去迎接。”

自从袁绍杀了阴修、胡母班,袁术杀了吴修、王瑰之后,华歆便坚决地将韩融、陈纪等人留在了河内郡,美其名曰是保护他们,其实就是想把他们绑在周永的战车之上。

这几个家伙可都是当今的大儒,不管周永喜欢不喜欢他们,他必需做出礼贤下士的样子,让这些大儒们喜欢他,并为他在全国的士人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以壮大他的软实力。

“见过两位先生。”周永几乎是跑出大帐,还没等韩融、陈纪反应过来,周永已经双手抱拳,朝他们两人深深地拜了一拜:“久闻两位先生大名,早就有心求教。不料两位先生竟然来到营中,周永真是三生有幸。”

韩融、陈纪刚刚从怀县赶来,本想跟着华歆见一见骠骑将军,没想到周永这么年青,这么谦逊。两个老家伙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甚至有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感觉。

“骠骑将军客气了。”

韩融、陈纪也连忙还礼,言语中透着欣喜。不管怎么说,骠骑将军可是朝廷重臣,特别是在汉代,将军名号更是尊贵,而骠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的官阶,可谓位高权重。

周永与他们寒喧着,把他们请进了大帐。周永再一次感谢两位大儒来到幽州骑兵之中,好象他们是专程来投奔周永的。扯了一会闲话,不知不觉就说到了黑山军。

“几位先生,如今黑山军大大小小几十股,深藏于五行山之中,经常出山抢劫、烧杀郡县官府和百姓。他们伺机而动,抢了就跑,从不与我军正面交战。而五行山北起大漠,南接黄河,绵延千里,又有崇山峻岭,洞穴丛林,只有鸟道与外界勾通。车马不得长驱,粮草不能及时供给。官军扑来,流寇如鸟散入深林,大军日耗累万,却捉不住数匪,我幽州骑兵纵有千军万马,也是防不胜防。几位先生可有良策?”

“自古乱世多贼寇,而贼寇多据深山密林而守。他们狡兔三窟,勾连成片。大股官军来时则退入深山以避风头,小股官军来是则战而胜之。如今朝纲崩坏,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野心之徒闻风而动,啸聚于山林,都想着在乱世之中分一杯羹矣。”

说到现实之中,韩融颇有些伤感。作为一个饱读读书的当世大儒,他当然明白眼下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天下枭雄崛起,正是英雄用武之时,黑山军怎么会甘于寂寞,困守山中?

“黑山军之所以如鱼得水,进退自如,皆缘于五行山附近百姓穷苦,民风凶悍,亦民亦匪。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要想彻底根治五行山之黑山军,唯有在大军压境、威震贼寇的同时,救济灾民,给百姓以生的希望,切断贼寇之兵源、耳目,将黑山军困死于五行山中。”

周永缓缓地站了起来,在大帐里走了几步,大脑里渐渐清晰起来。韩融说得这是长久之法,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只要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是不会勾结贼寇,给贼寇通风报信,甚至去当贼寇的。

但这只是一个儒士的良好愿望,人的劣根性不是崇高的道德说教所能感化的,必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种乱世靠的就是刀枪,既然民不畏死,那就让他死吧。

周永立即就想到,自他主政幽州以来,一直就忽视了基层组织的建设。由于幽州没有匪患,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可是现在冀州、并州匪患严重,就必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组织。

保甲制度?这是自宋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有利于统治者对农村进行严密的控制。然而,这也是一种******、反□□的制度,不仅限制了民众的自由,反而成了坏人作恶的工具。

基层自治委员会?显然不全适宜。根据□□选举的经验,小范围的选举,例如村、乡两级,往往伴随着宗族势力、贿选、暴力、黑社会等等丑恶现象。相反的,大范围的选举,倒如县、郡、州甚至全国,则要文明得多。

周永停下脚步,回到自己的座位,朝韩融拱了拱手:“韩融先生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们的官府建在县城,政令无法达于乡、村,而乡、村两级多为乡绅代治,没有专人负责,致使乡村空虚。我欲改革乡村两级,由县府派专人到每个乡、每个村担任乡丞、乡尉、乡曹、村丞、村尉、村曹,乡丞、村丞为百姓处理政务,乡尉、村尉负责训练民兵,乡曹、村曹负责调解百姓纠纷。有了这些人在乡村的各个角落,我们就可以随时掌握黑山军的动态。”

“将军大人,这个办法确实好,既可以管理村民,又可以打探匪情,还可以训练民兵以抵抗小股贼寇。”陈纪皱了皱眉头,脸色有些不好看:“但是如此以来,每个县那得多少官吏啊……

“呵呵……陈纪先生,你知道现在每个县有多少衙役、多少县兵吗?”周永既然想好了这个主意,当然也想到了这些官吏的来源:“为了防备黑山军,每个县都有三千多县兵,还有一百多个衙役。如果黑山军不下山攻城,这些人都闲着。所以,这些基层官吏就从这些县兵、衙役中挑选。”

“哦……那倒是可行!”陈纪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将军大人,除了往乡村派遣官吏,我还有一言。如今天下大乱,要想剿灭贼寇,乱世须用重典,对官场要严加整饬,对匪盗要严加□□。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对于抢劫、烧杀的贼寇一律处死,对杀死、捉拿贼寇者重奖,对通匪、助匪者重罚。要让五行山附近的山民谈匪色变,不敢与贼寇有任何来往,更不敢去当山贼。”

“陈纪先生言之有理!”周永没有想到,文质彬彬的陈纪竟然还有如此凶狠的一面,都说儒家□□,其实儒士们杀起人来,一点也不比武人们手软。不同的是,武人们杀人之后不知道推卸责任,儒士们杀人之后他们还会找出一万二千个必杀的理由来。

“将军大人,不管是向乡村派遣官吏也好,还是严厉打击匪盗,虽然可以有效地遏制山贼,但是如今黑山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为了生存,就是拼了性命,也要下山来抢劫。我可以肯定地说,今年秋收之际,黑山军将不顾一切地疯狂抢劫。”

华歆一直没有说话,见大家说完了,他才开口。他的意思很明显,长治久安的办法虽然很好,但是现实的威协却刻不容缓,他看了看周永,神色凝重地说道。

“将军大人,我建议在向乡村派遣官吏、严厉打击匪盗的同时,增加冀州中山、常山、赵国、巨鹿和并州上党、太原的驻军,并且要大张其鼓地开进这些地方,以震慑五行山区的黑山军。”

“我也想往冀州、并州增兵啊……可是为了对付鲜卑人,也是为了我们的定牧计划,大量的兵力驻守在乌桓大漠之上。青州又刚刚抽调了三个大队,再多北方抽调兵力,我担心乌桓不稳啊……”

正因为抽调的兵力过多,周永在乌桓的定牧计划已经受到了鲜卑人的威协。特别是北方各地如高句丽、扶余、沮沃、乌稽、东濊、挹娄、靺鞨等地获得了丰收,肯定会成为鲜卑人抢劫的对象。

“将军大人,我觉得你可以把北方三个联队进行调整。让辽东联队改成乌桓联队,专门负责定牧,把广阳联队改成幽州联队,负责整个幽州防务,把北海联队从定牧计划中抽出来,不就可以从北海联队抽调兵力了吗?”华歆似乎早就想好了,从容说道。

“调整一下倒是很有必要。”其实周永也准备调整了,就是在公孙瓒事变之后,周永就有了打算。由于关羽同情刘氏王朝,也由于张飞的嗜杀成性,他并不准备让他们两个人到中原来,就让他们呆在乌桓好了。

只不过经华歆这么一调整,队伍还是那么多,北海联队却是显得富余了。由于屯田兵的大量增加,北方蛮夷、包括倭奴岛都很平静,倒真是可以从北海联队抽调几个大队出来。

周永点了点头,回头对陈仓、刘枝命令道:“立即命令典韦、许褚,让他们接管整个幽州,命令关羽、张飞,让他们接管整个乌桓,命令潘凤、俞涉,让他们退出乌桓,回到自己的防区,并派邓茂、魏博、周通、凌松、陈喜、陈贵三个骑兵大队赶到冀州来。”

等陈仓、刘枝走了,周永走到韩融、陈纪面前,恭敬地拜了一拜,郑重地说道:“两位先生都是当世大儒,国之栋梁,能来到骠骑将军府,就是我的荣幸。我斗胆请两位先生担任骠骑将军的从事,分别督办冀州、并州的剿匪事宜,不知两位先生肯屈就否?”

韩融、陈纪两人互相看了看,露出了一丝苦笑。两个人同时站了起来,朝周永拜了一拜,淡淡地说道:“承蒙骠骑将军厚爱,也为了冀州、并州的百姓安宁,我等愿意为骠骑将军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