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11227100000049

第49章 家庭烹调提示(2)

油锅烧热,将鱼块炸至外脆里嫩捞出,在炸鱼的过程中,将另一锅在旺火上烧热,放入各种调料和汤料,烧至卤肥浓,出锅倒入盘中,趁热把炸好的鱼块放入,用筷翻动,使鱼吸收卤味后,取出斩块装盘。

煎鱼防焦去腥窍门。

①用去皮生姜把烧热的锅擦遍,然后再煎鱼,鱼就不易粘在锅底。因为生姜遇热会涌出一种粘性液体,在锅底形成一层薄薄的锅巴,鱼不易焦。②煎整条鱼时,提前30分钟抹盐,并放在竹萝或斜放在盘中沥去水分。如果煎鱼块,提前10分钟抹盐,并把鱼表面的水分擦干。这样就能除去鱼身上的水分和腥味。

去鱼怪味秘诀。

(1)长期生活在农药污染水域中的鱼,吃起来会有一股极浓的水油味。如果能将这种鱼在宰杀之前先放在碱水(一脸盆清水,加蚕豆大小的纯碱2粒)中1小时左右,毒性就消失了,即使买回来的是死鱼,宰杀后先放在碱水中泡一会儿,再清洗净下锅,也是有利无害的。

(2)河鱼常常有股泥腥味。若用250克盐和250克水兑成盐水,再将活鱼放人,使盐水通过鱼的肋鳃浸入血液,1小时后泥腥味即可消失。如果是死鱼则需浸泡2小时以上。

(3)烧鱼时,放一点橘皮,可去掉鱼腥味。

(4)烧黄花鱼时,把鱼头上的皮撕掉,可大大减少腥味。

烧鱼忌早放生姜。

烧鱼时,放一些生姜可以去腥增鲜但过早放人生姜,鱼体浸出液中的蛋白质会影响生姜发挥去腥作用。鱼体的浸出液略偏于酸性时,放入生姜,其去腥的效果最佳。因此,烧鱼时应等到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人生姜,使姜发挥去腥增香的效能。

蒸蟹不掉脚的窍门。

蒸蟹时,蟹受热在锅中乱爬,蟹脚容易脱落。如果绳子把蟹脚缚住,很麻烦。可在蒸前左手抓住蟹,右手拿一根结绒线用的细铝针(长一点的其他金属细针也可)。在蟹吐泡沫的正中处(即蟹嘴)斜戳进去1厘米左右,然后放在锅中蒸,蟹脚就不会脱落。

“炝”的窍门。

“炝”就是将生料切成丝、块等小料,经稍烫或炸后,沥去水或油,趁热用花椒油为主的调料掺和即成,如炝黄瓜就可以采取这种做法。

鉴别鸡肉生熟的窍门。

可采用一看、二摸、三刺的方法:一看,即在保持一定水温的情况下,在经过预定的烹煮时间后,见鸡体浮起,说明鸡肉已熟。二摸,即将鸡捞出,用手指捏一下鸡腿,如果肉已变硬,有轻微离骨感,也说明熟了。三刺,即用牙签融一下鸡腿,没有血水流出即熟。

蒸鸡的窍门。

每500克鸡肉加啤酒100~150克,腌渍10分钟,捞起后再按平常方祛调味,蒸熟。蒸出的鸡肉滋味鲜美,嫩滑可口。

炒每道菜之前应刷锅。

炒菜不刷锅对健康危害极大。因为锅内的残汁经过加热会变焦,转化成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而变焦的蛋白质的致癌作用比黄曲霉菌更强。因此,炒菜不刷锅形成习惯,使人食人大量致癌物,极易生癌。

炒鸡蛋时加点糖。

炒鸡蛋时,如加入少量的砂糖,可使蛋制品变得膨松柔软。这是因为在蛋白质里加入砂糖,使蛋白热变性的凝固温度上升,从而延缓了加热时间所致。另外,砂糖具有保水性,也能增加蛋的柔软程度,使之更鲜美可口。

炒蛋技巧。

打蛋时,要用筷子慢慢搅拌,如太用力,蛋汁起泡会失去原有的弹性。蛋汁入锅内,不要急着搅动,若蛋汁煮开冒泡,用筷子把气泡戳破,以除去里面的空气,否则蛋会变硬。用这样的方灶炒出来的蛋细嫩柔滑。

做荷包蛋妙法。

将洁净的炒锅放在中火上烧热,放少量油,敲人一个蛋,等底层结皮,用铲子将蛋的一半铲起包裹蛋黄成荷包形。两面煎成嫩黄色出锅(此时,蛋黄基本是生的),放入另一只已经准备好的调味汤汁中,将荷包蛋全煎好。将汤锅端到旺火上,加适量葱花、酒、盐、味精,烧沸后改用小火,约5分钟后,硬则为熟。要注意:

(1)荷包蛋煎一个就用铲刀将蛋铲起放汤锅中,不能放人无汤汁的盛器中,以免压破。

(2)如果荷包蛋多的话,汤锅底最好垫几张菜叶,以免粘底。汤锅中的汤汁量要适中。

(3)煎蛋时,要根据动作快慢,灵活掌握火候,必要时可暂时离火操作。

摊蛋皮窍门。

热锅后,火要小,油宜少。先在蛋汁中加少许盐及味精。下锅后迅速将锅端起来旋转,使蛋汁均匀地贴在锅边。等蛋皮表面差不多凝固后,用一根筷子自蛋皮的一侧卷入提起来。要先翻一半,再慢慢翻边。等冷却后切成蛋片或蛋丝。这样制作的蛋皮鲜艳美味可口。

巧蒸蛋羹。

盛蛋羹的容器内壁涂上一层油,然后再加入蛋,加开水,再加调味品,搅打均匀后上笼蒸熟。在蒸制过程中,可将蒸锅稍偏放在炉上,这样可免锅内水蒸汽凝成的水滴在蛋羹内,使之沿锅壁流回锅底,以保证蛋羹的质量。吃完蛋羹的内壁很干净,也易清洗。

巧做奶油味蛋汤。

将两个鸡蛋调匀,用猪油炒,蛋液快凝结时,放入适量白开水,然后用旺火烧至呈现乳白色,倒入装有调料的汤碗内,便成味鲜可口、香味浓郁的蛋汤。在炒鸡蛋时,如炒成圆饼状,再加水烧煮,不但味美,形状也美。

漂亮的蛋花汤做法。

(1)将蛋汁倒在漏勺上,蛋汁就会经洞均匀地流入汤中,形成薄薄的一层而凝固,这样做出的蛋花汤柔嫩可口。

(2)不太新鲜的蛋,下锅易散,如在汤里滴上点醋,蛋汁下锅就能形成漂亮的蛋花。

柠檬汁对蛋清的妙用。

在分离好的蛋清中放入几滴柠檬汁,可使其复稠。

吃咸鸭蛋的方法。

咸鸭蛋除清水煮或蒸熟吃外,还有4种风味吃法:

(1)将熟咸蛋的蛋白切成小块,加适量豆腐,再拌上麻油、白糖、食醋等,酸甜适中,具有开胃作用。

(2)将熟咸蛋的蛋黄捣碎,与蒸后沥干的嫩豆腐一起拌和,再加上切碎的皮蛋、麻油、味精、葱花等,香嫩可口。

(3)将生成蛋一头敲个小孔,插进筷子将蛋白和蛋黄略加搅动,再把食醋、味精放入蛋中,糊住小孔煮熟。鲜嫩如蟹肉。

(4)将咸蛋和粽籽同煮,味道清新。

制作虎皮鸽蛋要诀。

(1)将鸽蛋洗净,放入冷水锅内(因蛋壳较薄沸水下锅易破),上火煮熟,捞出后放冷水中浸凉,剥去蛋壳备用。

(2)炒锅置火上,加生油烧至七成熟,把剥壳的鸽蛋均匀地拌上酱油,入锅炸至表皮起皱,呈金黄色时捞出。

(3)炒锅余油烧热,放人葱段、姜片炒香,再加入适量清水和白糖、黄酒、茴香、酱油,烧沸后下鸽蛋卤制。

烹调蔬菜窍门。

(1)蔬菜要尽量采用旺火快炒,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西红柿经油炒三四分钟,维生素保存率达94%,大白菜油炒15分钟左右,维生素c的保存率仅剩57%。为使菜梗易熟,要在快炒后加少许水焖熟。如要整片长叶下锅炒,可在根部划上刀痕。

(2)煮菜时将菜放在热水中煮,不应放在冷水中煮。如土豆放在热水中煮熟,维生素c损失约10%,放在冷水中煮要损失40%。

(3)做菜要加锅盖,免得溶解在水里的维生素随水蒸汽跑掉。

(4)不宜采用焯的办法。有些人在炒菜时,为了去掉涩味,喜欢放在热水中煮一下再捞出来,挤去菜汁然后再炒。这会使蔬菜中大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损失掉。如果必须要焯,焯好的水最好尽量利用。如做水饺的菜,焯好的水可以适量放在肉馅里。这样,既保存营养,又使水饺馅味美有汤。

(5)烹调蔬菜时,加点菱粉类淀粉,使汤变得稠浓,不但可使食品美味可口,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烧荤菜时,在加了酒后,再搁点醋,菜就变得香喷喷的。炒素菜如豆芽之类,适当加点醋,味道好营养也好。因为醋对维生素也有保护作用。

(6)蔬菜尽可能先洗后切,避免用水浸泡。切块要大,切得越细、烹调和保存时间越长,蔬菜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损失就越多。

(7)蔬菜尽可能现炒现吃,避免长时间保温和多次加热。

(8)炒菜时,不慎油锅冒火,撒一把食盐进锅,便能灭火。

怎样除去菠菜中的草酸。

菠菜中含有草酸,这不仅使菠菜带有一股涩味儿,还能和食物中的钙相结合,产生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特别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如果经常吃含有草酸的菠菜,可能引起钙质缺管乏症。不过,只要把菠菜放入开水中煮3分钟,约有80%的草酸溶解在水里,这时捞出菠菜,再做菜吃,既可以除去涩味,又能大大减少草酸的坏作用,菠菜的营养成分损失也不太大。

怎样消除卷心菜的异味。

卷心菜又叫圆白菜,肉多筋少叶大,鲜嫩清脆。但它有一种不爽口的异味,很不讨人喜欢。其实,在炒菜或做馅时,只要调入适量的甜面酱,用以代替酱油,卷心菜的异味就可以清除掉。如果再配上葱或韭菜,那么,葱、韭气味代替了卷心菜的异味,吃起来就更加清香可口。

巧用调料蔬菜的香气。

调料蔬菜中都含有挥发性油。姜的气味来于姜烯、姜醇、没药烯等,大蒜鳞茎(蒜头)中的蒜氨酸没有挥发性,故没有气味,也无臭味。只有在捣碎时,蒜氨酸在蒜酶作用下才会分解成有气味的蒜辣素。喜食者认为香,厌食者则为臭。葱和洋葱的气味来于环蒜氨酸,具有强烈催泪作用。小茴香含有挥发性油。烹调时香气袭人。芥耒的刺鼻浓烈气味来于芥子甙。各种气味对人体感官作用部位不同,要充分利用“葱辣眼,蒜辣心,芥末单辣鼻梁筋”等调料香气特点,发挥其最大效用。

卤汁调制窍门。

调制卤汁的主要调料是酱油、盐、冰糖(或砂糖)、黄酒、葱、姜等;主要香料是八角、丁香、桂皮、山奈、小茴香、草果、香叶、花椒等。第一次制卤要备有鸡、肉等鲜味成分高的原料。以后只要在这个卤汁的基础上,缺味添味、少香增香就可以了。调制卤汁前应先备一口大锅,洗净后加入少量的清水,放入洁净的鸡肉或鸡骨、猪肉或猪骨等原料,上火烧煮,烧沸后撇去浮沫。转用中小火,接着加入酱油、盐、糖、黄酒、葱、姜等调料,另把各种香味调料放入宽松的纱布口袋包好后投入汤内一起熬煮,煮至鸡酥、肉烂、汤汁较为稠浓时,捞出鸡、肉和香料袋,除去卤内杂质,即成为卤汁。

做菜用味调味的窍门。

(1)“四准”出美味。“四准”指口味准、投料准、时间准、顺序准,即:调味前要搞清所烹菜肴是单味(如酸、甜、咸等)还是复味(如甜酸、甜咸等),投料时量准确、比例搭配恰当,有主有次,严格掌握投料时间,按先后顺序准时投放,才能妙手出美味。

(2)加热前后调味。加热前调味为基本调味,如有些原料需用盐水、酱油等腌浸泡煨,有的需除腥膻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