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人生不设限(中英双语版)
11281600000023

第23章 信任他人,组成梦幻团队(3)

良师益友是已经到达你向往境界的人,但他们也是分享你的梦想的支持者与鼓励者,真心希望你能成功。通常父母是你天生的良师益友,而如果你运气好,会有其他人愿意在你生命中担任这样的角色。我最早的良师益友之一是我的山姆舅舅,他拥有创业家的心思、发明家的创造力以及探险家的视野。山姆舅舅对新经验总是抱持开放态度,当我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就鼓励我展翅飞翔,还告诉我,人生唯一真正的障碍,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制造出来的。他的指引与鼓励,给了我扩展视野的勇气。

我知道许多人一辈子都背负着悔恨的重担,但山姆舅舅从不回头看。即使犯了错,他依然带着压抑不住、如孩童般热爱生命的精神,继续前进,寻求下一次机会。

山姆舅舅鼓励我无论如何都要向前看,而且他总是对我有信心,即使有时我并不那么看好自己。我13岁时,他跟我说:“力克,有一天你会跟总统、国王和女王握手哦。”那时他甚至相信上帝对我有个大计划。山姆舅舅真是一位超棒的良师益友!

我鼓励你去寻找你的良师益友。不过你要知道,真正的良师益友并不只是拉拉队,一旦认为你偏离轨道,他们也会直言不讳。良师益友的批评与赞美,你都应该听,因为他们是真心为你着想。

我也非常景仰我表哥唐肯。小时候,我总是很怕麻烦人家带我去厕所,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要我铭记在心:“当你需要上厕所,尽管去跟别人说。”不只是他和其他胡哲家族的堂兄弟姐妹一直爱着我、支持我,唐肯和他妈妈更是在我展开演讲生涯初期,帮助我克服恐惧。

人生典范也已经到达你向往的境界,但通常不是像良师益友一样离你那么近。你往往是从远处看着他们,研究他们的动向,阅读他们的著作,并跟着走上他们的职业生涯,以他们为榜样。这些人通常是你那个圈子里的名人,因为功成名就而备受尊敬。我一直很敬重的人生典范之一是葛理翰牧师,他活出了《马可福音》第16章第15节经文的内容:“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这句话也激励了我。

对我来说,还有些人是介于良师益友和人生典范之间,例如维克与爱尔希夫妇。我几乎每年都会去拜访他们一次,而他们总是鼓励我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基督徒、更好的人。住在澳大利亚的维克与爱尔希在南太平洋各个偏远的角落建立了超过65个教会和布道团,他们是我以宣教士身份发挥影响力的榜样。这对夫妇安静地工作,没有太多宣传,也从来不自吹自擂,但他们真的影响了许许多多的灵魂。

要认出人生旅伴,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因为我的人生走的实在不是传统的路。所谓的人生旅伴通常是指同侪、同事,以及其他跟你有着类似目标、走在同方向路上的人,他们甚至可能是你的对手,不过是友善的对手。你们凭借学习抱持丰盛而不是匮乏的心态彼此鼓励、互相扶持。

如果你相信丰盛,就会相信上帝的祝福永远足够给每一个人——足够的圆满、足够的机会、足够的快乐和足够的爱。我希望你可以采用这个观点,因为这会让你向他人敞开。如果你总是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稀少、机会有限,那么你可能会把人生旅伴视为威胁,认为他们会夺走一切,什么也不留给你。竞争可以是非常健康的,因为它给了你动力,而且你总是会发现,你要什么,就会有人也要什么。但如果你抱持着丰盛的心态,就会相信人人有赏,所以竞争比较像是尽力做到最好,并且鼓励别人也同样这么做。

丰盛的心态让你跟人生旅伴以一种战友的感觉互相支持、并肩同行。我从跟琼妮·艾瑞克森·塔达的友谊中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生命旅程走的路很相似。前面提过,早在认识她之前,琼妮就是我的人生典范;到了美国,她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帮助我安顿生活;如今,她成了我的人生旅伴,常常给我明智的建言,并带着同理心听我倾诉。

另一个在各方面帮助我的人是贾姬,我十多岁时,她住在我家附近。尽管她已婚、有小孩,但是当我要倾吐心事时——无论好事、坏事,贾姬总是找得出时间聆听。她的年纪没有大我很多,所以比较像是一个有智慧的好友,而不是严格的长辈。

2002年,我的大学学业和个人生活都很不顺,常常走神,也很迷惘。我跟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整个人很情绪化,所以去找贾姬,想请她帮我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对她掏心掏肺,而她只是双手紧握,静静地坐着听我讲。突然问,我发现自己正把情绪重担全部卸下,转到她身上,她却没有反应。最后,我停下来说:“我该怎么办?告诉我!”贾姬微笑着,双眼发亮,简单地回答一句:“赞美上帝。”

困惑又充满挫折感的我说:“赞美上帝什么?”

“就是赞美上帝,力克。”

我瞪着地板,心想:“她就只能说这个?这个女人还真了不起。”

接着我突然想到,贾姬是在告诉我:要信任上帝,因为他从未忘记我;不要相信人的智慧,而是要相信上帝的力量;要顺服神,而且就算心里觉得上帝没有什么好谢的,还是要感谢他;要为了来自这份痛苦的祝福,而预先感谢上帝。贾姬有坚定的信仰,也常常在我觉得困惑或受伤时,提醒我顺服上帝,因为他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计划。

负责点醒你的人生向导

“人生向导”式的关系常常让人不太好过。“向导”会点醒你,甚至斥责你,但他们非常关心你,关心到让你真正去思考自己在做些什么、要往哪里去、为什么你会在这里、下一步又是什么。你会希望生命中有这样的人。

当我想要成为一名演说家,想要去世界各地鼓励人们拥有信仰时,我跟一些亲近的朋友和家人谈到了这个决定。有些人很担心,包括我的父母。他们担心我的健康能否负荷,还有,这个任务真的是上帝要我做的吗?

我仔细听他们说些什么,因为我知道他们希望我成功。当你的“梦幻团队”针对你的计划提供意见时,你也该好好听一听,并仔细思考他们的建议,特别是如果你希望他们继续帮助你成功的话。你不一定要接受这些意见,但要持敬重的态度,因为这些人是关心你,才会说出你可能觉得不中听的话。

我尊重爸爸、妈妈的忧虑,但我确实感受到上帝要我成为一个传扬福音的人。于是我的使命就是顺从爸爸、妈妈,保持耐心,并且祈祷有一天他们也能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你遇到的每个人不保证都想帮你,有些人甚至会泄你的气,虽然他们的忧虑或许有最好的出发点和理由。我爸爸、妈妈的每个恐惧都很合理,但我祈祷他们的信心能够胜过种种忧虑。

事后来看,你决定走自己的路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对的,但是到头来,“是对的”并没有那么重要。父母和已成年的儿女常常必须留同存异,相互谅解彼此对歧见的处理方式,然后继续往前走。而你和“梦幻团队”其他成员之间也应该如此。

我很感谢爸爸、妈妈和我总能尊重彼此的主张和决定。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的关系经得起考验,而且因为我们之间有着深刻的爱和互重,所以变得比以往更亲近。如果爸爸、妈妈和我不曾敞开心胸畅谈彼此的感受,或许结果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

你不应该把人际关系视为理所当然,尤其是跟家人的关系更需要珍惜。美好的关系带来的回报,将持续一生之久。

现在,请花一些时间评估你的人际关系能力、人际关系品质,以及你投入了些什么到你的关系之中。你值得信赖吗?你信任身边的人吗?你是否能吸引人来帮助你成功?你尊敬这些人吗?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你投入的和你拿走的一样多吗?

每当我享受与家人的相聚时,我了解到自己就是为这样的时刻而活。我希望可以说服家人相信圣地亚哥的海滩比澳大利亚好,这样他们就会愿意来美国,我就能把他们留在身边了。把握你所爱的人,抓得愈近愈好、愈久愈好。

人际关系的品质大大影响到你生命的品质,所以要珍惜身边的人,不要把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圣经》上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效果。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