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11426400000030

第30章 附录(3)

张褒佳在省内享有很高声誉,患者来自省内及周边省份,曾经出现慕张主任之名来就诊的患者一号难求的情形。专家门诊病号多,他常常加班到下午一点多,直到把病号看完。无论多忙,他从不“敷衍”病人,而是把时间交给病人,让患者把病史叙述清楚。因下班不能按时,饮食不正常,张主任的胃疼时常发作,病人经常见他用手抱着腹部坚持应诊。张主任的名气大,却无丝毫专家的架子。慕名而来的患者凌晨四五点就来排队挂号,他总是提前上班一个小时去应诊,对待病人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时间,一视同仁。他从不脱离临床实践,70多岁时还坚持每周参加一次门诊和查一次病房。外地来的病人没赶上挂号,往往在下班时间追到张主任家里去看病,即使在张主任退休在家,也有不少病人找到家门,他从来不嫌弃、不收任何费用。常常是刚端上饭碗又放下,给病人诊断过后再接着吃。家人劝他,他说:苦自己不能苦病人,病人不是连饭都还没吃呢!与病人为伴,与病人为善,与病人和谐相处。张褒佳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使得每一个病人第一眼见到他,都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 “对患者爱得有多深,医术水平就会有多高。”秋夜深沉。一位身患红斑狼疮病在广州打工的26岁女青年周怡,跑了多家医院,都因风险太大不肯收治,让家属回家为患者准备后事。家人不肯看着孩子在家等死,把病人送到郑州市中心医院时,病人高烧不退,已是奄奄一息。张褒佳主任说:风险的确太大,但不能就这样放弃,不能让信任我们的百姓失望!他迅速组织专家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精心配制用药,每天坚持给病人换药,在病房一守就是七天七夜。病人得救。可病人的情绪波动又导致病情不稳,为避免造成恶性循环,张主任耐心开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恰逢患者周怡生日,张主任特意买来蛋糕和一束康乃馨,组织医护人员为患者祝福。他还把家人给自己用来补养身体的麦乳精给患者吃,并写给她一段激励的话: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一月过后,坚强的周怡康复出院。如今,周怡已结婚生子,健康幸福。

8年来,周怡一直和她的救命恩人张褒佳保持联系,年年都在自己生日那天或登门看望,或电话祝福,去年还给张主任寄来了她的“全家福”。谈及这一爱在深秋的故事,周怡的丈夫感叹不已:爱就一个字,力量咋就那么大! “对患者爱得有多深,医术水平就会有多高。”在张褒佳一生都离不开的一个小本子里,有这么一句眉批。就在张褒佳临终前,他兜里还装着个小本本,那是他平日用来记录工作的“日志本”。从医55年,张褒佳共记录了20多本日志,记载的是几千例经过他精心救治的病人、病情和用药。随便翻翻,令人震撼。小小本子,那是他提高医疗技术的“掌中宝”,是他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一生中最大的医疗“成果”。他常教育身边学生,医生有三个老师,一是学校老师,二是书本,再者是病人,而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应诊当怀感恩之心,不要让期待你的患者期待太久,不要让信任你的人失望,要俯下身子,寻找法子,主动走进病人的心坎里。早在七十年代,利用节假日,张褒佳身背药箱,带上他的小本本,走进企业,深入到纺织工人的宿舍里,调查分析纺织行业漆性皮炎的发病情况,有见地地提出了漆性皮炎的两种发病机理,并制定了预防措施,纺织工人把他当做贴心的自家兄弟。八十年代,张褒佳作为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选定的头癣防治指导组成员,深入周口地区4个县,历时一年多,不惜千山万水,不惜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走村串户,在百姓的炕头上,在他的小本本上写下了头癣防治的经典妙方。1980年参加领导河南省皮肤病普查组工作,对商水县10万自然人口进行皮肤病普查,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成果论文发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在穷乡僻壤,在患者家里,因贫致病而常年忍受皮肤病身心折磨的患者,时刻揪着张褒佳的心:一定要为老百姓研制出不但能治好病而且还少花钱的方子。为研制妙方,张褒佳钻进实验室一待就是20天,他把新配制的中药用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张褒佳本学西医,自己进修学习中医理论,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个性化治疗手段,科学有效,标本兼治,使病人用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效果。他治学严谨,创建真菌室,开展浅部真菌病研究;自制黑光治疗仪,开展皮肤病物理治疗。

他开拓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应用硬脊膜外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显著疗效,这项成果获郑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开发的FDC液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等疾病,以及治疗白癜风的“蒺藜防白丸”,至今仍是医院皮肤科独具特色的制剂。对于这一点,老病人张全龙感触多多:张褒佳主任处处替患者思量,总是一边想办法把病治好,一边还要想着尽量少花钱。有一次,自己拿药花的钱还没有路费高。那天下午刚下班,几个人慌慌张张抬来一病人,求治于张主任。患者入院时已发热10多天,全身皮肤潮红,经他确诊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住院期间,患者几度昏迷,高烧40度持续不退,生命危在旦夕。张主任率领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全力抢救,患者病情逐渐得到控制。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医疗费,患者家属提出放弃治疗。放弃治疗,就意味着放弃生命!13岁的花季少女,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他说:“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一定要帮她”。在张褒佳的倡议下,医院开展了以“挽救生命”为主题的爱心义捐活动,全院职工纷纷慷慨捐助,使患者得以继续住院治疗,病情不断好转。出院那天,患者父亲紧紧拉住张主任的手:大夫,是你救了闺女的命啊!不知怎么报答你,就让俺给你磕个头吧!张主任急忙拉住他:孩子能健康的回家,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