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鸩妃
1159500000175

第175章

百里戬重重点头:“臣,领旨!”

他当然明白,就算是对夏侯昌其人,皇上也不能完全信任,让自己去,就是为了能将局势完全掌控在手中,不至于出现其他的变化。

“朕会赐你天子剑,有任何异动者,不拘官位大小,当地诛杀,先斩后奏。”

“是。”百里戬双膝跪落,重重的叩首道:“皇上放心,臣此去一定不负皇命。此去边城,路远迢迢,还请皇上保重,公孙琦那家伙,不可不防。”

“放心,朕已经看过你手底下几个副手办事。朕会将他们提拔上来,接替你的位置。不必再多耽搁,立刻动身。”

“是!”百里戬有力的应声,虽然隐忧重重,但还是咽住。

却说此时远在应州的夏侯昌拿下了东离一门老小,押往楚都,听候发落,余下的几家看情势不好,俱做了墙头草,所以百里戬由此往西,没费什么阻力便横扫西川,不战而胜,之后就按照楚君焕的吩咐,留在西川,做好善后,安抚人心,令楚君焕可以安心对付西凉的进犯,无后顾之忧,边患解除之后,更是受封成为一方封疆猛将,就在边关带兵,于三年之后的楚凉燕三国之争时,屡为南楚建下奇功,再得回京已经是五年后,此系后话,暂且按下。

百里戬走后,楚君焕也就暂且将西川的局势放下,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应对西凉的进逼。

一路急行军,昼夜不停,实在乏了,就是就地歇息片时而已,好在楚君焕所率的兵马都是淬炼出的精兵强将,十几日的路程,只用了八日便抵于公孙琦退守的茂州。龙旗招摇,迎风猎猎,楚君焕并没有立刻排驾入城,和公孙琦会师,而是命人就地安营扎寨,既不令人传召,也不惊动。那公孙琦早就得报,见楚君焕如此行事,果然坐不住了,立马出城来见。

这个公孙琦已经年余五十,丧子之痛,就在这十几日的时间,便将他打击的神采不复,胡须花白,背也佝偻了下来。公孙焱之死,讣告发来时,已经让他捶胸顿足,而公孙倩失踪,楚君焕虽然秘而不宣,可是早已有那日攻荆门的人将消息捅了过来,于公孙琦而言,戎马半世,爱子丧命、爱女失踪,心中自然对楚君焕颇多怨尤,更知公孙一门大势将去,绝望之时,不惜心一横,以兵相胁。可是他万没想到楚君焕竟然率军星夜疾驰,大有当日挥师入京的势头,到了却不肯见他,将兵马压在了茂州城外。

楚君焕在营外的朗阔处排驾悬见了公孙琦。

黑压压的龙旗,钉子似的铁甲护卫,龙旌之下,端严坐着全副战甲的冷峻男子,这多少让公孙琦生出些畏惧之意,可他毕竟比公孙焱见得多,脚步一阵踉跄,便是一幅颓唐之态,将额头压低,磕头不起:“皇上,臣闻子丧讯,哀恸不胜,连日不能起身,以至于西凉趁机大举入侵,一夜之间攻陷秦关,臣无能,未能阻住,有负皇恩,请皇上治臣之罪!”

说着涕泗横流,哀声欲绝。

他将公孙焱的死放在头一句话上,以此来提醒楚君焕,公孙焱是因国而死,于情于理,楚君焕都不能治他的罪,非但不能治,还要抚慰一番才是。

谁想楚君焕听了这番声色哀戚的表演,却并不为之所动,亦不发一言,冷冷的看着他。

公孙琦没想到楚君焕竟然是这副态度,一惊之余,不觉尴尬,渐渐止了悲声。

除却风声,落针可闻。

“公孙老将军,令子之丧,亦非朕之所愿,然事已至此,除了厚加安葬,殊无起死回生之能。老将军戎马半生,老年丧子,其情可悯,朕因不忍,故而传旨抚恤,请老将军节哀……”他说着,深瞳微微一眯,目光更加凌厉的逼了过去:“可是,你呢,你又是怎么做的!竟然以此为由将险隘拱手送与西凉,令我南楚陷于可危之地,公孙琦吗,这就是你的所谓的为国尽忠么!”

一番欲抑先扬,话锋急转中,威严毕现,竟然将走惯沙场,见惯生死的公孙琦后背一阵发凉,心一横,再次磕头道:“臣的兵马就在边城内外,皇上若要见责,就请将微臣军法从事!”

“好你个公孙琦,以为你守关功高,朕就不能动你是吗!”楚君焕声音仍是波澜不惊,可是字字令公孙琦如芒在背。

“臣不敢!臣于皇上是一片忠心,膝下统共一子一女,儿与皇上为臣,女与皇上为妃,如今长子已亡,小女亦不知踪影……”

话未说完,楚君焕冷冷打断,声音阴沉:“哦,公孙琦,是谁告诉你,令爱失踪的?”

公孙琦一愣,瞬时语塞。的确,这件事,只是他的眼线暗中回报的,其实并没有公布。

“宸妃失踪,老将军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件事?”楚君焕连连点头。

公孙琦横下心来道:“皇上明鉴,是旧日部将传过来的,真假臣尚不能断,如今听皇上的意思,倒是舛误。也就可以放下心来,小女无状,不堪侍君,就请皇上将小女休弃,留在老臣身边聊慰衰年。”

楚君焕呵呵一笑,那笑意却只止于唇角,眸中仍是咄然的冷意:“公孙琦,你这是在向朕要人了?朕,还想问你要人呢!”

此言一出,公孙琦再次一愣:“皇上此言,臣不解何意!”

“不解?朕看你明白的很。”楚君焕声音猛然一提:“你们父子做的那些事,以为朕都不清楚么!”

“皇上,臣一直为南楚兢兢业业,子虽不才,也是为南楚,为了皇上而殒命,皇上这话,实在是令老臣心寒啊!”公孙琦倏然抬头,目光里透出悲愤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