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为您的婚姻点亮一盏灯
11622800000015

第15章 爱,使生命燃烧

有的男人讲:我要老婆就是为了生儿育女,延续后代。确实,有的夫妻不能生儿育女,引起了很多烦恼,吵架、生气经常发生,最后离异而去。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医学调查资料表明,不孕症约占已婚夫妇总人数的10%。如果这10%的夫妇都离婚,势必造成很多苦恼,而且离了婚,真正不能生育的一方,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要么,她就不结婚,要么再婚,仍是吃那不孕症的苦果。所以说,用离婚的办法,并不能全部解决不能生育的问题。对待不孕症应该采取正确的做法。

资料表明,一般说来凡是健康的男女青年,婚后又有正常的性生活,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一年内怀孕者约占60%到80%,也有少数夫妇,结婚后两三年才怀孕。从医学上讲,夫妇正常过性生活,三年以上不怀孕,才称之为不孕症。如果夫妇结婚后,三年以上不孕,夫妇要共同到医院做系统的身体检查。造成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医生可对症治疗。病有的在丈夫身上,有的在妻子身上,也有的双方都有病。所以,不去检查身体,只是互相埋怨,丈夫说是妻子的毛病,妻子又感到很委屈,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医学上统计,由于男性因素引起不孕者约占1/3,女性因素不孕者约占2/3。据了解,不孕症,经过检查,采取对症治疗,有30%到50%可以怀孕。有的病还很简单,吃些药就可以好。如有的因维生素E缺乏症,服一段维生素E就可以治愈。女性有的输卵管发炎而造成的输卵管管腔堵塞,注射一个时期的消炎药就可以好了。女性的处女膜封锁,动一下小手术即可。也有的男子患有阳痿和早泄症,使精子不能排入女子的阴道而造成的不孕。这种情况,采取精神上的医疗,随着阳痿和早泄的好转,也就可以怀孕了。

也有的并不是什么病,只是精神上的影响。如有一对夫妻,双方均是医务工作者,结婚后8年未怀孕。在这8年中,男女双方都进行过多次检查,但都未发现异常情况,查不出不孕的原因。双方当然都很心急,精神负担较重,心情忧郁。8年过后,夫妻认为不能'生育了,也就不再吃药,甚至连思想上也不再考虑这个问题,夫妻俩都集中全力学习、工作,一心扑在事业上,使精神有了充实的寄托,心情也愉快了,家庭生活很幸福。谁也没想到,婚后的第16个年头,妻子却怀孕了,不久,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查其原因,就是因为开始夫妻精神负担过重,引起了神经系统的不调。

而后所以能怀孕,就是因为放下了思想负担。常见着的不生育的夫妇,收养一个孩子后,就怀孕了,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有的夫妻不能生育,经查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以及查不到原因等,就有终身不生育的可能。这是不是要离婚再嫁再娶?也应慎重考虑。

男女结婚,当然包括生儿育女的目的。然而,只能是包括,并不是爱情的全部。只有在封建的社会里,有些男人确实把女人当成生孩子的机器。在那个社会里,女人没有地位,也没有权利享受爱情。在新社会的中国,以至在西方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把男女之间的爱情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来,男女异性的爱慕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些人“要老婆就是为了生孩子”,仍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在作怪,是一种封建思想的残余在一些人头脑里起作用。

男女相爱,结为夫妻,首先应该有在事业上的共同追求,并做到,为事业的发展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应该是夫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为了生孩子,延续后代,不异于其他动物,那人类就称不起为高级动物了。有的夫妻,本来是可以生孩子的,由于事业的需要,对事业的追求,有的不要孩子,有的晚生孩子是常有的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美是生活。”投身于沸腾的生活中去,把自己献身于人民,献身于建设,用对祖国的爱,去丰富和充实你的精神世界,就不会因为没有孩子而感到寂寞了,更不会因没有孩子感到空虚和没有奔头。周恩来夫妇,因为革命的艰苦环境,就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把毕生的一切,献给了人类,献给了祖国,全国人民都爱戴他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里。

有子女的夫妻,可以把爱给其子女,也可以得到子女的爱(当然,也有的子女并不是像父母爱子女那样爱父母)。没有孩子,夫妻两人要把爱加倍地给予对方,在深深的爱中,白头偕老。到了老年,因没有孩子的照顾,夫妇两人就更应该相互关心,注意身体健康。因为经济负担小,平时,在饮食方面多讲究一些营养学,也有更多的时间搞些采买和烹调,可以吃得更好一些,因为没有孩子的劳累,时间相对宽裕,夫妻两人要从中年开始,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以求得老当益壮。总之,夫妻间和睦相处,以对对方深深的爱指挥自己的言行,这样,完全可以从夫妻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安慰和人生的乐趣。要自觉地减少烦恼。因为没有孩子,夫妻间而互相埋怨的做法,是最大的傻瓜。谁都明白,这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如果一方总是心有余悸,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么夫妻间留下的伤痕,到老也难以愈合。

要学会用情趣充实生活,赶走寂寞。不可否认,身边有孩子,夫妻生活可能更有生气,窗有乐趣。没有孩子,可能寂寞常生。但是,如果夫妻生活安排得好,特别要多搞一些有情趣的活动,寂寞是完全可以被赶走的,带来的是生机勃勃的夫妻生活。

夫妻没有孩子的拖累,除了致力于事业外,还可以大大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如听听音乐,读读诗,美化卧室,装点庭院,都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假日夫妻两人安排一次适当的旅游,爬山、涉水,观赏祖国的大好山河,充实自己生活,增强对祖国、对事业的责任感,这也是很有意义和趣味的。

夫妻两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社会交往。多到亲朋那里去看看,或者,请他们到家来做客,都是很有意思的活动。有一对夫妻,自己没有孩子,但他们把对子女的爱倾注到一位朋友的孩子身上。他们像家庭教师那样,按时到朋友家去,他们像父母那样,关心孩子的学习,于是,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英语,从小学就辅导那个孩子学习,整整八个年头。孩子高中毕业了,考上了外语系,不用说孩子和孩子父母如何高兴,就是这夫妻俩也像受到了最高的奖赏,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如果夫妻双方愿意,又有机会,还可以从家族中或外姓中(包括不相识的人)领养一个小孩,男的、女的,都可以按自己的愿望选择。虽然不是亲骨肉,但你只要把他(她)当成亲生儿女去教养,养育之恩,也会使孩子对你们感到情同父母。人,总是有感情的。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也需要感情的培养,只靠“亲生”一个条件也是不行的。有的亲生子女,从小在别处教养,或长期跟随保姆,他(她)反倒对自己的父母没有深的感情,对抚养人却亲近得很,一生不忘。这就是以爱换爱。

让我们以一位心理学家的话,作为这个小标题的结束语,“假如确实知道她或者丈夫有不孕症,她也同样可以使丈夫心平气和。不管是哪一方的原因,都不应该埋怨对方,而是应该尽快想方设法来弥补生活中的空虚,是抱一个来,还是过继一个来,即使都不愿意,也要互敬互爱,以爱来充实夫妻生活。”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老年人都会受到尊敬。一些没有子女的老年人,可以到敬老院去过幸福的晚年生活。国家拨出相当数量的款项,安排孤寡老人的生活。这既是社会的人道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美德。在我国各地,到处都谱写着一曲曲赡养老人的共产主义凯歌。尊敬老人,爱护和帮助老人已蔚然成风。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关系正在建立和发展。

我曾访问过一个街道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是那样安逸、舒畅,有各种文化娱乐生活,报刊就订了28种。他们还根据健康情况,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有老年操、门球、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棋类,以及健身球花样比赛等,那里有4名待业青年当服务员,平均一个人照顾四五位老人。厨房里有两名手艺高超的厨师,听说,他们的饮食很讲究营养。

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里边还有两位有子女的单身老人。我问他们,为什么家有孩子,还要入敬老院,是不是孩子不孝敬?他们连连说:“不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很孝顺,每日除给我们交伙食费外,还供我们几十元的零花钱。只是因为儿子、媳妇是做地质工作的,经常到外边,一去就半年。我们觉得,在敬老院,更免得寂寞,孩子们在外边工作也更安心。”

我完全明白了,敬老院,不但赡养无子女的老人,还负责照顾有孩子的老人。而且,他们是那样满意,这还不足以说明敬老院完全可以为无儿女的老人去掉后顾之忧吗?少有所教,老有所养。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我们相信,在今后,敬老事业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