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为您的婚姻点亮一盏灯
11622800000018

第18章 爱,因争论而坚贞

有人说:你看某某夫妻,听说他们向来没有闹过矛盾,也没有争论过。那才叫夫妻和睦呢!

果真是那样吗?如果真是那样,当然是好。可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没有矛盾、没有争论的夫妻是很少的。有人访问了某某夫妻,问他们是不是根本没有发生过争论,他们回答说:一家人过日子,哪能没有争论,筷子还要碰饭碗呢。只不过我们的争论很讲方式和适度罢了。这种回答,可能更接近实际。

我们提倡夫妻生活的和谐,但是,这种和谐不是表面的、勉强的,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爱情表现。这就是说,有时在夫妻间对事物也有不同的见解和处埋意见,也要发生争论。这种争论处理得好,可以使夫妻间感情不够和谐的达到和谐,和谐的更加和谐。

人所共知,男女双方,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文化水准的不同,工作锻炼的不同,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习惯等等的不同,在对日常一些事情的看法上,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足为怪。绝不应该稍有争论,就认为是夫妻感情不和。我们讲夫妻间的志同道合,是指大的方面,而在其他方面,或者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绝不可能完全一致。例如,他吸烟太多了,她要反对;她想买某件东西,他认为必要性不大;他想搞改革,她认为风险太大;她对孩子太宠了,他认为是教育无方,等等。存在这些不一致的认识,怎么会没有争论呢?

夫妻间对认识不太一致的问题,进行争论,各谈各的看法,并做到认真倾听对方意见,可以交流思想,使夫妻间得以深刻了解。这对统一认识和加强夫妻感情都是很有意义的。不可否认,夫妻间各怀心事,长期间互不交流,彼此互不了解,势必从思想上产生隔阂。

夫妻两人,就一个有不同看法的问题,各抒己见,各找论据,都企图说服对方。但最后,终有一方被对方说服,或者,也有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鱿先放一放,待以后继续争论。在家庭中能够形成这种争论的空气,说明夫妻两人在家庭中真正讲了民主,实行了平权平义务。只有夫妻双方都能对家庭的事情关心、负责,尽到一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又实行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家庭才能管理好,夫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睦。所以说,争论,也是实行家庭成员平权平义务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夫妻在家庭一些事务上进行争论,就完全打破了过去那种“夫唱妇随”的局面。过去,在一些家庭内,丈夫“唱”什么调,女的就得“随”什么音,丈夫说了算。就是丈夫做错了事,妻子也不能说声“不”字,这样,将会把事情搞坏,给家庭带来麻烦和不幸。如果通过夫妻间的争论,就可以选取最佳方案。

有一对青年夫妻,在星期天早饭后上街前,发生了一场争论。他们要到街上去挑选一台电冰箱,丈夫说:“咱把钱带上,走几个商场,哪里有,就在哪里买。”

妻子说咱还是先去街上看一看,看合适了,下午去买,以免带那么多钱危险。”

丈夫说:“那样太浪费时间,下午我还有事。”他说着,就把一大摞票子放到了手提包里。

争论还继续进行,妻子坚持不把钱放在家里她就不去上街;丈夫坚持不把钱带着他就不去买冰箱。后来妻子说:“挑好了冰箱,你在那里等,我回来取钱,可以吗?”丈夫觉得争论时闽不少了,也做了一点让步:“好吧,就这样,反正上午得把冰箱买好。”

这才使争论结束下来。

事后,他们才发现,这次争论的价值是如此之大。原来在拥挤的人群中,丈夫拎的提包被人割破了。一场争论,避免了2000元的损失。

争论,往往在你意料之外发生。比如,妻子想买两件好衣服。丈夫则想攒钱买电冰箱,于是,在闲谈中就发生了争论,各自陈述个人的理由。有时,也可以对一些较大的问题,进行有准备有计划的争论。妻子想积极参加到改革浪潮中去,并打算承包一个车间,可是,她估计丈夫是不会同意的,商量是不能奏效的。于是,她选择了适当时机,同丈夫提出个人想法,夫妻展开了争论。这种争论,事关全家命运,必须认其对待。

一般情况下,夫妻间的争论可分为以下几种:

在是非问题上进行争论,可以提高双方的思想素质。夫妻间对社会上某些大的问题,如某些政策性的问题或者外交上的问题等,看法不一致,各自都心平气和地,有理论有实例地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争论,结果,在比较正确的基础上取得一致意见,这对双方都是一次思想上的提高。或者,一方看到另一方思想、品质、作风上的缺点,及时指出来,对方接受不了,也可以通过争论,取得一致看法,优点坚持发扬,缺点加以克服,错误及时纠正,都是很有意义的。相反,一方看到另一方有什么问题,而不声不响,看来表面上是和睦,其实,内心里已产生了分歧和厌恶。这不仅对对方不负责任,同时也不利于夫妻间感情的巩固和发展。

夫妻间有了误会,提出来及时争论,可以融洽夫妻感情。夫妻共同生活,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一方说话态度不好,对方便怀疑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或者,一方听到社会上一些流言,便产生了疑虑,互相之间心里结了疙瘩。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提出,经过争论,加以澄清,都可能成为夫妻间感情产生隔阂的起因。而且会越积越多,结果形成,“蓄之已久,一放难收”。如果能够利用争论这一武器,把疑虑摆到桌面上,互相谈清楚,误会就会消除,夫妻就会在感情上重归于好。

在家务上进行讨论式的争论,会使家庭生活安排得更好。家务是夫妻间接触最多的事,也是容易产生分歧的事。比如,家里先添什么家具,后买什么东西,或者星期天如何安排等,都会引起争论。这类事,就应该通过简单争论,一方采取主动让步的办法,及时加以解决,便可立即行动起来,使家庭增添快乐气氛。一台彩电买来了,孩子大人围在一起看,过了一年,又买来电冰箱,每个人想买的东西,分别先后都买上了,使家庭每个成员都会产生满足感。在这类问题的争论中,要伴随着让步政策,如果因为先买什么,后买什么,或者一个想去公园,一个想去商场,总是争论不休,意义就不大。

知识性的争论,能提高双方的文化素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在家庭生活的内容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夫妻两人同上电大,同学文化以及同搞技术革新的越来越多,他们在共同学习中,或对改革的讨论中,产生一些争论。就是对电视里的一个节目,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电视剧《红楼梦》人物的塑造,就可能有不同的评论。通过一场争论,互相交流知识,探讨奥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方面争论的好处是,因为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因而,争论的气氛会更和谐,往往是以愉快开始,以大笑结束。就是不能取得一致看法,也会有所提高的。无论怎样结束,都会丰富家庭的文化生活,使家庭生活向更加文明化、知识化发展,这比不懂装懂的宁静要有价值得多。

要抛弃那些无谓的争论。比如妻子说:“今天市场上黄瓜两角钱一斤。”丈夫说:“两角钱谁卖给你?隔壁就是花3角钱买的。”妻子说:“我问的是卖黄瓜的,难道他还故意往贱里说?”丈夫说:“你说谎不说谎我不知道,前天咱自己也是3角5分买的,今天就两角,不可能。”这类事情的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属于无谓的争论。它只能引起不愉快,即便就是统一了认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夫妻间的争论,有时可以激烈一点。但是,争论就是争论,决不是争吵,这里也有质的区别。争论,可以使问题更加清楚,双方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接近。争吵不但不能使问題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强词夺理使原来的分歧更加复杂化。

有的夫妻经常发生争论。本应该互相谅解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也争论一番。这事争论,那事争论,今天争论,明天争论,长此下去,夫妻双方对争论的意义含糊了,把争论当成家常便饭,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不知不觉地,夫妻两人的争论变成了争吵。所以,夫妻间的争论,要掌握适度。不要大事小事,事事争论,一天数次交锋,而要选择适当题目,使争论在解决家庭问题上或在统一夫妻认识上取得效果。如果争论不讲质量,不说理,不倾听别人意见,甚至强词夺理,使争论的内容和气氛都出现了不应当出现的现象,那么,这种争论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争论,是为了弄清是非,或者得出怎样做更好的结论。有的夫妻争吵,是为了达到“以我为主”的目的,压倒对方,争个你输我赢,必然感情用事,因此,在争论中缺乏与人为善的态度,不是以理服人,而是挖苦、讽刺和伤害对方,用语不讲文明。这样的争论,不但达不到和谐夫妻生活的目的,而且会伤害夫妻感情,给夫妻生活留下阴影。

争论的双方,都应珍惜每一次争论,不要使有意义的争论步入歧途。有一对夫妻进行了如下的争论:

妻子:“咱买一台缝纫机吧。”

丈夫:“缝纫机无大用处……”

妻子买了总归是方便,也不是吃掉、烧掉,只会省,不会费……”

丈夫:“总归占地方……”

妻子:“可以当写字台用。”

丈夫:“一架缝纫机,可买三张写字台……”

妻子:“我不管,人家结婚都有缝纫机的,我没有像什么样子?”

丈夫:“那么你把50元一张的人民币贴在墙上,给大家看好了。”

丈夫的话中带刺了,要把这场争论引上歧途。再争论下去,争论就要超出限度。这当然是质量不高的争论,原因就是双方都没有讲道理。如果丈夫讲一下,现在条件好了,多是买衣服穿,缝纫机的作用不大,不如买些更实用的家具,这样,妻子也可能容易接受,争论就会有个很好的结尾。

争论,是在夫妻内部进行的,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在争论中“失败”而扫兴。有的认为,自己败在对方的手下,以后在家庭中会失去威信,怕爱人看不起。这都是多余的顾虑。在争论中,你的见解被否决,你又能及时放弃自己的意见,采纳对方的高见,这样,你不但不会失去威信,反而使对方感到你是个谦虚的人、一个公正的人、一个肯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你的人格会在对方心目中高大起来。对方会愿意在以后继续同你争论。在以后的争论中,也会学着你的样子,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向你“投降”。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夫妻间的争论,谁胜谁负,都无所谓。当一方觉得自己意见不如对方意见更全面时,说一声:“我投降。”把争论结束,将是一个很有趣的结尾。如果双方都还不想投降,那就等以后再争论,也就会有其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