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底两万里
1164200000027

第27章 万尼科罗群岛 (2)

诺第留斯号经过一条窄狭的水道,穿过由岩石构成的礁石环,来到了防波堤内,这里的水深大概有五十米至六十五米。我看见有十二三个土人在红树荫下,见到我们的船开来,显得非常惊奇。看到这么个长长的灰黑东西行走在在水面上,他们还以为是见到了一条需要提防的厉害的鲸科动物呢!

这时,尼摩船长问我,关于听拉·白鲁斯遇难的事情,我都了解些什么。

“船长,我所知道的也是尽人皆知那些事情而已。”我对他说。

“那么,您能把那些尽人皆知的事情诉我吗?”他的语气中带着讥讽。

“当然可以。”

于是,我对他讲了杜蒙·居维尔关于这事的最后著作中所谈到的情形,简单的概述如下。

1785年,路易十六派遣拉·白鲁斯和他的副手郎格尔船长于作环游地球的航行。他们乘罗盘号和浑天仪号两艘三级舰出发,从此以后便杳无音信就再没有听见他们的消息了。

1791年,法国政府对这两艘战舰的命运非常关心,便装备了两艘大运输舰——搜索号和希望号,于9月28日,由当上尔加斯朵指挥,离开布勒斯特海港,可是了寻找的工作。两个月后,从指挥阿伯马尔号船的船长,名叫波温的报告里得知,两艘失事战舰的残骸在新佐治岛沿岸被发现。当上尔加斯朵对着报道并不知道,而且这个报告的可信度也不是那么高,于是他指挥船只继续爱向海军部群岛驶去。因为韩德船长的一个报告指明,这个群岛是拉·白鲁斯遇难的地方。

希望号和搜索号甚至于经过万尼科罗群岛面前没有停留,当土尔加斯朵的两名副手和他的几个船员中在途中也不幸丢了性命。可是,他的搜寻还是落空了。第一个确定无疑地找到失事船只的踪迹的是狄勇船长,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航海家。1824年5月15日,他所智指挥的船叫圣巴土利克号,在1824年5月15日,经过新赫布里底群岛之一的第克贝亚岛附近。一个印第安人乘着独木舟在那里靠近了他的船边,将-把银质的刀柄卖给了他,上面刻有字迹。这个印第安人还提到一件事,说他在六年前住在万尼科罗岛的时候,曾经看见过两个欧洲人,他们是多年前在这个岛触礁遇难船只上的船员。

拉·白鲁斯那两艘船的失踪曾震惊整个世界,狄勇猜想,在这里失事的可能就是那两艘船。他打算到万尼科罗群岛去,据那个印第安人说,那里有很多遇难船只的残骸,但是,由于风向和水流的关系,他没有去成。

狄勇回到了加尔备答。在那里,他设法s想法使亚洲学会和印度公司对他的发现产生兴趣。他因为得到一艘命名为搜索号的船,由他指挥,和一个法国人一起,于1827年1月23日启航。

搜索号在太平洋好几个地方靠过港口,终于在1827年7月7日抵达万尼科罗群岛,驶进了小避风港瓦努,就是此刻诺第留斯号所漂浮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狄勇船长收集了不少遇难船只的遗物,有铁制的用具、锚、滑车的铁链、几门小炮、一百八十毫米口径的炮弹、残破的天文仪器、船尾的断片和一口铜钟,铜钟上刻着几个字:“巴赞造”,这个标记是1785年左右布勒斯特军械局铸造厂使用的。根据这些来看,这件事是没有什么让人怀疑的了。为了让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更加完善可信,狄勇在这遇难的地方一直待到同年十月,才离开了万尼科罗群岛,去往新西兰,于1828年4月7日抵达到加尔各答,然后回到法国,查理十世的热情招待了他。

但此时的杜蒙·.居惟尔对狄勇所作的工作结果并不知道,已经出发到别处找寻遇难地点了。因为他从一只捕鲸船的报告知道,在路易西安尼省和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土人手里,有好些徽章和一种圣路易十字勋章。于是,杜蒙·居维尔指挥着浑天仪号,向大洋出发。他的船在狄勇离开了万尼科罗群岛两个月后,停靠在了何巴市港。在那里,他才知道了狄勇所获得的结果,而且还听说,加尔各答轮船公司的和合号上一名叫何伯斯的船副,曾经在南纬8度18分,东经56度30分的一个小岛上,看见过岛上的土人使用过一些红色毛布和铁条。

杜蒙,居维尔特别犹豫,他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报刊所登载的这些报道。向来想去,最后他决定去追寻狄勇的踪迹。

浑天仪号于1828年2月10日抵达了提科皮亚岛,找了一个避居在这个岛上的逃兵做向导和翻译,驶向万尼科罗群岛。同月12日,万尼科罗群岛出现在他们眼前,绕着这个岛的暗礁行驶到14日,直到20日才停靠在小避风港瓦努的防波堤内。23日,船上的几个船员在岛上进行了一番搜寻,找到几件不太重要的残余物品,当地人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态度,始终拒绝带他们到遇难地点。这种态度很可疑,让人会更加相信,他们曾经对船中的遇难人员进行过虐待,他们似乎很害怕杜蒙·居维尔是要给拉·白鲁斯和他的苦命同伴们报仇来的。26日,岛山的土人收到了一些礼物,也知道杜蒙·居维尔不会对他们采取任何报复措施,才决定带领他们到领船副雅居诺遇难的地点。

遇难的地点在巴古和万奴两岛的礁石间,浑夭仪号的大艇和捕鲸船开到了这个地方,在五米至六米半的海水深处,发现了一些锚、炮、铁块和铅块都被石灰质的沉积层粘着,横七竖八地堆积在那里。船上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捞上来一个重一千八百斤的锚,一门口径八分的铁铸大炮,一大块铅和两尊铜炮。

杜蒙·居维尔还从向土人口中了解到,在岛附近暗礁上损失了两只船后的拉·白鲁斯,

在岛附近暗礁上损失了他的两只船后,又造了一条比较小的船出发了。但是,他又一次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失踪的。于是,杜蒙·居维尔船长在一株红树下立了一座碑,以此来纪念这位著名的航海家和他的同伴。纪念碑建筑在珊瑚石的基地上,是简单的四角金字塔形状,上面没有竖立任何金属饰物,免得引起土人们的贪心欲。

杜蒙·居维尔打算返航了,但是,他的船员们都患了热病,这是由于受了海岛不良气候造成的,他本人也病得不轻,返航时间一直推迟到8月17日。

这期间,法国政府担心杜蒙·屠维尔不了解狄勇的工作的进展情况,便派遣列哥郎·德·土浪美林指挥巴沿尼号小战舰到万尼科罗群岛,这艘战舰当时停在美洲西部海岸。于是,在浑天仪号离开了几个月后,巴沿尼号抵达了万尼科罗岛,并没发现任何新的材料,只是证实了看土人没有破坏拉·白鲁斯的墓碑。

这就是我给尼摩船长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听完我的讲述后,他对我说:“那么,在万尼科罗群岛失事的遇难人所建造的第三只船,究竟毁在哪里,还是没人知道吗?”

“还是不知道。”

尼摩船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做了一个让我跟他刀客听去的手势。这时,诺第留斯号下潜到海面一下几米深的地方,客厅的嵌板已经打开了。

我急忙朝开着的嵌板走过去,透过玻璃隔板向海面望去,只见珊瑚礁石的基地盖满了菌生植物、管状植物、翡翠海草、石竹小草,有数以万计各种好看的鱼类在它的下面,这些鱼包括鲍鱼、雕纹鱼、卿筒鱼、裂骨鱼、金鱼等。我认出了打捞机无法打捞的一些残废物品,全是遇难船只留下的东西,如铁马磴、锚、炮、炮弹、绞盘架、船头废料等等,现在它们的上面都长满了花草。

当我正在注视着这些令人感到凄凉的残留物时,,尼摩船长用很严肃的口吻对我说:

“拉·白鲁斯船长是在1785年12月7日指挥罗盘号和浑天仪号两艘船出发的。他最先停靠在植物湾的,考察了爱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后,又出发去往圣克鲁斯群岛,在哈巴衣群岛的奈摩加岛停靠。接着,这两艘船来到了不了解情况的万尼科罗群岛的礁石上面。行驶在前面的罗盘号和南边海岸的礁石相撞。浑天仪号前来援救,但同样与暗礁相碰。第一艘船罗盘号很快便沉了下去,,第二艘船浑天仪号在下方搁浅方坚持了好几天。当地土人善意地招待了遇难船员。遇难船员便在岛上利用两艘破损的大船的材料,拼凑建造了一艘较小的船。有几名水手自愿留在万尼科罗群岛上居住。其余一些体弱有病的船员都跟着拉·白鲁斯一同出发,驶往所罗门群岛。结果,在这群岛的主岛西岸的失望呷和满意呷之间,船毁人亡。

“这些情况您是怎么知道的呢?”我很惊讶地喊道。

“我这里有在最后那艘船出事现场找到的资料。”

尼摩船长将一个印有法国国徽的标记,被盐水侵蚀了的白铁盒拿了出来,并将铁盒打开,我看见里面有一卷公文,虽然纸的颜色已经变黄,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辨。

这是法国海军部长给拉·白鲁斯船长的训令,边缘上还有国王路易十六的亲笔御批呢!

尼摩船长于是说:“这样的死对于一位海员来说,也是似的其所了!这座珊瑚坟墓是一座安静的坟墓,但愿我和我的同伴不会葬身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