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11648400000028

第28章 开到荼蘼又何妨(2)

遥想当年,错误并不在她。这一切的发生,早已经令她筋疲力尽。而“存在即是错误”才是对她的一生真正的解释、最好的解读。万事于陈圆圆都不是有常理可循的,她的心即是向善的,而世事的冷漠却并未回报她一世温暖,而是冰封了她的人生。

古时候,女子姿容不凡又踏入红尘风月的,命运大抵如此。白居易当年的《琵琶行》,说的就是一个风月女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的命运令人同情,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琵琶女和自己相似的遭遇叹息。而人非圣贤,随遇而安才是更多人最终的归宿罢了。

诺诺回首,时光仿佛倒流,流向这万劫不复的曾经,流向那不堪回首的幕幕场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咋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凄凄然的人生,也不只有陈圆圆一人。只是她的出现刚好在那个历史的节点,这就注定了她会是光芒的聚点。

花落花开开不休,奔腾涌涌水自流,深夜暗梦,却白了发梢,皱了眼角,肥了相思,瘦了闲情。

最痛的感受不过是看着不愿看到的一切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发生,陈圆圆经过的所有,有多少是情非得已?

没有人会永不犯错,因为人非圣贤。同样也没有人理所应当地会按照常理来过,一切的始终不过是风尘依旧的人生罢了。一生路途漫漫,难免旁斜逸出,难免偏颇歧路。一切不过因为转折的路口,关乎他人的生死存亡,才显得尤为重要。

陈圆圆的一生并没有错,从一生中最美好和单纯的童年开始就是如此。温暖的家庭,慈爱的父母,如果她也和平常女子一样正常长大成人,嫁为人妇,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便是一道多么平常而又美好的人间温情之景。人之初,本是一条明媚的康庄大道,一路的人生可以如初般美好。奈何这原本洁净如纸,却硬生生被残酷的命运蹂躏得残破不堪,再也无法拼凑完整。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于遇人不淑罢了。

每每提到陈圆圆,就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吴三桂的名字。女人,终究是附属于男人,因为有了吴三桂,她便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成了世人诟病的红颜祸水,她成了安稳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而真正的陈圆圆并不是这样的女子,她渴望安静,渴望和平,渴望一份普通的爱情。她只想做一个单独的个体,简单地存活在人世间。但是她亦是一个有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女人,正因如此,才有后来,吴三桂后来反清,她却要入庵为尼。

寒梦成空,愁绪纷纷,冷残笑面,斑驳随影。

谈不上敢爱敢恨,也说不上刚烈执著。她没有柳如是锋利的聪慧,也不如寇白门对爱情的执著。陈圆圆有的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态度,一种恒定而持久的态度。这也令她在种种险境中都能够化险为夷,这不外乎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许并没有人教授与她,只是太多的磨难和坎坷教给这个苦命的女子太多。如果她的人生是一幕戏,那么这些故事应当算得上是精彩纷呈。而这戏剧化的人生,也让这个国色天香的女子有更多的魅力和神秘。

前尘旧梦

昨日风,昨日雨,昨日情殇不可弥。前尘岁月,今宵情愫,微澜依依。

再唯美的过去终究会结束,再未知的将来终究要来临。恍如隔世的风尘依旧能吹到今朝耳目之中,你刹那间的留恋,却早已随风走远。

红袖添香,你侬我侬的过去,如今却也变成了蓄墨夜央的满目疮痍。

有多少人闯入了陈圆圆的生活,看似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却将她脆弱的心伤害得彻彻底底。或许正是因为她的悲而美,只是有多少的不情愿和心寒,宁不美亦不选择悲痛不堪的人生。

有多少伤害是以爱之名,又有多少恨亦是由爱而生。这世间,情仇爱恨本也没有清晰的界线,或许正是因为多迈了一步,便去向了无底深渊。少走了一段,便与人生旅途中的美景失之交臂。那一抹抹湿泪,一声声叹息,不知道蕴藏了多少的情感,多少人的故事,多少人的心痛。

她的人生伊始,如一个温暖的荷苞,无数人盯着,想看看荷苞里面的样子。终于她怒放了,却又有那么多人急于采摘。花儿离不开水的滋润,有了水才会让生命力更加旺盛,正如女人离不开爱是同样的道理。只是,采过这朵花的人,却不懂得怜爱和珍惜,让本来如花的生命慢慢地枯萎,渐渐地凋零。

一个人的故事,不可能都会幻化成优美的文字流传千古。芸芸众生之中,多数人是被历史的滚滚风尘湮没。而陈圆圆之所以会在历史上留下惊叹的一笔,是因为她的存在与一个国家的存亡扯上了关系。

一座城,一段情,半生悔,一世怨。早知如此,不如不相逢。若是当年政治风调雨顺,若是吴三桂顺理成章地娶了陈圆圆,安稳地度过一生,无论他们多么幸福或是多么坎坷,历史上都不会有他们留下的任何痕迹。

江南烟雨,如花美眷的一袭白衣,本该孤傲人间,倾世百年,奈何遇人不淑,命运多歧路。终把青春耗成了落花,沧海守成了桑田,经年的繁花似锦守成了一世的枯萎。

能将过往的事看淡的人都有一个宽容博爱之心,然而这种宽容多数是对于别人的错误。倘若自己犯下的不可宽恕的弥天大错,有良知的人的内心便会一世不得安宁。那些苦在心里的痛,看不见也摸不到,却伤得人痛不欲生。她也想释怀,不然不会做尼姑。只是她始终是无法原谅自己,无法看淡过去。无法忘记那些因为她而逝去的亡灵,为了她而打开的城门。

一切,如噩梦般随了她几时载。直到吴三桂的离去,她仿佛是松了一口气,心却痛得难忍。于自己,她一生中能遇到如此爱她的男人本应无怨无悔。只是,于现实,她对自己的选择悔恨难当。可惜,时光如水,她不会因为谁的路走错了就能够从新再过一回。

陈圆圆的一生注定如此,后人看了她的故事,无不感慨万千。有人会认为她是历史的罪人,是她影响到了一个王朝的走向。但是更多的,还是人们对于她深切的同情。是历史的残忍把她推上了风口浪尖,让她骑虎难下。一个女人,不足以改变历史。男人征服世界,而女人却能够征服男人,要怪只能怪她美得令人无法抵挡的容貌,可是,美貌是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