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庶女无敌
1171000000147

第147章

因为前面养荣堂老侯爷要静养,人来人往颇为不妥,于是就将园子的后门打开了,凡是来到角门的客人,都有家丁引路,绕过半个侯府,从后门进入园子。

因为四个公子要参加文会,所以文仲山也将家塾给散了,让学生们都休息一日。

郭菀央一早上就起来了,早有准备的小桃等人,快手快脚将洗脸水给郭菀央端过来,又将郭菀央的头发给梳起来了,小桃又拿出束发嵌宝紫金冠,说道:“这是前几天老太太赏赐下的,不如今天就戴上?”

郭菀央笑着摇摇头,说道:“我横竖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人人都知道是一个没地位的庶子,又不过是寻常书生的聚会,装这么富贵做什么。随便拿根簪子笼一下就行了。”

小桃见四公子拒绝,不免略略有些失望。只能根据郭菀央的吩咐,拿了一根簪子一条抹额将头发给束了。碧草拿出一件金缎锈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见这边没有戴冠,于是笑着将衣服给收起来,说道:“既然朴素了,这么衣服也搭配不上。”拿出一件雪青底子白色玉兰印花半袖圆领袍,束上宝蓝色的丝带。又拿出一件天青色的出风毛大氅,给郭菀央披上了,说道:“这几天虽然还不曾下雪,但是好歹要防风。”转头却不见了茱萸,不由笑着说道:“茱萸这惫懒的丫头,却不知做什么去了。”

郭菀央笑道:“不定是上外面出恭去了……方才我见她捂着肚子出去了。”

小桃不由抿嘴笑道:“公子,出恭这个词……也是您能说的。您可是尊贵的人。”

郭菀央笑道:“难不成说大便不成。”

这句话……更是粗俗不堪,于是一房子人都笑了,将茱萸去了哪里的问题抛在脑后。

四兄弟齐聚在后园门口,迎接前来参与聚会的书生。绝大多数学子都还是二十岁或者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也有少数上了三十的。至于四十岁以上的老童生,应天府并非没有,不过郭家四兄弟却不想将他们邀请过来。毕竟,郭家四兄弟,都是少年才子,而且门第高贵,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这样的人,交往的自然也应该是少年才子。也邀请了少数参与科举的勋贵子弟,不过这样的人,数量上很成问题,与郭家关系良好又读书的勋贵子弟更是稀有动物,因此也就不值一提了。

郭菀央站在门口,徒劳的想要记住这群书生每个人的名字,却发觉那是徒劳的。人太多了,而且这些书生都是差不多的打扮,连脸上那些笑容都是极端相似……绝大多数笑容都是带着谄媚的,一群人很是恭维了四兄弟尤其是郭玥了一番。十岁过县试,十一岁或者就可以过童子试的人才,确实不多见。

规规矩矩的与这群书生们见礼,然后由大哥主持,请几个年长的书生们出几个题目,大家讨论这几个题目,或者其中

有些学生有几个独到的见解,于是大家都很客气的称赞了。接着就是大家分头写文章,写完了文章再相互交流。郭菀央自然也规规矩矩写了,不算太出色,却也不算太差劲,勉强中流罢了。

正在评判的时候,却见前面郭琳的婢女急冲冲赶来,低声向郭琳说了几句。郭琳一怔,随即面露喜色,打断了正在做评论的书生那絮絮叨叨滔滔不绝老生常谈的评语,举手说道:“诸位,有天大的喜事!”

一群人都将目光转向郭琳,有人就叫起来:“郭琳兄,却不知有什么喜事?”

郭琳大声说道:“皇太孙殿下微服上国子监,却听闻了今天这里的一场盛会……于是就命车驾往这边来了!”

一句话落下,四面的书生就欢声雷动。于是没心思的急忙修整服装,有心思的急忙拿回自己的文章打算修改,还有的开始构思想要一鸣惊人写两首诗,还有的就开始冥思苦想怎样与太孙殿下搭上两句话……

郭珮说道:“大家都与小弟一道,前往后门口接驾去罢!”

一群人就闹哄哄往后门口去了。又有书生开口询问:“郭琳兄,太孙殿下是从后门进来么?”

郭琳回头,笑着解释:“太孙殿下方才已经传话过来了。他这是微服,不想惊动太大,也不想给臣子家造成不便,因此就与大家一般,从后门进入……太孙殿下如此体恤下臣,我武定侯府足感其情……”

于是称赞的声音啧啧想起,一群书生,争先恐后的往后门口行去。

郭菀央落在最后。她身材矮小,衣着普通,落在最后也不显眼。一边慢悠悠的跟着,一边却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亲民?这就是体恤功臣?人来没有来,先吩咐这边接驾了,让这群书生将手中的文章都先放下,正常的程序全部打乱……郭菀央不由想起慈云庵那次赏花,那锦衣卫可是将自己当做刺客揪出来的。

一边慢悠悠跟着,一边却将这位太孙鄙视了一千遍。

听见远处传来杂乱的声音,压低的声音:“来了来了,马上就到……”

于是后园门口几十个书生,参差不齐的跪倒,嘴上开始乱哄哄的叫喊“太孙千岁”“参见太孙”“学生某某拜见太孙”之类的,场面之乱,一时无俩。书生们跪在前面,奴婢们跪在后面。

郭菀央也慢悠悠跪下。好在园子里多的是石子路,昨天又吩咐奴婢们打扫得很干净,跪好了,将衣服拍一拍,估计也没有多少影响。

却感到自己的衣服下摆被什么东西给拽住了。一怔,侧头,却看见一个十一二岁年纪的小男孩,正靠着自己身边跪下。他的脚……踩着了自己的衣服下摆。干干净净的出风毛大氅,马上多了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