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11895100000027

第27章 人生智慧之十六:取舍之道,人生有大智(1)

代表人物:胡蝶(中央电视台)

足音:

1. 胡蝶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卫视,之后担任《晚间新闻报道》的主播,参与了奥运倒计时两周年、鸟巢卸载等大型直播活动。2007年元旦,北京卫视推出了改版后的《直播北京》,她又担任了该节目的主播。

2. 2007年夏,胡蝶参加了四年一度的CCTV主持人大赛,成为了央视7年来唯一获得大赛冠军的女选手,入主央视后开始主持《今日亚洲》,现担任央视《朝闻天下》的主播。

“取舍”出自《汉书 ·贾谊传》:“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意思是指采取和舍弃,选择。取舍是一种智慧,取舍是一种精神;取,是一种领悟。舍,更是一种智慧;取舍,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一个懂得取舍的女人,在处理生活和事业中必定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能够在该把握的时候,用心去争取;在不符合自己做人原则的环境中,果断地舍弃。

印象

第一眼:清新可人的外表,甜美的微笑,都不禁让人对这个邻家女孩留下美好的印象。外形亮眼,极具亲切感,让她与观众之间没有距离感。

第二眼:美丽淳朴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热心参与各种公益事业。她为人真诚亲和,做事有责任心,也正是这些,吸引了一批“迷蝶香”支持她;也正是这些,她的事业取得了成功。

用坚持迎来人生的跨越

2009年7月27日,早起的人们如往常一样,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味早餐一边收看《朝闻天下》的新闻时,身着一袭粉色服装的女主播胡蝶让人们忽然眼前一亮,清秀甜美的面容,亲切温和的声音让人们瞬间记住了这个汉中女孩。

胡蝶,这个来自陕西西安的女孩,她清丽脱俗的气质和自然、大方的播音风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胡蝶有着执著的个性,当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理想以后,她就开始坚持不懈的努力,先是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读研的资格,但是她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现状,最后决定放弃读研的机会,进入已经向她伸出橄榄枝的北京卫视,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主持人。

当央视主持人大赛这个难得的机会来临的时候,胡蝶决定挑战自己参加比赛,为了坚持到比赛的最后,她被迫辞去了北京电视台的工作,冒着巨大的风险背水一战,最后这个勇敢的女孩赢得了比赛,也赢得了人生一次跨越的机会——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人。

从北京广播学院到北京电视台,再从北京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聪明而又执著的她,总能在生活中不断地储备知识,进而在关键时刻理智地选择。

胡蝶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来投入工作,她用美丽的笑容和完美的人格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到一份难得的新闻资讯。

智慧之一:从西安到北京,美丽的胡蝶一路奋飞

看过胡蝶主持《朝闻天下》的人,都会被她清纯靓丽的外形和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所吸引。她端庄之中又不失时尚,认真又不失亲切随和,让人们改变了对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的看法。

胡蝶出生在汉中,在西安长大,深受古城文化的熏陶。小时候的她因为体质不好,经常生病,个性腼腆害羞。胡蝶的父亲把对孩子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他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自信心,就把她送去练习武术。经过一年的学习,胡蝶的体质变好了,胆子也变大了。胡蝶的父亲还主动要求幼儿园、小学的老师上课时多提问胡蝶,让她多回答问题并经常鼓励她,而他则在家耐心地教导女儿上课时如何积极地回到老师的问题。就这样,在父亲和老师的多方努力下,胡蝶不再那么胆小、腼腆了,而是逐渐变得有自信了。

其实,真正让胡蝶性格发生重大转变的是一次诗歌比赛。那是胡蝶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比赛要求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并朗诵。胡蝶对自己没有太多的信心,不知道要不要参加。拿不定主意的胡蝶向爸爸征求意见,爸爸觉得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就鼓励胡蝶参加比赛。于是,胡蝶用自己创作的诗歌《祖国颂》参加了比赛,竟意外地得了班级第一名,最后还拿到了雁塔区26所中小学诗歌朗诵第一名。

诗歌比赛的意外成功让胡蝶信心大增,此后,胡蝶还主动地参加各种演讲、朗诵、影评等比赛和公益活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学习成绩也遥遥领先。这些课外的锻炼让胡蝶积累了经验,为她日后的主持人之路打下了基础。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蝶父亲的朋友对他说胡蝶口才好、反应快、又漂亮,将来可以考“北广”,做主持人,从未听说过这个学校的胡蝶暗暗地记住了这个学校。那个暑假,胡蝶和父亲去了一趟北京旅游,并特地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参观,美丽的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胡蝶决定这个学校就是自己高考的目标。

“北广”的专业课考试开始了,当时的西安没有考点,要考试就只能到兰州和武汉。胡蝶当即决定去武汉考试,因为武汉的考生要比兰州多,更能够检验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胡蝶心想如果考不上就当是旅游好了。

到了武汉的考场,经历过多次比赛的胡蝶毫不胆怯,机敏的反应和良好的知识功底让胡蝶过关斩将,成功通过了三轮考试,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想中的北京广播学院。

2001年,18岁的胡蝶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从此踏上了她的主持人之路。大学毕业后,胡蝶顺利地进入了北京电视台,并担任了《晚间新闻报道》主播和出镜记者;2007年1月1日成为《直播北京》的女主播。

智慧之二:进入中央电视台,胡蝶振翅高飞

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一晃而过,成绩优异的胡蝶被保送读研,就在这个时候,北京电视台也向胡蝶伸出了橄榄枝,读研还是工作,两条路摆在胡蝶的面前亟待她的决定。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之外,胡蝶选择了去北京电视台工作放弃读研,因为她觉得工作实践之中的学习能够收获更多。

胡蝶进入北京电视台后,开始虚心地向编辑记者和主播们学习,不久就开始担任《晚间新闻报道》的主播。勤奋努力的她在北京卫视改版后,担任《直播北京》的主持人,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温和亲切的台风很快获得了观众好评,成了北京卫视一个有名气的女主播。

胡蝶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波澜不惊的工作与生活下去,2007年夏,四年一度的 CCTV主持人大赛改变了她的人生。胡蝶报名参加这次比赛时,是抱着通过比赛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做好电视主持工作的目的去的。赛场上高手如云,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小有名气的胡蝶不负众望在57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初赛的冠军。就在这时,胡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卫视要求胡蝶要么放弃比赛要么辞职,而这次比赛是不允许选手尤其是初赛中优胜的选手中途退赛,否则就会永远失去参加央视大赛的机会。

在两难的抉择中,胡蝶冒险辞去了北京电视台的工作,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专心地参加这次比赛。事实证明,在没有退路的时候,积聚于体内的潜能才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最终胡蝶赢了,她成为了央视主持人大赛进行7年来唯一获得大赛冠军的女选手。当所有人都羡慕这个优秀女孩的时候,她却在获得金奖的那刻颇为平静:“我在大赛这半年的所有辛苦和压力总算告一段落,我很好地完成了它,这就够了。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用微笑去面对了。”

获得比赛的冠军只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进入央视后,胡蝶担任《今日亚洲》的主持人,她甜美的风格为央视带来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有观众认为,胡蝶的出现让国际新闻变得更有吸引力了,更有一些喜爱她的粉丝成立了“迷蝶香”粉丝俱乐部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