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中国外交谈判
12237700000001

第1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最早的中美建交谈判流产了(1)

卷一 解放军一进城,美蒋所签的条约和协定随即全部失效

一攻进沈阳城,军管会立即触及外交承认问题/ 收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电台事件,引起毛泽东深思/ 在一个小山村里决定了未来共和国的外交方略/ 美式装备的解放军入城队伍扬眉吐气地穿越东交民巷

[1948年11月2日-1949年2月3日,沈阳-西柏坡-北平]

一攻进沈阳城,军管会立即触及外交承认问题

仗还没有打完,一辆军用吉普就冒着黑烟,往沈阳城疾驰赶去!

1948年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向沈阳发起总攻,城里还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伍修权和陶铸两人刚刚会合,就乘吉普车穿越我军阵地赶往沈阳。沈阳可是个“大家伙”,是东北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比刚刚解放的锦州、长春都要大。也是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攻入的最大城市,中央极为重视。

这辆吉普车径直闯入市区里。

当时,中央军委任命陈云为沈阳军管会主任,伍修权、陶铸为副主任,伍修权兼沈阳卫戍区司令员,陶铸兼任卫戍区政委。伍修权仗着在军调部时期就来沈阳工作过,道路很熟,两人乘着吉普车穿街过巷,要赶往我军刚刚占领并当做临时指挥部的太和旅社。也真太险了!他们刚进城,就在街上被众多荷枪实弹的一支国民党部队拦住了,幸好人家是要联系起义,才没有出现意外。伍修权和陶铸商量,只解除他们的武装,不接受他们起义,以免背上包袱,妨碍行动。事后,周恩来转告他俩,毛泽东听说之后曾经爱护地批评说:作为我军高级指挥员,怎么能直接闯到前线去送死?

伍修权因为在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时的军调部,有与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于是就在军管会中也分工兼管外事。他很快就掌握了在沈阳有关的涉外情况,并部署采取相应的措施。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有一批外国领事馆。还在新中国成立前,随着国共对东北的激烈争夺,加上东北涉及苏联、日本背景的复杂环境,中共有关方面就注意到,原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是沈阳最大的外国总领事馆,也是美国在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情报中心,近年来所进行的非法情报活动极为活跃,早就引起了地下党组织的高度注意。经调查,摸清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披着“职业外交官”外衣的特务,属美国中央情报局或者美国军方情报部门的特工。例如,“领事”胡贝德,就曾在戴笠的重庆特务机关“中美合作所”担任过特务教官。按照当时的国际法,领事馆没有无线电发报权,但这些领事馆却以与本国政府联络需要为借口,拥有许多无线电台,国民党政府也予以认可。这其中相当多的电台是在从事与外交身份不相符合的间谍活动。随着解放军在东北战场捷报频传,东北各地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这些间谍活动更为猖獗,不少电台转入地下,刺探、搜集与传递解放区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情报,直接威胁到新生人民政权的安全。

沈阳军管会按照中央既定方针,首先宣布不承认原外国驻沈阳领事馆的所谓“外交人员”地位;然后,经请示中央后,就着手采取措施,取消这些领事馆原来所拥有的各种特权,其中重要一项,就是要求原各国驻沈阳的领事馆交出他们所使用的无线电台。

11月16日,沈阳市军管会发布命令,要求各外国原驻沈阳领事馆接到命令36小时内,交出所有的电台。

英、法等国领事馆回话说,他们没有电台。

美国总领事馆承认拥有电台,但说已获国民政府认可而拒绝交出来。

伍修权决定对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的抗拒行动采取“先礼后兵”。11月18日下午,伍修权在军管会召见原美国驻沈阳总领事安格斯·沃德,命令其将美国总领事馆拥有的所有电台,悉数交出。

伍修权刚说完,神情傲然的大胡子沃德就说:“领事馆所拥有的电台是美国政府的财产,未经美国国务院准许,本人无权交出。”沃德想了想,又一耸肩膀解释:“再说,我们交出电台后,就没有办法与外界联系了。”

伍修权再次申明了人民政权对原外国驻华人员的政策后,针对沃德称“须经美国国务院准许”的狡辩,在谈到对方所需要对外联络的问题时表示:“你们的重要电报经我方审查批准后,可以由新华社代发。”

沃德说:“伍先生,我们仍然不能交出电台。”

伍修权不客气地警告说:“如果你拒绝交出的话,我们将派人去取。”

沃德不以为然地说:“那是你们的事。”

沃德离开军管会后,回到三经路38号的总领事馆,即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系,表示美国总领事馆不准备交出电台。英、法领事当然愿意美国人出头拒交,就表示,如果美方拒交成功,我们当然也效仿不交。沃德立即决定采取强硬态度,当即草拟了一封“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名义的抗议信,当晚即派人专程送至军管会,以表示对军管会接收电台行动的抗议。抗议信中称:“美国总领事馆虽然无力反对军管会将电台取走,但必须对此事表示抗议,因电台系美国政府财产,所有保管及使用权利为总领事一人负责。”

当晚,伍修权看了这封貌似强大的抗议信,不由淡然一笑。对方想吓唬新生的人民政权,阻止军管会没收非法电台,这无非是雕虫小技而已。

这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大城市,第一次与西方大国旧领事馆做这种外交较量。

在沃德的抗议面前,军管会如何行动?

如果军管会强行进入总领事馆没收电台,美方就会在国际社会中大造舆论,攻击解放区人民政权“进入领事馆检查,强行取走美国财产”。

当然,这些电台尽管不值什么大钱,但从产权所属来说,无疑是美国政府财产。伍修权年轻的时候出过国,到过莫斯科留学,懂一些外交常识,知道外国使领事馆是该国的资产。再说,我们现在是解放战争,是国内革命战争,与我们交战的对方是蒋介石反动派。虽然我们反对美国援助老蒋,但我们没有与美国交战,对待这些电台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在此情况下怎么办?

收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电台事件,引起毛泽东深思

政策观念很强的伍修权决定在当晚向中央请示,即以沈阳军管会名义向中央军委电发请示报告。同时,还派出公安人员对美国总领事馆进行全天监控,以防其将电台转移。

11月20日,中央电复沈阳军管会,给予指示:

美领拒不点交电台给我,其目的在逼我入馆检查及强取美国政府财产的两种借口。我之对策应立于主动,首先向其声明我解放区政府与美国政府并无外交关系,旧领事馆根据从国民党政府所取得的一切权利,我们不能承认。我人民政府对现在沈阳之美国旧领事馆人员只当外侨看待,保护其居住安全,并非正式往来。如旧领馆人员有任何不遵守我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所宣布之法令的行动,军管会有权实行人身及室内检查,禁止旧领馆人员行动自由,直到驱逐出境。因此,我军管会有权命令旧领馆停止电台联络,交出电台由我封存保管;待将来双方建立外交关系,或旧领馆人员自沈阳回国时,当予发还。现旧领馆人员拒绝接受此命令,我军管会即应派公安机关入室内自行接收,并由双方点数,签字封存。如该旧领馆人员仍拒绝交出,我们即施行全馆检查。

伍修权接到中央复电后,觉得文中指示“代为保管”,“双方点数、签字封存”的办法考虑很周全,决定立即行动。在接到中央电示的当天下午1时,沈阳市军管会及公安局立即部署行动,进入美国总领馆内收缴电台。

军管及公安人员进入总领事馆后,检查人员首先向沃德本人递交了沈阳市军管会的检查通知,其内容是--

迳启者,旧美国总领事馆之无线电台,先生既拒绝本会第二号公函命令,于三十六小时内交出,又硬拒绝本会伍副主任口头通知交出,显系故意违抗本会命令。兹为保证本会第二号公函命令之确切执行,特派人员前来接管该项电台之全部机件、全部零件与发动机。并因先生蔑视本会之命令,今后除经市政府准许外,特禁止旧美国总领事馆全部人员与外界自由往来,并切实遵守与此项措施有关之本会一切命令。

沃德原以为其抗议信已把解放军吓唬住了,此次见检查人员与公安人员上门来动真格的,十分严厉,其虽强自镇定,但仍露出了胆怯和紧张。他拿着军管会的通知书仔细看了又看,惊慌得连那腮帮的胡子都在颤动。看着看着,他的态度软下来,只好老老实实地带着公安人员前往装有电台的各个房间。

收缴工作从下午1时开始,直至当晚11时结束,共收缴无线电收发报机9台,其中7台是便携式的;此外,还有几台发电机、手摇马达和其他一些辅助设备。即使一个领事馆需与外界联络,也远远用不着数量如此多的电台,其中好几部电台是大功率的,显然他们使用这些电台从事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后来破获的间谍案证明,这里是美国的东北间谍网的一个指挥点。

面对馆里如此之多的电台设备,沃德自知理亏,脸色发青,整个人蔫下来了。

公安人员当着沃德,将收发报机逐件点清,写了一式两份收据给沃德,让他在收据上签字。同时,公安人员要求他写一份材料,一是保证旧领事馆、总领事住宅和紧临领事馆的“美孚商行” 院子,再也没有无线电台了;二是证明军管会除接收代管电台及相关设备外,没有动旧领事馆内任何其他物品。

沃德先在收据上签字,后在写保证材料时,声明说:“美孚商行” 内虽有领事人员居住,但该院子系私有财产,不属于领事馆所有,他本人无权作保,坚持不肯保证该院内没有电台。

沃德虽粗懂一点中国话,但可见其对中国有名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并不知晓。他反复坚持的态度,当即引起了公安人员怀疑。公安人员在办理完收缴手续离开领事馆后,就立即部署了对“美孚商行”的暗中监控。

检查人员在离开前,对沃德宣布了对其抗拒军管会命令的惩罚:除了勤杂人员可以在我方监控下上街采购食物和日用品外,其余人员不得随意离开下列住处:沃德的住处、旧领事馆与旁边的美孚商行;所指其余人员包括沃德与其下属旧领事馆人员。

根据当时所查获的大量电台,沈阳军管会完全有理由将沃德驱逐出境。沃德惴惴不安,极其担心;在南京获知此情况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忧心忡忡。因而,沃德没有对军管会的惩罚提出抗议。

在收缴电台的次日深夜,美国特务佐佐木弘经、伯彦苍、吴人杰三人分别被我公安机关捕获。公安人员并当场缴获美式收发报机6部、发电机3台、密码本16本、间谍工作指示信与计划书、美国“T.S.”间谍组织材料及募集人员履历表,还有28份情报底稿和40多份地图与图表。

军管会在佐佐木弘经等特工的供词中,获取了美国领事馆人员从事间谍活动的真凭实据。后来,原美国驻沈阳领事馆全体外籍人员被沈阳人民法院宣判驱逐出境,这已经是数月后的事情了。

在收缴西方各国驻沈阳领事馆之无线电台的同时,东北野战军在攻占沈阳、长春、锦州等大城市中,先后遇到了部队或者军管会如何对待在华外国人与他们设立的教堂、医院、学校,外资开办的工厂、商店、矿山、银行,还有十分敏感的外国领事馆问题。各部队领导也像伍修权一样,纷纷向在西柏坡山村的中共中央发去请示电报。这些都是攻占大城市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胜利大反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了一个急迫而严峻的问题:在中国,在新旧政权更迭中,怎么与外国人及外国打交道。这也是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问题。

在一个小山村里决定了未来共和国的外交方略

这个村子现在已经被湖水淹没了。

当年,它是太行山谷底滹沱河旁边一个极普通的贫瘠小村。如今,它静静地沉睡在一个不小的水库的深水下面。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变不能不说与它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历史是不会忘记它的。因而在水库旁边的高坡上,又按老模老样重建了这个古朴的小山村,黄泥筑墙、土瓦盖顶。小山村旁,还配建了高大宏伟的现代化纪念馆及旅游宾馆。纪念馆门前广场上,矗立着具有解放战争时期风采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与任弼时五位书记在一起的巨雕。纪念馆有一本介绍这个小山村的小书,题目叫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这个村子就叫西柏坡。

1949年新年刚过的一天,冬末春初,温暖的阳光照着这个村子。尽管毛泽东是在天亮时辰才上床睡觉,但这天他一反中午才起床的习惯,很早就出屋了,等于没睡什么觉。他因思维过度活跃,没法入睡。从当时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穿着与士兵们一样的棉衣棉裤,棉衣肘部打着两块补丁。他走到屋外,站在院里那张石磨碾盘旁吸烟。

他确实难以入睡。

昨晚,陈云、彭真来谈东北情况,他特别问起了收缴美国总领事馆无线电台的有关细节。两人走后,他又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给四野林彪复电,指示如何对待在北平被围的傅作义部队;同时,他还兴奋地想道,我军在解放东北后,不仅将解放天津、北平,很快就要直逼南京、上海了!接着,他又起草给淮海前线邓小平、陈毅复电,指示二野、三野要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前,对渡江战役预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他怎能不兴奋,打败蒋介石要比原来估计的时间提前了。建国诸多大事,随着战场的胜利,一下子就摆在议事日程上了!

他走过机要科门口,发现两个小战士坐在屋外石头上,膝盖上垫着小木板,正低头用铅笔练字。他认识这两个小鬼。那是不久前一个上午,他被附近的吵闹声吵醒了。他有点恼火,起床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机要科很年轻的战士打闹着玩,不知怎么就当真打闹起来。队长批评他们吵醒了毛主席,当中一个就哭鼻子了。他见他们年纪那么小,又是新战士,不懂规矩,他的气就消了。

他就问哭鼻子的小战士姓名。身旁有人说:“他的绰号叫‘富农’。”

哭鼻子的哭得更厉害了。

他就幽默地说:“别哭了。我也是‘富农’,跟你搭伙,好吗?”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哭鼻子的小战士也破涕为笑。

然后,他就和他们说话,问他们每人的情况:籍贯、文化程度、为什么当兵等。他对队长和大家说:“你们文化不高,有时间不要打闹着玩,要学认字。告诉机要科长,给你们买铅笔和一刀纸,发给大家学写字。”

眼前,两个战士在认真学写字。他很满意,就问那个哭鼻子的战士:

“‘富农’伙计,你学了文化干什么?”

小战士回答:“将来开一部铁牛回家耕地。”

“那叫拖拉机。”他笑了,又问另一个战士,“你呢?”

另一个说道:“我爷爷是义和团拳师,给洋鬼子八国联军杀害了,我……要给爷爷报仇。”

一说起八国联军,他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伸手拿过小战士书写的纸,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体,他动了感情。他凝望着这张充满愤怒与稚气的孩子的脸,说:

“我们进了北平,就送你们去上学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