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 (1)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不学好《伤寒论》可能很难做好中医,为什么?那是方书之祖啊。但很多人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经不是《内经》的六经,只是病位、病性的定位。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偏颇的。下面简单地谈谈这些方面的问题。
一、六经辨证的创立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
有很多人认为,“六经”非“经”,当然这儿说的“经”是指经络,关于这一点不少医家著文争论已久。其实,《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是仲景旁参十二经病候,结合自己治疗多种外感疾病的临床经验,在《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伤寒六经辨证的纲领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端倪来。
手有三阴三阳经、足有三阴三阳经,仲景把手、足同名经合二而一,总括为三阳经和三阴经,用以说明脏腑经络、气血之间复杂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脏腑经络是人体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变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十二经病候也是各条经络及其所属脏腑病变的表现,二者皆基于脏腑经络学说。
我们知道,在六经辨证中,“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提纲。而《素问·热论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巨阳”是什么?就是“太阳”。太阳主表,寒袭肌表,正邪相争出现“恶寒发热”,但为什么《素问·热论篇》要强调太阳受邪“头项痛、腰脊强”呢?这就要从经脉的循行路线上找答案。足太阳经“上额,交巅,入络于脑,还出于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灵枢·经脉篇》足太阳之脉病候:“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这是仲景所述太阳病“头项强痛”“项背强 ”的根据。
阳明病的提纲是“胃家实”,理当包括大肠内结燥屎在内。阳明在手经属大肠,在足经属胃。《灵枢·本输篇》记载“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指出了阳明所包括的经络脏腑范畴。如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而数四大证是为经证;如见大便秘结、腹满而痛(拒按)、潮热、汗出、烦躁、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后人将其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大证是为腑证。《素问·热论篇》说“二日,阳明受之,阳明在内,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灵枢·经脉篇》足阳明胃经病候有“腹胀”“狂症温淫、汗出……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阳明主里,阳明病主燥热之化,多表现为阳气偏亢、邪热极盛的证候。《灵枢·本输篇》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在生理上,胃与大肠相连,在病理上也息息相关。故阳明经感受热邪,极易产生胃肠腑气不通的病变。仲景依经脉病候为据,把阳明病提纲定做“胃家实是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便秘、腹满痛、脉浮滑洪数或沉实有力,即组成阳明经证和腑证的证候群。手阳明大肠经病候载有“目黄、口干”的症状,阳明湿热郁蒸也有“发黄,渴引水浆”的表现。
“口苦、咽干、目眩”,乃少阳病提纲。此外,本证还可见心烦、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而痛、苔黄、脉弦。《素问·热论》说:“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灵枢·经脉篇》足少阳之脉病候有“口苦……心胁痛…… 汗出振寒,疟。”“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就是寒热往来啊。这是构成少阳病的依据。手足少阳经脉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布于胸胁之故。胆附于肝,肝胆相表里,少阳主半表半里,邪犯少阳,主要是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仲景参合手、足少阳经病候,进行综合分析,则以病人的自觉证“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根据少阳经气不利进而影响脾胃的道理,增加了“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细,舌苔白”等症状,使少阳病变表现较之经脉病候更趋于完善。
《素问·热论篇》说:“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嗌干就是咽喉干燥。《灵枢·经脉篇》说足太阴之脉病则“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这是构成太阴病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依据。手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系于咽喉。足太阴经脉上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故太阴病以腹部(脾胃)、咽喉(食管)病证为主。
《素问·热论》说:“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手少阴经脉“从心系,上挟咽”,舌乃心之苗窍,足少阴经脉挟舌本,络于心。心为君火,肾属寒水,水火相济,则心肾协调;水不制火,使阴虚火旺,虚火随经上冲,则生下虚上实之证。足少阴肾经病候有“咽肿,嗌干及痛,烦心,肠澼、痿厥、嗜卧”,手少阴心经病候有“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中的危重阶段,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少阴病本证,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足少阴肾经所揭示的病候没有实证,而以虚寒证和虚热证为主,仲景受此启迪,将经脉病候进行补充分类,以“脉微细,但欲寐”作为少阴寒化证的提纲,此证型多伴有恶寒蜷卧、四肢厥逆、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等症状。少阴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为主证。其他少阴咽痛,少阴之急下出现的“口燥、咽干”都与经脉揭示的病候相符合。
厥阴病证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素问·热论篇》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之脉病则“胸满,呕逆、飧泄”,手厥阴之脉病候有“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烦心、心疼”,参照《伤寒论》厥阴病提纲可看出,这是构成厥阴病的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六经非经的说法,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六经证治,既突出了经络辨证论治的原则,又强调疾病的传变规律,既联系于经络、脏腑,不但使经络学说的理论(尤其是经络证治)更加具体、完善,而且对整个中医辨证论治起到了典范作用。朱肱亦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诚可信也。
二、掌握好经络辨证,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案是脏腑经络,中医尤其强调整体观。脏腑如没了经络,各脏就分离开了,各脏腑功能也就没有了协调的途径。有了经络,则各脏腑、四肢百骸就密切联系在一块儿了,各种生理活动也就协调了。从另一角度说,病理、生理的反应,诸如体内的疾病为何可以表现在体外,感受的外邪如何传到体内,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了。有人认为《伤寒论》的方剂只是外感病证才使用,其实这不对。在杂病的治疗中,合理地运用《伤寒论》的方剂是非常有效的。为什么?张仲景是中医大家,他的理论自然不能脱离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如果想学好《伤寒论》,不懂经络有些东西是很难理解的!刘渡舟老教授曾专门著文谈到过这个问题。
我们结合一些条文来具体谈谈这个问题,先看《伤寒论》开篇所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如仅按太阳主表,寒邪只伤表阳,而不考虑太阳经循行路线,那就只需要把“脉浮、恶寒”作提纲就可以了。为什么张仲景还强调“头项强痛”四个字呢?就是仲景对太阳病的论述依旧未废弃经络。再看看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就更清楚了。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项部,也就是脖子。《灵枢·经脉篇》:“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葛根汤。临床上为什么很多不是伤寒的疾病,诸如落枕、颈椎病、肩臂筋膜炎等病变使用桂枝加葛根汤都能起效?就是《伤寒论》的六经的“经”仍主要指经络。《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没能脱离经络辨证,只是增加和丰富了很多新的内容。
邪气犯人,首先犯经,在经不解,内传脏腑。这早在《素问·皮部论》就有论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起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注:聚藏)于肠胃。”又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
外邪客于足太阳膀胱经不解,也就是我们说的经证不解,必然内传,怎么传?一是沿经内传入腑,就出现了膀胱证啊,也就是出现了太阳腑证,因为太阳之经脉内系膀胱,如果太阳在经之邪不解,而邪气随经入里,则可出现膀胱腑证。《伤寒论》第71条说:“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此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系水邪结于膀胱,而使太阳气化不及,上不能润,下不能化,所以渴而小便不利。也就是我们说的蓄水证。太阳经证,有伤荣伤卫之分;太阳腑证,则有蓄血、蓄水之异。第 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就说的是蓄血证。
第二种传变就是按表里相合进行传变,我们知道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的理论基础依旧是经络的络属关系。足少阴经脉贯脊,属肾,络膀胱,两经互相联系,太阳与少阴也就成为阴阳表里关系,构成阴阳互通。太阳病变化有很多,有句话叫做“实在太阳,虚在少阴”,肾阳不足感受外邪就易出现少阴证。在临床上,给老年体虚的人看病,头疼、发热,体温很高,这时病在太阳,浑身疼,按太阳经来治,肯定好。感冒头疼,脉不浮了,变沉了,总想睡觉,打不起精神来,一摸,手脚发凉,这是病由太阳转入少阴了,叫少阴伤寒,又称之为太少两感,怎么办?表里兼治。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一方面用麻黄来发散太阳寒邪,一方面用附子温理少阴阳气,驱邪培本,从两方面来治,才能取得效果。
所以说经络学说是脏腑学说的一个必然的辅助理论。要是没有经络理论,这些传变是不好解释的,张仲景他必然得用经络学说,张正因为对经络学说研究得很深透,《伤寒论》才能够处处体现了经络学说的思想。可见,掌握好经络辨证,必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掌握《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三、掌握好经络辨证有助于我们把《伤寒论》的方剂广泛地用于内科杂病
大家都知道,《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
《金匮要略》部分着重于讨论杂病的辨治,其方在临床上只要对证,效果就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