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367500000038

第38章 泻药及止泻药 (2)

第三节 泻药及止泻药 (2)

10.治疗三叉神经痛采用硫酸镁眶上孔或眶下孔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5例,其中治愈者12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3%。方法:取25%硫酸镁注射液0.5~1.5ml,加入等量2%普鲁卡因,分别选在眶上或眶下孔进针,当针头确实进入骨孔时,将药物缓慢注入。每周注射1~3次。作者认为,采用硫酸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可能与镁对周围神经传导起阻滞作用有关。

11.治疗早泄运用硫酸镁治疗早泄患者,可明显减轻症状,基本恢复正常。用法:25%硫酸镁注射液5ml,肌内注射,1/d或2d 1次,15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12.治疗荨麻疹采用硫酸镁治疗荨麻疹患者,可使症状及皮损消失或好转。用法: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ml/min,1/d,连用10d。另有人用硫酸镁治疗荨麻疹患者45例,经用药7~12d,全部获得治愈。

13.治疗肾小球肾炎由于镁离子有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等作用。采用硫酸镁配合中药治疗及钙剂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收到了利尿、消肿、降血压及蛋白尿消失的效果。

14.治疗高脂血症应用硫酸镁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效果显著,用药后可使血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明显优于用降脂平、月见草等治疗的对照组。用法:10%硫酸镁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1/d,15d为1个疗程。

15.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据报道,闻惠兰于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小剂量硫酸镁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54例,获得较好的疗效。全部病例均在抗炎、化痰止咳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0.15ml/kg,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25%~0.4%的浓度,以4~5ml/(kg·h)静脉滴注,1/d,连用4~7d,有呼吸困难、口周发绀者给予氧疗,有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结果: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践证明,应用此疗法可提高疗效,且药源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闻惠兰.对“小剂量硫酸镁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120例”的验证.新医学,2004,35(2):119]

16.治疗肾性骨痛本病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骨痛是其主要症状。吴清壮等用硫酸镁治疗肾性骨病5例,疗效显著。方法:在低磷饮食,予常规量1-α-羟基维生素D3,在纠正酸中毒、高血钾的基础上,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d,连用3d。结果:用药后2~48h内骨痛完全消失,无抽搐、行走方便。出院后随访2周无复发。[吴清壮,詹峰.硫酸镁治疗肾性骨痛的疗效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1999,5(4):171]

17.治疗急性脑梗死刘立平等对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每日给予血浆500ml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56例,用25%硫酸镁注射液20ml加生理氯化钠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次20~30滴,1/d,连续10d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显示:发病72h内用硫酸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立平,马宝玉,李晓明.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临床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0):916]

18.治疗重度妊高征据刘秀华报道,18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入院后给25%硫酸镁1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然后给25%硫酸镁40ml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25%硫酸镁30ml(1.5~2g/h)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余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平均血压下降15~20mmHg,尿量增多,水肿及头痛减轻,抽搐控制。剖宫产139例,产钳助产9例,正常分娩32例。新生儿无窒息152例,窒息27例,其中重度窒息7例,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死产1例。

产后出血<500ml 152例,500~800ml 14例,900~1000ml 13例,1500ml 1例。产妇治愈176例,遗留慢性高血压3例,视力障碍1例。24h硫酸镁最大用量20g,最小用量10g。体重低于60kg者应适当减量。用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期间,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配伍使用相关药物,以提高治愈率[刘秀华,殷红梅.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2,42(23):66]。陈氏认为,重度妊高征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硫酸镁作用于神经肌肉处,拮抗钙离子内流,减少****胆碱的释放,从而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压,控制抽搐,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增加,降低血压。(陈冠容.老药新用.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

开塞露

【药理】开塞露为含50%丙三醇(或山梨醇)的制剂。由于高渗透压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药物本身也有局部润滑肠壁的作用,几分钟内即可引起排便;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临床上主要用于轻度便秘。

【制剂】外用剂:每支20ml。

【临床新用途】

1.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开塞露1支挤入肛内,结果有86例在5~10min顺利排尿,有11例同时辅以新斯的明0.5~1.0mg肌内注射后,2h内排尿,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7%。

作者认为:①正常产后应在4~8h自动排尿,超过8h者为尿潴留,产后尿潴留多为产程长,膀胱和尿道受胎儿先露部压迫过久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排尿。如果产后尿潴留未能及时处理,使膀胱明显受压,致肌张力及敏感度降低,甚至导致神经性麻痹。另外,会阴侧切,伤口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②用开塞露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从而反射性兴奋盆腔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及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加之排便时腹压增加,有利于驱尿排出。

2.治疗脑卒中患者尿潴留据吕冰峰、曹广益报道,应用开塞露治疗脑卒中患者尿潴留者45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然后将开塞露60ml抽入玻质****器内,快速注入直肠内。注射深度为14~16cm,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2次。注射1次尿液排出者为显效,注射2~3次尿液排出者为有效,注射3次无排尿者为无效。结果:用开塞露治疗脑卒中患者尿潴留者45例,其中显效者28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2例。无效2例均为重度昏迷,经导尿排出尿液。作者认为,开塞露治疗脑卒中患者尿潴留,其机制是甘油直接刺激了直肠壁,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排便。与此同时,反射性地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地收缩括约肌,辅以膈肌及腹直肌的收缩,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射,使腹内压与膀胱内压增高,引起排尿。

药用炭

【别名】活性炭。

【药理】本品为吸附药。服后可减轻肠内容物对肠壁的刺激,使蠕动减少,从而引起止泻作用。此外,尚有吸着胃肠内有害物质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腹泻、胃肠气胀、食物中毒等。

【制剂】片剂:0.15g,0.3g,0.5g。

【注意】

1.本品宜储存于干燥处。

2.对蛋白酶、胰酶的活性亦有影响,均不宜与本品合用。

【临床新用途】

1.降低单项高三酰甘油血症据报道,有人以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患者50例,效果明显。方法:药用炭4.5g/d,分3次口服。服药期间饮食如常,停服其他药物。结果:50例中三酰甘油有不同程度下降者47例,其平均下降幅度达39%。

2.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据报道,治疗组35例和对照级35例均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两组在同时服用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及食母生及根据病情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药用炭8g,配成混悬液口服,2/d,在2次服药间再服果导片2片,以保持大便通畅;对照组选用益肝灵、葡醛内酯、云芝肝泰、肌苷、ATP等1~2种护肝药。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但治疗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其中临床症状改善、降低黄疸指数及谷丙转氨酶平均时间前者分别为9.83~10.6,14.62及14.71d,后者12.71~11.8,19.46和12.29d,两者相比P<0.05。

3.治疗药物中毒①用于水杨酸中毒:药用炭开始口服75g,以后每4h服50g,直至症状缓解。结果:5例血浆水杨酸浓度明显下降,半衰期<3.2h,对照组半衰期为27h。②用于********中毒:药用炭第1次服100g,以后每4h服50g,严重病例均在24h内症状改善,半衰期从100h下降至24h。③用于卡马西平中毒:药用炭首次剂量50~100g,以后12.5g/h速度给药,口服。④用于奎宁和吡唑酮中毒:用5%药用炭液洗胃及其他相应治疗,收到显著的疗效。

4.治疗高脂血症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有人报道利用药用炭(又称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姚小梅.几种老药的新用途.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0):464]。最近,刘仰录报道,采用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亦获显效。治疗方法:口服药用炭,每次3.0g,3/d。结果:用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患者20例,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分别下降32%和22%[刘仰录.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20例.临床荟萃,1993,8(11):514]。另据刘福喜等报道,采用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43例,饭前服药用炭每次1.5g,3/d,共4周。结果: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分别下降29%和11%,均取得显著效果(P<0.01)[刘福喜,曾宪文,陈西伦.口服药用炭治疗高脂血症143例.新药与临床,1994,13(2):118]。药用炭为吸附剂,其降脂原理是通过吸附外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并干扰胆盐的肠肝循环,发挥调节脂质代谢作用。

5.治疗遗传性细胞生成性卟啉症药用炭能吸附肠道内的内源性卟啉,因而阻止其吸收,并可控制皮肤反应和肝损害,降低血浆卟啉水平。短期治疗:药用炭30g,1/h,共用药12次;长期治疗:药用炭6g,3/d,连续服药6~9个月。为减少药用炭吸附食物中维生素,宜同时口服叶酸、维生素D,静脉滴注维生素B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