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内科 (9)
【典型病例】王某,男,48岁。因乳糜尿持续2年半加重2个月来诊。症见每尿均为米泔状,浑浊如浆,睡眠及肉食后加重,伴口干苦,小便微涩痛,腰酸腹胀。舌淡红苔白厚干燥,脉濡数。尿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2~5。乳糜试验(+)。辨证为脾虚湿滞,化热下注。治以健脾消糜,清热利湿。方用杀虫消糜汤加黄柏15克,金钱草15克,滑石30克(包煎)。3剂后见乳糜减少,但尿中有许多肉芽状物排出,大者堵塞尿道而胀痛;于上方中加琥珀末6克,分2次冲服,服4次,上症消失。以后守方15剂,尿色渐清,兼证也消失,尿化验均正常。巩固20天后出院,随访1年半未复发。(处方来源:湖南省龙山县中医院陈述万)
方三
【方名与主治】飞廉分清汤,主治乳糜尿。
【组成与用法】飞廉草50克,萹蓄、菟丝子、石韦各10克,茯苓15克。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症见体倦乏力、纳谷减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若伴腰酸腰痛、头昏耳鸣,舌淡红,脉细数者加杜仲、川续断各10克,女贞子、墨旱莲各20克;尿中出现烂鱼肠样块状物,排尿困难,尿血量多而色紫者加丹参20克,蒲黄炭、桃仁各10克,查见微丝虫幼者加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配合治疗。
【方解】中医学认为乳糜尿的发生与湿热有关,或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失健运,酿湿生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失司,清浊不分,以致尿浑浊如米泔。正如《医学正传》所云:“夫便浊之证,因脾胃湿热之下流、渗之膀胱,故使便溲或白或赤而浑浊不清也。”如若热郁伤络,则见血尿。邪气内阻,气血不畅,瘀凝尿道,则尿中见有赤白凝块,病延日久,邪伤脾土,脾虚及肾而致脾肾两亏,摄纳无权,清浊下流之虚实夹杂证。故治宜清利湿热,健脾益肾。方中飞廉草味苦性平,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之功;萹蓄“治五淋白浊(《滇南本草》)”,与飞廉草配合使用,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功,而治标实之证;茯苓健脾渗湿,固其中土;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石韦有清热利水通淋的作用。诸药配伍,清中寓补,补中寓通,以收清利不伤正,补益不碍邪之功,可谓相得益彰。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及愈后需长期坚持清淡低脂饮食,加强运动,锻炼身体,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须避免重体力劳动。
【典型病例】杨某,男,42岁,患“尿浊”4年余,症见小便色黄浑浊,夹有棉絮样块状物,时有尿频、尿急、小腹两侧胀痛。尿检蛋白(+++),红细胞(++),脓细胞(+),乳糜试验阳性,用飞廉分清汤,每日服1剂,10剂后尿清,症减,试食高脂肪蛋白饮食观察1周,其证未复,尿检蛋白、红细胞、乳糜试验三次均阴性。(处方来源:江苏省高邮县中医院顾文海)
方四
【方名与主治】温肾通淋煎主治乳糜尿。
【组成与用法】益智、乌药、石菖蒲、石莲子各15克,猪苓、泽泻、白术各12克,甘草6克。上方加水煎成汤。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连服5~10剂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舌淡苔白、乏力者加党参、黄芪、枸杞子、芡实;口干苔黄,排尿不畅加黄柏、栀子、滑石、赤小豆;血尿明显者加蒲黄炭、藕节、白茅根;腰痛较重者加狗肾、杜仲、桑寄生。
【方解】乳糜尿,中医学称为膏淋,多是由于肾气虚弱、气化失调,既不能约束小便,又不能分清别浊所致。本方采用温肾缩尿之益智;化气通淋之乌药;通窍化浊之石菖蒲;益精固涩之莲子;利水渗湿的猪苓、泽泻;补脾燥湿的白术、甘草等配合应用,达到通中有涩,利湿而又能固肾气;涩中有通,治尿频而又能分清别浊。通涩同用适用于肾与膀胱气化失调,湿热下注出现的膏淋之证,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加减用药。治疗期间忌食油腻及含高蛋白之品。
【典型病例】周某,男,21岁,乳红色小便2个月余,进食脂肪和蛋类饮食后加重,排尿有阻塞感,既往有丝虫病史。尿液粉红色,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乳糜鉴定阳性。诊断:乳糜血尿。服用温肾通淋煎2剂后尿液变清,连服5剂后做乳糜激发试验阴性,上午进食菜油200克,同日下午食猪肉约200克,次日做尿常规检验未见异常,随访5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四川彭水苗族自治县防疫站张文政)
小便不通
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
【方名与主治】通下方,主治小便不通,亦称“癃闭”。
【组成与用法】葱白1根(约3寸),白胡椒7粒,共捣烂如泥,备用。将上述药泥填敷肚脐上,盖以塑料薄膜,胶布固定。一般敷药3~4小时后见效。
【方解】小便不通之症,中医统称“癃闭”,为三焦气化失常,膀胱不利所致。本方用葱白解表、通阳,临床亦可单味捣烂,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衬垫,再用热水袋温熨,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通,以及寒凝腹痛等症;白胡椒为温中散寒之品。二味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温中散寒之功效,神阙穴乃任脉之要冲,药性发动,直达病所,致膀胱肌肉收缩,尿路流畅,癃闭解除。
【注意事项】避免精神刺激,忌服辛辣酒类之物。
【典型病例】张某,男,69岁。患尿闭半个月余,痛苦异常。用此方敷脐,4小时后小便通利,患者恐其复发,次日又敷1次,疗效仍佳,后经调治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处方来源:山西省候乌市梁振山)
老年小便不禁
老年人尿意频数,小便不禁(小便滴沥不尽),大多是由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
【方名与主治】保元缩泉饮,主治老年小便不禁。
【组成与用法】黄芪、山药各30克,党参、益智各15克,山茱萸、桑螵蛸、乌药各10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入)3克。上方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辨证加减】若肾阳不足,腰膝酸软,小腹有冷感者,加补骨脂、小茴香;兼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小腹坠胀者,加炒白术、升麻;兼湿热下注,尿痛尿急,小便赤热者,加黄柏、琥珀末、车前草。若肺系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较重者,酌情配合抗生素治疗。
【方解】老年小便不禁是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小便自遗的疾病,妇女尤为多见。其主要病机是脏气虚衰所致,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关系最为密切。肺气虚则气化无权,膀胱失于约束,水液无制,故见小便滴沥不禁。治当以补益脏气虚损与约束膀胱为法。本方中党参、黄芪、甘草健脾补肺,益气升陷;山药、山茱萸、肉桂滋补肝肾,助阳化气;乌药入肺、脾、肾、膀胱四经,振奋气化功能;益智、桑螵蛸固涩缩尿。诸药相伍,使肺、脾、肾三脏之气充盛,膀胱气化功能复常,水液得以约束,则小便不禁获愈也。
【注意事项】治疗前排除其他器质性疾患。
【典型病例】王某,女,62岁。小便不禁2年余,曾用多种药物均无效。服药5剂,小便滴沥明显减轻,腹冷便溏消失。续服10剂,已能自主排尿,但仍有时尿裤,手足转温。守方又服15剂后诸症悉愈,随访1年未复发。(处方来源:山东聊城市中医院李广振)
老年人夜间尿多
本病多见于脏腑功能逐渐减退的中老年人。夜间常因尿频而影响睡眠,白天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中医认为肾气虚,膀胱之气不固,夜间阴盛阳微,肾气虚之症状加重而致夜尿多。
【方名与主治】水火两扶汤,主治老年人夜间尿多。
【组成与用法】炙甘草、麦冬、生地黄、阿胶、桂枝、茯苓、焦白术、生白芍各10克,大枣10枚,熟附子8克,生姜4片,党参20克。上药除阿胶外,混合煎汁2次,二汁混合加入阿胶烊化,待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心肾同属少阴,辖前阴,心主血脉,肾主尿液。老年人因心肾两脏气衰,夜间阴寒之气盛,又伤阳耗气。肾气虚弱,气化无力,不能将流经肾脏血液中之清者(尿液)全部气化返入血脉;心气虚弱,血行不畅,液聚尿蓄,故夜尿次频量多。治宜补肾壮阳,益气养心。本方采用炙甘草补中益气;麦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生地黄清热凉血,强心利尿;阿胶为血肉有情之物,补血作用较佳,为治血虚的要药;桂枝辛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焦白术有健脾补气之效;生白芍为养血敛阴之品;熟附子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乃温里扶阳的要药;大枣甘平、入脾经,功能补脾胃,养营安神,民间常用作为补血之品;党参为常用的补气药,功在补脾益肺;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亦有散寒温中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滋阴壮阳,补血养心,心肾两扶,水火接济之作用。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少饮水,白天多参加活动。
【典型病例】辛某,女,61岁。每天夜间小便4~5次,晚餐进干饭亦如此。神疲乏力,不耐劳累,小便色清,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证属老人心肾气虚,入夜阴盛伤阳,故致夜尿多。遂予水火两扶汤治之,服2剂,夜间小便次数减半,连服8剂而愈。(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袁兴石)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是因腹内压增高,直立或行走时,由于尿道括约肌弛缓和无力导致的尿液不随意地流出的疾病。
【方名与主治】补气固肾汤,主治压力性尿失禁。
【组成与用法】黄芪、煅牡蛎各30克,党参、白术、沙苑子、乌药、附子各15克,升麻、五味子、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益智各10克,甘草6克。上药加水煎汤,每剂煎2次,每次50分钟左右,过滤去渣,将2次药液混合浓缩成200ml待用。每日1剂,将煎成的汤剂分早、晚2次口服。
【辨证加减】若伴有头晕、腰痛无力者加枸杞子、杜仲、巴戟天等。
【方解】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的疾病。严重时也可出现小便完全失禁。属中医学的“小便不禁”范畴。临床上多见于经产妇及体弱多病之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肺气虚,摄纳无权,治节失常;或下元虚冷,肾虚不固,膀胱失约以致小便失禁。以补气健脾,温肾固涩,缩尿止禁为治疗原则。本方中采用党参、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升麻升清举陷,使气不下陷则膀胱不受压迫,气归正化,则约束之力亦复,而小便自止;沙苑子、五味子、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附子补肾助阳,固肾缩尿;伍以牡蛎之收涩则可增强其固涩作用;益智温补脾肾,固精气,涩小便;乌药温通散寒,以助膀胱气化;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补气健脾,温肾固涩,缩尿止禁之效。俾肺脾之气健,清阳得升,统摄有权,则上可以制下,肾气复则气化如常,固涩有权,开阖有度则小便不禁自愈。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聂某,女,44岁,患者原有肾盂肾炎病史,近1个星期来出现咳嗽或稍费力时则小便不自主地流出,不能控制。用补气固肾汤。二诊:服药4剂后,饮食及精神转佳,小便已能控制。效不更方,宗前法守方3剂,诸证悉除,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湖南省医院关富成)
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而致血管升压素缺乏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强烈的口渴等,属中医的“消渴”范畴。
【方名与主治】育阴摄尿汤,主治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