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
12400100000014

第14章 “黑色星期一”是怎么回事?

经常关注经济新闻,尤其是关注股市的朋友,一定听过“黑色星期一”这个词。关于它的言论频见报端,一些股评家、主流媒体喜欢用它来抓眼球,吸引读者。你可能知道,所谓的“黑色星期一”就是指股价要大跌了,它已经是股市中的“典故”了。那么你是否清楚这典故到底出自何处?以下就为大家追根溯源。

“黑色星期一”是指 1987年 10月 19日(星期一)的世界性股灾。当日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并波及全球,随之而来的是上世纪 80年代末的经济衰退。

该事件是这样的:1987年 10月 16日(星期五)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在当日下跌逾 91点(约 5%)。但因时差,美国东岸时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较迟开市,当纽约股市暴跌时,其他市场已休市,并未被波及,甚至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似乎只是一次股市正常的回调。10月 19日(星期一),全球各地股市陆续开盘,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市场还正常运转。可这已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了。香港时间 10月 19日早上 10时,香港股市准时开市,恒生指数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狂跌 120点,中午收市下跌 235点,全日收市共下跌 420.81点,收市报 3362.39点(跌幅超过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过 300点跌停板。不仅如此,受香港暴跌影响,东京、新加坡等亚太地区股市全面下跌,股市的恐慌情绪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随着各时区陆续开市扩展至欧洲市场,并最终绕地球一圈又回到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 10月 19日大幅下跌 508点(逾 20%)。仅仅一天时间,美国的股票市场就大幅度缩水超过五千亿美元。事后,有美国人这样回忆:这是一个“黑色星期一”,一个“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天”。因为那儿没有市场,被称作“自由下跌”。自由下跌,简单地说就是价格一直下跌,没有任何买家。市场的恐慌已经到了极致,装了特殊程序的计算机不停地在卖,任何试图使其稳定下来的努力都失败了。

然而下跌趋势并未结束,整个十月全球股市遭遇了“寒冬”。10月20日清晨,香港联交所宣布 10月 20日至 10月 23日历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 26日,恒生指数重新开市后全日下跌 1120.7点,跌幅达 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全月更是狂跌45.8%。悉尼股市全月下跌41.8%,伦敦股市全月下跌26.4%,纽约股市全月下跌22.6%。除香港停市外,其他交易所都定下交易限制,让电脑系统有足够时间清理交易,这让联储局和各国中央银行有足够时间把大量资金注入市场,舒缓市场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不断的恐慌性下跌和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崩溃。

事后,很多人都在反思这次股灾,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至今仍在争论。但这次股灾后,人们便记住了,1987年 10月 19日星期一,那天全世界是“黑色”。从那之后,黑色星期一便有了特殊的意思,指股市大跌经常出现在星期一的现象。历史往往是会重演的,尤其是在股市上。2011年 8月 8日,又是一个星期一,亚太地区又遭受了一次“黑色星期一”,这是由一次评级调整所引起的。2011年 8月 8日,美国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继 8月 5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 AAA下调至 AA+后,并把评级展望列为负面后,又将美国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 AAA下调至AA+。这一举措加剧了人们对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新一轮衰退的担忧,并将这种恐慌都表现在股市上。当日,东京股市日经股指当日开盘下跌130.21点。午盘以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回涨至 77∶1,更是打压大盘, 066第三章 资本与股市风云到收盘时,日经指数下跌 202.32点,跌幅为 2.18%。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和高斯达克指数当日分别暴跌 3.82%和 6.63%,并因此临时停盘。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 8日收盘大跌 3.7%,跌 110.78点。海峡时报指数当天开盘即跌 2.04%,跌幅随后不断扩大,一度跌至最近一年来的盘中最低点 2847点,跌幅为4.93%。澳大利亚悉尼股市 S&P/ASX200股指下跌 119.3点,跌幅为2.91%。新西兰股市 NZX-50指数下跌 91.06点,跌幅为2.78%。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下跌 106.31点,跌幅为2.4%。印度孟买股市敏感 30指数下跌 315.69点,跌幅为 1.92%。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低开 2.56%后跌幅扩大,至上午 12时早盘收市前最多下挫4.3%,收盘时跌幅收窄,下跌 455.57点,跌幅为2.17%。中国台北股市暴跌3.82%,下跌了 300.33点。中国沪综指亦遭到重挫3.79%,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将 A股在过去 1年所累积的涨势已消耗殆尽。

为什么会有“黑色星期一”的现象呢?是偶然还是有科学依据?现在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观点,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对该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因为周末容易公布一些重大负面新闻,所以周一开盘后投资者会有剧烈反应,就容易出现投资者恐慌性抛盘。事实上,全球历史上的股市大跌几乎在周一至周五都有发生。“黑色星期一”只是一句“股谚”,并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指导,我们不应该太过相信。况且,如果投资者能在无实质性利空下爆发的恐慌性下跌中保持理性,通常会获得极佳的买入机会,如美国 87年股灾后 1年多时间就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