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把我们现阶段的民族理论概括为12条。(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界说)(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民族发展规律)(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差距的长期性)(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发展问题,也包括民族之间的问题,民族与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等方面。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及其特性)(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民族和国家)(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民族平等)(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离不开)(10)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两个共同是主题)(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民族文化)(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 要大力培养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这12条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的主干。
2. 民族政策
一般概括为10个方面,其中有些是民族理论的政策化。(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平等是前提,团结是根本。(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基本形式。(3)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发展是硬道理,在民族问题上同样如此。民族问题也主要是靠发展来解决。国务院有8个系列的支撑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植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等。(5)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如招生倾斜政策、内地支教政策、内地的西藏学校和新疆班等。(6)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政策。如文艺会演(正在进行中)、传统体育运动会、电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7)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如全国两会用7种语言文字进行服务、人民币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蒙藏维壮)、双语教学等。(8)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政策。有16个地区专门立法保障穆斯林清真饮食习惯。北京有《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今年刚做完执法检查。(9)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北京70余所清真寺都修缮、改造、扩建一新。(10)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政策。
(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源头
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用什么制度来解决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是件大事。关系到国家命运和领土安全。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立在历史经验的长期积累和当代实践的反复检验的基础之上的,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民意。前面我们说过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传统,那是很早的源头。这里只介绍我们党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实践。
我们党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很早。1936年红军西征到达宁夏同心和海源两县,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为共产党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我本人曾于2007年夏天到过这个地方,当年召开大会的地方就在一座清真寺——同心大寺里)。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并先后建立了若干回族、蒙族的自治乡或区。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标志我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解放后,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藏族自治区。
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其中,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是唯一的副部级自治州),120个自治县。55个民族中有44个有自治地方,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基本完成。另有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补充的民族乡1098个(因时期不同有变化,先后共建立过1248个)、城市民族区5个(历史保留性)。11个没有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中有9个民族有民族乡。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总要求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政策和国家政治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相结合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
其内容有四项,主要是:(1)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首先是中国范围内少数民族的自治,同时又以区域为基础。它不是脱离区域的泛民族的“文化自治”,也不是离开少数民族的“地方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政府领导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其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其自治权利是中央通过立法授予的,不是自身固有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其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利。(4)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机关作为我国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在政权的性质、组织和活动原则上与一般行政区域的国家机关完全相同。同时,在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中也只有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才是自治机关。
(四)关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问题
从民族的居住状态说,有聚居形式、散居形式、杂居形式三类。聚居形式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某一民族集中居住,并占有一定比例。散居形式是指某一民族成员零星分布居住在另一民族数量占优势的区域。杂居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在某一区域,且传统上被认定为当地民族。杂居与聚居、散居在内涵上有部分重合,在外延上有部分交叉。比如,两个以上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就有杂居性;又如,多个民主居住于一个主体民族占优势的地区,就少数民族而言,兼有杂、散居两种形式。因此,杂、散居两种形式常常并称为散杂居。散杂居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二是居住在自治地方但不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我国除了自治地方外,习惯上均称为散杂居民族地区,包括内地和沿海,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散杂居少数民族又可分为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族乡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农村星散的散杂居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均有散杂居分布,31个省区市均有少数民族人口,2000多个县几乎也都有少数民族成分(97%)。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3%左右。特点:散杂居形式居住的民族经济生活有较强的适应性,文化生活有兼收并蓄的特点,风俗习惯有较强的宽容性和承受力。但也有民族摩擦容易多、矛盾事件容易多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如“清真不清”等。而且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容易被忽视。应该特别注意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保护问题。北京也属少数民族散杂居住区域,现有70万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而且55个族都有,还有5个民族乡,13个民族工作重点街道,117个民族村。北京有一个自己创制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今年刚进行了执法检查。应该说,法规落实情况还是很不错的,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可,创造了许多民族工作的经验。
四、 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
(一)世界民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当今世界民族状况
从古到今,每个人都与一定的民族相关联,民族是人类最自然的纽带。前面说过,现在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很少,而且也并非纯粹形态。连过去一向被视为民族国家的英国、法国,由于二战后出现的“反移民现象”
关于“反移民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难民大量涌入原来的宗主国,宗主国也制定法律政策接受这些移民。比如,20世纪50-60年代,英国接受了加勒比海、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大量移民,近年来则有来自非洲、东欧和亚洲的大量移民。根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少数族裔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9%,达460多万。其中, 黑人114万,印度人105万,巴基斯坦人74万,孟加拉国28万,华人24万,阿拉伯人8万。这些移民大都集中在伦敦及其附近地区,致使伦敦外来移民达到30%。有人说,在伦敦可以听到300多种不同的语言。现在英国有1000多个穆斯林社区,有1000多座清真寺,穆斯林人口则占到了伦敦人口的10%。英国也成了“民族大熔炉”。当然,由于文化差异较大,这个民族大熔炉并不好当。一是外来移民很难融入当地生活;二是本地居民也不容易接受外来移民;同时,右翼势力则利用这种族群矛盾提出要把外来移民赶回去的口号,挑起事端。西欧不少国家的右翼势力就是看反对国家的移民政策回到政治舞台的。法国也有类似情况。
,原来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现在也是多民族国家了。补充一个情况,就是各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差距极大。人口为100万以上的民族有305个(1997年数据),占了世界总人口的96%;其余不足4%的人口存在于2000多个民族之中。
2.世界民族状况的发展演变
在20世纪有三次大的民族运动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诞生,引发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也是在那个年代觉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冲垮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到6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100多个民族国家。20世纪末冷战结束,是又一次民族格局的大调整。不同于以往的是,它引发了一系列的民族矛盾、种族纠纷和宗教冲突。一是民族分离造成国家裂变,如苏联解体1分为15、南斯拉夫解体1分为5、捷克斯洛伐克解体1分为2。近年(2011年)还有南北苏丹的分裂。二是跨界民族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由于本为一族,居住地相连,如果一方要对另一方搞渗透是比较方便的,所以在跨界民族问题上各国均十分敏感。冷战结束之后,民族(宗教)之间的冲突明显增加了,这在巴以之间、印巴之间等十分明显。三是种族排外与法西斯主义回潮。如西欧极右势力活跃,瑞典2011年发生的极右翼分子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奥斯陆政府区搞爆炸、在于特岛枪杀左翼工党青年营,致77名公民遇难的事件是一个典型例子。四是部族冲突频发。比如在俄罗斯内部(中央政府与车臣之间)、印度内部(印度教民与锡克教之间)、苏丹内部(南北苏丹已经分裂)的部族冲突都很剧烈,科索沃问题也是民族冲突。这些问题对多民族国家都是一种挑战。
3.全球化时代民族问题的特点
一是民族问题的进一步普遍化。在现代多民族国家,几乎没有没有民族问题的国家和地区了。“反移民现象”使得原殖民地的宗主国也民族问题频发,移民很难融入所在国,当地社会对外来文化也很难接受。如英法等国。二是民族问题有进一步国际化趋势。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消息传播迅速,受体广泛,民族问题本身又有国际性,就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引发国际连锁反应,使得相关各国处于不安之中。三是民族问题有进一步复杂化趋向。普遍化、国际化已经是复杂化,再加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领土问题、人权问题交织在一起,很难化解。四是民族问题暴力化倾向加大。当民族极端主义势力的要求得不到解决时,就寻求暴力,以促使民族问题国际化或增加谈判筹码。如我国西藏“3·14”事件、“7·5”事件等。
我国面临的与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相关的民族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境内外的东突厥势力妄图分裂新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