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下)
12434200000010

第10章 政风行风建设(10)

评议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注重参评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纠风的根本目的是为民解困,缓解矛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纠风好坏只能由群众来评说和认可,民心为镜,民意为秤,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惟一衡量标准。行风评议就是把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当裁判员。组织评议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多层次多渠道、尽可能广泛地吸收各界群众参与,尤其要坚持从被评单位的服务对象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特邀监察员中选聘评议代表,以他们为主体开展评议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让群众知道并参与行风评议;通过评议代表广泛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利用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热线电话、接受举报投诉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了解民意,让更多的老百姓有说话的机会。群众的广泛参与,真正体现了行风评议的群众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使行风评议具有坚实、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确定评议代表尤为重要。选聘要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公道正派、善于和敢于评议”的条件,同时,考虑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专业性和评议代表的层次性。一般服务对象和部门行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由于他们最了解行风状况,应该占评议代表的大多数。

8.确定调查办法

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它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的科学,调查是保证实现正确决策、有效实施决策和不断完善的前提和条件,调查研究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的办法有多种,在行风评议中,选择符合实际的调查办法和正确使用调查办法都是十分重要的。行风评议调查,是行风评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调查,切实了解群众的意见,使评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赋予评议代表一定的调查权,在正式评议前,应专门安排一段时间让评议代表深入企业、学校、街道、居民家庭和被评单位的干部职工中,利用确定的调查办法,详细了解被评单位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评议做好充分的准备。规定每个评议代表除集体调研外,个人至少再联系二三十名群众;组织代表在全面调查的同时,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深入剖析,找准结症。通过调查,为行风评议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传统的调查办法,包括文案调查、实地观察、访问调查、典型调查、专项调查、统计调查、蹲点调查、暗访调查等。除此之外,还有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新闻调查、函电调查、网络调查等。这两类调查往往是相互交叉、渗透、结合运用的。调查成果应当是有理有据,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体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在确定行风评议的调查办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全面地真实地反映行风建设状况;二是能够系统地、科学地反映行风建设状况;三是应用广泛,易于掌握,效率高,满足行风评议的需求。在行风评议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调查办法。在行风评议内容项目设定之前,一般采用文案调查和开会调查的方法,广泛地了解群众对部门和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发现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行风评议实施方案下达之后,一般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有目标地了解行风评议进展情况;在行风评议自评活动结束后,通过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行风建设状况,为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在行风评议整改阶段结束后,采取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法,也就是明察暗访,为综合评价提供实际的定性依据。不管使用哪种调查方法,都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轻率。

9.确定评价方法

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用已确定的定性定量的指标对某事物状况的一种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进展状况,促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行风建设的评价,各地做法不同。有的是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有的为好、中、差;还有的是排列名次,这些都大多要靠评议代表打分或对群众的问卷调查统计。评价的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有些地方还引入奖惩机制,对被评为优秀的进行奖励,评议不合格又整改不力的进行重点整治,主要领导要挪位子。

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的使用得当与否,都会直接影响行风评议的效果。对评价方法的确定,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行风建设的原则上。也就是说,通过评价,不仅是做出一个结论了事,而且还要考虑评价结论的作用,要调动部门和行业的行风建设的积极性,尽量消除评价结论的负面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几种:一是考虑解决行风问题的程度,采取满意度方法的评价。满意度应确定在75 010以上,如果标准定得太低,部门和行业容易产生应付思想,走过场;如果标准定得太高,部门和行业经过努力达不到,会挫伤部门和行业行风建设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对满意度达不到75%的,应作留评单位。二是考虑行风建设的整体状况,采取定性定量综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应在事先就设定一套评价体系,体系的建立在分析行业不正之风的前提下,依据科学的理论,提出标准、原则和科学的设计方案,然后依照方案逐步实施。这种方法有三种类型:地区(块块)范围内的评价,行业(条条)系统内的评价,条条与块块相结合的总体评价。

10.确定反馈办法

反馈是指把行风评议中发现的问题和评议结论通过一定的形式向评议对象作出的反映。一般主要是反馈问题。反馈有几种,面对面的反馈、书面反馈、新闻反馈、会议反馈等。确定反映的办法时,一般要根据行风评议的进展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这样既有利于整改问题,又有利于消除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在确定行风评议对象前,要采取书面反馈的形式。要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向被评部门以书面形式反馈群众的意见,同时,讲清为什么要确定该部门为评议对象。在行风评议过程中,主要采取新闻反馈的形式,给被评部门和行业一定的压力,促进其予以高度重视。在评议时,主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直言不讳。在评议结束时,主要是通过会议反馈,公布于众。

11.确定评议程序

在行风评议工作中,要有一定的程序,从而保证行风评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般可分为6个阶段进行,即:准备实施阶段、自查自纠、评议阶段、整改阶段、考察考评阶段、总结阶段。5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二、评议的组织活动

评议的组织活动是搞好行风评议的基本条件,在构想行风评议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周到严密,力争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实施,使评议结果客观公正,有可比性,起到推进行风建设的有效作用。在评议的组织活动中,要预先设定和实施如下步骤:

1.事先摸底调查,选好评议的部门和行业

行业不正之风广泛地存在于各部门和行业,只是表现的程度不一样。从目前各地的评议看,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是选择群众反映“热点”问题较多的部门和行业评,有的是选择重点部门进行评,还有的是每年对各部门进行普遍评议。因此,在选择评议对象时,由于财力、物力所限,每年只能选择一种形式进行评议,不能几种形式同时并用,防止图形式走过场,起不到预想的评议作用。在年初部署行风评议工作时,对评议的方式不能盲目确定,也不能拍脑袋确定,而是要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再行确定。首先纠风办要根据历年来掌握的情况,提出意向性意见,然后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确定一种评议方式。这种评议方式,必然涉及几个和若干个部门和行业,纠风办要与这些部门和行业进行事先通气,保证这些部门和行业的支持和重视。这样做,有利于部门和行业事先就有所准备;有利于调动部门和行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行风评议工作减少阻力,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纠风办要当好领导和参谋,要把调查情况和想法及时向领导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制发评议方案,提出行风评议工作的具体要求、详细的操作程序和步骤通过调查,已心中有数,制发评议方案,就会有针对性,就会有的放矢。评议方案要在经过讨论修改后,报政府批准后印发。评议方案要有如下内容:

评议依据。依据哪一级的部署和要求进行评议。

评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讲清为什么要评议。

工作目标。主要是指在评议过程中,部门和行业应做些什么工作,应达到什么标准。

评议内容。主要是通过调查了解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评议内容。评议内容必须突出行业特色,几个部门同时评议时,不能照搬照抄。评议内容可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部门内部自评内容,一部分是对部门和行业的评议内容。对部门和行业的评议,不仅要有针对性的内容,还要有宏观性的内容。

自评内容又可分为对单位自查评议和对个人自查评议。

组织领导。行风评议工作必须与其他专项工作一样,要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评议活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进行。要成立评议活动领导组,领导组要下设办公室,纠风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领导组的格局一般应是政府或部门的主要领导任组长,纪检、监察、纠风办的领导和政府的秘书长,或部门的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或部门的有关职能单位的领导任成员,领导组办公室一般设在纪检、监察、纠风部门。

评议方法。评议方法要根据各地各部门和行业的特点确定。系统评议可选择统一的方法,块块评议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评议步骤。评议步骤要明确时间,明确每个步骤中的要求和措施。

评议要求和注意事项。主要是为确保评议方案顺利实施提出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召开行风评议动员会

召开评议动员会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部署工作,动员社会和部门、行业内部积极行动,广泛参与,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在部门和行业内部以及社会上形成声势。评议大会的主要议程:一是政府的分管领导讲话;二是宣读行风评议方案;三是纪检监察和纠风办的领导提出落实方案的具体要求;四是部门和行业的各级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同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事项做出承诺。

4.组织评议,落实方案的各项要求和规定

在组织行风评议活动中,按程序可分阶级做好各项工作。

(1)第一阶段为组织准备、宣传发动阶段可用1个月时间,依次做好以下工作:

制定行风评议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是各被评部门和行业按照行风评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实际,再制定一个落实方案要求的具体规定或细则。这个细则主要是落实方案的措施。主要有组织形式、时间要求、部门内部和个人评议内容标准、自评方法步骤、整改措施等等。

部署安排。行风评议实施细则制定好以后,要以部门的文件形式下发。同时,召开部门内全体人员会议,讲清为什么要搞评议、评议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具体保证措施以及向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等,将评议的任务、职责、时间等落实到位。

宣传教育。被评议单位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报告会、现场观摩会、板报、公示栏、宣传栏、标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进行党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策法规、精神文明、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党纪政纪、职业道德、职业守则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将评议的内容向群众和社会公布,做到家喻户晓,调动和促进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内在动力,促其自觉自愿接受评议,形成良好的评议氛围。

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部门和行业要对已经履行的职责和行风建设制度进行认真清理检查,不切合实际的或者不完善的要进行修改和补充,对不落实的要制定措施予以落实。特别是要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作为重点进行落实,成为加强行风建设的基础,做到用制度教育人,用制度管住人,用制度管住事,使行风评议中指出的问题,能够从制度中找到整改的答案,使社会和人民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问题能够从制度里找到处理依据。有条件的部门和行业还可将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基层,发到每名千部职工手中,作为组织干部日常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必修课。

组织评议组。对部门和行业内部评议,主要的形式是依靠群众参与,加强民主监督。选聘评议代表,组织一个由各方面人员参加的评议组,评议组的职能主要是广泛调查,反馈情况和面对面地评议。在选聘代表时,要把好选聘关,一是代表素质的综第十四编政风行风建设合性,把热心于行风评议工作、具备良好政治素质、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文字工作能力作为基本条件,可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的办法,由纠风部门筛选确定。二是代表结构的广泛性,评议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选聘评议代表也要注意把各方面的人员选到评议组,要有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等各界人士。如果是组织连续评,每年还可以保留聘用一部分上年度的行风评议代表,以保障工作的连续性。每个评议组一般由3~5人组成,在纠风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经过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评议活动。

设立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的举报渠道。举报电话要向社会公开,要有专人值守。

群众来信要有专人处理和落实,有一件办一件。

(2)第二阶段为自评自纠阶段

自评自纠是行风评议中采取的一种主要形式,各部门通过自评,纠正存在的行风问题,为整个评议工作取得成效打下好的基础。可用2-3个月的时间,依次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开展自查。为了找准找实行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可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自查,认真查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行风建设的重点问题。主要方法有:面向社会开门自评。在承诺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办事依据、职责、条件、程序,纪律、结果等,除国家保密事项之外,都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和社会公开。评议内容、标准要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评议,使群众参评有依据,监督有标准,投诉有理由。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全方位开展自查,扩大行风问题自查的覆盖面。一般的方法是自查和社会测评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对行风建设情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