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12505400000007

第7章 常用经外奇穴的层次结构与操作

印堂经外奇穴。

【位置】在两眉间宛宛中(《甲乙》)。

【取法】两眉连线之中点。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厚而致密,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进针时稍用力,采用撮捏进针法。

②中层:额肌、皱眉肌较薄。

③深层:额骨较厚。

【刺灸法】点刺出血或向鼻尖方向透刺。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不语,呕吐,颈项强直,癫狂,头晕耳鸣,三叉神经痛等。

球后经外奇穴。

【位置】在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眼科针灸疗法》)。

【取法】在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

②中层:眼轮匝肌、眶脂体。

③深层:眶下壁,视神经。

【刺灸法】直刺,嘱患者眼向上看,医者用一手的拇指轻托眼球以固定眼球,然后针尖略向内上方,朝视神经方向缓缓进针,切忌捻转、提插,进针深度为0.5~1寸。

注意:①针具:宜选择较细的毫针,以30~32号、长1.5寸为宜。

②针刺方向:针尖刺入皮肤0.5寸时,即下压针柄呈30度角,使针尖向内上方,由眼球绕到眼球后方,朝视神经孔方向深刺,通过下斜肌外方至外直肌后端。

③针刺深度:针刺深度以1.5寸为宜,若超过2寸,容易刺伤视神经、海绵窦、颅内动脉及垂体等重要结构。

④针刺方法:进针宜缓慢,遇到阻力较大或患者有刺痛感时,应退针少许,调整方向再刺、一般不宜捻转和提插,以免损伤眼眶内的结构: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以免出血。若患者有眼球发胀和外突感,即提示可能已有出血,应退针并压迫局部2~3分钟、以防继续出血。

【主治】视神经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牙疼,视神经萎缩,近视眼等。

膝眼经外奇穴。

【位置】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千金方》)。

【取法】屈膝时,当髌骨下缘,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髌韧带与髌外侧支持带之间经膝关节囊入翼状皱襞。

③深层:翼状皱襞和滑膜层后可进入膝关节腔。

【刺灸法】①直刺:从前外向后内刺入,或从前内向后外刺入,深度1.5~2寸。

②斜刺:自外膝眼对准内膝眼透刺,进针2~2.5寸。

注意:如针进入关节腔时,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主治】膝关节痛。

十七椎穴经外奇穴。

【位置】在十七椎(《千金翼》)。

【取法】俯卧,腰阳关穴下一个腰椎的凹陷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背阔肌腱膜以及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等均为致密结缔组织,针刺时,针下阻力较大。

③深层:椎管(脊髓被膜、马尾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注意:腰椎棘突连接时呈水平位,故进针宜直刺,进针层次见大椎穴。由于成人第一腰椎以下已经没有脊髓,所以在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医者严格消毒针体后,可适当深刺。

【主治】痛经,腿痛,癫狂,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