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1284100000039

第39章

世界上率先提出计划经济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他在1902年至1903年出版的两卷本《社会主义制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设立“社会主义生产部”的设想,由它实行经济计划。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把上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形成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家。由于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了入侵的德国法西斯,很多国家向其学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计划经济。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论断: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向苏联学习,实行发展重工业优先战略,在建立单一公有制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产品数量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增加且变动不居,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一是所有制结构单一。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要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有些地方的农民多养几只鸡、搞个体运输,都被视做资本主义。二是经济决策权过于集中,企业成为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缺乏自主权。一个工厂的厂长手头只有500元的自主权,甚至买台打字机都必须向上级行政部门请示。北京各部委招待所里面住满了来请示报批的企业人员。

三是靠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市场机制被完全排斥在外。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效益不高,人民生活日益陷入窘迫。显然,计划经济的老路行不通了。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他大力推动改革。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学家们也活跃起来,针对计划经济限制市场作用的缺点,提出经济建设要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作用。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要实行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1991年2月,邓小平到上海过春节时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一路走,一路讲,推行自己的主张: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两者都是经济手段。中共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定位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时候,外国人和中国人看的明明是同一场戏,但看到的却是不同的场景。锐意创新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很多国外人士却认为,这是中共的又一个“语言烟幕弹”。因为世界上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有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法国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瑞典的福利国家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五种,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

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有疑问,说市场经济还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吗?“社会主义”四个字要不要都无所谓。

就此,江泽民曾解释说,社会主义本身是有计划的意思,社会主义四个字加在市场经济前面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中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苏联模式的中央计划经济,它造成了普遍的效率低下并使大批国有企业亏损。但是,如果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那也是非常大的错误。他认为,应该保持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提法中的“市场”一词,应在政府离开问题百出的旧经济体制的时候得到合理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具有真正的意义,它和过去旧的斯大林主义概念完全不同。

实际上,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如江泽民所说,点明了中国搞市场经济的目标和性质,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制度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造性在这里,特色也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本身就含有公平、公正的意思。

计划可以矫正市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中国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甚至是行政手段来调控市场运营,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当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多国经济受到重挫的时候,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统合力,可以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国力共同对付金融危机,这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优越性的充分结合,令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羡慕。

中国共产党既扩大了市场作用,同时也没有忽视计划的积极价值。市场的魔力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新德意志报》2010年5月22日刊发文章称,北京凭借它的计划经济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西方国家“迄今为止认为只有它们才拥有减少贫困、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统治模式”,但中国符合实际的计划市场经济向西方国家提出了挑战。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的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中国。

当然,中共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依然需要完善。2007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庆典上指出:“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应该算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