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2895000000014

第14章 欲达己者先达人,善假于物事易成(1)

顺风而呼闻者远,登高而招见者彰。当个人能力相仿时,善假于物的人常常能够脱颖而出。如今,人脉资源是最有价值的凭借。谁拥有了人脉资源,谁就能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不过,要想获得充足的人脉资源,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1、忙时求人不如闲时帮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徐州刺史陶谦被围困后,向好友北海太守孔融求救。孔融正在为其筹划时,自己却遇到了麻烦。黄巾余党管亥率数万贼寇奔杀过来,孔融急忙迎战。几个回合过后,孔融部将宗宝被管亥斩于马下。孔融见军中大乱,只好奔入城中,紧闭城门。管亥立即分兵将城池团团围住,孔融心中郁闷,毫无计策。

第二天,孔融登城观望,见“贼势浩大”,更加苦恼。正在此时,城外有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此人到了城下后,大喊“开门”。孔融先是“不识其人,不敢开门”,后见贼众赶来,此人转身连杀了十几人才下令开城门。

此人入城后,径直来到城上拜见孔融。原来,此人名叫太史慈。孔融虽然没有见过他,但知道他是一个厉害人物。得知他出门在外、其母无人照顾时,孔融立即派人送去粮食和衣物。于是,其母不曾忘记孔融的恩情,从辽东回家省亲时听说贼寇要攻打北海城后,立即让他前来救助。

接着,孔融想派人出城向刘备求救,苦于无人能够冲出重围。于是,太史慈请求前往送信。太史慈勇猛无比,贼寇无法抵挡。刘备得知消息后,立即带着关羽、张飞前来营救。在刘备、孔融的夹攻下,管亥被杀,其部下贼寇被杀散,北海之围终于被解。

如果没有太史慈的帮助,孔融恐怕难以渡过这一劫。与其说是天意,不如说他善于播种人情。

曹操同样是一位播种人情的高手。

关羽失守下邳后,与张辽约法三章:“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待张辽转告曹操且曹操答应后,关羽这才向曹操投降。

曹操自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就对关羽非常赏识。如今关羽来降,曹操甚是高兴,亲自到辕门外迎接关羽。关羽下马入拜曹操,曹操“慌忙答礼”。接着,关羽说道:“我是败兵之将,承蒙不杀之恩。”曹操回话说:“我一直羡慕你的忠义,今天有幸与你相见,我的愿望终于得到满足了。”关羽随后提及与张良约法三章的事,曹操一律答应。

入营后,曹操设宴招待关羽。第二天,曹操便班师返回许昌。关羽替二位嫂嫂整理车子,并亲自为二位嫂嫂护行。天黑后,曹操在驿馆歇息,将关羽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安排在一个房间里住。不料,关羽手持蜡烛站在房外,通宵达旦,毫无睡意。曹操见关羽如此做法,对关羽更加敬重和佩服。到了许昌后,曹操拨了一府邸给关羽居住。

关羽安顿好后,随曹操朝见了献帝,献帝封他为偏将军。第二天,曹操大摆宴席,文臣武将欢聚一堂。曹操把关羽当作客人招待,让他坐在上席。宴罢,曹操又送了些绫锦、金银器皿等物品给关羽。

不仅如此,自从关羽到了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招待关羽。另外,曹操还送给了关羽十位美女。关羽毫不动心,让她们服侍二位嫂嫂。

一天,曹操发现关羽身上的绿锦战袍已经破旧,于是赠给关羽一领合身的战袍。

又一天,曹操请关公参加宴席。宴罢,曹操送关羽出府,见关羽马瘦,问其原因。关羽答道:“我的身体很重,这匹马载不动我,所以它总是这么瘦。”曹操立即令左右牵来一匹马。只见这匹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曹操指着它对关羽说:“你认识它吗?”关羽说道:“这不是吕布所骑的赤兔马吗?”曹操回答说是的,然后将马和鞍辔一并送给了关羽。

曹操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赤壁大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并没有忘记他的恩情,放他一条生路。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们建立人脉关系一般都是靠“人情定律”来运转的,不懂人情定律是行不通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利用它,就得牢牢地掌握它。

通晓人情,就要有一种设身为己的作风,以心比心的情感体验。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像自己肚子饿了要吃饭,别人肚子饿了也要吃饭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解衣衣人”。

帮助他人的过程,便是建立人脉关系网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人脉关系网在社会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对于个人来说,人脉关系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关系和影响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和猿猴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人是一种依托于周边复杂社会关系而存在。人离开了这个关系社会,就一事无成,连生存可能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向前发展了。”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一员,而人脉关系就成了你与社会交往的一种纽带。可是人脉关系并不是一日之间可以建立起来的,而需要你去长期经营。想要有一种好的、经得起考验的人际关系,就要精心“播种”与培育,就像在田地里播种的农夫—样。之所以这样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想要栽种一棵果树,就应该先将种子埋在地里,然后种子会慢慢“长成一棵果树”,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虽然有些种子会腐烂,不发芽,但不播种,就绝不会有果树长出来!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用心去交流维护是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虽然不一定会有好的回应,但没有用心,就不能建立人际关系。有些人虽然也主动和你建立关系,但你也要做出回应。只有这样,关系才会持续下去!如果你冷淡地对待他,他有可能就不会再来找你了。

第二,有些种子受节气的限制,不到时候,不会发芽。在干燥的地方,种子可以深埋数十年,但雨水一来,就迅速发芽。

人脉关系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有时很快就会得到回报,但有时也不如此。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反正你已种下了一粒种子,“机缘”一到,它自然会发出芽来!而这发芽的时间,有时可能是在你40至50岁时,甚至还可能一辈子也都没发出芽来,但是,总会有希望的!

第三,种子发芽后,你还要小心勤快地灌溉、除草和施肥,它才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

人脉关系也是如此,你也必须以热心、善心来经营它,千万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收获果实,这样只会破坏你的人脉关系!而且糟糕的是,这种“揠苗助长”的作风会在同行间散播出去,成为你的负债!

第三,播下的种子数量越多,发出的芽也将会越多。只要有充分的时间,那么播下的那片种子必定大片成林,那时收获的果实将令你感到欣慰。

人脉关系也是如此,年轻时用的心多,交的朋友当然多,纵然有一些“不发芽”的,但长时间累积下来,你的朋友还是很多,到那个时候这种人脉关系就成了你的果树林。那么,你将必然能享受这些甜美的果实了!

想想你现在年纪?人脉关系又如何?不必急,只要你精心“播种”,而且越早播种越好,那剩下的事就是等着收获了。

做人心眼:

“临时抱佛脚”并不是每次都灵验的。与其抱有侥幸心理,不如在悠闲或安逸的时候多多“烧香”。如此以来,在遇到难办的事情时,便可以不慌不忙地解除“燃眉之急”了。

2、屈尊降贵,地低成海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

曹操为了得到徐庶,将其母接至曹营。徐庶前往曹营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三顾茅庐”的故事开始演绎了。

刘备带着礼物,与关羽、张飞二人一同赶往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一带)卧龙冈拜见诸葛亮。为了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屈尊降贵,三次来请诸葛亮。

第一次,刘备三人来到诸葛亮住处,叩门相见。不料,诸葛亮刚刚外出,归期不定。刘备惆怅不已,只得返回新野。回到新野后,他便命人打听诸葛亮回家的消息。

数日过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家后,立即让人备马。此时,张飞说道:“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村夫,何必哥哥亲自去呢,让人把他叫来不就行了。”刘备斥责了他一顿,遂踏上行程。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而且当日“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于是张飞又说:“天寒地冻,连率兵作战都不合适,更何况赶这么远的路去见一个无用之人呢?”刘备答道:“我这样做正是为了让诸葛亮看到我的诚意。”

刘备三人冒着风雪赶到卧龙冈后,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刘备无奈,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然后便策马回新野了。光阴似箭,转眼间冬去春来,刘备打算再去卧龙岗见诸葛亮。他令卜者用蓍草(又称锯齿草)占卜,选出黄道吉日。然后在临行前斋戒三日,熏香沐浴。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第三次来到卧龙冈,在离草庐还有半里远时,刘备便下马步行。刚行走数步,与诸葛均相遇。刘备从他口中得知诸葛亮在庄上后,心中大喜。三人再次叩门询问童子,童子说:“先生今天虽在家,不过现在正在草堂上睡觉。”刘备让童子暂且不要通报诸葛亮,然后让关、张二人在门外等着,自己一个人缓步走进草堂。

进入草堂后,刘备见诸葛亮睡得正香,于是拱手立在台阶下,静候诸葛亮醒来。过了许久,关、张二人不见动静,于是进入草堂察看情况。张飞见到草堂中的情景后大怒着对关羽说道:“这先生太傲慢了,见我哥哥立在台阶下,他却安然高卧。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刘备把他们二人赶出草堂后,仍然默默立在台阶下。这时,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儿,童子与刘备都以为他要起来,谁知他又面朝里睡着。童子准备通报诸葛亮,被刘备阻止了。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口中吟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然后翻过身来问童子:“今天有没有俗客来啊?”童子回答说刘备已经在此立等多时。诸葛亮这才起身,然后让刘备稍等,自己去后堂更衣。又过了很久,诸葛亮才整理好衣冠,出迎刘备。

刘备见诸葛亮从后堂出来,立即下拜,然后恳请他辅佐自己完成大业。开始时,诸葛亮并不答应。但刘备苦苦恳求,最终用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遂答应出山。

刘备在当时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还是人们口中的“刘皇叔”,身份自然高于身为村夫的诸葛亮。然而,刘备并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等,而是屈尊降贵,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而且每次都是彬彬有礼,对诸葛亮毫无冒犯之处。不过,他是成功的。虽然自己放下了身段,但得到的回报却是诸葛亮的无数战功。

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而你的屈尊降贵更能体现出你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有了你的屈尊降贵,他人便能够从你身上看到你的诚意和自己的价值,从而愿意向你生出援助之手。在屈尊降贵的过程中,你并没有失去什么,却得到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帮助。

汉宁太守得知曹操破西凉后,担心曹操会入侵汉中,于是决定进军西川。益州牧刘璋得到消息后,立即与众官商议,最后决定让张松前去许都说服曹操攻取汉中,以解近忧。

张松到了许都后在驿馆住下,候拜三日后才得以通报姓名,贿赂过曹操左右近侍后才得以引见。见到曹操后,曹操出言不逊:“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张松当即反驳道:“为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曹操愤怒,斥骂道:“吾扫清中原,有何盗贼?”张松继续反驳:“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至少者亦带甲十余万,岂得为太平耶?”曹操不再搭理他,满脸不高兴地离开了。

随后,张松与杨修交谈,令杨修深为佩服。于是,杨修向曹操推荐他,曹操却令杨修转告张松次日去教场看他点兵,让张松看到曹军的强大和西川的不堪一击。

第二天,张松与杨修一起到了教场。曹操亲点五万雄兵,列阵于教场。过了很久,曹操指着军士对张松说:“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交谈中,张松毫无惧色,而且将曹操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些败绩一一指出,气得曹操要斩杀他,幸亏被杨修拦住。

张松回到驿馆后准备回西川,但又考虑到自己曾在刘璋面前夸下海口,如今却要无功而返,怕被人耻笑,于是决定去刘备那里碰碰运气。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曹操的骄横态度与刘备根本无法比较。他刚到荆州边界,便有赵云前来迎接;随后,当自己在途中住宿时,又有关羽为他打扫庭院;离荆州城还有一段距离时,刘备、庞统、诸葛亮等人又来相迎。

张松被刘备的恭敬态度打动了,最终将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为刘备夺取西川和管理西川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人心眼: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总是显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尊严,都有自尊心,而且不愿意主动屈服于某个人。只有放下身段,才能让他人感到你的和蔼可亲、真心诚意、平易近人等等。大海之所以能够容纳百川,关键在于它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懂得屈尊降贵的人才能够打动他人的心,得到他人的拥戴和支持。

3、巧借关系解决难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

刘备借阻截袁术的理由从曹操处得到五万兵马,然后前往徐州。袁术丧命后,刘备上奏曹操,表示自己不再回许都,要在徐州驻扎。曹操大怒,令统领徐州的车胄除掉刘备。不料,车胄却被关羽斩杀。刘备知道关羽杀了车胄后,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是车胄是曹操的心腹,曹操一定会举兵攻打徐州。

这时,陈登分析了当前形势。在他看来,曹操视袁绍为大患,因为袁绍“虎踞冀、青、幽、并诸郡,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极多”。于是,陈登建议刘备向袁绍求救。但刘备与袁绍从未交往,而且刚打败了其弟袁术,担心袁绍不会相助。这时候,陈登向刘备推荐了郑玄这个中间人。

郑玄曾拜师于马融,三年内尽得马融真传。桓帝在位时,他官至尚书。后来发生了十常侍之乱,他弃官归田,在徐州居住。当时刘备在涿郡,曾拜他为师。刘备成了徐州牧后,经常到他的居所请教他,对他非常尊敬。

刘备从陈登口中得知郑玄与袁绍三世通家后,心中大喜,立即去拜访郑玄。郑玄慷慨答应了刘备,修书一封给刘备,刘备立即派人将信送至袁绍处。袁绍见信后,自忖道:“玄德攻灭吾弟,本不当相助;但重以郑尚书之命,不得不往救之。”与众谋士商议后,袁绍起兵征讨曹操。

如此以来,曹操的主要军力便用在了对付袁绍上,为刘备解了围。

刘备凭借着自己与郑玄的师生关系解决了一场大困难,这充分说明了关系在关键时候的重要性。

为了在人生之路上少走些弯路,不妨多用用各种关系。在各种关系中,最为常见的是亲戚关系。

在办事的时候,亲戚关系能起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是办成事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求亲戚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即使关系再密切也需要用真诚打动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使亲情充分发挥作用,切不可虚假用情,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经用这种方法拜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