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2895000000018

第18章 欲达己者先达人,善假于物事易成(5)

这个例子的要点是:让别人替你做那些“你要他们为你做”的事情时,必须站在他们的立场,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当你征求别人的意见时,“如何影响别人”的奥秘就可以看出来了。

有一个年轻的单位主管曾讲述这个技巧是多么有用:

“我在一家服装商店担任经理助理时,负责处理向逾期不付款的客户催收信件。他们原有的催收函内容措辞强硬,甚至带点恐吓的意味,使人不敢恭维。我一面看一面想:‘老天爷,假使有人寄这种信给我,不发疯才怪!我绝对不付这笔钱。’所以我就写了会使人高高兴兴付账的信。结果真的很管用。我站在顾客的立场(姑且这么说吧),居然就使我们的催收业绩达到破记录的水准。”

随时记着这个问题:如果你和他异地而处,你会对这件事怎么想呢?这样就能引导你找出更容易成功的行动。

用那些你想去影响别人的眼光来看问题,是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思考原则。

做人心眼:

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够了解到对方的需求。只有了解到对方的需求后,才能够采取一些实用性的方式来满足对方的需求。要知道,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9、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谨记雪中送炭,且勿锦上添花。

——德国俚语

马超攻破长安时,曹操令曹洪去守潼关。曹洪不听劝阻,导致潼关失守。曹操要以军法处治他,受到众人劝阻。随后,曹操亲自率军赶往潼关。初次交战,曹操便被来势凶猛的西凉兵穷追猛打。当时,西凉兵中有人喊道:“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立即将红袍脱掉。接着,又有人喊道:“长髯者是曹操!”曹操又用佩刀将胡须割断。再接着,马超在军中大喊:“短髯者是曹操!”曹操无奈,只得扯下战旗的一角裹住颈部。尽管如此,还是被马超发现了。马超尾随而至,出枪便向曹操身上戳去。在这紧要关头,曹洪赶上前来,奋力保护曹操,曹操得以脱险。曹操脱险回寨后,长叹道:“吾若杀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也!”随后,他重赏了曹洪。

患难中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句温馨的安慰,对方也会铭记于心,把你当做知己般对待,等到将来你有需要时,他会像及时雨一样来到你的身边助你一臂之力。大凡有心人都如此。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皇威廉一世的下场最可悲,落得个众叛亲离。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无奈之下他只好逃到荷兰保命。正在这时,他接到一个小男孩的来信,虽然信的内容非常简短,但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情。小男孩在信中向德皇表达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他说:“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你,你将永远是我最尊敬的皇帝。因为我一直都很敬仰你。”德皇看完信后,被小男孩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危机过后便邀请小男孩到皇宫作客。小男孩受到德皇的邀请,异常兴奋,与母亲一同进了皇宫。后来,小男孩的母亲便嫁给了德皇。

有人喜欢为他人雪中送炭,而有些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可贵。当朋友摆脱困难纠缠后,这种人会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早知道你有困难我一定会帮上点忙的!”有这种说辞的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正需要他的帮助,倒不如说成他根本就不想拉朋友一把。

人们可以敏感地察觉到自己的苦处,可是对别人的痛处却很难意识到,那是因为他们不够重视朋友。正是因为对朋友缺乏了解,所以忽视了他人的需求,这种思想意识下就更不会花功夫去解读朋友的需要。那些假装不知道朋友需要帮忙的人,或许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等到他们真正体会到身处困境而无人雪中送炭的滋味后,就会了解自己以前的做法有多么愚蠢。

如果要求人们都达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但至少可以随时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看他们是不是正等待着你的帮忙!如果有需要,立刻伸出你温暖的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在事业上不顺心的时候,你找到他向他询问自己能为他做点什么,或者用关心的话语开导他,即使你不能为他解决当前的烦恼,你的关心也会像春雨般撒在他饥渴的心田,他也会由衷地感谢你,把你视为他的知己,日后会在适当的时机回报你。

做人心眼:

一个人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而且,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果在此时能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无疑会令他“感激涕零”,将你的这份诚意牢牢记在心中。当你时运不济而他已经时来运转时,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拉你一把。

10、不忘同窗,保持联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除了同乡关系外,同窗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周瑜正是利用了与蒋干的同窗关系才顺利除掉了曹操的两个水军都督,为进一步制衡曹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不过,周瑜与蒋干的同窗关系是不能维持长久的,因为他们各为其主,从而使得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

不过,同窗关系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今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今的社会也是人际关系的社会,人际交往是否广泛,是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这种关系中,同学关系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类关系。因为当年身为学生之时,大家都比较单纯,友情非常纯洁,而分开之后只要还彼此保持着联络,就会十分怀念那份纯洁的友谊。因此,分开后的同学常常会借这样那样的活动彼此联系。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同学间的感情也会逐渐加深。当这种感情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利用同学关系来解决自己的难题了。

求同学帮忙也要有一定的过程,一般从相遇到交往之初,再到培养成为伙伴的关系,经常需要长久的酝酿期。倘若这种交往形态是发生于同学之间,其酝酿期必将缩短不少。

同学之间的纯洁关系,将来很有可能会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由于在上学的时代大家都还年轻,又都很单纯,热情奔放,彼此都又对自己的人生或未来充满了浪漫的理想。或许是在什么时候,同学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在别人面前完全袒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等能够深入了解。因此,在同学中最容易找到合适的朋友。

现在,具体来谈在同学中寻找和建立朋友关系的做法,通过下列二种方法来加以说明。

其一,尽管你们彼此之间工作的领域不同,但是目前的现状可以看作一个焦点。然而从原则上来说只有对方是一位拥有进取心、并且正在努力奋斗中态度还非常的积极的人就可以了。哪怕在学生时期的关系是很平常的这也倒没什么关系,这需要你主动地加深你们之间的友谊关系。如果你十分幸运地找到了一位凡事都非常的积极热心的朋友时,那么这样会在你原来的基础上很容易地和对方建立起更好的关系。

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去评量过去交往的同学,或已经很久没有联络的同窗好友,努力进行另一程的人间行程之旅吧。

第二,充分利用同学录,以此展开更广阔的交往。如果你在学生时代不怎么引人注意,你的交往范围肯定有限。然而,现在根本就不需要表现当时的经验,从而,你的想法就会变得十分的消极。由于每一个人踏入社会之后,所接受的磨练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踏入社会后的洗礼,已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非常的注意同学之间的交往。因此哪怕就是与完全陌生的人交往,到最后也同样可以相处得非常的好。因为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已拥有的同学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你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塑造。换一句话来讲,踏入社会之后一定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你,应该以现在的真实身份展开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除此之外,无论你现在本身所属的行业领域是什么样的,都应该与那些容易联络的同学如初中、高中、大学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关系。然后再从同学这里扩大你的交往圈。不妨多运用同学身边的人际关系。

作为同学,一般都有数年的交情,彼此同甘共苦的日子必然会冲淡地位或身份的隔阂,即便只有一面之交,只要知道彼此是同学,肯定会马上涌起一股亲切之情,这是同学的巨大魅力。倘不加以利用,那绝对是一大浪费。那么,该如何利用同学关系呢?

第一,加深关系。同学的主动帮忙才会让同学之间关系更加深刻,将来互相帮忙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还会是主动帮忙。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权倾当朝。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在姚崇高中秀才后,与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师门下继续深造,以期将来能考中进士,光宗耀祖。张宗全高谈阔论,每每给姚崇以深深的启迪。姚崇当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深以为信,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专职外藩事务。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可见,人情在同窗关系中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因此,同学之间,应创造条件,不断加深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