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2895000000022

第22章 怨天尤人皆徒劳,修身自省是正道(3)

每当你以愤怒来应对他人的行为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甚至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所以,每当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而让自己经受情感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坏情绪中。如果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就是太过愚蠢的表现。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摇,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绝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症。实际情况是,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忿忿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在你心里,会有这样的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想,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愤怒的误区。”

所以,为了消除了这一误区,首先你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勇敢地表示自己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你可以学会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总之,你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的控制,便不会用愤怒折磨自己。

(2)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呆板,这当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只要我们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有善意的幽默感。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这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对于“幽默”这个词,绝大部分人并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是幽默呢?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语言的调味品。有了幽默,什么话都可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铁。有了幽默,便可以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引入它的磁场,让每个人的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以说,幽默与智慧是天然的孪生儿,是知识与灵感勃发的光辉。

幽默中渗透着一种紧张的意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者。

幽默也能展示人的乐观豁达的品格。半夜时分小偷光临,一般不会令人愉快,可巴尔扎克却与小偷开起了玩笑。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你的生活是否过于严肃,以至于你所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荒谬之处?要是一个人从来不笑,那他可能有些变态。每当你的言行过于严肃时,提醒自己,你所享有的时间只是现在。当开怀大笑可以使你如此愉快时,为什么要以愤怒折磨自己呢?

笑吧,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理由。其实,你并不需要为笑寻找理由。只要笑,这就足够了。冷静地观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包括你自己,尔后再决定选择愤怒还是幽默。请记住,幽默会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笑。开怀大笑吧,笑声会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3)消除心中的怒气

愤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会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

发怒,完全是一种可以消除与避免的行为,只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一误区。当然,你需要选择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逐步实现。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意识到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从而使自己对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一些具体方法:

第一,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过去一直消极地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第三,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第四,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加剧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第五,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发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第六,在大发脾气之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错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第七,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第八,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一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平气静心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写信、由中间人传话或一起去散步等,这样你们便不会以愤怒相待。其实,只要在一起多散几次步,你便会懂得发怒的荒谬了。

第九,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第十,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现在,你可以不去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第十一,生活中遇到能引起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当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

第十二,在受到令人发怒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主动在大脑皮层里建立另外一兴奋灶,用它去找到或消除引起发怒的兴奋灶,就会使怒气平息。比如盛怒下的妻子,看到可爱的孩子天真的表演会怒气全消就是这个道理。

第十三,怒从何来?常常是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引导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以此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第十四,这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意志修养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有人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效果。

总之,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别动辄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做人心眼:

愤怒只会让人失去理智,只会令人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不明智的选择。要想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就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或用其他方式来转化自己的愤怒。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冷静的思考来得到正确的对策。

6、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

——吴兢

孟达守新城失败后,被乱军所杀。在祁山寨坐镇的诸葛亮听到这一消息后,猜测司马懿此次出关,一定会尽力夺取街亭。如果街亭失守,就等同于割断了蜀军的咽喉。

诸葛亮深知守街亭任务艰巨,于是大声向众将领问道:“谁敢率军去守街亭?”参军马谡立刻回答:“我愿意率军前往。”诸葛亮说:“街亭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它的位置很重要。如果稍有差池,街亭失守,我们的大军将面临覆没的危险。你虽然精通各种谋略,但此地既没有城郭可以依恃,也没有天险作为屏障,要想固守,难度很大。”马谡自豪地说道:“我从小就熟读兵书,颇谙兵法,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街亭都守不住吗?”诸葛亮劝诫马谡:“司马懿并不是等闲之辈,而且他的先锋张郃是魏国的名将,我担心你没有把握取胜。”马谡夸口道:“不要说是司马懿和张郃,就是曹睿亲自率军前来,也没有什么好怕的。”结果,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除了拨给马谡两万五千名精兵外,还让处事谨慎的上将王平同去,并细细嘱咐了王平一番。然而诸葛亮仍不放心,他唤来高翔,让他率一万士兵,在街亭东北处的列柳城屯兵,一旦街亭有难,立即前往救援。接着他又把大将魏延唤来,让他屯兵在街亭之右,以便对付蜀军先锋张郃。

马谡和王平率军来到街亭并察看地势后,便笑着对王平说道:“不知道丞相为何这么担心街亭失守,这里的位置如此偏僻,魏军敢不敢来应战还是两回事呢。”王平建议在五条通往此处的道路总口扎寨,然后砍伐侧面山上的木头做栅栏。马谡则认为侧面的山与四面都不相连,而且树木茂密,可以看作天险,打算在山上屯兵。王平不同意马谡的步兵策略。他劝说道:“如果在路口屯兵并用木头建起城墙,魏军就难以从此处通过。如果抛弃这个要道而将军队驻扎在山上,魏军就会长驱直入并直逼山下。到时候,我军面临四面被围的境地,还如何保住街亭?”马谡称王平的看法是女子之见,并引兵法中的“凭高视下,势如劈竹”来证明驻军山上可以把魏军杀得片甲不留。王平并不放弃,他继续劝道:“我数次跟随丞相一起,见过了许多排兵布阵的方法,并且常常得到丞相的诚心指导。如今,我观察了此地的形势后,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驻军山上是条绝路。如果魏兵将我们围困并从山下断了我们的水道,我军军心必会动摇,再作战前已经自乱阵脚。”马谡怒道:“你不要瞎说!孙子曾经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我们的水道被切断,我军军士没了依靠,难道不会拼死杀敌吗?到时候,我军可以以一挡百。我读遍了兵书,丞相有时候还要同我商讨兵法,你有什么资格阻止我这样做呢?”王平见马谡主意已定,于是便请求他分给自己部分兵力,以便在山的西面驻扎一个小寨,与山上驻军形成犄角之势,以便接应。马谡不同意,于是王平准备辞他而去。马谡对他说道:“你既然不听我的命令,我就给你五千士兵。我破了魏兵后,你可没有功劳!”王平带着五千士兵下山后,在离山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立即将详细地形和蜀军在街亭的布局画成图本,派人火速送往诸葛亮帐中。

马谡失守街亭,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他能够接受王平的观点,司马懿即使要得到街亭也不会这么容易。但是,马谡没有这样做,他自认为比王平更懂兵法,不把王平放在眼里,最终因失职而被处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不足的地方,都应该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优点才会越来越多,缺点才会越来越少。如此以来,阻碍成功的因素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成功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

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为同事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研究所组织活动,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博士生选择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不料正副所长分坐在他的左边和右边,正在专注地钓鱼。

他只是象征性的与二位所长打了个招呼。心想:对两个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

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健步如飞般地走到了对面的厕所。

博士生眼睛都看直了。莫非正所长有水上飘的神功?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了回来。博士生看得傻了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出于面子,博士生又放不下高学历的架子,向一个本科生去请教,结果继续默默地低下头钓自己的鱼了。

没过多久,副所长也起身去厕所。结果同正所长一样,“蹭蹭蹭”地飘过了水面。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怎么会是这样?莫非自己身处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正在嘀咕之时,博士生也想去厕所了。可是池塘两边有很高的围墙,去对面的厕所没有十分钟都不可能到达,回单位又太远,这可怎么办呢?自己又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忍了半天后,情急之下,他提起裤脚也往水里跨,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一头栽到了水里。

幸好两位所长离他不远,及时把他拉了上来,正所长问:“你为什么要往水里跳啊?”博士生问他:“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说:“因为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下雨的原因,水面漫过了木桩,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啊!可你为什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很高的学历不一定就高别人一筹,因为经验同样重要。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无论是经验还是其他方面的优势。

做人心眼: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代表着自己的优势,短处代表着自己的劣势。优势能够保证自己在某一领域中超过别人,但劣势只能保证自己在某一领域中落后于别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不甘落后的精神。而要想做到不甘落后,必须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7、傲骨长存,信心常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刘备在汝南驻守时,正逢袁绍举四州之兵再战曹操,于是乘曹操发兵之际偷袭徐州。不料曹操速战速决,立即引大军来战刘备,刘备落荒而逃。

刘备大败后,与残部逃至汉江。刘备感叹道:“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众人听了刘备的话后,都掩面哭泣。此时,关羽说道:“兄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关羽的这种豪气便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