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2895000000033

第33章 攻心为上,尽显领导艺术(2)

但如果领导者能够像曹操、诸葛亮、秦穆王这样主动承担责任,员工自然不敢越雷池半步,心甘情愿地按照固有的规章制度办事。一旦员工有了这样的表现,领导者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做人心眼:

正所谓“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领导者不要因为自己处于管理层的地位,便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这样做只会加深下属与领导者之间的隔阂。没有人愿意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一定要敢于承认。其实,领导者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也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3、体恤下属,感人至深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李世民

关羽遇害时,张飞正在阆中驻守。他知道这件事情后日夜悲哭,泪湿衣襟。帐下各位将领本想用酒来劝张飞不要伤心过度,没想到他酒醉后,怒气更重。他几乎失去理智,发疯似地鞭笞将士,甚至把有些将士鞭打至死。

赶往成都与刘备商议好伐吴事宜后,张飞立即赶回阆中。他打算统帅三军挂孝伐吴,于是下令在三天的时间内制办好白旗和白甲。第二天,末将范疆、张达入帐报告张飞:“我们一时难以制办好这么多的白旗和白甲,希望将军能够宽限几天。”张飞愤怒地说道:“我急着报仇,恨不得明天就能够赶到逆贼那里,你们竟敢违抗我的将令!”于是令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五十。打完后,张飞用手指着他们说:“你们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我要杀掉你们二人示众!”两人回到营中商议,认为张飞性格暴躁,担心真被他问斩,于是设计杀害张飞。这天晚上,张飞醉卧帐中。范疆、张达二人在初更时分,身藏短刀,偷偷摸进张飞帐中,将张飞杀害,然后投奔东吴。

其实,张飞经常责罚下属。从另一个角度讲,他的死是由自己造成的。如果他能够善待下属,自然不会遭此厄运。

张飞只会在下属的身上留下一道道的伤痕,而孙权却能够用体恤将下属身上的伤痕抹平,使下属不再感到疼痛。

曹操平定汉中后,在是否夺取西川问题上举棋不定,孙权乘机袭击合淝。濡须一战,周泰冒死保护孙权,身受重伤。孙权脱险后,为了表彰周泰的救护之功,在军中设宴款待他。随后,孙权亲自把盏,泪流满面。他抚摸着周泰的背说道:“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说完后,他让周泰解衣,令众将观看他身上的伤痕。众将见周泰身上“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用手指着他被上的一道道伤痕,一一问明是如何得来的。周泰娓娓道来,令孙权更加感动。具言战斗被伤之状。第二天,孙权把青罗伞赐给周泰,并令他出入张盖,以尽显荣耀。

稍作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如果张飞能够像孙权这样做,他的命运或许会被改写。不要说有人谋害他,就是背叛他的人估计也很难找到。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要学会体恤下属。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把体恤工作做好了,下属自然会为你效力的。

斯凯特朗电子电视公司是美国一家研制电视的公司,第一台闭路电视就是出自于这个公司。该公司的总裁阿瑟·利维是一位关心人才胜过关心事业的企业家,在闭路电视的研制过程中,就有关于他关心员工的一例。

当时,该公司有一位名叫比利的技师。比利不仅富有才干,而且非常敬业。为了能够使

闭路电视尽快问世,比尔投入了十二分的工作热情。每当走进实验室后,他便仿佛与外界隔绝了,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样东西存在,这就是实验,实验,再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竟连续待了近48小时!

由于实验是分段进行的,比利总是坚持到一段实验完成后才开始休息。每当一段实验完成后,比利就会倒在床上蒙头大睡,有时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为了实验,他的精力已经严重透支,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休息过后,再次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一次,阿瑟·利维在与比利交流的时候,看到了他憔悴的表情后,顿时感到心酸,因为他知道比利的疲乏是由于熬夜造成的。他对比利说:“你的工作方式需要改变一下,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公司将不再研制闭路电视。”听了阿瑟·利维的话后,比利顿时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

阿瑟·利维看到比利疑惑的眼神后,立即解释道:“你要明白一点,你的生命比闭路电视重要。如果你因为研制闭路电视而把身体累垮了,即使闭路电视问世了,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可不愿意做这种赔本生意。”

比利这才明白阿瑟·利维前面那句话的意思,感激地对他说:“谢谢总裁的关心,我会注意身体的。我已经习惯这样的工作方式了,总裁不必担心。”

比利这样说,阿瑟·利维更加难受。他心疼地说道:“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你不要过分透支精力。你的敬业和执著是有目共睹的,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所以,你千万不要把压力都扛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即使你不能够研制出闭路电视,也不必一味责怪自己。”

阿瑟·利维的真心关怀彻底打动了比利的心,为了报答阿瑟·利维,他下定决心要将闭路电视研制成功。在他的继续努力下,第一台闭路电视成功问世。

人都是有感情的,下属如果能够从你的举动中感受到你的关怀和慰劳,就能够将心比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做人心眼:

下属需要的不仅仅是精神食粮,而且还需要精神食粮。如果领导者忽视了感情管理,无疑会让下属感觉到领导的不通人情和麻木不仁。其实,感情投资并不需要花费领导者多少精力。只要领导有心关注下属的感情,就能够在举手投足间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4、赏不计贱,罚不避亲

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

——魏征

众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时,孙文台和鲍忠被董卓手下的一位名叫华雄的上将斩杀。于是,袁绍招来众诸侯商议此事。待众人坐定后,袁绍说道:“前天,鲍将军的弟弟不听从调遣,擅自出兵作战,结果被华雄所杀。今天,孙文台又被华雄打败,大大挫伤了我军锐气,该如何是好?”众诸侯沉默不语,袁绍抬头扫视了一周,发现北平太守公孙瓚背后站着三个人,他们容貌不凡,嘴角带着冷笑。于是问道:“公孙太守背后站的是什么人啊?”公孙瓚让刘备站出来,然后向众人介绍道:“他叫刘备,是和我从小住在一起的兄弟,现任平原令。”交谈中,曹操知道刘备是汉室宗室后,赐座给他。刘备坐下后,关羽、张飞二人站在他背后。

正在交谈之际,探子来报说华雄来此叫阵。袁绍大声说道:“谁敢前去迎战?”袁术身后的骁将俞涉自告奋勇,表示愿意迎战。结果,不到三个回合,俞涉被华雄斩杀。接着,太守韩馥手下的上将潘凤前去迎战,同样被华雄斩杀。众人大惊失色,无可奈何。袁绍叹道:“只可惜我的上将颜良和文丑还没有赶到,他们二人只要有一人在,就可以对付华雄了。”袁绍话刚说完,关羽从台下大呼而出:“小将愿意前去取下华雄人头!”袁绍对其观察一番后,问其是何人。袁术从袁绍与公孙瓚的交谈中了解到关羽是刘备的兄弟、现任马弓手后,顿时大怒,认为关羽在此胡言乱语,“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令人将其赶出。曹操此时以“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为由,让关羽出战。争辩过后,关羽准备出战。曹操本打算与其共饮热酒,关羽却说战后再饮。一阵厮杀过后,关羽将华雄的人头献上。此时,曹操为他斟的酒还是温的。张飞此时插话,惹得袁术再次大怒道:“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此时则反驳说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事后,曹操为了避免引起袁术等人的不满,私下派人送给刘备三人牛酒,表示犒劳。

曹操在管人用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到赏不计贱,还能够做到罚不避亲。即使是曹洪、曹仁违反了军规,他也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军法执行。

如果一个领导者在统驭下属的时候能够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咎,对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1)有过必咎

当员工违反制度时,领导者必须抛开一切其他因素,严格按照明文规定对他进行处分,该辞退的就辞退,该降职的就降职。

如果有背景的员工违反制度后没有受到处罚,就会给其他员工做一个不好的榜样。其他员工为了保证自己以后能够逃离处罚,就有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有背景的人拉关系,甚至直接讨好领导者本人。而且,没有受到处罚的违规员工会变得有恃无恐。如此以来,领导者管理的团队中就会形成一种忽视制度的不良风气,领导者的威信也会受到严重威胁。领导者者要想运用这样一支团队来提高业绩,无疑是在做白日梦。

但如果领导者果断而又严格地处理了有背景的违规者,并能够使违规者认真改过,情形则大不相同。其他员工见领导者毫不将违规者的背景放在眼里,便不会试图去为自己寻找背景,而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避免处罚。当所有的员工都将心思用在了工作上,业绩自然就上升了。

(2)有功必赏

当员工做出了出色业绩后,领导者应该以业绩的多少为标准,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管理者在奖励的时候参杂了一些个人因素,该奖不奖,无疑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做人心眼:

赏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如果在奖赏的时候存在私心,难免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罚的目的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如果在惩罚的时候存有私心,难免会引起下属的抱怨。在进行赏与罚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公正外,还要注意赏和罚的时效性。如果不能够及时赏罚,赏罚同样不能起到预期的激励或威慑作用。

5、请将不如激将

盖人莫不重死,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者所不敢避。

——辛弃疾

袁绍收到郑玄的信后,起兵征讨曹操。曹操一方面亲自去黎阳迎战袁绍,另一方面派前军刘岱、后军王忠率军五万去徐州攻打刘备。他们奉命打着丞相的旗号赶往徐州,在离徐州一百里地下寨,只是虚张声势,并不进攻。得到曹操的进攻命令后,刘岱、王忠通过拈阄的方式决定谁去进攻。结果,王忠带着一半军马前来攻打刘备。

刘备得知曹军到来后,与陈登商议,不能够确定曹操是否在军中。于是,刘备派关羽前去打探虚实。关羽出城后,将王忠擒入徐州城内见刘备。刘备从王忠口中得知曹操根本不在军中。

刘备令人善待王忠,等捉到刘岱后再作商议。关羽说到:“某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将来。”刘备顺势说道:“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张飞听刘备如此说话,自然不服,于是说道:“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刘备说道:“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张飞见刘备如此小看他,更是不满:“量此辈何足道哉!我也似二哥生擒将来便了。”刘备又说道:“只恐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张飞自然不愿意服输,发誓说:“如杀了,我偿他命!”于是,刘备同意让他去擒刘岱。

刘岱得知王忠被擒后,坚守不出,见张飞前来搦战,更不敢出战。张飞见刘岱固不出战,于是传令当晚二更去劫寨,然后在帐内饮酒装醉,痛打一位军士后将其绑住,声称“待我今夜出兵时,将来祭旗”。接着,他私下派人将这位军士放走。这位军士逃出营后,立即将劫寨之事告知刘岱。刘岱见这位军士满身伤痕,不再怀疑,于当晚“虚紥空寨,伏兵在外”。

当夜三更时分,张飞兵分三路:一路劫寨放火,两路在外夹击。结果,张飞轻而易举地大破刘岱,将其擒住。张飞先派人入报刘备,后至徐州。刘备出城迎接,张飞说道:“哥哥道我躁暴,今日如何?”刘备说道:“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机谋!”

激将法是一种非常管用的方法。如果领导者能够将其用在合适的下属身上,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做人心眼:

激将法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但要运用得当。如果不能够因人而异,只会适得其反。

6、无信不立,令出必行

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墨子》

街亭失守后,马谡与同往的王平、魏延、高翔一同回到了营中。诸葛亮先将王平唤入帐中,问他为何不及时劝谏马谡。王平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与诸葛亮听。诸葛亮听后,唤马谡进帐。此时,马谡已把自己捆起来并跪在帐前。诸葛亮出帐对他厉声说道:“你从小就熟读各种兵书,对各种战法了如指掌。我一再告诫你街亭是如何重要。你以全家人的性命作保证,表示你能够担此重任。如果你及时听取了王平的劝诫,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大祸呢?如今,街亭失守,我军伤亡惨重,这都是你一人造成的。如果不按律法公正处置,以后还如何服众呢?如今,你触犯了军法,不要怪我无情。你死后,我会按月给你的全家老小送去禄粮。”诸葛亮说完后,立即令人将马谡推出去斩了。马谡哭着说道:“丞相待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了父亲。我死罪难逃,只希望丞相能够想起舜帝殛鲧用禹的大义,那么我在九泉之下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说完后,马谡大哭。此时诸葛亮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对马谡说:“我和你之间的义气如同兄弟间的义气,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自然知道如何待他,不用嘱咐。”

接着,马谡被带到辕门外。武士正要对其行刑时,被参军蒋琬拦住。蒋琬见到诸葛亮后,说道:“如今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稳定下来,如果此时斩杀像马谡这样的智谋大臣,难道您不觉得可惜吗?”孔明痛苦地回答说:“当年孙武之所以能够制胜天下,就是因为他能够按照军法公正严明地惩处违法者。如今天下正处于纷争状态,如果将军法作为摆设,不按军法惩处违法者,还能凭借什么去讨伐贼人呢·”片刻过后,武士捧着马谡的人头来见诸葛亮。诸葛亮拿着马谡的人头来到各营,让各营将士们看到蜀军军法的严明。

要想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然离不开铁的纪律。因为,没有了纪律的约束,军心就容易出现涣散现象,一支军心涣散的军队是不可能战无不胜的。于是,军法便出现了。不过,要想用军法立威,必须要以军法作为违反纪律的执行标准。而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一视同仁,谁违反了纪律都必须按军法处治。

春秋末年,阖庐派人杀了吴王僚后自立为王。吴王阖庐的政治野心非常大,一心想扩张吴国的势力。灭掉徐国后,他又想进攻其他的国家。不过,要想顺利扩张,首要条件是要拥有一支强劲的军队。阖庐也深知这一点,他开始招纳具有练兵才能的人才。后来,在吴国大夫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下,阖庐派人前往齐国礼聘孙武。

孙武,字长卿,齐国人。他致力于研究兵法,长期在各地考察战场的地形地势,有很强的实地作战经验。不仅如此,他还著有兵法,一共有13篇,分别是计、作战、谋攻、形、势、实、虚、争、杂变、行军、地形、地、火攻、用间。吴国大夫伍子胥与孙武偶然相见,对孙武的才能非常佩服。如今,正逢吴王用人,于是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