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129187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古代建筑概况(4)

以西双版纳的干栏式住宅为例,其一般布局方式是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从篱门人内,即至有屋顶的披檐下的木楼梯,登梯达前廊,这里比较宽敞,光线通风较好,是白天家务劳动、休息、妇女纺织以及喜庆时聚集宾客的地方,是宅中最重要的部分;由前廊直往前,可到晒架;前廊经门进入室内,室内分为内外两室,外室为宾客允许到达的范围,内室为家居处,外人不可进入。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当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手工业独立于农业分离出来,并有足够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大规模的交换时,城市便产生了。城市是社会的核心,成为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中地,是最大的历史载体,以至成为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代表。例如湖北的纪南城被认为是楚文化的代表;安徽的黄山市是徽州文化标志;汉唐的长安城则是中国历史上这两个朝代的缩影。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

中国是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早在周代就按礼制建城,规定城市的等级规模和布局模式。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并波及周边的其他东方国家。

根据历史文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按礼制规定,城市的规模为:天子的城池九里见方,公爵的城池七里见方,侯爵、伯爵的城池五里见方,子爵、男爵的城池三里见方。在诸侯国中,卿大夫的城池不得超过国都的113。

关于城市布局,《考工记》记载为“天子之城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即城市的总体布局以宫室为中心,回字形的城墙,边长九里,四面各开城门三个,彼此对应的城门以街道相连,南北为街,东西为巷,纵横交叉将全城分隔成若干整齐的街区。宫城的南面是文武官员办公的街署,北面是集贸市场,东面是祭祀帝王列祖列宗的祖庙,西面是祭祀社神(土地)程神(五谷)的社程坛。周围整齐的街区用围墙围起来,一个小区称一个里坊,为市民居住区。里坊的围墙制直至宋代才取消,改为市民的住宅、店铺和作坊临街制。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一)按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

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城市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如《考工记》对周代城市建设制度的记载。

(二)重视城市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建设城市一般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如中国七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安阳和杭州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

(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官府为加强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实行市里制度,把城内居住区划成许多坊里,坊里内有街巷,四周用高墙围起,四面各开一门,由官吏管理,并实行宵禁。城内商业区也集中设在一两个小城中,定时开放,有专职、管理,称封闭的市里制度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被取消,如北宋开封城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四)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以宫殿、衙署或钟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采用中轴线的规划布局,反映了严格的等级观念。春秋战国的都城置宫室于中轴线上;汉末的邮城为方便交通将宫室移于全城纵轴线的北部;隋唐长安城的基本原则

是将宫室、坛庙和重要的官署等置于南北纵轴线上的北端及两侧。

(五)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如元大都自玉泉山引水人城,注入太液池,为金水河,此河提供皇宫用水;开凿通惠河使江南货物粮船直达什刹海码头。城中绿化根据汉以来传统,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行道树,河岸则植柳。

三、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各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至今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的数量与完好的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古老文化的保护,并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分别在1982年、1987年和1993年先后批准并公布了99座城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的基本格局既遵照古制,又更多地体现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色。它们以实物构成的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名城历史画卷,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和领域,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光辉形象。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都江堪以古城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记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4座)

城市名所属省区历史意义主要胜迹

明清故宫、天坛、北海、颐和

北京直辖市元、明、清都城园、雍和宫、国子监、天安门城楼、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

大同山西省曾为北魏都城——平城、北云冈石窟、九龙壁、华产寺、善方军事重镇化寺

承德河北省清皇朝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避暑山庄、外八届

吴、东晋、宋、齐、梁、陈、南石头城遗址、明孝陵、中山陵、

南京江苏省唐及明初都城、太平天国建南唐二陵、南朝石刻、雨花台、天京,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

府所在地夭王府遗址、灵谷寺

春秋战国时吴闽间都城,江虎丘、闽间基、拙政园、狮子林、苏州江苏省寒山寺、西园寺、玄妙观、三清

南运河航运中心,丝绸之乡殿、太平天国忠王府遗址。

杭州浙江省吴越国都城,南宋都城西湖风景、灵隐寺、六和塔、保似塔、岳王庙、宋都城遗址。

城市名所属省区历史意义,主要胜迹

绍兴浙江省古越国国都禹陵、禹庙、越王台、兰亭、鲁迅故居和博物馆、秋瑾故居、沈国

泉州福建省南宋时对外大港、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天后宫、造船中,心天元寺、老君岩、清净寺、九日山摩崖石刻

延安陕西省抗日战争时党中央所在地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宝塔

景德镇江西省北宋景德元年朝廷遣官监造湖国古瓷窑池、瓷窑博物馆在器充贡品,古代名提产区

扬州江苏省春秋时刊城、汉时广陵郡治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大明寺、所、五代十国时为吴国都城鉴真纪念堂、史可法基、瘦西湖、竹园、个国

曲阜山东省春秋战国时鲁国都城孔庙洛阳河南省东周、东汉等九朝古都龙门石窟、白园、白马寺、关林、古基博物馆、王城公园

开封河南省魏、北宋等七朝古都繁塔、铁塔、相国寺、宋城一条街、龙江陵湖北省楚国纪商城——部荆州古城、三国胜迹、龙泉书院、开元现、元妙观、楚纪南故城

近代革命策源地、汉唐时大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镇海

广州广东省楼、黄花岗烈士陵园、中山堂、港口陈氏书院、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

古代百越地、秦始皇33年古南门遗址、明代靖江王王

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设桂林郡、隋、唐以来的游城、花桥、唐宋以来摩崖石刻

览地造象、山水风景及亭阁观楼、灵渠

成都四川省二国蜀汉、十六国成汉、五式侯祠、王建墓、杜甫草堂、望代前蜀、后蜀都城江楼、青羊宫、都江堪

遵义贵州省1935年遵义会议所在地遵义会议会址、湘山寺、桃溪寺、类山关战场遗址

西安陕西省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朝大雁塔、小雁塔、明城、童秦

古都陵、半坟博物馆、兴庆宫公园、大清真寺、碑林、钟楼

昆明云南省汉时益州郡龙门、三清阁、园通寺、大观楼、《竹等、滇池景区

大理云南省商诏、大理等国都,云南高原崇圣寺三港、蝴蝶泉、太和城遗政治中,心址、南诏德化碑、石钟山石窟

拉萨西藏自治区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后的首府哲拌寺、色拉寺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38座)

城市名所属省区历史意义主要胜迹,上海直辖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对外贸豫园、玉佛寺、龙华塔、中共一易大港大会议1日址、鲁迅基

天津直辖市元朝以来後辅之门户天后宫、古文化街、广东会馆、独乐寺、黄庄关长城

沈阳辽宁省清人建国初期的都城、入关沈阳故宫、福陵、昭陵后的陪都

楚国所在地,辛亥革命起义黄鹤楼、归元寺、东湖风景区、武汉湖北省中,心辛亥革命政府旧址、武昌起议广场

南昌江西省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八一起义指挥部1日址、第四军军部1日址、革命烈士纪念馆

重庆四川省古代巴国都城、抗日时国民大足石刻、绪云山风景区、红党临时陪都岩革命纪念馆

保定河北省冀中古城、北京的南大门古莲花池、大慈阁、清苑地道、满城汉墓、白洋淀、鸣霜楼

平遥山西省明代古城文庙、双林寺、平遥古城、镇国寺、慈相寺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有400年历史的古城原名大召、万《华严经塔、乌素图归绥召、昭君墓、金刚舍利宝塔镇江江苏省东汉末年孙权曾迁都于此焦山、金山寺、夭下第一泉、北因山、甘露寺

常熟江苏省苏南文化名城虞山、兴福寺、徐霞客基、言子基、读书台

徐州江苏省古称彭城、历代军事重镇、云龙山、兴华寺、淮海战役烈淮海战役主要战场士纪念塔、馆

淮安江苏省周恩来总理故乡周恩来故居、镇淮楼、文通塔

我国最早的藏书中心之一

宁波浙江省东晋开始建城,唐以后成繁夭一阁、保国寺、天封塔华的港口

数县安徽省皖南古代重镇许国石妨、绿绕亭、新安碑园

寿县安徽省五代时的寿春古城,后为沿孙叔傲祠、苟坡、报恩寺淮重镇

毫州安徽省南朝成汤所建毫都,曹操、汤陵、或父故我址、华伦庙、曹操华馆故里家族墓群、古地下道、花戏楼

城市名所属省区U历史意义

福州福建省古老的外贸港口、秦统一中鼓山、于山及摩崖刻石、西湖成4公国后闽中郡的中心之一祠、甜手寺、严复基林县

漳州福建省早期对外贸易港口南山寺、石松关、文庙碑刻、邱山讲堂

济南山东省春秋时齐国的军事要地,以大明湖、李清照、辛弃疾纪念

泉多著称的游览城市馆、千佛山、灵岩寺、均突泉

安阳河南省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小也放墟出土文物、夭宁寺塔

南阳河南省古为申、吕之国,春秋时宛武侠祠、宛城遗址、医圣祠、汉画像馆、张衡基

商丘河南省相传商代阑伯在今商丘县闵伯台、文雅台、壮悔堂为火正,后被祭为火祖

襄樊湖北省诸葛孔明家乡古隆中、襄阳城、夫人城

隋天皇十一年(591年)设潮持祠、药芦山摩崖石刻、广济

潮州广东省州、粤西古城桥、凤凰塔、开元寺、西湖、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

闽中四川省秦中闽中县张飞基、永安寺、铜钟、华光寺

宜宾四川省川南重镇1日州塔、翠屏山、忠山、赵一曼纪念馆、白塔、流怀池

自贡四川省古代井盐产地、恐龙之乡西秦会馆、盐业历史博物馆、海古盐井、恐龙博物馆

镇远贵州省黔东古城、宋宝枯六年置镇青龙洞、万寿宫、大佛堂、玉皇远州殿、藏经殿、莲花亭

丽江云南省战国时属秦国蜀郡玉龙雪山、五凤楼、丽江壁画、丽江古城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历代班禅所在地扎什伦布寺、那当寺、夏普寺

韩城陕西省司马迁故里龙门、司马迁祠、墓、文庙

榆林陕西省汉代龟兹县、明置榆林寨红石峡、镇北台、新明楼、戴兴寺

十六国时前凉、汉踪、北凉文庙、西夏碑、大云寺铜钟、铜

武威甘肃省先后建都于此,汉时坷西四

郡之一——凉州奔马、天梯石窟、罗什寺塔

张掖甘肃省西仰才河西四郡之一——甘州大佛寺、木塔、西来寺、黑水国

汉墓群

敦煌甘肃省佛教东传第一站西汉时河莫高$石窟、大方盘城、玉门西四郡之一——沙州关、沙州古城遗填、F日关

所属省区

城市名历史意义t主要胜迹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都城兴庆府西夏王陵、玉皇阁、承夭寺塔、

海宝塔

喀什新疆维吾尔自古丝绸之路我国最西端城镇、艾提系清真寺、阿巴和加麻扎

治区典型的维吾尔族城市风光基、三仙洞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37座)

城市名所属省区历史意义主要胜迹

正定河北省古城墙、隆兴寺、开元,寺钟楼等

郎单F河北省战国时赵都赵故城、响堂山石窟

新络山西省古代州、治府龙兴寺、钟楼、鼓楼、古园林遗迹

代县山西省古代郡州、县治古城、边靖楼、关帝庙、文庙

祁县山西省北魏县治文庙、乔家大院、镇河楼

哈尔读黑龙江省唐代忽汗州辖区极东寺、东正教堂、天主教堂

吉林吉林省清代重镇文庙、坎离宫、各江摩崖石主

集安吉林省唐、辽时州治洞沟古墓群、长川壁画基

衡州浙江省东汉始为县治先圣遗像碑、氏家庙图

脑海浙江省三国始为县治古城、千佛塔、表功碑

长汀福建省西晋置县古城文庙、中央苏区旧址等

赣州江西省西汉设县舍利塔、文庙、通夭岩石窟

青岛山东省明代设浮山防御千户所欧式、日式建筑

聊城山东省古齐国城邑光岳楼、山陕会校

邹城山东省孟子故乡孟府孟庙、摩崖石刻

临淄/山东省古齐国都城齐放城、田齐王陵等

郑州河南省商城遗址城隆庙、清真寺、二七塔

泼县河南省西汉置县千佛寺及石窟、天宁寺、大石佛

随州湖北省炎帝神农故里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

钟祥湖北省楚国都城文风塔、元佑宫、阳春台

岳阳湖北省春秋时楚地岳阳楼、文庙、樵氏塔

肇庆广东省汉设县崇禧塔、梅房、西礁楼

佛山广东省隋代开始发展祖庙、孔庙、古窟址

城市名所属省区历史意义萨令』主要胜迹

梅州广东省宋代为治府千佛塔、灵光寺、民居

海康广江省西汉始设县真武堂、三六塔、唐代窑址

柳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朝已发展柳侯祠、东门城楼、白莲洞

琼山海南省秦始设县王公祠、州文庙大成殿

乐山四川省北周后为州府治所宋城址和炮台、乐山大佛

都江埋四川省古代水利工程文庙、都江堪水利工程

泸州四川省报恩、塔、垒星阁忠嗦远堂

建水云南省元初设建水千户双龙桥、燃灯寺、东林寺

巍山云南省汉代设县文庙、书院及古城

江孜西藏自治区宗山抗美遗址、白居寺

咸阳陕西省古秦国都城秦咸阳城遗址、西汉诸帝陵

汉中陕西省战国时置郡又拜将台、净明寺塔、武侠祠

天水甘肃省汉置郡伏我庙、玉泉观、麦积山石

同仁青海省1929年设县降务寺、清真寺、二朗庙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为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上,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历史文化名镇(材)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