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13110900000012

第12章 明清民间宗教的神话理论(2)

如果说,上述太虚空创生宇宙万物的观点还似嫌朦胧和朴素的话,那么,以下的创世思想就比较完整和系统了。在罗教晚于《苦功悟道卷》的《巍巍不动泰山结果深根宝卷》中,这样写道:无极是太极,太极是无极。无极是鸡子,鸡子是太极。无极是鸡子,都是假名,假名叫做太极。无极鸡子,即是无边太虚空。天地日月,森罗万象。五谷田苗,春秋四季,一切万物,三教牛马,天堂地狱,一切文字都是无极虚空变化。本来面目就是真无极,本来面目,相连太虚空,临危之时总显身。一体同观无二门,但不知根基都是忘恩背祖人。《巍巍不动泰山结果深根宝卷》(雍正七年合校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376-377页。在这里,宇宙万物,包括天地日月、春秋四季、三教牛马、一切文字,世界上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都是虚空运动变化的产物。而虚空就是无极、太极,也即是本来面目。由此,可将这一宇宙生成过程概括为太虚空、本来面目、无极、太极、宇宙万物。在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中,黄天教的创世论也颇为系统和完整,其《钥匙经》曰:鸡卵乾坤,威音以前者,无极生根本。昆仑上下一块混源之石,三万六千顷大,内生一卵,名叫混源一气,外白里青。青者,青气为天,白气为日,浊气化地。卵中生黄,哺出鸡,显出青红黄白黑,而分五气。卵生鸡,次鸡生卵。青生天,白生地,红生人,乃天地人三才。黄生万物,黑返浊气,五气而生。一杳生二仪,二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爻,六爻生七政,七政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九宫生十千,乃为混源一气而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皇极。无极生于三皇立教,太极生于儒释道立教,皇极生于善男子善女人立教。《钥匙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63页。在这个创世神话体系里,不但吸收了传统的混沌乾坤如鸡卵的概念,而且还在罗教之太极图说的“一气、二仪、四象、八卦以及太极、无极”的基础上,更融入了“五气”、“一杳”、“三才”、“五行”、“六爻”、“七政”、“九宫”、“十千”以及“皇极”的思想观念,使这一神话体系更加细化、具体,内涵也更加丰富、详实。若单从表面看,好像是在玩弄数字游戏,但深入研究其教义,就会发现其是在以包容一切的理念,来整合诸多教派,从而吸引更多的信徒,进而实现其宗教的最高目标。黄天教的这一思想,对于其他的明清民间宗教教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清代的金丹道就直接继承了黄天教的创始神话的基本内核,在《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中阐述了其创世神话。经中说道:三佛化现诸真相,五祖当极置斗星。混沌未分元一炁,真空出现定浮沉。清浊判断生天地,阴阳交感产乾坤。三才四象出八卦,五行颠倒化人伦。天高八万四千里,地后千万二千二百程。日月周圆四百,光照八十一万零。东极日出西极没,南极日午北极沉。东西径过二亿二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是余零。南北径过二亿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足无零。天体三十五万七千里,乾坤八亿一十一万四千程。上透清霄空界外,夏至九幽洞渊中。皇天至底一千二百一十八万里,灌通三界满乾坤。世外无明黑光处,阳光不照物不生。太上道生元始化,开辟混沌显天真。亘古亘今年深远,直至皇明戊午中。共计三百二十七万八千五十零六载,三教师真内中分。天皇地皇人皇氏,伏羲轩辕共神农。佛留生老病死苦,儒留仁义礼智信。道留金木水火土,三教元本是一根。五斗杓星各有数,收来放去润秋冬。天恩雨露生寒暑,地德山川江海林。万圣千真轮流转,数度循环计不清。《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明刊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86页。从中可以看出,金丹道不但继承了黄天教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而且还把其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范畴更加具体化了。其最突出的就是对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的具有科学萌芽的新认识。如其中的“东极日出西极没,南极日午北极沉。东西径过二亿二万三千五百里……南北径过二亿三千五百里”的看法,尽管还是猜测并且也不准确,但却初步具有了地球为圆形且呈椭圆状的概念,这样就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地平说”的朴素的直观的错误认识。至清代,由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的传入,显然也对金丹道的创始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金丹道的创世论仍然是神话,但于神话思想中加入一些科学的理念元素,无疑使其理论既增强了说服力,又极具时代特色。当然,其中的“佛留生老病死苦,儒留仁义礼智信。道留金木水火土,三教元本是一根”的认识,也是是时“三教合一”之时代潮流下的直接思想成果。

不仅如此,黄天教还将女娲、伏羲造人的神话思想也融入自己的创始神话体系中,鲜明地体现了传统创世神话思想中“重生(殖)”的民族特色,也为建立和神话明清民间宗教神灵信仰体系的最高神——无生老母,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钥匙经》又说道:混沌初分,无天无地,无我无人。自无始以来,元始天尊立世,即是无极之母,无极转化。威音以前,空性以后,混沌初分,赤白气两道,无日月三光。女娲伏羲治世,三皇五帝呈神农,掌立五谷。天地万物,有生立人根者,女娲伏羲也。兄妹辊磨成婚,乃是凉宗员外张第一。一娘生九种,等等各别有口。立于家眷后,次分居。立于百家姓中,支于千门万户。三千七百八十余年。至今灯灯相续,祖祖相传。一父枝叶无改变,日月东西,周转山河,至今流通。……一父一母精,生下多弟兄。长大分门住,挣竞你我心。钥匙古佛开人根,女娲伏羲是祖尊。一家治成百家姓,千门万户生有生。开宗本是张第一,三皇五帝有神农。混沌初分无天地,也无日月共人伦。红白二气分两道,无长无短上下升。不是无极能变化,无生老母生老君。东西南北分明暗,安立日月定乾坤。九宫八卦团团转,三极周转立人伦。《钥匙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58页。《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也曰: 当初因为乾坤冷净,世界空虚,无有人烟万物,发下九十六亿仙佛星祖菩萨,临凡住世。化现阴阳,分为男女,匹配婚姻。贪恋凡情,不想皈根赴命。沉迷不惺,混沌部分。无太二会下界收补四亿三千元初佛性,皈宫掌教。今下还有九十二亿仙祖菩萨,认景迷直,不想皈家认祖。你今下界,跟找失乡儿女,免遭末劫,不堕三涂。《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明刊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77页。但是,民间宗教的创世论的宇宙观,并不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世界观而出现的,毕竟它要为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服务,因此,将世界的造物主刻化为带有明显人格化的,具备道德属性的至上神,才显得最为重要。因此,这样的道德神便出现了:我念的,大千佛,一体真身。大千界,天和地,无极执掌。我念的,无极源,一体真身。五湖海,大洋江,无极变化。我念的,无极源,一体真身。天和地,森罗像,无极神力。我念的,无极源,一体真身。日月转,天河转,无极神力。《正信除疑无修正自在宝卷》(雍正七年合校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309页。又说:无极圣主现化而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清气者上升为天,浊气者下降为地。中立者真如佛性,为之天地人三才。三才而生四象,上立东西南北,下定四大部洲。四象而生五行,乃是金木水火土。虽有水火,不能既济,阴阳不能转运。将阴阳分为八卦,按立方位上,立日月星斗,风云雷雨,下定五谷、花果,树木、园林,阴阳转运,万物滋生,皆无极圣主之所化也。《彩门科教妙典卷》(光绪抄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8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40页。如此一来,原本只是没有任何属性的宇宙本体——虚空(无极、太极),便成为了具有人格属性的造物主——无极圣主。他不但可以造生万物,而且还安排了世界事物运动变化的秩序,所谓“阴阳运转,万物滋生”都是其化生的结果。并且“大慈大悲,恐怕众生作下业障,又转四生六道不得翻身。故化现昭阳宝莲宫主太子,叹退一切浮云,一切杂心。显出真心参道,究这本来面目,出离生死轮回苦海”《正信除疑无修正自在宝卷》(雍正七年合校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303-304页。。从而无极圣主——这位极具人格属性的造物主身上又多了一层道德属性。

为了给这种由兼具人格属性和道德属性的造物主神所创生世界的理论增添必要的宗教色彩,明清民间宗教创立者们,将佛教中的佛的概念引入其中,以此来塑造能够创造万物的最高神,这便是无极古佛。如《龙华宝经》曰:却说混沌初分者,混者不辨请浊,沌者以无上下。初者元初一守,分者初分杳冥,不分南北与东西,这便是混沌初分也。想当初,自从初分以来,尔时混元一炁之中,杳杳冥冥,氤氤氲氲,清清湛湛,尘尘刹刹,清净本原。琉琉家乡,一物所无。纤尘不染,一尘不立,寸丝皆无。不辨清浊,雾气漫漫,混沌五千四十八载。先天真气受返,以无上下,一片寒光,凝结以后天真气具足。一尘妄动,聚气成形,气中生极,圆光初现,从无中生有。自从无始以来,本无佛无祖,无阴无阳,无天无地,无日无月,无上无下,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无春无秋,无寒无暑,无男无女,圆明觉海,澄清以后,清浊分判,从真空中,炼出一段金光,结光成体,聚气成形,光光刹刹,利利分明,化出一尊天真古佛来,乃是宝网交罗,光腾朗耀,便后多般。却是真空化现,能置万物先天一炁而生。炁能生云,云能生雨,雨能生土,土能生石,石能生火,火能生光,光中化佛。一体皆同一佛出世,化化无穷。古佛立世,直至如今,能置乾坤,安立世界。一炁发生,真曰先天真炁凝结,结成金丹一粒,点化众盲。将金丹菩提种子,掌在手中,用真气一口,吹在水中。从波中涌出戊己真土来。土者母也,无土不生,万物从土中生来。《龙华宝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48页。罗教也认为,其所设定的太虚空本是诸佛法身,其又作为一种存在于人心中的本性即本来面目。罗教的《破邪显正钥匙经》中说到: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真西方。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是家乡。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真佛堂。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是安养。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古家乡。本来面目不虚妄,本来面目古佛堂。《破邪显正钥匙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221页。在这里,罗教将与太虚空、诸佛法身同为一体心境的本来面目转化为“真西方”、“真佛堂”、“安养”、“古家乡”等广泛流行于社会中的佛教净土思想,使其宗教思想更平添了些通俗性,从而更能使广大基层民间信众所理解和接受。对此,罗教更进一步总结道:“虚空架住大千界,虚空本是诸佛身。诸佛法身在心中,本性诸佛一体同。认得本性共虚空,本性即是诸佛身。认得自己诸佛会,诸佛境界在心中。”同上,第219页。

那么。从真空中化出的天真古佛,又是怎样具体地造生出人类的呢?《龙华宝经》中说道:天真古佛在太皇天都斗宫中坐定,请无生老母同来商议。命女娲伏羲,叫伏羲命男女成婚,无人作保,令金公黄婆会他作媒。黄婆曰,无影山下有一块鸿蒙混元石,用先天剑一把,劈破鸿蒙,取出阴阳二卵,从须弥山上滚将下来,滚在鹅眉涧中,咯当响亮一声,搭桥对窍,阴阳配合,这便是男女成婚,怀养圣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产下九十六亿皇胎儿女。《龙华宝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50-651页。从上可以看出,人类的诞生,即九十六亿皇胎儿女的由来,是天真古佛与无生老母,二者作为先天真气和后天真气的象征,共同创生出阴阳即女娲和伏羲,再通过伏羲与女娲的婚配结合,才创生出了人类。在这里,创世的最高主神,在原来太虚空的人格化象征——天真古佛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位“无生老母”。这无疑使民间宗教的创世论,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平添了几分信度而更具说服力。这是因为,从人类自身的生活实践看,没有女性的参与,人类的繁衍便无可能,因此,在说明人类的产生之原因时,彰显和强调母性的生产功能和作用,无疑要比仅仅利用父性的作用更具说服力。如《正信宝卷》就批评说: 愚痴之人说本性就是婴儿,说阿弥陀佛是无生父母。阿弥陀佛小名号曰无诤念王,父亲是转轮王。阿弥陀佛也是男人,不是女人,他几曾生下你来。阿弥陀佛生本性,本性是谁。爷爷生父亲,父亲生儿子,儿子生孙子,大道门中,本无此事。《正信除疑无修正自在宝卷》(雍正七年合校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322页。如果说,在上述《龙华宝经》中,还存在着天真古佛与无生老母共同商议,通过女娲伏羲来化育九十六亿“皇胎儿女”的两个相对独立的世系,换言之,即无生老母绝对至高无上的创生一切的地位还略显朦胧的话,那么在另一部宝卷《文昌帝君还乡宝卷》中,则干脆将无极老真空(即天真古佛)与无生老母“合二为一”,宣布无极老真空就是无生老母,无生老母乃是无极老真空的名号,从而真正确立了无生老母信仰的为我独尊的至上神地位。其曰: 混沌初分之时,三才未判之际,有一位无极老真空,因他自天而生,名曰无生老母,坐在九十九天之上,默运阳中轻清之气,锻炼一万八百年,使之上升而成天体;复推运阴内重浊之气,又锻炼一万八百年,令其下降而成地形。此时既生天地,空空荡荡,无人住世,无生老母又逆运阴阳二气于八卦炉内,锻炼一万八百年之大候,工足结成婴姹,散在宇宙之中,而为九六灵根,故曰三才者,天地人也。《文昌帝君还乡宝卷》,转引自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9页。至此,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思想,以确立以无生老母为最高主神的世界生成体系终臻形成。其间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佛)的关系以及子与母的关系的发展变化,从而使其哲学化的创世论实现了向宗教化(神话化)的创世论的转化,而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宗教创世论。而由无生老母所创生的九十六亿皇胎儿女的命运,又为无生老母建立诸佛掌教秩序的治世理论和“法船普渡”的度世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三明清民间宗教创世神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