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狼性商鉴
13297300000022

第22章 商谋——头脑灵活,商路广阔(2)

销售部经理换了一个又一个,销售额依然没有上升。在这危难时刻,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第四任经理田中走马上任,像其他三人一样,这位总经理也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大家都清楚,公司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顾客对公司的品牌很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人注意这个品牌。而且咖喱粉不是紧俏商品,进口的、国产的,应有尽有,要让人们回过头来买自己的咖喱粉,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公司的销量每天都在减少,公司的资金入不敷出,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公司虽然想通过做广告来打开销路,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如果大量广告费用付出后仍不见成效,那么公司就再也无法翻身了;但如果不拼死一试,就等于坐以待毙。所以,公司经过上下协商,一致认为应该背水一战——做广告。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做什么样的广告了。

几天来,田中经理一直在考虑着做广告的问题。一次,他正在办公室里翻报纸,一条新闻吸引住了他。这条新闻说:有家酒店的工人罢工,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罢工的问题圆满解决,酒店恢复营业,原先不景气的生意现在变得异常火爆。

在日本,劳资双方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和谐,偶尔出现一次罢工事件,就会成为新闻的热点……

田中看着看着,眼前突然亮了起来,不禁想到:这家酒店之所以生意红火,就是因为新闻媒体无意之中进行了宣传……自己的公司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这种虚招进行一番自我宣传呢?

这时一个巧妙的想法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田中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认为要干就要干出名堂,干得轰轰烈烈。经过深思熟虑,田中立即叫来几个“干将”,关上房门,详细地吩咐了一番……

几天之后,日本的几家大报,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同时刊登出了这样一条广告:专门生产优质咖喱粉的某某公司,他们决定雇数架飞机飞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将咖喱粉撒在山上。从现在开始,我们看到的将不是白色的富士山,而是咖喱粉色了……

这是一条令全体日本人都感到震惊的消息,许多人都感到非常的意外。

富士山是一大名胜,不论在日本人心目中还是在世界人们的心目中,富士山都是日本的象征。在这样神圣的地方,居然有公司胆敢撒咖喱粉,绝不能容忍这种行为!

广告刚刚刊出,日本的舆论就一片哗然。很多人虽然知道这家公司故弄玄虚,但是对如此的言辞还是难以忍受,纷纷指责这家公司的行为。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公司,这次成了众矢之的,连续多日在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上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有的人甚至扬言,如果这家公司胆敢按照媒体所说的去做,他们将联合起来让它倒闭!

正是在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这家公司声名大振,很多日本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在广告中所说的在富士山撒咖喱粉日子的前一天,各大报纸都刊登出了这家公司的郑重声明:鉴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为了公众利益,本公司决定取消原来在富士山顶撒咖喱粉的计划……反对的人们异常的高兴,在欢庆胜利的同时,田中和公司员工们也在欢庆他们的胜利。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日本人都知道了这家生产咖喱粉的公司,并且误认为这家公司是一家实力超群、财大气粗的公司。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小商小贩都纷纷投到该公司的门下,大力帮助该公司推销咖喱粉。这样,公司的咖喱粉一时间成为了畅销产品。田中经理通过制造轰动效应这一招救活了一家公司。从此,这家公司的咖喱粉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当然,这样的招数只能偶尔尝试,不应该经常使用,并且一旦使用,就必须做详细的计划,把假戏做得比真戏还要真,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3.审时度势,找对钱眼好获利

经商不但要看时,更要会看势,只有审时度势才不会出现漏洞和差错。

有这样一则关于狼的故事:

在北美洲的一个小岛上,由于绿色植物生长茂盛,驼鹿迅速繁殖,从而导致岛上的植物大量减少,岛内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不得已,科学家为了遏制驼鹿群的壮大,维护岛上的生态平衡,就在岛上放了4只身体强壮的狼,用来对付这群高大威猛的驼鹿。说它们高大威猛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鹿群中雄鹿站立时肩高可以达到两米,并且奔跑时的跨步可达两米多,即使身强体壮的狼也很难与之匹敌。可就在身体条件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狼没有惧怕“敌人”,而是整日审时度势,等待机会,它们每天都远远地躲在角落处,静静地窥探驼鹿的一举一动,没有贸然出击,而是耐心地等待时机。只要发现饥饿、受伤的驼鹿,狼群就以此为突破口,对鹿群发起猛攻,于是狼就这样不厌其烦地等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机会来临了,因为岛上的食物“供不应求”,驼鹿长时间不能饱食,身体越来越弱,这样就给狼群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时机。狼群开始对鹿群发起了进攻,最终实现了科学家们的期望,小岛的生态平衡又恢复如初。

狼懂得审时度势,精明的狼不和身强体壮的驼鹿正面交锋,而是静观其变,审时度势,寻找机会,待鹿群的战斗力减弱后发起攻击,最终取得了与鹿群交战的胜利。

台塑集团总裁王永庆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他的成功就是因为具有狼一样审时度势的智慧。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台湾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尤其表现在建筑业上。于是从不错过任何机会的王永庆决定随机而上,他投资木材行业,由于经营得当,不久就获得很大的成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凭着智慧和努力,成了当地少有的富商之一。

其他人看到了经营木材有利可图,就蜂拥而上,于是,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木材厂。王永庆敏锐地觉察到市场的变化,他看到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在此行业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发展。王永庆深知“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和别人干不一样的事情”的道理,所以决定“弃木材,从塑胶”。

当时的塑胶业无人问津,王永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在台湾,生产烧碱的厂家有很多,这样就会有数量可观的剩余氯气,正好可以用在PVC塑胶粉的生产上。这为塑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大好条件。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王永庆决定不再等了,毅然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结果和他所预料的一样,塑胶业迅速发展,不但获利丰厚,而且他本人也得到了“塑胶大王”的称号。

王永庆是那种头脑非常灵活,善于审时度势的人,遇见机会,绝对会牢牢把握。当台湾各个商家正在红火的木材行业中“争来抢去”的时候,他毅然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谁知,这位塑胶大王在塑胶行业干得如火如荼时,竟然还不忘他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难道他又发现了市场的新动向?

原来,他是看到木材业销路好,厂家因此大肆砍伐,可他们只用树的主干,而不用树枝部分,大量的树枝就白白浪费了。在为这些被丢弃的枝干感到可惜的同时,王永庆想出了一个新的发财之道,他发现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甚至依靠进口来满足需要,而这些被丢弃的枝干也是白白的浪费,不如用这些被丢弃的枝干制造人造纤维来代替天然纤维,这样生产成本低,销路也广,这些被人丢弃的树枝就会创造出惊人的价值,前景真是一片光明啊!

全部策划好之后,王永庆开始筹建新茂木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双管齐下,既做木材生意,又做纤维生意,这样不但不会浪费原料,而且还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额外价值。公司开业后不久,就经营得红红火火。几十年以后,公司发展成为一个集窗帘工厂、涂装工厂、平切工厂、扇叶及美新板工厂于一体的大公司,产品在台湾和美国都非常畅销。

此外,王永庆又进军家具行业,如此强大的公司进入家具销售业,让同行业人士望而生畏,可是这还没有达到王永庆多元化经营的极限。他一直审视市场行情,发现纸币浆在台湾几乎没有厂家生产,全靠从外国进口,他觉得这又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1964年,王永庆投资几个亿,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了7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设备,经过近3年的时间,在台南新化八卦山下建造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这座工厂不但将废物变成了宝贝,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开支,创造了台湾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4.反其道而行也能创造奇迹

经商要学会运用奇正手法,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要想成为商场上的佼佼者,首先具备的就是绝佳的智慧,正反皆用的手法就是商场智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劳伦兹曾经讲述过两匹美洲森林狼的精彩战斗故事。

一匹体格强壮却有些上了年纪的老狼和一只体格瘦弱却年轻的小狼展开了搏斗。起初它们都不敢轻视对方,只是相互对挤着比试“脚劲”。在一个回合过后,大概是彼此都衡量出了对方的实力,它们开始试探性地用牙齿互相撕咬,几分钟过后,彼此的嘴唇上都略带血迹了,不过这只是小伤而已。忽然,老狼改变了战术,它好像有意无意地把小狼往栏杆边上赶,体格弱小的小狼就这样一步步倒退,直退到了栏杆边上碰到了铁丝,而老狼就此跨到小狼的身上。正在屏气凝神观看的人们等待着小狼的最后反击,可是令人们费解的是,小狼竟然反道而行,把喉咙伸到了老狼的嘴边,像是要寻死,可事实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糟,小狼并没有当场丧命,只见老狼张大的嘴巴像是被定住了一样,生硬地停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原以为小狼静脉血管会被老狼立时咬断,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老狼竟然静静地走开了,小狼就这样运用反道而行的策略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它知道,老狼不会将比自己弱小的同类置于死地,这就是小狼的聪明之处。

小狼运用反道而行的策略挽回了整个局面,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故事中,小狼还有反击的机会,可是在机会很小的情况下,它选择了另一种成功可能性更大的策略,将喉咙“送上”。首先,生为同类,他非常了解狼的特点——不会残杀同类。其次,它还是冒着危险大胆地赌了一把,最终奇迹般地控制了局面。商人们有时就是缺乏这种反道而行的胆识,香港首富李嘉诚曾说过,“要想取得大的成功,就不能干与别人一样的事情”,就是在告诉商人们要敢于反其道而行。

台湾“经商之神”王永庆在经商中,就深谙“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

王永庆曾经在PVC塑胶粉无人问津、各公司纷纷撤资的情况下,运用了反其道而行的策略。他不相信塑胶粉没有市场,于是他在台塑公司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不久后,台塑开工。因为是初次自主生产,所以王永庆异常小心,对质量也没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恰恰就在这时候,台塑获悉台湾当局要保护管制进口。为了以防万一,公司决定,把未来近10个月的需要量一次性进口回来。可是结果颇令人失望,PVC塑胶粉生产出来后,始终无人问津,库存堆积如山,王永庆一下子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时的局势是日本占领着整个台湾市场,此时,王永庆清楚地意识到,要想使产品销售出去,必须在价格上做调整,以价格占领市场,但目前的状况,虽然已经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成本,但是价格仍然无法下调,这样一来唯一的办法只有打破台湾市场要求的规模,再适度扩大规模,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使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可是,在整个台湾市场,PVC塑胶粉都是供大于求,而且到目前为止,台塑连100吨产品都没卖出去,还谈何扩展?

但要想实现降低价格占领市场的目的,就只有这么一种选择,因为那时台湾是世界烧碱生产基地之一,而氯气是不能利用的“废品”,这样正好用于生产PVC塑胶粉,无形中台湾的台塑公司就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多了一种资源,再加上劳动力工资又低,这样自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价格就可以下调。

王永庆处在生死关头,只能铤而走险,背水一战了,他决定再次扩大规模。可是没有人再敢和他联手冒这个险了,其他生产者都先后要求退出。执著的王永庆,没有因此而改变破釜沉舟的决心,他倾其所有,买下了其他合作伙伴的经营产权,将台塑变成一家独资经营产业。

王永庆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了解过正在称霸塑胶市场的日本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情况,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在3000吨左右,而且销售情况非常不错,当时日本的人口只是台湾人口的10倍。为什么台湾的产品会供过于求呢?王永庆相信事实并非真的如此,应该是价格问题,只要价格降低就会抢占市场。于是,他依然坚持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想法,直到台塑的PVC生产达到了适度规模,正如王永庆计划的一样,生产成本实现了世界最低,价格自然也下调到最低,从此PVC销量直线上升,产品由积压转变为产品短缺。台塑公司从中大获其利,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生产公司。

王永庆的这一招反其道而行,表现出了他的商业智慧和长远的眼光,不愧具备“经商之神”的称号。

5.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经商过程中,遇到较强大的对手时,可以避免与之正面交锋,抓其根本问题,从根本上给予解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欲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狼与其他大型肉食动物相比,并不占优势,所以,狼群很少攻击那些比自己强大的动物。但是,一旦这些动物侵犯了它们的利益,它们就会奋起反抗,毫不留情地给予回击。

为了减少竞争对手,获得更多捕食猎物的机会,狼会采取一些“卑鄙”手法——猎杀大型动物的幼崽或落单的雌性个体。比如说单个的母狮或小狮子、小猎豹等。杀死了小狮子或小猎豹,也就是减少了未来狮子、猎豹的数量,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狮子、猎豹与它们争夺食物的机会了。

狼避开雄狮、成年的猎豹而捕杀母狮和小狮子、小猎豹,是为了防止与成年的雄狮或成年猎豹较量时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除狮子、猎豹对狼的威胁,避免它们将来与自己及后代争夺猎物。

在这里,狼所使用的是“釜底抽薪”之计,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许它们并不懂得什么叫作“釜底抽薪”,但它们却将这一计策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商战中,商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使用各种计策,“釜底抽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计策之一。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商家经常抓住对方的漏洞和薄弱之处,进而发起猛烈的进攻,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