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重生诸葛
1335000000173

第173章 道是无情 (1)

貂蝉果然立马花容惨淡,低着头道:“莫问这种问题好吗?我很难答你的。”

诸葛亮醋意大起,掉头就走,语气冰冷地道:“夫人请归家吧!管某还有客人要招呼!”

貂蝉凄然叫道:“管辂!”

诸葛亮听她叫得悲惨悲戚,心里面一软,停了下来,沉声道:“夫人还有何赐教?”

貂蝉来到他身后,忘乎所以地揽着他的熊腰,贴上他的虎背,突然间痛哭起来,说不尽的悲惨苦楚。

诸葛亮无所畏惧,却最怕女人流眼泪。想起了以前的恩情,将她抱到身前来,手足无措地以衣袖为她拭泪。

那知貂蝉愈哭愈高明,一发不可收拾,将他衣襟全染湿了。

不管诸葛亮怎样恨她,在这一刻再不忍苛责。

好一会后,貂蝉镇定下来,轻轻离开他的怀抱,淡红的美目感慨看了他一眼后,小声道:“貂蝉走了!”

诸葛亮大感诧异,朦胧感到她的失常是那是由于忆起了他诸葛亮,故悲从中来,并且对其他男子意气阑珊,霎时间不知是何感受。

点头道:“我送夫人到正门吧!”

貂蝉神色木然道:“先生不用多礼了!”扭转诱人的胴体,急急忙忙地离去。

诸葛亮回内院更衣,同一时间使人将久候的颜如玉请入内室。

他有点口渴,着人冲了两盅香茗,与颜如玉对坐厅中品茗。

颜如玉有点意想不到,不时窥探着他。

诸葛亮心里面一热,心想假如要拥有她,她肯定不会抗拒,就只这个勾引的打算,他就要费很大的理性才能勉为其难地克制着内心的冲动。

这时的颜如玉,别有一股我见犹怜的神态。

事实上连他也不理解怎么会自己没有动这美女,只是为了张飞的理由似未够充分,那是由于她很显然没有爱上这家伙。

颜如玉轻轻道:“那大枭雄入城了!”

诸葛亮霎时间没会过意来,不解道:“大枭雄?噢!你在说袁绍?”

颜如玉低着头道:“我真怕红拂姐会忘乎所以去暗杀他。”

诸葛亮吃了一惊道:“你须劝她切莫冒犯行动,要不然会后悔莫及。”

颜如玉喜道:“原来你是关心我们的。”

诸葛亮晓得无意间泄露了打算,无可奈何道:“由始至终管某都关心着你们。”

颜如玉粉面重现生机,白他一眼道:“然而怎么你又处处要对我冷若冰霜呢?”

诸葛亮没好气道:“那天夜晚在下一心以为可与如玉姑娘共品交高兴酒,却落得利矢指背,差不多小命堪忧,还打算我对你怎么多情呢?”

颜如玉乃黄花闺女,听他说得那么坦白,俏颊绯红,然而又是内心窃喜,面带桃花地道:“对不起!那只是一场误解,颜如玉眼下向你叩头道歉好吗?”

竟真的跪了下来。

吓得诸葛亮走了过去,一把将她扶着。

颜如玉任他抓着玉肩迫着坐了起来,一脸红晕地横了他无比勾魂的一眼,感慨道:“不再恼我了吗?”

诸葛亮感到她的诱人的胴体在他手里像吃惊的小鸟般抖颤着,怜香惜玉之心大起,轻声道:“姑娘何苦呢?”

颜如玉双目一红,哀怨道:“颜如玉幼逢不幸,家散人亡,红拂姐又整天想着报仇雪恨,因这我的脾气有时不大好,以致招惹了先生。”

诸葛亮更加是心生爱怜,心想事实上她所有无情硬话,全是给自己迫出来的。按耐不住一阵内疚,腾出右手逗起她巧俏的下颌,浅笑着道:“莫说谁对不起谁了,换而言之由眼下开始,恩怨情仇,通通一了百了怎样?”

颜如玉粉面红潮更盛,低下秀长的睫毛,半遮着秀目,在他手上轻轻颔首答允。那种少女的娇姿,谁能不心跳加快。

诸葛亮按耐不住凑过嘴去,在她香唇上浅浅一吻。

颜如玉诱人的胴体猛抖,就连耳根都红透了,回应得诸葛亮那天在马背上强吻她的时候,还激烈。

诸葛亮冲动得差不多要将她按倒宴会上,鱼水之欢,不过灵台尚有一缕清明,勉为其难地放开了她,问道:“袁绍在什么地方落脚,跟他入城的有多少人?”

颜如玉听到袁绍之名,冷静过来道:“他住进了汉宫里,多少贴身随员就不清楚,不过通常不管到那里去,总有不少人贴身保护着他。”

又道:“今天晚上汉帝会设宴欢迎这大枭雄,各地诸侯特使都在被邀之列。”

诸葛亮立知又没有自己的份儿,眼下汉帝是很显然碍着周瑜,要特意忽略他了。

颜如玉有点羞涩地道:“先生能不能去劝红拂姐,我看她会肯听先生的话。”

诸葛亮不管怎样,都不能让红拂冒险去暗杀袁绍,痛痛快快地长身而起道:“好吧!我们这就去见你大姐姐。”

诸葛亮与颜如玉才驱马驰出行宫,一骑由远而近,大叫道:“管先生留步!”

二人诧异地望去,明显是马忠。

诸葛亮抢先向颜如玉道:“你先返家中等着我!”

颜如玉柔顺地点头,径直离去。

马忠来至身旁,喘着气道:“董太师请管先生马上往见!”

诸葛亮点头认可,随他往太尉府赶去。

他几次想向马忠透露身份,然而最终都苦忍住了。半年前和半年后,人的心境有可能会起了变化。

诸葛亮在太尉府的密议室见到了董卓。

这大枭雄面如死灰,劈面就道:“大乔真的生了个太子出来!”

诸葛亮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一震叫道:“不好!”

董卓捏拳顿足道:“这一次果真是给这兔崽子占尽便宜,他能够明目张胆地成为国舅爷,爹爹却要忧虑给孙权晓得那是他的儿子,就此一点,干爹已尽处不利位置。况且大乔对干爹压根只是利用而没有任何情义,眼下登上后座,要操纵孙权更加是易如反掌。周瑜在东吴就能够翻云覆雨了。”

诸葛亮想起了周瑜的人格和心术,震惊道:“孙权在东吴危险了?”

董卓忧色重重道:“你也听说了这点,眼下周瑜最大的阻力就是他,若我是周瑜,首先要收拾的人就是孙权。皇上体质向来不好,一旦大乔诱得他旦旦而伐,包管他捱不了多长时间。孙权一去,大乔和周瑜就可光明正大通过那小杂种操控楚政了。干爹又没有防备之心,还以为他两兄妹还是任他摆布的工具,那对狗兄妹要害他果真是易如反掌呢。”

诸葛亮谈笑自如道:“仅有之法,就是趁周瑜回国的时候,由我化妆黄巾党将他干掉,那就可一干二净了。”

董卓脸上阴霾密布,久久没有说话,最终才吐出一口气道:“怕是没有如此随便,周瑜本身刀法高强,这一趟随来的兵丁侍从接近五百人,实力比你更雄厚,而且他眼下声价十倍,汉帝一定会派军送他回东吴,途经幽州时幽州军也不会疏于照顾,你若冒犯采取行动,必不能讨得好处。”

诸葛亮心里面暗暗偷笑,你这大枭雄既有此说,当然是最好,省了老子很多麻烦。

董卓很显然十分心情矛盾,长吁短叹后,斩钉截铁道:“你有没有其他应对良方?”

诸葛亮特意道:“让我马上赶回东吴,向侯爷痛陈利害,好教他妥为预防。”

董卓不高兴道:“那末此处的事谁给我办,而且干爹连我的话也经常不听,哪会听你一个局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