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重生诸葛
1335000000205

第205章 奸诈如鬼 (1)

董卓道:“这个随便,眼下我们先泄露点部署予汉帝知晓,那怕他还不当你掌上明珠吗?

“随即二人谨慎推详,好半天董卓才说出了一堆名字,都是大汉长安以外一些城镇的将军或将领。

诸葛亮见他目光闪烁,心照不宣这些人有可能是与董卓毫无关系的,只是董卓想借他之手暗算他们,心里面背地诅咒,愁云密布道:“怎么会一个长安城内的人都没有呢?”董卓犹豫了一会儿,始肯透露两个卿大夫和四名将领的名字,后四人全是担当长安外围或长城的守将,诸葛亮以前往蓟县时认识的络城将军元颜烈,明显在名单之上。

诸葛亮此时更无疑问这大枭雄是在借刀杀人,肯定不会说破,点头道:“太师在宫中的中护军一定不会没有自己人,最好泄露两个出来,好使那昏君坚信不疑。”

董卓这一趟痛痛快快地点了两个人出来,其中一个是曾随诸葛亮往蓟县的营官马超,诸葛亮更加是心里面暗暗发笑,知董卓欺他不熟长安的形势,那知他对马超比董卓更了解其为人。特意调侃他道:“唔!这样将我们方面的人暴露身份,终是有点不对劲,不如在下躲过了这些人,找几个替死鬼短时间之内用作牺牲,那么更能重创以后抵抗我们的实力。”

董卓立即色变,偏又哑巴吃黄连,若此时改口,不是明着去骗自己这“亲信”吗,忙道:“我看还是过几天再从长计议吧!倘你那么快就获得那么多精准的情报,确实是于理不合。”

诸葛亮心里面暗暗偷笑,认可道:“在下一切唯太师之命是从,太师认为时机到了,就命在下去办吧!”

董卓稍稍放松下来,又见诸葛亮当上护国大将军后,还是那么言听计从,高兴地道:“本座晓得你最近提拔了一批人,我也有几个名字,你可酌量加以委以重任,可使你更能操控城卫。”

诸葛亮晓得董卓越来越信任他,因此开始透露点真实的资料给他,拍胸许诺道:“这个包在我身上,明天我马上将这些人安插进重要的位置去。”

董卓大为高兴,说出了四个偏将的名字来。

在城卫的系统里,最高的官阶肯定是作为护国大将军的主将,接着就是两名副将,八名偏将和二十名裨将,都有领兵的权力。

偏将的地位更高,有权领“军”,不过带兵的偏将也有主副之别,军与军间也有强弱之分,因此一旦诸葛亮将这四人安插到主带兵的位置,又让他们统率了较精锐的城军,就相当于间接由董卓操控了城卫了。

诸葛亮自有制衡之策,并不怕他这种布置。

诸葛亮晓得董卓一定不会将与他串通的奸党如数家珍般让他全盘探悉,心生一计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太师到底有没有主意,可包管下面那些人有事起来时不顾一切地对候爷作出全力的力撑呢?”董卓无可奈何道:“这种事谁可担保呢!”

诸葛亮这时想到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合约,笑道:“在下倒有一个愚见,就是匿名单,太师可教那些人将效忠之语,立下誓状,交与太师,以后万一太师有难,这些效忠誓书势将落到汉帝手上,为此他们想不同甘共苦也不行,就唯有一心一意和候爷作反到底了。”

董卓那知是计,击节称赏道:“有你此条奇招,哪里担心大事不成。”

诸葛亮自动献身道:“第一封匿名单就由我管辂立下给太师,以示在下对侯爷的感恩和对太师的忠诚。”

董卓高兴得差不多将诸葛亮抱住亲上两口,立刻使人取来笔墨信简。

诸葛亮心想除了个签名还可勉为其难地应对外,他的字怎见得入,不过事已至此,唯有厚着脸皮写下“管辂效忠董卓”歪歪斜斜六个字,画了花押。

董卓那会计较,还更坚信不疑他是出身“蛮族”。

二人关系至此如胶似漆,再无疑忌。

离开了侯王府,诸葛亮忙入宫觐见汉帝,当诸葛亮禀上有密告后,汉帝将他引入书房说话。

诸葛亮还是第一次与这大汉之主独对一室,知对手真已视他为左膀右臂,毕恭毕敬地道:“属下已顺利打进董卓的集团去了。”

汉帝大惊道:“董卓哪会那么随便相信你呢?”诸葛亮道:“一来那是由于我们一直关系良好,更因是我写下了匿名单。”

随即将形势和盘托出,同一时间道:“一旦我们能将这批匿名单取到手,那谁是奸党,就可一清二楚,更不怕会杀错人了。”

这回轮到汉帝大笑起来,道:“管先生这着确是妙绝天下的好计,寡人这一次果真是彻底安心了,时机一到,管先生就给我将董卓抄家,搜了这批匿名单出来,那看谁还敢造反。”

诸葛亮道:“此依然非最佳之策,稍不留神,就生内乱。何况还袁绍在一边垂涎三尺,我以为先由属下将这批匿名单拿到查看,了结掉了中护军中的贼党,无内顾之忧后,再应对军队的余党,那时即使是董卓有会飞天遁地,也只有俯首伏诛了。”

汉帝激动地不住点头道:“将军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吧!这事全交给你了。”

诸葛亮又将与袁绍的关系交代出来,听得汉帝双目恨意闪闪,恨之入骨道:“果巴不得来谋我大汉,给将军一试就探出来了。”

诸葛亮再与他商议一阵,这时才退下。

诸葛亮刚离开书房,就给一个宫娥截着,说何太后有请。

他早曾闻得汉帝因自己的“问题”,不大管何太后的事,依然没想到她那么旁若无人,待他甫见完汉帝,就派他拦路请走,百般不愿意下唯有随宫娥朝内宫走去。

像上次般没有何两样,路上所遇的莺莺凤仙,无不对他投以饥渴之色,大送秋波。

这些天来天未亮他就要入宫早朝,又忙于城务,分身不暇,不仅没有时间见貂蝉和月英,归家后众女都早已休息,夏侯氏姐妹固然坚持要候他回来,然而他怎忍心这对可爱的人儿捱更抵夜,因此坚决莫她们伺候,更与众女话也没有多说几句。

今天稍有余暇里,本想往访月英,或是见见貂蝉,只恨又给何太后捷足先登,不由得大感心情矛盾,却又无能为力。

直到此刻,他依然未真正清楚何太后和董卓间那暧昧难明的关系到底至何地步,借此时机探探情报也是好的!

宫娥将他直带至御花园东的一座清幽小楼前,沿途禁尉军无不向他肃然敬礼,使他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虚荣和风光。

另两名宫娥将门打开,抛着眉眼娇笑道:“太后在楼上等候将军呢!”

他还不曾有空回应,两名宫娥已跪在两侧,伺候他脱下长靴。

诸葛亮一颗心跳了起来,心想人一世物一世,自己流落到这古三国的时代里,假如真的能够与一国之后携手寻欢,总是难得的奇逢艳遇。

忆起当日她欲拒还迎,最终还是抗拒了他时的媚态,一颗心不由热了起来。

然而又是还是有顾忌,若给汉帝晓得,他会怎么处置自己呢?

在这种困惑的心境中,他登上小楼。

每一步都像有千斤之重。

何太后身穿华服,独自一人斜倚在一张长几之上,背靠软垫,见到他出现在楼梯尽处,高兴地道:“将军来了,请坐到本后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