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重生诸葛
1335000000447

第447章 两军对垒 (2)

诸葛亮终究不放心,朝另一侧的邹卫说:“派木鸢军团到对岸四处看看,能够飞远点就更好。”

邹卫高兴地领命去了。

有了木鸢军团后,邹卫像翻天覆地般变了另一个人。

黄忠见诸葛亮不相信自己的判断,神色不自然起来。

诸葛亮见状笑说:“黄将军匆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战争的技巧,千变万化,总离不开“出其不意”这四字箴言。郭汜既享有盛名,当然是有本领的人。因此我才要防他有我们所料的奇兵。假如我没有失算,郭汜定在我们侦察兵很难来到的上游,架起突然的扶梯,以安全带收拾湍流,完成渡河壮举后,又将扶梯收起,移往我们后方的上游去,依样葫芦地架起扶梯,让军队敏捷渡江。哈,无怪乎他们怎都要等着我们救兵开来才进攻了!”

黄忠听得哑巴吃黄连,同一时间心想你是大将军,自然爱说什么都能够了。

诸葛亮指着右方一处靠山的灌木丛说:“若我是郭汜,就会使人先将战车等重型器物藏在林内,覆以树枝树叶,到攻袭我们时就可将距离缩短一倍了。”

黄忠说:“属下会留神的了。”

诸葛亮按耐不住大笑说:“黄将军有否想过一把火将它付诸一炬呢?”

黄忠诧异地说:“那片灌木丛地近敌阵,陷坑战垒,处处皆是,怎样能够靠近纵火?”

诸葛亮指着左方的高山说:“爬上那座山就可扔下火种了,不过此策运用的时机最重要,假若在对手来攻时才发起就能生出最大的效用。”

黄忠一震说:“末将明白了。”

二人又研究了阻挡敌军的种种对策。那是由于至少在接战时还打算撑上几天,才能假装败退,要不然谁会相信。

此时邹卫带着木鸢军团回来,激动的说:“大将军确是料事如神,单凭木鸢军团盘飞的范围,说知对手至少有近十万人潜近了对岸我们后方上游,正打算渡过河来算计。”

黄忠立马如坐针垫,羞愧说:“属下立刻去加强那处的防御。”

诸葛亮惊说:“住手!这不就是相当于告知对手我们识彼了他们的秘密行动吗?”

黄忠却急切敌方奇兵偷渡的事,钦敬得心悦诚服的问说:“属下该怎么办呢?若让对手潜到后方,断我退路,再前后夹击,形势实险恶至极点。”

诸葛亮暂不答他,朝邹卫说:“邹兄担当注视射岸敌军动静,日间能够休息,然而入黑后就要加倍留神。”

邹卫高兴地说:“那小人眼下是不是该回帐休息去呢?”

诸葛亮大笑说:“恰好是那么!”

邹卫去后,诸葛亮对黄忠说:“黄将军不用忧虑。烧林和收拾渡河敌兵都包在我身上,你一旦管好驻军,让所有人日间轮班休息,到晚上才有精神收拾对手。”

骞地一阵鼓响,来自敌阵。

只见数百辆战车,冲了出来,后面跟着以万计的前锋营,慢慢地迫近来。

诸葛亮叹说:“对手已知我这队救兵到了,因此又开始疲劳进攻。”

转向黄忠说:“眼下黄将军明白怎么会只许轮番休息。”

黄忠心悦诚服说:“属下获益良多了。”

诸葛亮心里面暗暗发笑,自己胜在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军事知识。随便在古代的久负盛名的战役挑一两条奇招出来,就可顺利应用。

随即与铁血精骑潜出大本营,沿岸往上游驰去。

果如黄忠所说,每隔十里许就凭高筑有烽火台,台高约五丈,台顶立三丈杆,杆顶吊一横板,可上下仰俯,供士卒攀高望远。横板每端挂有一个塞满柴草的大笼。假如见敌踪,日间发烟,晚上举火,按预定信号显示来对手数与距离、远近等情报。

台上又设有大鼓,都是远程通信的有效伎俩。

不过在诸葛亮从美军三角洲特工队的位置来说,趁月黑风高之际,一旦借浮木等物,横过黄河,要了结这些烽火台的哨兵绝对不是不会的事,想到此处,心里面一震,已晓得对手在守候什么了。

他们在等月黯无光、乌云盖天的深夜。

只有在那种环境下,他们才可进行奇兵渡江的突袭行动。

诸葛亮来至邹卫所指上游二十里许处的地方,发现了该处水流转缓,崖岸也没有假如他处险峻,最适合建立渡江的扶梯。

而那里正好有一个烽火台,可见许褚设立这些烽火台的时候,确曾下过一阵功夫。

此时他心里面有数,赶返大本营去。

敌我双方的喊杀声响彻前线,不过大本营里的军卒早见怪不怪,获准休息者人人蒙头酣睡,对震耳金鼓声和厮喊声置若罔闻。

诸葛亮四处巡视,鼓舞打气,感到自己就像到前线劳军的国防部长,所到处人人喝彩,斗志陡增。

在古代的战役里,斗志能够直接决定战争的成败。

回到帅帐的时候,只见邹卫正对着地图,原来他怎么都没法入睡。

诸葛亮笑说:“不用忧虑,一日天气晴朗,对手都很难渡江,因此不用浮躁。”

邹卫舒了一口气说:“那就好多了。”

诸葛亮返帐蒙头酣睡,梦到了月英众美眉和诸葛瞻,又梦到了久无音信的蔡琰,醒来时才知牵挂之苦。

当晚对手加强进攻,以投掷车掷出巨石,摧毁了汉军第一重木栅,又将陷坑填平,汉军被迫撤往半里后的第二重防线,加强实力,这时才将对手击退,双方互有死伤,肯定以敌方主攻者的伤亡数字大得多了。

次日傍晚上张飞领着一枝二千人的将军精锐,来到大本营处,朝他汇报诸事就绪,撤走的伤兵病兵,已在往梁郡的路途上,而大军也可今晚开来。

诸葛亮与张飞说了对手渡江之事,张飞说:“朝霞风、晚霞雨,看天色这两晚定会下雨,要来就是这两晚。这事可交给我去办,对手没有一晚工夫,怎都建不起那么长可横扛的大扶梯。”

旁边的黄忠说:“张将军打算怎么做?”

张飞想了想,说:“我会将该处烽火台的哨兵撤走,对手若够胆子渡河过来,我就趁他们在河中进退不得时发起猛攻,一旦在那里布上数十台投掷车,就可让他们饮恨颍河。”

诸葛亮赞说:“冀德果然长进多了,这事就交由你去全权担当。千万记住要带同邹卫去。”

又将张飞叫来,嘱他和周仓、马岱和马良仨人,带备火种,入黑后就攀山过去纵火烧林。

几组人分别出发后,关羽的“疑兵”来了。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灯火点点,其中大半则是挂在空骡上的长明灯,以数千人制造出数万人的威望。

当晚果然是乌云盖天,却又密云不雨,最利算计。

诸葛亮登上前线高台,只见敌方聚集大批车马前锋营,投掷车以千计,正打算大举进攻,偏是左方灌木丛处全无动静,可想象在交战当儿,假如猛然间由那里杀出大批生力军来,必可突破自己那边的人坚固的防线。

金鼓声响,幽州军带头进攻,由右方慢慢地迫来,形势立马拉紧。

接着左方靠岸处,西凉兵也开始朝己阵推进,立马威望大增。

各地割据诸侯联军经过不断携手合作,在配合上确是滴水不漏,无怪乎每趟对垒,汉军都要吃败仗。

金鼓再起,敌阵冲出近千乘战车,由中路杀来,后面随着以万计的弓箭手,由于没有投掷车一类笨重装备,后来居上,转瞬赶过了两侧的西凉军和幽州军,直迫而来。

战车长阔都在十尺上下,两侧有两个大轮,由四匹骏马拖拉,速度奇快,予人有很大突破力的感觉,瞬眼间越过了被填平了的陷坑,越过被破坏了的第一重防线,登上平原尽处的坡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