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13359600000028

第28章 忠告八我的投资中“明星股”总是获利最多的股票(3)

在这个阶段,公司的发展开始减速,逐渐产生了多于用来扩大规模和维护经营所需的现金。当这些资金继续投入到原有公司业务上只能获得等于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时,公司的管理者将面临运用这些资金的三种不同选择:再投资于公司现有业务;购买成长型企业;分配给股东。在这个决策的三岔路口,正是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理智的重要阶段。巴菲特认为只有选择第三种方法,即将利润分配给股东们,让股东们自行选择再投资项目的管理者才是理智的。选择第一种方法的管理者无疑是在浪费股东们的钱和时间,选择第二种方法的管理者则相当于拿着股东的钱在赌博,采取这两种方法在巴菲特看来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第二,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尽管巴菲特永远不会与他投资的某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坐下来共同探讨问题,但他依然能够知道公司的许多信息,因为每年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向股东发布信息。许多公司为了吸引股东,都会披露一些假的有利信息,而隐瞒一些不好的信息。这样的公司巴菲特是绝对不会投资的。他一直敬重那些真实、全面地发布公司财务信息的管理者,更是特别敬重那些不利用会计准则来包装企业、隐瞒真实业绩,甚至坦诚披露失误的管理人员。而也只有这样的管理人员才能得到他的信任,才能让他放心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他们运作。

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个从不利用会计准则隐瞒公司真实情况的管理者,在他的公司年报中不止有公司一年的经营业绩,同时还有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甚至他还在年报中公开讨论自己的投资失误。有些评论家认为,巴菲特敢于直接公开失误的原因是他握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从而不怕被赶下台,但巴菲特并不这样认为,他深信坦诚对管理者和股东都有好处,这既有利于公司管理人员及时改进管理,得到股东的信任,也有利于将股东的权益最大化。

第三,管理人员能否抵制“行业潮流驱使”?所谓的行业潮流驱使,指的就是管理人员盲目的跟风行为。巴菲特对此发表评论说:“当惯例驱使发生作用时,理性是脆弱无力的。”巴菲特将惯例驱使的力量归纳为以下几点:公司拒绝对当前方向做任何改变;就像早已形成的习惯一样,公司的计划总是用光所有可支配的资金;在开展业务时,无论管理人员的计划有多少漏洞,工作人员都能很快准备出内容详实的关于利润率、策略等方面的支持报告;公司盲目模仿、攀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行为,包括并购、扩张、经理奖励制度等。这些被惯例驱使的行为很容易使公司的管理人员失去理智,从而令公司的发展停滞、遭受损失甚至破产。所以,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他们能否克服惯例驱使的力量,能达到何种程度的独立思考。

巴菲特的忠告

只有拥有理智的、坦诚的、独立思考的管理者的公司,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股东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在投资任何一家公司之前,投资者都应该要仔细考察其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质。

5.寻找卓越企业简单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在你了解的企业上画一个圈,然后剔除掉那些缺乏内在价值、好的管理和没有经过困难考验的不合格企业。

——巴菲特

巴菲特在进行投资时最重视的是企业状况,而不是股票状况。巴菲特投资的每家公司几乎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而在巴菲特投资之前,没有几个人能发现这些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投资对象,即便是找到了,大多数人也无法像巴菲特那样果断投资,而是犹犹豫豫,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在巴菲特投资成名之后,许多人都想探听巴菲特寻找优质公司的秘诀,但令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是,巴菲特并没有把他的方法当作秘密,反而大方的将其宣告于世。

其实,巴菲特寻找卓越企业作为投资对象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判断。当然,大前提是这些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运营情况必须能让他理解,然后巴菲特才能利用自己的方法对其进行判断。如果目标企业具备巴菲特要求的三项条件或其中的一至两项,巴菲特就会考虑投资。

一、寻找具有消费垄断性的公司。

在现代商业社会,很多人都已意识到消费者的商誉意识造成了商品的消费者垄断。也就是说,商品虽然极为丰富,但商誉意识会使消费者在同类商品中只买某种或某几种品牌,因为这些品牌的商品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这些独特的地方使消费者对它产生了偏好与信任。成功企业家布鲁伯格将引起消费者商誉意识的因素总结如下:便利的地理位置、便捷的送货服务、彬彬有礼的雇员、令人满意的产品。此外,持久而诱人的广告也会使顾客对商品的品牌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购买时下意识地选择这种商品。还有些商品是通过某种秘方和专利来引起消费者的商誉意识,比如说可口可乐的秘方就使他拥有了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就像巴菲特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你想和可口可乐竞争,你必须具有相当于两个通用汽车公司的雄厚的资本,但说不定你还是会失败,因为可口可乐是一种无人能敌的品牌,我们已经消费了好几万杯这种饮料,你怎么样呢?还有你的孩子们呢?”同样的情况还有万宝路香烟,一个抽万宝路香烟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再转抽其他品牌的香烟。因此可以认为,检验消费者垄断的办法就是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拥有像万宝路这样的品牌,或者拥有像可口可乐秘密配方一样的东西,那么你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消费者垄断产品的公司。

投资必定会有风险,但投资那些具有消费者垄断性质的公司,风险性相对就要小得多,因此,巴菲特喜欢寻找这样的公司进行投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所投资的公司必须独占某种产品的市场,但它必须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就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却无一能够撼动它的地位。

二、寻找利润丰厚、财务稳健的公司。

巴菲特认为消费者垄断当然非常重要,但若缺乏好的管理人员,就会造成公司的利润起伏不定,投资的利益也就无法达到最大化,所以巴菲特总是在寻找具有丰厚的利润,并且利润呈上升趋势的公司。若想让巴菲特下定决心投资,企业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具有消费者垄断性质,公司的管理人员还要善于运用这一优势,来提高本公司的实际价值。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里如箭牌公司、国际香水公司和UST就没有长期债务,而可口可乐和吉列这些经营业绩非常好的公司,其长期债务也没有超过公司净现金利润的一倍。

在寻找优秀企业的过程中,巴菲特最喜欢寻求那些具有消费者垄断,并且财务状况相对保守的企业。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具有消费者垄断的公司想借一大笔长期债务,那么除非它想购买另一家也具有消费者垄断的公司,否则就是不足取的。

三、寻找能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的公司。

在巴菲特的观点里,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能够对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使股东能够获得额外的利润。这种再投资创造的利润必须高于平均收益才算创造了额外收益。例如,巴菲特小时候曾做过弹子机游戏的生意。当时他只有一台弹子游戏机,但生意很火,如果他只保留这一部弹子游戏机,永远不扩展业务,而把赚来的钱都存入银行,那么,其收益的利润率就是银行存款利率。但如果巴菲特把赚取的利润用来扩大业务或投资在其他项目上,若利润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那么他就等于获得了银行存款利率之外的额外收益。据此,巴菲特总结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只要一个公司能保证留存收益的利润率超过平均利润率,那么就应该将盈利保存在公司进行再投资。

巴菲特就是运用这一简单的投资哲学来寻找那些可令他长期投资的企业的。他相信:“只要公司以前能很好地利用保留盈余进行再投资,或将能以合理的收益率进行运用,那么,将盈利保留下来再投资就对股东有利。在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司的管理人员能否有效利用其保留盈余。如果将资金投向了那些没有什么前途的企业,那么你的资金就会落空。”这一投资方法,也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具有消费者垄断性的商品、财务政策稳健、能够利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创造额外收益,三个非常容易辨析的条件,三个非常方便运用的方法,没有任何复杂难懂之处,却帮助巴菲特找到了一个又一个优秀企业,买到了一只又一只明星股,从而使他的投资收益呈几何倍数增长。

巴菲特的忠告

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了解一家企业,就不要投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