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1336700000004

第4章 三角洲的武器装备

三角洲作为美国最著名的特种部队之一,在经费上几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只要是它认为需要的武器,都可以不计代价地得到。三角洲特种部队的主要武器按类别以下:

单兵武器:M4式突击步枪、MP5冲锋枪、席格.索尔9毫米手枪、M18单向感应雷、雷明顿公司生产的M40A1式7.62毫米狙击步枪、P11水下手枪、M9多功能刺刀,其他特种装备还有夜视眼镜、便携式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便携式电台、排雷服、化装油、麻醉剂、侦毒设备等。

支援武器: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米尼米机枪的美国型号M249;巴雷特、麦克米伦12.7毫米狙击步枪;M203枪榴弹发射器。另外,三角洲部队还装备有AN-64型攻击直升机,以及C-130、C-141运输机等。

附属装备:MICH 2000式头盔、拦截者OTV防弹衣、MOLLE2战术携具、陆军数位迷彩通用战斗服。

“三角洲”部队自组建以来,曾在反恐怖作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战绩似乎并不如人意。进入80年代,“三角洲”部队的规模和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它与各国的特种部队,如英国的SAS、德国的GSG-9、以色列的总参谋部侦察大队、澳大利亚的SAS及意大利的GIS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训练和行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1982年,他们为意大利特种部队营救被恐怖组织“红色旅”绑架的美国多齐尔将军的行动提供了技术帮助;1987年,他们协助联邦调查局抓获了1985年参与劫持美国环航客机事件的恐怖分子尤尼斯;还参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安全保卫。

尽管美国耗巨资为“三角洲”部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精良的武器装备,拥有巨型计算机、高技术设施和任意使用的全球情报网。但美国政府如何运用这支特战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打击能力,却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善,导致一连串打击行动的失利。1980年4月实施营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人质的“鹰爪行动”,由于直升机故障及联合勤务协调处理的失误而遭到彻底失败。1984年12月4日,一架科威特客机被劫持到巴基斯坦,“三角洲”部队的突击行动又因后勤支援出错而搁浅。1985年6月14日,一架美国班机由麦加被劫持到阿尔及利亚,由于阿尔及利亚政府拒绝让“三角洲”部队在其领土上动武,结果导致机上一名美国水兵被恐怖分子杀害。

1990年前后,“三角洲”部队与以色列合作在中东地区秘密执行过多次人质营救任务,在拉美也参与过秘密缉毒行动,战绩未见辉煌。该部队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突击行动是1993年10月3日在索马里搜捕军事强人艾迪德,因违反特种部队应避免白天进行突击行动的原则,而在“三角洲”部队作战史上留下了悲惨的一页。

美国“三角洲”部队20余年来的战绩可以说是所有特种部队中最暗淡无光的,因而被形容为“永远当不成新娘”的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所进行的行动一直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后面,人们还难以了解背后的东西。但这支部队具有高素质人员和高技术装备以及强大的作战能力及高机动性,使其在未来国际反恐怖活动中,必将有令人惊叹的表现。

鹰爪行动

1979年11月4日,一群伊朗“学生”蜂拥闯入美国德黑兰大使馆宅内,并挟持53名的人质长达数月之久,此外再加上外交部的3名人员。从危机刚开始的最初几天,军事救援的计划一直在检视和发展中,尽管最后要使用外交或军事手段,一直因伊朗内部的混乱而举棋不定。在这期间,唯一不变的是德黑兰距任何现有的美军基地都非常遥远。这个计划最后终于定案,以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为主,不过显然有更多的单位直接和间接的参与。整个行动的代号是鹰爪行动,而其中的直升机单位则称为夜光行。

C-141根据计划将地面部队由美国空运至马西拉,接着再以C-130飞至沙漠一号。第一架飞机上,载着贝克卫斯上校和凯里上校。安全着陆后,道路监视小组马上就栏下一辆载有45人的巴士,并扣留且看守那些乘客。数分钟后又有两辆车由南方出现;第一辆油缺罐车被反坦克火箭击中后爆出火光,但司机却逃至第二辆车,而且以最高速驶离。第一架C-130随后起飞,留下他们独自待在地面上一段时间。第二架C-130随即飞入并放下人质,在剩余的4架C-130都着陆后,再度飞往马西拉。然后4架C-130和地面部队就在等直升机——等待之处还是等待。

直升机正是行动的关键。8架直升机于19点30分(当地)从尼米兹号(距伊朗海岸约50英里)起飞,朝向北方之沙漠一号。在大约21点45分,6号直升机因螺旋桨发生故障而差点发生意外的灾难,两上螺旋桨之一因为故障严重,只有请求放弃。机员下机后,证实真有问题,于是他们取走机密文件,然后登上数分钟后起飞的8号直升机。

大约一个小时后,前面的几架RH-53D碰到非常强烈且完全无法预料的尘暴;所有事故皆由此开始,再飞一小时又再遭遇到第二道尘暴,而且更为强烈。直升机部队指挥官——薛佛特少将在稍早失去了他的惯性导航系统,完全盲目地飞出第一次尘暴并着陆,2号直升机也随着降落。薛佛特少校以保安无线电与COMJTF联络,获知沙漠一事情的气候良好;因此在大约待在地面20分钟后,两架直升机再度起飞,并且跟在其他直升机后飞往沙漠一号。

同时,5号直升机遭到严重的电子故障,损失了大多数的机件。在没有水平仪和导引,并且还有山脉在前方的情况下,使它不得不放弃转回尼米兹号,因此只留下6架直升机继续执行任务。

第一架直升机(3号)在距沙漠一号大约56km处摆脱尘暴,利用已燃烧中的伊朗油罐车为标志,较预定时间大约慢了50分钟着陆。剩余的飞机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陆陆续续地到达,全部皆来自不同的方向(除了1号与2号外,他们是一起到达)。那些机员被他们的经历所震惊,但直升机却迅速移至加油机C-130旁,再度加油,攻击部队开始登上他们指定的飞机。

贝克卫斯上校在地面上焦躁不安,当他被通知2号直升机在飞行期间有部分的液压故障时已较原定计划迟了90分钟;飞行员仍然飞至沙漠一号并期望能在此修复,但经证实这是不可能的。在短暂的讨论后,凯里上校向远在埃及的渥特少将报告,他反对以5架直升机继续执行任务的建议,而不顾原先计划所认可的绝对最低限度。

决定取消整件任务的决议很快地到达,然而究竟是由沙漠一号决定或是遥远的华盛顿所决定的,却从来没有公开。但在此阶段放弃并无任何问题,唯一的小麻烦是4号直升机,其待在地面最久,需要在飞往尼米兹号前再装满燃料。只有一架C-130留有足够燃料,为了替4号直升机清理空域,3号直升机便起飞并向左飞去,但是因为其高度(1525m)和重量(19050kg),致使其无法维持盘旋,所以直接滑撞至C-130,那时才2点40分。

其结果是损失重大:两架直升机都爆炸,碎片四处飞散,弹药则开始走火。C-130内的5名空军机员和RH-53D内的3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当场死亡,但是C-130机身内的64名三角洲人员迅速由飞机上逃离。随后就决定抛弃剩下的直升机,所有人员皆以3架C-130返回马西拉。

在伊朗的溃败导致美国特种部队内部相当深刻的反省。虽然这次失败的主因并非是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的缘故。但在技术层面来说,决定使用美国海军的塞考斯基RH-53直升机来取代惯用的HH-53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前苏联方面的威胁。RH-53的尾柱可以折叠,使该直升机可收藏至甲板下;HH-53并无此种能力。前苏联正从空中及使用卫星监视尼米兹(Nimitz)号—8架大型直升机位于飞机甲板上的图像已足够让机灵的前苏联观察家猜出正在进行的事情——而且他们可能会警告伊朗人。这个长途行动的其他技术困难,则因卡特政府从华盛顿断然决定取消整个任务,而变得更复杂。

沙漠风暴行动

三角洲部队在十年之后又返回沙漠,为美国特种部队突击伊拉克内部作先锋。萨达姆?侯塞因所拥有的SS-1“飞毛腿”导弹远较西方情报机构所了解的多,而且以色列境内如下雨般的导弹也不空话再继续下去。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威胁将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以色列甚至秘密地发射一枚核子弹头(不反应的)洲际弹道导弹至地中海以为最后警告。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总司令史汀纳将军和联合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指挥官少将唐吟,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说,他们的精锐小组能较卫星找到更多的“飞毛腿”导弹。

三角洲部队作为联合行动的一部分飞入伊拉克境内,其一同的伙伴还有英国的空降特勤队。从第20特战中队的MH-53J“低空铺路型”直升机上下机后,他们查出海珊之导弹,并将之标示出来以待空袭。在1991年2月27日,地面战争的最后一天,三角洲部队发现了一整排的26枚“飞毛腿”已准备好作为最后的弹幕射向以色列。它们立刻就被摧毁。施瓦茨柯普夫将军寄了一封个人的恭贺函,感谢他们致力于维持以色列战局之外。整个任务完成了,其代价是3名三角洲部队人员:贺雷、克拉克和罗吉古斯,他们是因塞考斯基的UH-60黑鹰式运输直升机载着他们撞上一个沙丘而机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