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13373100000049

第49章 蒙求(1)

《蒙求》导读

《蒙求》二卷,唐代李翰撰。李翰,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华之长子。弱冠擢进士第,累迁大理司直,拜左补阙,加翰林学士。

书名取义于《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成为以“蒙求”命名的第一部启蒙书。宋代以后,有不少蒙学书以“蒙求”命名,如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王逢原的《十七史蒙求》、徐伯益的《训女蒙求》、元代吴化龙的《左氏蒙求》、清代罗泽南的《养正蒙求》等。

本书以两句四字韵语为一组,集中概括上古至南北朝一些著名人物的言行、风貌特征和传说故事,读来颇有趣味,堪作初学历史的启蒙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本书也有宣扬愚忠愚孝、神怪迷信的东西,读者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本书系传授经史百家知识的蒙书,李良进表称之“错综经史,随便训释”,李华序称“引古人言行善恶,参之声律,以授童幼,则经史百家之要奥,十得其四五矣”。故而当时风行于世,远及日本。李翰不仅撰此书,而且自为之注。然乡俗抄写,删节辄多,并有将其注语中所引书名省略者。于是宋理宗时徐有光为作补注。但《三字经》、《百家姓》流行于蒙馆后,是书渐式微,至明清时已鲜为学者所知了。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解析】

西晋王戎和裴楷少年齐名。恰逢当时吏部郎官缺,司马昭问何人可以任用,钟会举荐说:“王戎简要,裴楷清通。”于是二人得入仕途,与张华并掌机要。

东汉末,徐庶向刘备推荐隆中隐士诸葛亮(字孔明),说他是潜伏的“卧龙”。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成就三分天下。周文王将要打猎,占卜师说,打猎会有大收获,所得非熊非罴,而是得到贤人的辅弼,后来于渭水之滨遇吕望(姜太公)。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

【解析】

东汉杨震是函谷关以西弘农华阴人,穷究经典,博览群书,儒家弟子称他为“关西孔子”。西汉初河南人丁宽在陕西从名师田何学《易经》,学成将归时,田何对学生们说:“《易》学要向东传了。”

东晋大臣王导、谢安都是当朝名士。谢安长期隐居,有品行高洁的声誉。王导先后辅助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他处理政事公正忠直,既无私又善于权衡。

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解析】

匡衡和孙敬都是汉代著名的勤学典型。匡衡家穷没有灯火,就在墙壁上凿开一个洞,借邻居的灯火来照明看书。孙敬常闭户读书,晚上还用绳子系着头发悬挂到屋梁上,防止看书时瞌睡。人称他为“闭户先生”。

郅都和宁成都是西汉景帝时太守官。郅都执法严峻,不避权贵。权贵称他为“苍鹰”。宁成为官凶残暴虐,滥杀无辜。人们说:宁愿遇见哺乳的母老虎,也不愿碰见宁成发怒。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

郗超髯参,王昫短簿。

【解析】

东晋初,周嵩兄弟三人俱为显贵,母亲为之举杯庆贺。周嵩说:“大哥志大才疏,名不副实,又好乘人之危,难以保身。我呢,性格耿直,难以容于世。只有弟弟庸庸碌碌,可以保命,可以给您养老。”东汉的大将军梁冀蔑视年少的质帝,质帝当着众大臣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后来就把质帝毒死了。

郗超长着络腮胡子,王昫身材短小,他们同为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幕僚,郗为参军,王为主簿。他们都很有才识。同僚说:“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解析】

东汉伏波将马援平定交趾二州的叛乱,立铜柱于汉境最南边的疆界。西汉曾出使西域的博望侯张骞,他曾探寻黄河的源头。

西汉的李陵战败被俘,投降匈奴,而心中怀念汉朝,在送苏武归汉时,彼此赠诗,互述心志。他们的诗成为最早的五言诗。田横在秦末乱世之时自立为齐王,后为西汉所灭,他自杀身亡,五百多名部下也慷慨殉难。有人感于他们的事迹,写出挽歌《薤露》、《蒿里》。

武仲不休,士衡患多。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解析】

东汉傅毅(字武仲)博学善文,曾写下十篇帝庙的颂歌,扬名一时。同僚班固看不起他,写信对弟班超说,傅毅下笔写个没完,自己管不住笔。西晋陆机(字士衡)和弟陆云受到大学问家张华的赏识,张曾对陆机说:“人们写文章,通常恨才华少,而你却担忧才华太多了。”

东汉桓谭敢于否定汉光武帝所崇信的谶纬方术。西汉成帝时,京城居民流传说,洪水将至。左将军王商指出这是谣言,止住朝廷逃命的计划。

嵇吕命驾,程孔倾盖。

剧孟一敌,周处三害。

【解析】

西晋吕安欣赏嵇康的品格高洁,一想念嵇康就叫仆人驾车,不远千里去见他。春秋时,孔子在路上遇见程子,谈得投机,便将两辆车紧靠在一起,车帷相连,两人谈兴不辍。

西汉太尉周勃说,得到谋士剧孟,就像占领了一个敌国那样有意义。东晋周处年轻时作恶于乡里,人们把他和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杀虎斩蛟,又厉行自新,自此“三害”并除。

胡广补阙,袁安倚赖。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

【解析】

东汉朝广辅弼安、顺、冲、质、桓、灵六帝,居三公重臣之位,常能匡补朝廷的过失。东汉肃帝末年,袁安为三公重臣。肃帝死,年幼的安帝即位,大权旁落于太后及外戚,小皇帝及百官都倚赖袁安。

西汉黄霸先后两次任颍川太守,政绩国内第一。三国魏国的梁习先后两次任并州刺史,政绩国内无人可比,最突出。

墨子悲丝,杨来泣歧。

朱博乌集,萧芝雉随。

【解析】

春秋时,墨子看到洁白蚕丝可以染成各种颜色,因而悲伤人世的多变。杨朱看到十字路可以通向北,也可以通向南,因而哭泣。

西汉哀帝时,御史朱博的府中柏树上乌鸦群集,晨去暮来。一天突然飞散,数月不归。后来朱博虽代相、封侯,但最终为案件连累而自杀。西汉萧芝是孝子,家中有数千只雉鸟,对他很恭顺,出入时鸟群都迎送。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

贾谊忌,庄周畏牺。

【解析】

晋成帝的杜皇后从小到大都没有长牙齿,结婚之日突然长出满口牙。但婚后六年无生育,就死了。周灵王刚出生就有胡子,据说是神圣。他善于处理王朝与诸侯、诸侯与诸侯的关系,能守王位,得善终。

西汉贾谊被贬到长沙,一天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所,停留在座位旁。贾谊很惆怅,写下《鸟赋》以解怀。春秋时,庄周(庄子)害怕当官,他认为当官就像祭祀宗庙的牺牛。

燕昭筑台,郑庄置驿。

瓘靖二妙,岳湛连璧。

【解析】

战国燕昭王修建高台来招贤纳士,燕国由此兴盛。西汉郑当时(字庄)为官时不分贵贱,广招门客,门庭若市。后来失势,至死时成了一个穷光蛋。

西晋尚书令卫瓘和尚书郎索靖都是书法家,他们的草书尤为珍品,因有“一台二妙”之称。西晋潘岳和夏湛都是美男子,他们又常在一起,因有“连璧”之誉。

郤诜一枝,戴凭重席。

邹阳长裾,王符缝掖。

【解析】

西晋郤诜应策试得第一名,但他很谦虚地说自己只是桂林中的一枝。汉光武帝举行经学辩论会,辩论输的要把自己的坐席交给胜者。戴凭常胜,得到五十多张席子,坐得高高的。

西汉学者邹阳说,靠自己的才智,随便到哪个诸侯王家,都会受到重用,可以穿长袍锦衣,潇洒体面地过日子。东汉王符虽然只是一个儒生,穿的是缝掖衣——宽袖单衣,似是寒微,但是比当太守的同乡更受人尊敬。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

晋宣狼顾,汉祖龙颜。

【解析】

西晋京城(日下)有才子荀隐(字鸣鹤),江苏云间地有文士陆云(字士龙),他们不相识,一日聚于名士张华家。陆自报家门:“云间陆士龙!”荀说:“日下荀鸣鹤!”

晋宣帝司马懿曾是曹操手下大将,曹操深知他是人中俊杰,担心他以后不忠于曹魏。听说他回头看东西时头转身不转,系“狼顾”之相,曹操加以验证之后告诫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人臣之相。汉高祖刘邦高鼻梁,凸眉骨,据说这是“龙颜”——帝王之相。

鲍靓记井,羊祜识环。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

【解析】

西晋鲍靓和羊祜据说都是死去的李姓两家小孩的转世,他们都在五岁时记起前世的事情。鲍靓记得为李家小儿时落水而死的井,羊祜还识得前世玩过的金环。

西晋“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字仲容)和嵇康(字叔夜)的品行为人称道,他们被誉为:阮咸像蓝天中的白云一样高洁,嵇康像玉山一样俊美。

毛义捧檄,子路负米。

江革忠孝,王览友弟。

【解析】

东汉的毛义和春秋时的子路都是著名的孝子。接下聘他为官的文书,毛义知道从此可以赡养母亲,喜极而泣。子路自己吃野菜,把省下的米背回送给百里之外的双亲。

东汉江革有大孝行,极力奉养母亲。西晋王览对被母亲虐待的异母同父的哥哥王祥极尽友爱,处处保护哥哥,替哥哥受责打。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

葛丰刺举,息躬历诋。

【解析】

西汉初,萧何与叔孙通为建立社会秩序作出大贡献,萧何制定法律,叔孙通制定礼制,都为后世所遵循。

西汉诸葛丰和息夫躬都是忠直有骨气的大臣。诸葛丰刚直不阿,敢于揭发贪赃枉法的官员。息夫躬评论国家政治,无所忌讳地历数各级官员的缺点和短处。

管宁割席,和峤专车。

时苗留犊,羊续悬鱼。

【解析】

三国魏国的管宁和西晋的和峤都有守节的名声。管宁曾和华歆同席读书,因华歆羡慕富贵,管宁就与之割席断交。和峤与荀勖是朝廷大臣,按规定他们应同坐一辆车上朝廷。和峤鄙视荀勖的为人,不和他同车,自己独坐一辆。

三国魏国的时苗和东汉的羊续都以为官清廉著名。时苗坐小母牛拉的车出任寿春县令,母牛生下一头牛犊,时苗离任时,认为牛犊属当地的财产,就留给当地。羊续为南阳太守,属下送给他鲜鱼,他为了杜绝贿赂,将鱼挂起来,得一身清白。

樊哙排闼,辛毗引裾。

孙楚漱石,郝隆晒书。

【解析】

西汉的樊哙和三国魏国的辛毗在主上不允许提意见的情况下,设法进谏言。樊哙不顾禁令,打开宫中小门,直入宫中,向在病床上的汉高祖提意见。辛毗拉住魏文帝的衣服,坚持要提意见。

西晋孙楚要隐居,本想说隐居“枕石漱流”,但说成了“枕流漱石”,并将错就错,加以有意义的解释。郝隆在七月七日晒藏书的日子里仰卧晒肚皮,别人觉得奇怪。他说是晒腹中的书。

枚皋诣阙,充国自赞。

王衍风鉴,许邵月旦。

【解析】

西汉枚皋到皇宫,对皇帝说自己是著名文学家枚乘庶出的儿子,因得封为郎官。后来他出使匈奴,由于不学无术而闹笑话。西汉宣帝时,七十多岁的后将军赵充国自荐领兵守边疆。他在边疆立下大战功。

西晋大臣王衍通晓老庄学说,喜欢高谈阔论,信口评说别人言谈中的错误。东汉许邵和堂兄许靖喜欢于每月初品评同乡人物,被人称为“月旦评”。

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太叔辨洽,挚仲辞翰。

【解析】

西晋大臣贺循是一时儒学宗师,皇帝有疑问也向他请教。东晋孙绰的才华冠盖一时,著名公侯的碑文多出于他的笔下。

西晋武帝时,太叔广擅长辩论,挚虞擅长写文。广谈虞不能对,虞笔广不能答,而他们都取笑对方。

山涛识量,毛玠公方。

袁盎却座,卫瓘抚床。

【解析】

梁代任昉的文章说:“在魏则毛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说的是山涛见识深远、度量宏大,而毛为官忠诚正直,都堪为师表。

汉文帝的皇后与宠妃慎夫人在宫内的座位是一样高的,可是一次在宫外,中郎将袁盎请慎夫人坐到席上,要比皇后低一等,以合法度。西晋朝廷官员认为后来的惠帝不能理政事,希望把太子位换了。大臣卫瓘因此装喝醉了,抚摸晋武帝的坐床,说:“此座可惜。”暗示应另立太子。武帝知道他的意思,但没有接受。

于公高门,曹参趣装。

庶女振风,邹衍降霜。

【解析】

西汉于公判断自己的子孙能当大官,所以将小巷门建得又高又大,以便将来车马好通过,后来他儿子于定国为丞相,孙子于永官至御史大夫,都得封侯。西汉丞相萧何刚死,任齐王相的曹参判断自己将得继任丞相,于是准备行装,等待任命下达。不久果如所料。

春秋齐景公时,一个窦氏女子,守寡但却十分孝顺公婆。而小姑为了独占家产,叫母亲逼她改嫁,母亲不从,小姑就把母亲杀死了,然后诬告是嫂嫂所杀。窦氏受冤屈,对天呼喊,天因此刮起大风。战国时,邹衍在燕国被谗害入狱,他对天哭诉,虽然是在夏天六月,天也为之降下飞霜。

范丹生尘,晏婴脱粟。

诘汾兴魏,鳖灵王蜀。

【解析】

东汉范丹(字史云)曾被任为莱芜长,因为母服丧未到任,后调为太尉幕僚,将要被任为侍御史时,他逃官隐居,常无粮断炊,但他泰然处之。有人作歌说:“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春秋时,晏婴(晏子)虽然贵为齐相,但生活朴素,日常吃的仍是粗粮糙米。

北魏拓跋力微享年104岁,统治拓跋族五十八年,使部族强盛起来,被尊为始祖,谥神元帝。传说他的父亲拓跋诘汾是和神女相会而生下他的。传说湖北一个叫鳖灵的人,死后尸体逆水上游成都,在那里复活,见到蜀王杜宇,被立为相,后又得到王位,成为蜀王,称为“开明帝”。

不疑诬金,卞和泣玉。

檀卿沐猴,谢尚鸲鹆。

【解析】

汉文帝时的侍从官直不疑,因一同事回家时,误拿另一同事的金钱。那人说是直不疑偷了,直也不争辩,将钱给了他。回家的同事返回后,真相大白,直不疑的宽厚就此出名,受到文帝的赏识。春秋时,楚人卞和先后两次献玉璞于两代楚王,被认为欺君而先后砍去两足,直到新君继位,卞和抱璞哭了三日三夜,才引起第三代楚王的注意,使楚王得到一块宝王。

西汉官员檀长卿在大臣们欢聚的宴会上演模仿狝猴和狗相斗的戏,被弹劾为失礼。东晋谢尚在跳模仿鸲鹆(八哥)的舞蹈,受王导的赏识,官运亨通。

太初日月,季野阳秋。

荀陈德星,李郭仙舟。

【解析】

三国魏国人士称夏侯玄(字太初)的心胸像明朗的日、月。东晋人称褚裒(字季野)的爱憎褒贬虽不形于色,但内心实际上像四季一样分明。

东汉陈寔和荀淑两家父子都是当时有名的贤德之士,传说一次两家父子相会,正值太史令观天象,发现德星聚会,报告了皇帝。于是陈、荀二家父子被称为“荀陈德星”。东汉时,河南尹李膺有盛名,曾于洛阳送名士郭泰返里,二人同舟而济,风采不凡,被人视为神仙。

王忳绣被,张氏铜钩。

丁公遽戮,雍齿先侯。

【解析】

东汉王忳安葬了一个落难病死的书生,却没有接受书生临终前给他的金钱。后来有一天,天空中落下一张绣被到他面前。他的德行因此为人所知,声誉得传扬。东汉扶风人张氏得到一只神奇的铜钩,官运亨通,失去铜钩则背运,而另外的人谋取到这只铜钩却带来灾难。

楚汉相争时,楚将丁公于交战中手下留情放走了刘邦。后来丁公投靠刘邦,却被刘邦以不忠于主人的罪名杀掉。西汉建国后,刘邦采用权术笼络争封侯的功臣,先封和他有旧怨的雍齿为侯,其他人就觉得封侯不难了。

陈雷胶漆,范张鸡黍。

周侯山嶷,会稽霞举。

【解析】

东汉陈重与雷义、范式与张邵是两对朋友的典范。陈、雷少年时为朋友,太守选陈为孝廉,陈要让给雷,太守没有听从。雷第二年入选,与陈同官职,后又同升为尚书郎。雷代人受罪被免官,陈也辞职一同回乡,雷后来被选为茂才,他推让给陈。乡中人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陈与雷。”说他们的友谊比胶和漆粘得更牢靠、坚固。范式和张邵在太学求学时结为朋友,回乡分别时,约定在两年后某一天在张家相聚。张在当日杀鸡煮黍饭等待范,范果然不爽前约,从千里之外赶来。